本书的解读线索基本是土地政策及货币制度。从西周到唐朝,小农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经济关系,土地政策则是经济政策的核心问题。唐朝以后,货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选择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最著名的乱世“三国”以及最辉煌的大唐“开元盛世”这三个时间点,来阅读中国这部“金融史”。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中国是部金融史读后感2000字,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是部金融史读后感2000字
本书的解读线索基本是土地政策及货币制度。从西周到唐朝,小农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经济关系,土地政策则是经济政策的核心问题。唐朝以后,货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选择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最著名的乱世“三国”以及最辉煌的大唐“开元盛世”这三个时间点,来阅读中国这部“金融史”。
我们知道汉代以前的八百年,中国基本都是在打仗,没有哪一朝真正坐稳了江山,秦朝虽然建立统一政权,但才十四年就完了。所以,汉朝以前的金融制度,基本上是混沌的局面,管仲、范蠡、吕不韦等名相在金融实践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也只是促进了局部的繁荣。直到汉朝,中国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集权政府。归根到底得益于汉朝的经济金融制度,也就中国最早的小农经济社会关系,这一制度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崛起。汉朝的土地政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分田地的范围扩大到全国范围,让普通老百姓获得了土地这种生产资源,实现耕者有其田。同时,通过较低的税赋,让利于民,进一步调动社会劳动的积极性,让财富得以不断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当时一个普通老百姓与一个汉朝的大夫分的田地差距是1:25;吕雉时代的税赋叫做“十五税一”,翻译过来就是6.6%的所得税)。这种政策,建立了皇权到官僚,再到小农的三级经济社会关系,并以税收作为纽带联结各个阶层,在之后的朝代也被历代帝王仿效。但小农经济社会关系自身也有矛盾,其经济框架是一种单向的权力分级的机制(底层的小农根本没有能力和官僚讲价,只能被动接受官僚的管理),另外皇权通过官僚对小农进行管理,政令的执行和制定必然受到官僚的影响,所以官僚阶层会向上向下,双向挤压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如果皇权不能有效遏制官僚阶层对财富的掠夺,必然导致资源向官僚阶级迅速聚集,这就容易造成“民穷国弱,官僚富强”的局面,从此走向衰败。
东汉末年,官僚已经通过代代积累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成为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封建豪强,当国库空虚、皇权衰弱时,这些豪强在对付外族的入侵过程中还逐渐掌握了军事力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军阀,例如袁绍、董卓、孙策、刘表等三国英雄。横向比较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货币制度,来说明货币制度是如何作用于三国,进而影响三国最终历史命运的。曹魏开放铸币权,允许民间私铸。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铸造货币的能力又受到限制,流通的货币数量就会常常跟不上,造成钱少物多,钱不够用。通货紧缩会导致交易的难度增加,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消费积极性持续低迷,失业增加,经济进入恶性循环,全面衰退。所以历史上有很多经济迅速发展的朝代,都会允许民间铸钱,通过开放铸币权,来适应社会上不断增加的货币需求。此外,曹魏还施行了较好的土地政策,逐渐摆脱了东汉末年的凋敝景象,农业经济在这里逐渐恢复,商业、手工业、制造业也随着农业的发展渐渐繁荣起来,为曹魏积累了财力和人气。赤壁之战之后,刘备三分天下,却也仍然是力量最薄弱的一方。为实现其匡扶汉室的梦想,故需要大规模地增强军队的实力,需要大量的军费。到了蜀地,刘备立刻要官办铸币,拿出了一套抢劫式的货币方案,他造了一种货币,叫做“直百五铢”,就是价值一百枚普通五铢钱的意思,但是这种直百五铢的重量只有五铢钱的3倍,官方非要强制按照100:1的价格,去市场上买买买,不接受,杀无赦。