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读《倾城之恋》的读书笔记

悦读网-读书,分享!

学生读《倾城之恋》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2021-05-11 16:02:35

这样的倾城之恋也绝对不是我的事儿,我遇不到,也担当不起,今天是5.12周年祭,回想去年的今天,那样的灾难,有没有锻造一段倾城之恋呢?但是试想,无论是谁,也不愿花这样的代价来成全一段爱情。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倾城之恋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

关于学生读《倾城之恋》的读书笔记1

一直觉得张爱玲是个清冷的女子,用一双冷寂眼神看世间所有繁华热闹,写感情总是毫不留情地剥去种种温情的外表,直接暴露出人的本然,没有任何修饰。让人看了顿生悲凉。<白玫瑰与红玫瑰>中那段最为经典的话语“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就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短短几十字,就揭示一切男子真情下所有的本质。这个女子就是这样,将残忍的真话隐在自己淡淡的哀愁里不经意地说出来,让人分明感觉到悲哀却又拿她毫无办法。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心经>里父女之间的畸恋,<金锁记>中无爱的曹七巧,扭曲的人性,疯狂的报复,一切让人感觉的都是冰冷的,人与人之间最为温暖的感情,也只不过是一种利益的表达,这种种,只是人的一种绝望的挣扎。

而<倾城之恋>应该是张爱玲冰冷的笔下,唯一温暖而琐碎的爱情。可是这段情感的圆满又非常不幸地以一个大悲惨为前题为背景。那便是一个城市在战争中的陷落。其中生、死、离、别,都只在毫厘之间,只有片刻之差,所有的一切都拳在命运手里,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只是命运手中牵串拉扯的玩偶,比起外界的力量,他们的力量只是渺小,根本做不了主,他们能做的只是相爱,剩下的事,交给命运,而这一次,命运通过一场战争成全了他们。

柳原看着白流苏道:“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那时候再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白流苏和范柳原这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于“一刹那”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看到范柳原在电话里对白流苏说“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时,不可抑制得哭了。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却有别于时下的爱情故事,它没有那么强烈的肉欲,没有那么多的甜言蜜语,它有的,更多的,是一种带着淡淡哀伤的压抑的与时代与命运相系的感情。

小说中最经典的一句话,也是常常被人引用的,“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但终,一对自私的男女成就了一段俗世的真实的爱情。

也是,这也是张爱玲内心所期许所向往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的。”也许爱情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做平凡的夫妻。“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正如她也曾经这样许愿。但终成空,只是镜花水月。

她那样清高孤傲的女子,写尽人间风月把世情看得玲珑剔透,也逃不过情的劫难。有一种人本质上冷而清冽,如张爱玲。不轻易付出,一旦投入,就凝聚所有光华,烧得炙热璀灿,爱得千回百转。为了胡兰成,她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为了他,她原谅了他跟另一个女人一起,甚至生活费却仍然是她给的。于胡兰成的种种自私、劣迹,种种遭常人谴责处,而张爱玲仅仅一句说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就将所有言语化为烟灰。为了爱情,她这样一个孤高的女子,也变得卑微,将自己低到尘埃里,只求一段平凡的爱情,但,她全身心的付出也终只换回满心神伤和黯然憔悴。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但这个曾经懂她的人,终让这朵开在尘埃里的花萎谢了。

关于学生读《倾城之恋》的读书笔记2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了《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结尾。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

白流苏,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个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是要受道德谴责的。而白公馆无疑属于守旧的那一派,“他们家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应钱财盘剥净尽之后,她的存在无疑成了拖累和多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恐怕再无其他了。

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爱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内心深处是渴望安稳的。

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就这样,两个各怀鬼胎的人遇到一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希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一个男人。而柳指望的是那个安稳于是两人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不妥协。当终于有一天,精神上追求再寻不到现实的依托时,两个人方始彼此亲近。

在连续的试探之后,流苏没有寻到半点进展,索性有些气急败坏,遂恼了起来:“你干脆说不结婚,完了!还绕得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接着更是赌气狠下心来从香港辗转回到上海。家里是早容不下她的,这次又加上了“淫荡”的恶名。可见她不惜为争取婚姻冒了极大的险。此时,心迹更是表露无疑,思忖再寻个职业,也怕自贬了身价,被柳原瞧不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权衡的结果是:“无论如何得忍些时”。这是在和自己打赌。她并不见得有多大胜算的把握。如果柳原还再来找她,就算赢了一步,这是她此时的底线。果然,过了些时日,香港来了电报。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许多,也将自己放开了些,同他上了床,虽然不见得是主动,但也并没有拒绝。然而,此时,“他们还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两个世界的人”。

