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1000字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1000字范文

读后感/2021-07-25 21:50:42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广泛阐述了作为教育手段和教育结果的儿童创作。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1000字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1000字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对于教师教育的研究篇幅众多,投入精力也多,他曾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专门来论述如何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以及指导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快速稳步成长。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也多次提到对教师的要求,比如作业笔下的“亚努什•科尔恰克”。

亚努什•科尔恰克是犹太人聚居区孤儿院的一名教养员,在二战期间,希特勒分子打砸抢烧、横征暴敛,对于这个聚居区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其中一场罪孽就是法西斯要用焚尸炉残害孤儿院的苏联孩子们。罪恶的法西斯命令教养员亚努什•科尔恰克做出抉择:要么抛弃孩子们的生命来保全自己,要么和孩子们同归于尽。面对这样的暴行,亚努什•科尔恰克,这位“合格的教师”说“我绝不会拿良心做交易”。于是英勇就义。

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奉献给孩子们。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就是对孩子们的依恋之情。”著名的教育家威悌曾对470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并归纳出有效能教师和无效能教师的特征,“仁慈体谅、了解学生给予鼓励、和蔼可亲、有兴趣研究学生的问题、和蔼可亲”等都是对有效能教师的特征的形容词。通过这项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可以完美的契合苏霍姆林斯基对于合格的教育者的要求——爱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也正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他从十七岁开始从事教育工作,1848年,在他从教十年之后,担任了帕夫雷什学校的校长,二十三年从未离开过这所农村学校,他一生致力于教育行业,是孩子们的心灵导师,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和学校教育的成功管理者。

反观现在我们身边的某些教师,与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真正的教育者”相比,难免望其项背。同样是威悌“有效能与无效能教师特征”这项调查研究归纳出的无效能教师特征:坏脾气无耐心、讽刺挖苦学生、骄傲自负、不公平、偏爱等等。这些消极的名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下某些教师的状况。例如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作为一名教师,能够在危难之时抛弃自己的学生而自己逃生,这等举动在伟大的亚努什•科尔恰克面前难道不会自惭形秽吗?更有甚者红黄蓝事件,是对孩子身体和心灵一生的阴影和残害。其他类似“课堂冷暴力、体罚学生、污言秽语、布置超出孩子现有水平的超量作业”等现象更是存在于教育一线。这与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将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背道而驰。

那么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是怎样的呢?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三部曲,学习作者笔下的合格教师的做法。但这前提需是“拥有对孩子们的依恋之情这种品质”。将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更要做孩子心灵的培育者,只传授知识的老师不能算真正的教育者,而是应当做孩子心灵的启蒙师,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自然的健康环境下学会学习,教师应该在爱孩子的前提下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实用的能力,关注学生尤其是成绩不佳的学生,善于提倡孩子之间互相帮助等互动。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1000字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的一位著名教育家,他论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我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的许多名言术语,如:“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创办快乐学校”“实施和谐教育”“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头上”等等,在我国教育界广为流传。

《育人三部曲》是由苏霍姆林斯基的三部名著构成:一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它涉及的是小学儿童阶段的乐学生活;二是《公民的诞生》——它涉及的是中学少年阶段的和谐发展;三是《给儿子的信》——它涉及的是大学青年阶段的成才修养。认真研读了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分《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并有所体会。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以教育评论文的体裁撰写的,纳入了作者本人及同事们的丰富的教育经验,包含许多真实的生活情境,个人形象和民俗成分。书中所述的“蓝天下的学校”,是一个独特的创造性实验室,在树林中,在山冈上,在田野中等这都是教室,在这个实验室里孩子们开展着锻炼身体、发展智力、树立精神、提高情感、加强修养、参与劳动和启发思想的复杂过程。这里起着教育影响作用的主要手段是大自然、语言、创作和劳动。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那么就让那个绝妙的世界在鲜明的色彩中,在嘹亮颤动的音响中,在童话和游戏中,在自己的创作中,在激动他的美景中,在为人们做好事的意愿中展现吧。”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广泛阐述了作为教育手段和教育结果的儿童创作。编创故事,细心观察大自然,关于表达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不可分割的联系的感触,应当带孩子们到思想和语言的活水源头,去努力使周围世界中物体和现象的概念通过语言,不公深入他们的意识,而且也深入到内心和灵魂,语言在情感上和美学上的色彩,它的细腻色调——这都是儿童创作的生气勃勃的源泉,在“快乐学校”中苏霍姆林斯基带领孩子到草地上,丛林中,去建造“幻想角”就是一个丛林中的洞穴,孩子们通过劳动,布置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亲密接触自然,让通过现象发挥孩子想象,通过童话、幻想、游戏来打开思维和语言的源泉,在“幻想角”,孩子们第一次从活的语言,从周围环境中产生了第一首诗:“夜里落下露珠,落入银白色的珠网,琥珀色的珠粒,颤抖起来了,战粟起来了。太阳吮吸了露珠,洗涤了银色珠网,笑逐颜开的是那琥珀珠粒。”

