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900字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900字范文

读后感/2021-10-17 16:34:02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传习录》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900字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900字1

《传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平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认为这是歪理邪说。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900字2

看了《传习录》,看了《论语》,看了新儒家牟宗三、梁漱溟、钱穆先生的著作,真的非常感动。他们的人格光辉仿佛在无尽的黑夜里给我的生命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人生的出路和方向。想到以前的肤浅和顽劣真是羞愧难当,枉为人也。

人生天地间,真正该追求的是什么呢?根据我对儒家学说的理解,简单地说来就是要做一个好人。然而好人,在如今这个不仅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甚至是人欲横流、道德颓丧的年代和国度,真是太难太难了。用牟先生的话说,这真是中国人最堕落的时代。然而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这光明是什么,就是德性、良知的力量。五百多年前的阳明先生就曾慨叹:“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是啊,试问现在哪个学校,哪所大学在教圣人之学呢?这些个学校教的仅仅是用来考试升学、升官发财、入市谋生的知识和技能。如果说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确实被灌输以做人的道德,那么由于其缺乏圣人之学的引导,仅仅把所谓马列毛邓之流的霸术作为施教的材料,最终只能是误人子弟,而且让人们更加厌烦道德说教。

我们被灌输到,这是一个进步的时代。然而进步了什么?救人的学生滑入江中,也没人肯救;十七岁的民工被机器截去三根手指,领导却不肯拉去医治;少女为了和两男子欢娱,竟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奶奶……此类事件层出不穷,不胜枚举。试问比起明朝,甚至比起周朝,我们进步了什么?火车提速了,坐在火车上的人就幸福了吗?华人登月了,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心里就踏实了吗?所谓的进步如果不是谎言,就是扯淡。阳明先生慨叹道:“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东,雾释于前而云滃于后,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即使有阳明先生这样的圣人存在,明代当时的社会风气也并没有改进,更何况今日。现在的中国,只看到达官贵人、鸿商富贾掌握话语权,宣传他们那一套成功哲学。所以,我们的眼光都被吸引到他们身上去了,仿佛只有当大官,赚大钱,学有大学问,做了大事业才算成功,才是人生的目的。如果让我歌颂成功,那么就是让我歌颂出身的幸运和生活的机遇。试问,今天的中国仅靠个人的知识才能,你能走多远?

可是儒家教导我们,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完成,而不应该考虑外在的事功。对于用人者,王阳明说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对于被用的人,他说道:“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虽说,我们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之说,然而诚如钱穆先生所言:“然立功有际遇,立言有条件,只有立德,不为际遇条件之所限。”因此,不论是国家领导还是贩夫走卒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都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人格。——这就是所谓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成就,便不该以外在的身份、权力、力量、知识、才学为标准。而应该以他的德性为评价标准。

圣人之学,其实就是教导我们怎么样去做一个真正的人。如果只从外在的物质事功上寻求,那么一生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怕的是,如果不是还有港台海外的儒者继续存养传播圣人之学,那么茫茫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岂不一生无明,活了也白活,死了也白死。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纸上说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致良知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把我们的良心发挥出去,去做好事。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道理,不管哲学上解释得多么复杂多么深刻多么适宜思辨,都不能切中它的要害。它根本上就是一种活的工夫。而圣人之学,也必须以活人来教,来身教。如果没有王阳明这种圣人境界的导师以亲身实践、验证这门学问,读再多的书,经过再好的大学训练,也不一定能体会到这门学问的真理性。

因此,我的理解是,圣人之学根本不适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所谓学院里来教,它不是学术,不需要那些毫无实践的人在理论上争论不休,它是一门活的工夫,必须用实际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亲来表现、验证。王阳明根本就不注重作为学问的训诂、记诵、词章,更不注重外在的富国强兵、建功逐利的霸业,在他看来注重这些的人哪里懂圣人之学呢?因为他们舍本逐末,还放不下功名利禄这些虚的东西。

“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业;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作为一个立志做学问的人,如果真能放得下这些,才能趋近真理。在王阳明这里,做学问和做人是统一的,如果做人一谈糊涂,那么他的学问也是伪学问。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900字3