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透支社会的财富,切断了经济良性发展的通路。孙吴则效法曹魏,推行了类似的土地政策,振兴江南。但在货币制度上,孙吴和曹魏不同,孙权要自己铸币,铸造了一种“大泉五十”,规定一枚大泉五十换五十枚曹魏和孙吴都通用的五铢钱。这也是用行政命令,规定新版一块钱可以当五十块钱花,想用不足值的货币去抢劫。其初衷,是想去抢曹魏,可是曹魏不是孙权的地盘,曹魏老百姓不接受该交易,但在孙权自己的地盘上,这种大泉五十还是可以换五十个五铢钱的,所以就有曹魏的百姓在自己的家门口先把钱一比一换成这种大泉五十,这样到了东吴就变成五十块钱了,最后反被曹魏的百姓占了便宜。蜀汉、东吴都没有能够设计出一套长效机制,短期虽然可以通过一些货币手段来透支社会财富,但长期看,根本不是曹魏的对手,曹魏最终胜出毫无悬念。
三国之后,经过了两晋南北朝的混乱和分裂,中国终于迎来了隋唐盛世。唐玄宗上台以后,裁撤了官办产业(垄断),搞唐朝版的“国退民进”,全面放开市场的进入门槛,给市场松绑,去掉各种条条框框,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颁布《检田括户》的政策,类似开元年间的“限购令”,要求官僚和大地主,只能按照一定的标准持有土地,超过的部分,立即没收充公。面对通货紧缩,建立了三政策,第一政府建立粮食收储机制,以高于市价收购农民手里的米,相当于现在的价格补贴。第二废除义务徭役,变成雇佣制,给政府干活,政府就给发工资。第三取消府兵制,改为募兵制。这些政策都是有益于穷人,是切切实实地把增发的货币给到了穷人手里,给到了流通领域,大大提振了经济。让利于民,藏富于民,让社会劳动积极性充分调动,这一政策将唐王朝推向了鼎盛的开元盛世。可最后唐朝的败落,却也败在了其身上。看着经济向好,唐玄宗对国富和民强的平衡发生了改变,政策也从让利于民变成了搜刮和打劫。截税收,建自己的大金库。把原高于市场价买百姓的米,变成了打折买,差额进了大金库。放弃了土地限购令,任由土地价格暴涨。对比唐玄宗前后的经济政策,让人不得不感叹,“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经济政策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到民众的利益,国运就无法走强。
中国是部金融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是部金融史》是《世界是部金融史》的姐妹篇,以历史为线索,从金融的角度分析了盛衰的交替,历史的轮回。上篇随笔就说到,这本书不错,但看完后,因为有点小小的瑕疵,感觉不够完美,多少有点沮丧。第126页有句原话“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子司马炎逼迫曹操的曾孙曹奂退位,建立了仅有五十三年寿命的西晋王朝。”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司马炎是司马昭之子,是司马懿的孙子。这里当然是笔误,只是作为正式出版的书籍,校对应该非常严谨才是。另外,这书只讲到唐朝,宋、元、明、清这四个朝代并未涉及,完整度不够,但整体来说还不错,可以拓展知识面,值得一读。
一、两种封建社会体系
西周时期采取的是一种简单、高效的统治方法,采取“封君---封臣”的社会体系,即封而建之,就是周王给下属或者子弟封地,让他们永远效忠王室。在这种情形下,封臣之间实力相当,都没有能力背叛王室。后来,西部一个强大的异族---犬戎崛起,两国经常交战,为了对付犬戎,周穆王只得加强对西部诸侯的封赏,赐予的土地只能从王室土地中分割,封赏得越多,后续能封赏给别人的就少,王室本身的实力也下降,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到了周厉王前期,有的封臣的势力已经超越了王室。最后,在异族入侵的压力下,西周被迫培育了强势诸侯,一旦诸侯之间的力量失去平衡,西周也就很快失去了江山。
公元205年,刘邦将秦朝王室公田、官田、池林分给自己的士兵,普通士兵每人大约能分到一百亩土地。后来吕雉继承了刘邦的土地政策,帝国中央政府把授田范围扩大到了全体臣民。整个社会实现了孟子的“百亩之田,五亩之宅”理想,也是无数人追求的大同世界梦想-----“耕者有其田”。这一土地政策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的社会体系,即“皇权---封建官僚---小农”。皇帝是社会最高层,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之下是封建官僚,拿皇帝的钱逐级管理小农;最底层是千千万万的小农,用自己的血汗钱养活帝王和封建官僚。
“皇权---封建官僚---小农”社会体系成功取代了西周的“封君---封臣”体系,但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皇权必须借助封建官僚来统治帝国,但封建官僚会借助自身的权力疯狂掠夺帝国的财富,皇权无法彻底遏制这种掠夺,因为联系皇权和封建官僚的纽带恰恰就是掠夺财富的权力。
二、管仲的治国之道