关于学生读《倾城之恋》的读书笔记3

对《倾城之恋》我印象深刻,张爱玲的小说总有个尖锐的开头。白家六小姐白流苏与丈夫离婚已有多年,迫不得已回到娘家拥挤度日,却得不到大家的关爱。某一天她的前夫死了,三爷要白流苏去奔丧,三奶奶四奶奶也借此讥讽流苏天生的扫把星。受尽欺侮的流苏只想着抓住机会早点离开这个家。范柳原出现了,给了白流苏一线希望。他有着令人羡慕的财富,也有着迷人的外表,他让她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

也许白流苏是不爱柳原的,一切只是为了经济上的安定。她要的,只是一个婚约,一个可以托身的家,因为她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而因为父母婚姻问题导致的对建立家庭不感冒的范柳原,对流苏似乎动了真感情,盼望着她单纯的爱。两个同是夹在大时代夹缝中的青年,一个放荡不羁,一个被世俗所不容,因为一场战争,他们在一起了。在战争的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他们终于意识到,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他们把彼此看的透彻,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生活个十年八年了。他不过是个自私的男人,她不过是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一座城的倾倒,成全了两人的恋情。

在小说结尾,结婚后的流苏,又变成最平凡的女人,倾一座城成全的一段感情终究不能长久,男人的甜言蜜语又向另外的女人说去了。张爱玲留了一个最无情的尾巴,让范柳原成为了可恨的男人,也许是因为她自己本身爱上了最懂她却最终不能忠心不二的胡兰成,这里面的情愫也许只有她自己可以体会。世上哪些是因,哪些是果,谁又能分得清呢?读她的小说似在经历一场心灵的旅行。

张爱玲的小说读来爱不释手,在当时那个并不太开放的时代,她尽情释放着自己的情感与个性,但归根到底还是有点小家子气,我猜这也是她受众有限的原因之一吧。

关于学生读《倾城之恋》的读书笔记4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胡琴上的故事正在发生。

朋友曾说,“不要过早接触张爱玲的作品,她笔下的爱情被剖析得太透彻太明了,现实的笔锋多于浪漫的色彩,沉重的气息多于欢愉的情绪”。《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作品中为数不多的一部以团圆结局的短篇小说,然而这样的团圆式结局却并不属于传统的喜剧范畴,反而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

故事发生在香港,小说的女主角名叫白流苏,它是前清翰林白家六小姐。白公馆代表着旧时的一切,用的是老钟,住的人信的是天理人情,三纲五常。白流苏在经历了第一次失败的婚姻后,一直寄居在娘家,而这一住竟是七八年。在旧时,一个离了婚的女人并不会被善待,更何况,她住的是白公馆。白氏兄妹之间的金钱矛盾,妯娌之间的当家之争,姐妹之间的区别待遇,白氏家族亲情被扭曲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日子难熬,她想逃离这一切,却又无处可逃。

故事的男主角名叫范柳原,他是张爱玲小说中著名的风流浪子。从小在英国长大,父亲是著名的华侨,母亲是一个华侨交际花。父母的结合是非正式的,幼年时代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有点怪癖的脾气。回国以后,又有无数的富太太争先把自家女儿送上门来。就如书中所说,“这一捧却把他捧坏了,从此他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自此以后,他渐渐的就往放浪一条路上走,吃喝嫖赌,样样都来。然而,他却是讲究精神恋爱的,在他纵情声色的外表之下又潜藏着一颗孤独地执着地追求真爱的心。或许,他的种种消极行径只是他对于与梦中家乡截然不同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无声的抗争。

一个是旧式家庭中地位极低的离婚女性,一个是曾背井离乡生活在海外而后终于归国却又不断漂泊的中国富豪。就是这样两个人,他们的相遇将是如何?上海跳舞场上的初次相识就已相互吸引,相识之后却不是简单的相爱,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的爱情攻守战这才刚开始。

白流苏第一次去香港,原本就是在赌,只不过是拿自己的前途下注。赌输了,她声名扫地;赌赢了,她得到众人虎视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所以她小心翼翼,处处防范。他们一起看电影、进赌场、看广东戏、进青鸟咖啡馆、去海滩……所有能玩的都玩了,范柳原却总是一副君子模样,白流苏老是担心他会卸下面具。可他始终维持着他的君子风度,大概另有作用。他又用激将法使她吃醋,逼着她主动投怀;他又煽动舆论,使她进退两难。他是极其聪明的,他自信满满地操控着局面。可白流苏心里清楚,万是不可迁就做他的情人。她若迁就了他,不仅得不到那一纸婚约的承诺,还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范柳原难道不懂她心中所求?他比谁都清楚,但他却是绝不能被婚姻束缚的。

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盘算,爱情已然变成一种手段,游离在爱情中的两个人相互算计。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白流苏毅然决定回到上海白公馆。她的目的很明显,既然他还没有得到她,或许有一天他会带着较优的议和条件回到她身边。而范柳原对她的离去也并不加以阻拦,他似乎笃定了她也会再次回到他的身边。