有印象的第一次见到王阳明这三个字,是在清人唐芸洲的《七剑十三侠》中。这是一本侠义小说,讲述了明正德年间,一帮英雄剑客帮助朝廷平定宁王之乱的故事。这本传奇小说长达一百八十回,我当时只有一本六十回的上集,看的津津有味,多次重读,可说烂熟于心。王阳明三个字在这里更多是以王守仁三个字出现的。他大概在二十多回的时候才出场,一出场就跳水假死了。后来,大二的时候,在上海的一次偶然机会我淘到了中下册,粗粗浏览一下,他已经从上部里的显山露水,到中下的大放异彩了,忠贞不贰、神机妙算的形象很有诸葛的味道。

第二次见到王阳明三个字,是初中二年级,余秋雨一篇名为《乡关何处》的散文让我大为心折的同时,我也开始对他花了三千字描述的人物感兴趣。阳明山的故事就是从这里知道的。就文论文,余秋雨的散文还是写的很好的。

有印象的第三次,就是高中历史书中了,历史书上用一种不无嘲笑的口吻戏谑着他的关于花的故事,而且和一个幡动心动的故事一样喜欢出现在政治试题中,答案毫无疑问是选择唯心主义的那一个。其时,在我看过一本简单的逻辑学教程后,我对这种逻辑混乱的书充满了鄙视。是非对错不是能教出来的,何况给王阳明下结论的这些权威本身就值得怀疑。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但是,这些时候,我依然没有认真的想过王阳明,第四次认真的在王阳明三个字上坐停留,是在一次追寻五四的“青年必读书”案中,在梁启超开出的书目中,《传习录》三个字赫然期间,梁启超说“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这个时候,从一些哲学论著中,我已经大致了解了中国的哲学史、文学史,但就像那些整天将马克思挂在口上的人十有八九都没有看过资本论一样,我也没有阅读过《传习录》,对于王阳明内在的理路思想我感兴趣。在我开始感兴趣如何内圣外王,或者仅仅内圣的时候,我开始阅读《传习录》,日三省身。私心以为,现代对许多儒家经典的哲学性发挥是没有多少必要的,除了以供进身之阶别有所图者,经典,对于我们这些普罗大众来讲,常读然后常新,以供修身,或者更可能是那些往圣昔贤愿意看到的。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没有那么复杂。

诸公在此,务必要立一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致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

每次读《传习录》到这些地方,都觉得内心惊悚,脊背生凉,如何调理自己的内心,在攻与守,进与退,生与死,舍与欲中平衡,如何让自己明白什么才是清晰的,哪条路是自己的,确实太难,对于这样的犹豫来说,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因此耽搁太久而伫立原地,不知何去何从。这也是大多数爱好智慧,却又无力攀登顶峰者的处境。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时间流动,这前半句,业已明白是镜花水月,天真一场了。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900字4

阿龙来送楞严经,我泡茶,给他倒了一盅剑南春,边吃花生边看大片边瞎聊。他说儒太精英,人民群众哪里做得到每天晚上睡前躺在床上三省吾身呢,做下来太辛苦了,要求简直比、佛教还难。想起他上次来看GZ时谈起在西安的生活,“主要是看超女,去年电视里只有《大长今》和超女给我一些安慰”,哈哈一笑。诗人如今只读佛经,书店不入,杂书不读。

近来断断续续读王阳明,守仁先生讲得确实好,字里行间一望而知是亲历之教,非说说而已。就像南怀瑾说楞严是不是伪经,文字上的考据分辨终是外行说个热闹,要按着它去修,才知道所言不虚。然亦觉对人力要求确高,“戒惧之念,无时可息”,便是一处“慎独”,更有几人做得?千年以降,遂只出得几个超贤入圣之人。

近代大潮激荡之下,儒家一脉最后溅起三朵浪花: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据说,梁以笃行胜,熊以思辨胜,马以学问见识胜。最闻名的要算梁与毛公当堂对阵,幽幽道出一句“匹夫不可夺志”。另2人遭际其实毫不逊色,熊在上海见陈毅不禁大放悲声,吾道不传啊。政策就是要把你养起来,等你死了,你的东西自然就绝根了,连改造的力气都省了。苏联领导人来访,不知从哪打听到马的名字,执意要探访,问其每日做什么,答曰“读书而已”。当红卫兵把马一浮的字画书籍尽数毁抢,老人要求留下一方砚台写字用,当场被抽一个耳光,马亦只能感慨“斯文扫地,斯文扫地”。红卫兵当然不知道,中国的第一本资本论,就是挨抽这位老人从德国带回来的。