齐桓公是第一代春秋霸主,本人属于资质平平,也没什么大的抱负,但他一生做对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请,就是任命管仲为宰相,可谓: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出身贫寒,在仕途上获得的第一个机会是辅佐公子纠------一位被质押在鲁国的齐国公子;而他的朋友鲍叔牙则辅佐另一位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齐襄公死后,公子小白继位,成了齐国国君。公子纠不服气,就向鲁国借兵和公子小白打了一仗。鲁国看小白已经继位,就把公子纠杀了,并把管仲交给了齐国。接下来就是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故事:鲍叔牙举荐管仲为宰相,齐桓公和管仲君臣结伴,成就了一代春秋霸业。
管仲拜相时,面对的并不是一个清平世界。齐桓公是在高、国两大世袭贵族的支持下才登上王位的,这2个贵族还是周王室的上卿,他们对国事的掣肘可想而知,但管仲最后还是一步一步地统一了政令,并将齐桓公送上了春秋霸主的位置。回顾管仲的治国之道,主要有三步。
1.向贵族妥协,取得至高无上的权威
高、国两姓贵族虽然有权威,参与朝政,但也感到痛苦,因为他们要掏钱供养王室,提供军需。管仲上台后第一个策略就是免除了两家对王室的供奉,王室支出来源于全体国民。历史上有人把高、国两大贵族作为反动势力,批判管仲改革不彻底,没有打倒旧贵族。其实反动势力关键不是反动,而是有势力。既然人家有势力,又怎能让你轻易把命革掉?管仲的做法比较务实,双方在博弈时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让步,妥协不是投降,而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双赢。这次改革,两大贵族确实得到了实惠,但同时也失去了王室支撑者的政治地位。
2.垄断铁盐之利
“官山海”是管仲赚钱的办法,是“盐铁专卖”的雏形,由王室来垄断盐铁之利。当时山(铁矿)和海(食盐)利润最大,普通百姓要想生存下去,除了粮食,盐、铁也属于必需品。齐国靠山临海,盐、铁当然成了主要产业。经测算,如果垄断食盐的销售,每斤食盐价格增加一钱,就相当于人头税提高一倍。相对而言,管仲做法比较温和,官府只是垄断食盐和铁器的销售,生产环节还是留给原来的盐商和铁商,没有彻底断掉这些人的财路,没有过多地侵蚀私商的利益,但官府获得的收入远高于税收。
3.衡山之谋
上篇随笔已经详细写过。是指春秋时期齐国为征服衡山国而发动的货币战争,使对方在经济和军事两个战场都输得精光,只好投降。5年之中,管仲用“衡山之谋”又收拾了鲁、代、吕等诸侯,而且是屡试不爽。
齐桓公十五年(公元前671年),齐、鲁、宋、陈、郑“同盟于幽”,周慧王“赐齐侯命”,齐国春秋霸主地位正式确立。
三、奇货可居
战国时代秦国的王子---子楚,被质押在赵国当人质。但秦国似乎不太在意这位王子,经常派兵骚扰赵国的城池,赵国对这位王子当然不太恭敬,因此子楚混得不怎样,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吕不韦。
吕不韦遇到子楚后,回家兴奋地和父亲商议,认为投资封建权力最赚钱,而且要投资潜力股,从娃娃抓起。吕不韦的潜力股就是子楚,一开始就将子楚看做“奇货”,并称子楚为“异人”。
通过一系列艰难的运作,吕不韦买通了现任秦王的正室华阳夫人,成功地让子楚拜华阳夫人为嫡母。在子楚逃离赵国的时候,吕不韦还送给了他一位貌美如花的姬妾,最后子楚成为秦庄襄王,吕不韦拜相,封文信侯,那位美姬生下了“嬴政”。
吕不韦是幸运的,这次生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子楚登位时已经60岁,而且只待了3年就死了,继任者嬴政只有11岁,当时秦国真正的主人是吕不韦。
吕不韦是不幸的,因为当时的秦国已是满目疮痍。治理国家需要钱,吕不韦赚钱的法子就是“卖官”。为国家捐粮食一千石的人,赏爵位一级。有了钱后,吕不韦开始改革,振兴农业,让金融、商业、文化业都为农业服务。秦国开始变得强大,统一六国只是时间问题。
吕不韦的信仰不允许自己擅自篡位称王,否则早就罢黜了这位未来的秦始皇。嬴政长大亲政后,在通往封建集权的路上,秦国的权相、自己的仲父---吕不韦成了最大的绊脚石。
嬴政21岁那年,也就是亲政前1年,吕不韦抛出了《吕氏春秋》,并悬赏,说能改动一个字,赏千金。结果没人能改,当然无人能增损1字,主要是慑于吕不韦的权势。吕不韦不是要炫耀自己的学术成就,而是借机告诉嬴政,自己的治国政策无可更改。此情此景,嬴政更下了决心,要除掉吕不韦。后来吕不韦被罢相,发配至蜀地,在流放的路上,吕不韦饮鸩自杀,终于死在了倒卖权力这门最赚钱的生意上,还用生命阐释了“高收益、高风险”的真谛。
四、王莽改革
公元8年,王莽罢黜西汉末代皇帝孺子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王莽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可惜从政看起来多少有点书生气,既没有找对自己的朋友,也没看清楚谁是真正的敌人。