看到这里,不得不感叹这场爱情攻守战中的两个情场高手各有高招。原本爱情是一件美好的事,它不应该成为一场相互周旋的战争。男女主角各怀心思,都想占领高地,他们猜忌、试探、控制,唯恐处于劣势。白流苏回到上海以后,她只能选择等待和忍耐,她必须要打赢这场冷战。终于,她等到了范柳原从香港发来的电报。

白流苏第二次来到香港时,早已失去了第一次的愉快的冒险的感觉。一个秋天的等待让她老了太多,她是禁不起老的。她需要经济上的安全,她只能被迫妥协。即便万般不愿意做他的情妇,可是也别无他选。这场如同博弈般的爱情写到这里好像近了末声,倘若真就这样结束了,那也称不上倾城之恋。

胡琴上的故事仍在继续……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军的炮弹投向了浅水湾。在这场爱情的攻守战中,白流苏原本似是服输了,可因香港之战的爆发,即将离开香港的范柳原只得折回保护白流苏。一场真实的战争打乱了爱情攻守战的秩序,在真正的爱情面前,爱情的算计停止了,爱情的战争也熄火了。在这乱世之中,花红酒绿的一切都已不再重要可靠,靠得住的只有你身边的这个人。

范柳原和白流苏结婚了,可圆满的解决并没有传达出喜悦的气氛,甚至透露出浓重的悲剧色彩。香港之战成全了他们的爱情,可若没有这场战争呢?不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也不会有他俩后续的故事了。在这场爱情攻守战中,白流苏得到了她所追求的,可这只是开始。当一切尘埃落定,生活归于平静之后,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失去什么呢?

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的爱情攻守战打完了。也许,爱情本无输赢可言。说到底,两个人都只是可怜之人。白流苏好不容易从一段失败的婚姻中挣扎出来,却又在娘家受尽冷眼,她遇到范柳原之后只得孤注一掷,用前途来赌一纸婚约的保障。她的谨慎、小心都是情有可原的。而范柳原的境遇又岂会比她好几分?他的一生都在漂泊。年幼时生活在海外,并未得到正常的父母之爱。回国之后,反复周旋于上海、广州、香港等地,却没有一个真正的归宿。

关于学生读《倾城之恋》的读书笔记5

在《倾城之恋》中流苏只是一个生长在大家庭中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她离了婚,在一个特定的机会下结识了范柳原。在日常世界里,他们间存在一场征服的战争,他们内心明争暗斗。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她只喜欢他用更优厚的条件前来议和。我一直很喜欢这段话,大概意思是一个女人勾引一个男人会被人说成荡妇,被男人勾引便是该死,如果勾引一个男人,男人还不领情不上钩,那么便是双料的该死。充满了洞悉一切的淋漓尽致的明快。后来战争爆发,打破了浮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的东西,成就了他们的感情。最感动的是最后他们默默握着彼此的手的那夜,刹那间的了解和感动也够他们一起生活十年八年。这样的结局,即便是合,温暖之外更多的是荒凉。末一段中张爱玲说:他收起了他的甜言蜜语把它们留给别的女人,这是好现象,说明在他眼里已经把她当作自己人,名正言顺的妻子。如此怅然的结局不无对爱情的挪揄嘲讽。

张爱玲十八岁时被父亲关起来,她患了痢疾父亲见死不救。她的第一个丈夫伤了她的心。第二个丈夫在婚前剥夺了她做母亲的权利和乐趣,坚决逼她堕胎。可以说,张爱玲生命里最重要的三个男人都是对不住她的。每次读她的文字都会心痛着,这样一个聪明的女子不应该受到这样的亏欠和辜负。这使得我得以贴近她思想的轨迹和文字的脉络,明白她的小说何以如此悲情,更明白为什么她最喜欢的词是荒凉。

在张爱玲看来,所谓言情,不过在讲一场风花雪月的传奇,无情的言情。每个人都在追求什么,但真正的感情不存在,即使有,那也是虚幻的,在世情和言情间,多半让世情的虚无吞没言情。爱恨离愁仅仅是一出演着演着忘记了对白的悲喜剧,静默中说与别人听,赚了别人的叹息,忘记了自己的眼泪,回头看看“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脱不了镜花水月罢了。压抑,苍凉,绝望,空虚,恐惧——全部全部的感觉中只有这些荒凉是真实而且长久的,感动自己的人已走远,或者从来未曾出现过,在滚滚红尘中,等了很久,遇着了,不早不晚遇着了也不过如此。交错后便是支离破碎的感伤,长久长久欲说还休的沉寂。连最初等待的热情也失去了。只觉得冷,无边无际的空虚如潮水般阵阵来袭。人性软弱,在她看来也是一种罪,张爱玲对人性恶的兴趣表现在塑造人物时不遗余力赤裸裸地刻画上,她的笔下没有完人,有的只是男人和女人,充满欲望,把握不住自己的男人和女人。同时,他们又是最坚强的——没有什么比绝望中的情色男女更坚强或者说麻木。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