熊被梁介绍入南京欧阳竞无门下学唯识,却以《新唯识论》刊布于世,梁觉其乱说一气,马却颇多赞赏。后欧阳师病重,熊探问,被弟子拒之门外,怕师傅见他后太过激动。

日军飞机轰炸,梁端坐中庭读书,逃难香港,海上遇浪毫不动容,乃至建国后与毛对辩,这些段子背后是“吾曹不出苍生何”的意思,颇有大使命感。而马则自谦一介书生,难当大任,蔡元培以北大文科学长相邀,回之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遂不行。终生只做隐士,发愿刻书,多刻一本,即是为中国文化多留一颗火种。梁在访谈录《这个世界会好吗》里推崇的罗汝芳、杨简,就是梁马会时,马送他的。

细读泰合、宜山会语,日寇压境,马先生单拈出横渠四句教以赠浙大诸生,真有地动天倾,赖以柱其间的气象——如今欲问“如何立国致用?”则告之曰:“汝且立身行己。”所得非数语可轻率言尽。

整理笔记,一个百年之前,本雅明的天才老师就看出现代人的流行性格不外两种:乐极生厌和玩世不恭,满世界都是背包客冒险家游荡者技术派。各个追求个性,其实一个模子。其理论路径与韦伯分庭抗礼,本雅明卢卡奇等等几个学生急于叛出师门,却没有一个能传衣钵,可见天纵之才果然是天地间不传之秘。近来坊间关于民主之议甚多,千百年来,聚众之群亦只得此最不坏之办法,乱世为人,只敢求一消极自由。其实无甚可谈,不如一边凉快去也。

或如马一浮遍览中西之后所悟:六艺该摄诸学,西学亦统于六艺。实因一切学术皆发于心,六艺实由吾心流出。初看惊其信仰之坚,然渐觉似乎并不如何狂妄。天才之心,注定相通,那是人类中另外的一群。吾辈穷一生之力,不过勉强证得相面功夫:不至于不识天才而已。

而阳明之说入心处,何妨照着去做:循于理,不着一己的意思,以理行事,物来顺应。而那自由主义者或要跳将出来高声质问:谁来判断是否循于理,如何避免不落入独断专行,不自命真理在手而强暴他人?呵呵,学得前辈样子,且回他:汝但去做,做到需分辨处再提这层意思,自有了断。或许终身照此行事,而终身未遇需辨明此一分别的境地。终身受制于此,而遂终身不行此道。若循理解释,先儒之学立身在一“诚”字,不能分辨处反心自问即可;再穷究下去,文化根子上便是相信性善,相信人人皆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置身中国,自由主义固然信得,然意兴阑珊于此,复沾染经济学习气,动辄以“理性经济人”、“自利人”论说处世,怎一俗字了得。民主也罢,自由主义也好,说到底是人群里的学问,人群之中,多是粗糙简易的东西,不过是要保证那最坏最傻的两个人不出什么纰漏,为货币的增值开路。此一感慨,发于左右分野之外。用今天秦晖在凤凰大讲堂里说民主福利国家时所言——从人性上讲,往好了说,左是追求公平,右是追求竞争;往坏了说,左是出于怯懦,右是出于自私。果然透辟。

天忽落雨,那先落的、后落的,俱入天地彀中。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900字5

<<传习录>> 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过看当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儿>>才知道有这么厉害一个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张“致良知”,说良知既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依傍书本,有平民意识,对明后期哲学和文艺影响巨大。王阳明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平定“宸壕之乱”,也是一位军事天才。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传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今天读到<<答顾东桥书>>一章,书中提出了修养的三个层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学知利行,贤人之事","困知勉行,学者之事".意思就是说天生就知道,生来就能实践,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学习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顺利实践,是贤人才能做的事;艰难的获得知识,勉强的用于实践,是学者的事情.

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就是艰难的获得的知识都是很难到达的。也许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吧,虽然四书五经的名字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系统的看过一本。真正学习传统的国学也是三十以后才开始的,今年我已经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点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平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结合注释。来兴趣的时候,就看几眼,不高兴的时候,就丢一边。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看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偶尔看到了一点古人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知识还是精华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国学论道版块,感觉相见恨晚,先抛个砖头,露一小脸。

相关文章:

1.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900字

2.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3.王阳明传习录读书笔记

4.传习录读后感400字

5.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900字

6.《三体》读后感900字左右范文5篇

7.《边城》读后感900字左右范文5篇

8.《城南旧事》读后感900字左右范文5篇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