公元7年,王莽在摄政的时候就推出了第一次货币改革。在五铢钱外,增发“大泉”和“错刀”两种货币。每枚大泉可以兑换50枚五铢钱;2枚错刀可以兑换一斤黄金,为期一年,过期不候,所有黄金届时不再流通,一律没收。百姓手里只有五铢钱,管家豪强手里才有黄金。新的货币制度,既保证了普通百姓不至于受损,又能掠夺豪强的财富。一年后,王莽弄到了70万斤黄金,官家豪强的财富成了一堆无用的刀币。
王莽接着推出了第二次货币改革,废黜所有流通中的错刀和五铢钱,改为发行“大泉”、“小泉”作为货币,一枚五铢钱可以兑换一枚小泉,同时规定,天下缴纳赋税必须以小泉计算。
有了钱后,王莽充满信心,在第二次币改的当年,推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土地公有制,也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王田制”:废黜土地私有制,所有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律更名为“王田”;因此,任何人不得买卖“王田”;不满八口的家庭占田不得超过百亩,其余田地要分配给邻里乡亲;至于无田无地的流民,朝廷将按照汉初吕雉时代的制度每家授田百亩。
“王田制”从好的方面看,遏制了土地的兼并,因为封建官僚、官家豪强就是通过贱买、强买霸占了大部分土地。从坏的方面看,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抢劫。王莽通过2次货币改革,抢劫了官家豪强的财富,根治土地兼并,又要抢走他们的土地。
要推行新政,必须有人去执行。王莽不太可能指望黎民百姓,如果他们有实力,就不至于成了流民。革命的对象是官家豪强,那么王莽必须培养一批有治世之才的封建官僚,去对抗实力相当的管家豪强,去执行新政。然而,这个儒生皇帝亲自提拔的人大都毫无从政经验,基本没什么政绩,最后终究没能培养出足以抗衡官家豪强的力量。土地在官家豪强手中,他们又是新政的执行者,怎么可能去剥夺自己的土地?这样的命令当然是互相推诿,行政立刻陷入瘫痪。
抢夺官家豪强的财富,王莽彻底得罪了官僚;“王田制”没能让天下苍生真正得到土地,王莽更是得罪了天下黎民。从此,改革只剩下敌人,再无朋友。
同样的故事在沙皇彼得一世身上发生过。俄罗斯土地广,但经济、教育、文化比较落后,与欧洲的差距激发了彼得一世去留学的欲望,他远涉重洋,匿名去游学,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学成归来后就主导改革。彼得想要割断整个民族与历史的联系,完全改革成欧洲发达国家的模样;同时他还强调所有臣民必须毫无保留地奉献一切,俄罗斯已经没有了自由人,除了农奴,即使贵族也必须19岁开始到死,一直为政府服役。这样的结果就是不支持他的人不能承受,支持他的人也不能承受,最后连太子都背叛了他,彼得一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在现实生活中,喊了多年的改革,例如精简机构、官员财产公开、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的缺失等,为何没进展?历史是面镜子,参照王莽的改革,就能大概知道原因。
五、何不食肉糜
西晋皇帝司马衷,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顶级白痴,面对百姓挨饿的问题,居然提出“何不食肉糜”的建议,并因这句名言被中华历史臭骂了2000多年。
这里我主要想818西晋的奠基人司马懿。司马懿以前辅佐曹丕,当时杨修辅佐曹植。曹植非常聪明,有才华,深得曹操的喜爱。曹植那首著名的七步诗我这里贴下: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操生性多疑,但他非常爱才。他在《短歌行》有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可不是《诗经》中的同一个意思,《诗经》说的是心上人,而这里曹操指的是他想要的人才。
曹操曾经想要立曹植为太子,但最后还是立了曹丕,一来因为曹丕是嫡子,二来可能觉得曹植不具备一个政治家的素质,毕竟诗词歌赋不能拿来治国当家。
司马懿和杨修相比,司马懿显得坚毅、隐忍、低调,而杨修刚好相反,有点恃才傲物,高调,好表现,多次揣摩曹操的心理,并说出来,这是大忌,可谓有些事只能看破不能说破。杨修多次惹恼了曹操,加上政治因素,因为立了曹丕为太子,避免以后杨修煽动兄弟相残就杀了杨修。而司马懿呢,郭嘉临终之前曾劝曹操杀了司马懿,但司马懿是何等谨慎,就是没让曹操抓着把柄。
司马懿具备了一个权臣应具备的所有素质,他谦虚低调、谨小慎微;他聪明能干、坚毅隐忍;他有格局有谋略;他善于玩弄权术还能曲意逢迎。他侍奉过四个皇帝,几乎在每一朝都受到了重用。
喜欢权术的童鞋,建议多学学司马懿,最起码让自己能活得更长久,能熬得下去。如果喜欢玩弄权术,那至少熟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30遍,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炼,赢要赢得体面、光彩,输要输得有气度,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