作为个性发展一个极重要因素的劳动教育思想,在整本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把劳动视为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认为培养劳动需求乃是整个共产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劳动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复杂而又不轻松的脑力和体力作业的成果。他肯定地说:“劳动成为我们的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给他们带来团结友爱的快乐,促进钻研精神和求知欲的发展,能在克服困难之后产生激动人心的欢乐,能在周围世界里不断发现新的美好事物,能唤起初步的公民义务感——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感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在结合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已渐渐失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不是孩子们变了,而是孩子们接触的范围和时间太少了。孩子需要阳光草地,沙滩河水。为什么孩子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了,一方面是城市的不断扩大,使孩子们远离了自然,另一方面正如作者所说的:“因为带领孩子去草地、去树林或逛公园比上课要麻烦。我们的集体活动中很多课程都是预设的,老师在课程的选择上有很大的控制权,而在户外,有太多的偶然,会让老师无所适从,一只昆虫、一朵野花、一根树枝、一轮落日都会让孩子兴奋不已,无法控制。孩子们长时间逗留在室内,在图片上欣赏那一抹新绿,那一处晶莹,却因为安全、经费等诸多因素,却不能用手去触摸那一抹新绿,用眼去观察那一处晶莹,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小太阳”“小月亮”,在享受宠爱的同里,也丧失了很多权利,例如“劳动”,不要说帮助别人劳动,为别人的幸福和欢乐而流汗,就是自己的事情都完成不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只有通过劳动,一个人才会以感恩的心去接人待物,这比空洞的说教:“要爱劳动,要爱劳动人民”要好得多,我们在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多家长都会积极主动配合,但是爷辈们还是喜欢包揽一切,总把自己的孩子看得还很弱小,不能自已管理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著作,和我的教学联系紧密,其中的很多章节如《母亲节》《云雀节》很让我感动,我会联系教学断续认真研读,进一步领会这位伟大教育家的思想精髓。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1000字

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象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题记

近期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感触颇多,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句话一直萦绕耳边并影响了我的行动我深深被这位大师的理论所折服。被其教育实践所吸引。万千感慨化作一句话:高素质的教师应该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应该永远不对任何学生言放弃,应该乐于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大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激励我们用童心唤醒爱心,用爱心滋润童心。

我是一名刚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进入教育行业的教师,我所任教的学校依山傍水,风景极美,学生们也大多来自农村,纯洁质朴。记得刚来到学校得知自己担任的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心里暗暗想到:这也太没挑战性了吧,一年级的小孩子应该很容易搞定的啦!那时我以为拥有丰富的知识就能当好老师,但上了一天课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多么愚蠢,因为哪怕你学富五车,你的课堂上照样会有人充耳不闻,尽管你在讲台上讲的汗流浃背、声音沙哑,那些小家伙依然在下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有说话的、有玩小玩具的、有吃东西的、有看着窗外发呆的、更有下座位到处跑的······我心里很是郁闷,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捍卫自己的教师尊严,树立自己的教师威信,有我在,岂能容他们胡来!于是,我开始对着镜子练习板脸,高声说话,还有那传说中的具有杀伤力的眼神,这一招还真奏效,每次我走进教室,学生们总是乖乖的,很守纪律,但依然我的讲课熟视无睹,爱听不听。不明白啊!这群山里的小花朵为什么这么难侍侯?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后,我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问题出在哪,以前,如果有人问我教学是什么,我的脑海里闪现的是传授知识。可学习了大师的论著后,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学生对你的课不感兴趣,成绩提不上来,不一定是你教学水平低。而是我们把教学看得太单一了。“教学,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那儿传授到孩子那儿,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儿童对知识和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仔细想想,这一论点我们不应该感到陌生,通俗地说就是对于学生来说喜欢哪个老师,哪门功课就容易学得好。

要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这也决非易事。人是感情动物,情感是相互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教育职业的老师会喜欢学生。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如此!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给予的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于是乎,我转变想法,做大胆的尝试,决定把伪装的严厉面具摘掉,心想即使孩子们都不怕我了也没关系,只要他们学的开心,愿意学习,我就是成功的。说干就干,课堂上我表扬每一位积极发言的同学,制作奖励卡,只要有些许进步便给予鼓励,对待犯错误的同学,没有了往常的严厉批评,而是给其三次改正的机会,没想到我的转变让我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踊跃举手,认真听讲,路队、卫生、纪律,学生表现样样精彩,更值得欣慰的是,我几乎没有惩罚过任何一位学生,因为他们如果同一个错误犯三次,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至于我最初的担心现在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孩子们一见到我就热情的打招呼,盼望上语文课,我再也不用再板着脸维持纪律了。把鼓励给孩子,把赞叹给孩子,把整个心灵给孩子,试问,有谁不渴望、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省思了自己作为教师的一生:“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疑地回答说:爱孩子。”而对孩子的爱,不仅仅是停留在学校里、停留在课堂上,如果要爱孩子、把心灵献给孩子就应当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里。

我们班里有个女孩小利有一段时间天天迟到,学习下降越来越明显。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特别着急,课下我找这个女孩了解情况,她只是哭,却什么也不说,让我更加难受。经家访了解到她父母离婚了,女孩随父亲,父亲又去打工,几个月了都没回来了,家里只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奶奶勉强照顾她,现在奶奶又生病了。看到她所处的环境,我的心也在流血,这么小的孩子自己都不会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奶奶。于是我赶紧给孩子做饭,教她如何简单自理生活:梳头、整理书包衣物、洗红领巾等。教给她应急迟到的办法。并期待的说“孩子,老师相信你能做到。”一个寒冷的清晨,我发现她到校很早。可能是为了不迟到,走的急。她敞开着外衣,连袜子也没穿,半截脚腕露在外面。此时一股爱子之情油然而生,我说“小利赶快把你的衣服拉链拉好,冷不冷呀?明天一定要穿上袜子,小心冻感冒啦。”她嘴角蠕动了一下,没有说话,眼里却分明是感激。中午放学后,我赶紧买了两双袜子给她送去,孩子流着泪说:“老师您比我妈妈还要好。”孩子的奶奶抹着泪说:“老师,让你费心了。”后来,我和女孩走的更近了,我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她补课,孩子很聪明,慢慢的学习成绩又赶上来了,从此再也不迟到了。

孩子像是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自然而美好,教师的工作就是结合孩子们自身的特点,将他们雕琢成一件件艺术品,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因为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每个老师都应该爱孩子,将自己的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意味着要给予孩子多少的爱、理解、关心。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意味着孩子的一切便会是自己的一切,便会竭尽一切为孩子谋划与工作。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意味着要走进孩子的心中,尊重、认识、理解、欣赏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给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看到班上32张可爱、质朴的小脸,我仿佛看到了32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在对着这些山中的花朵微笑的日子里,我很快乐,将自己的爱倾注到自己所热爱的失业中让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光荣的,而且是幸福的。

对着山里的花朵微笑,让他们开的更加灿烂、更加夺目、更加绚丽多姿!

老师的爱,是学生永远的阳光地带!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1000字

寿光市营里镇幼儿园刘俊荣 自从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启发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的人,对于他的教育故事,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摘下了校园的花房里新开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为什么要摘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带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个故事是意味深长的。对于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了。他谈论的中心始终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繁琐的理论,只有温和的话语和天才的思想,丰富着我们的心灵,如同聆听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 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从这本书中,我还感悟到教师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孩子才能自爱、自严、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在处理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时,首先把孩子个体的尊严放第一位。

教师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事业,担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知道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感,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欢笑, “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是的,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应该身体力行,用爱心感染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将会达到和谐圆满,师生之间将会达到互敬互爱。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对孩子做到有耐心,耐心的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教育他们要做一个有爱心、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要用爱心打开了孩子情感世界的第一扇窗,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

所以,每天我要用爱拨动孩子们心灵的七弦琴,用心感受孩子们纯真的笑容、稚嫩的声音,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中发芽。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1000字

自从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对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启发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的人,对于他的教育故事,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摘下了校园的花房里新开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为什么要摘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带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这个故事是意味深长的。对于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了。他谈论的中心始终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繁琐的理论,只有温和的话语和天才的思想,丰富着我们的心灵,如同聆听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 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从这本书中,我还感悟到教师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们希望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动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孩子才能自爱、自严、自重;做了错事才能自责,才能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及自我教育。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在处理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时,首先把孩子个体的尊严放第一位。

教师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事业,担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知道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感,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欢笑, “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是的,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应该身体力行,用爱心感染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将会达到和谐圆满,师生之间将会达到互敬互爱。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对孩子做到有耐心,耐心的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的,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教育他们要做一个有爱心、懂礼貌的好孩子。我们要用爱心打开了孩子情感世界的第一扇窗,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所以,每天我要用爱拨动孩子们心灵的七弦琴,用心感受孩子们纯真的笑容、稚嫩的声音,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中发芽。

相关文章:

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1000字

2.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1000字-读友吧

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4.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

5.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6.《小王子》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