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花传书》一本名字很奇怪的书,初听名字以为是哪个教师的教育自传,拿到书一看才知道是佐藤学的作品。继续翻看才知道本书名字来自15世纪日本的艺术理论著作《风姿花传》(通称《花传书》)。《风姿花传》为古典艺术能乐的创始人观阿弥的儿子世阿弥所著,是世阿弥为后世传承其父观阿弥的艺术秘法而创作的哲学作品。世阿弥在《风姿花传》中写到:“花是心,种是技”“花”是表现出来的美,而“技”则意味着基于体验的身体技法。这本《教师花传书》秉承《风姿花传》的精神,指出了教师洗练教学,形成“妙花”的心(思想、哲学)以及“花”的“种”(基于体验的身体技法、智慧)的方法。
书只有一百多页,不算厚,分为三大部分: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我所遇到的教师们、教师生涯。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谈了《花传书》的启示,让读者进一步理解了“妙花”,接着谈了教学“妙花”的绽放,作为匠人的教师,作为专家的教师、教师的持续学习等。我所遇到的教师们谈了各个学段的教师们、改革的校长们以及看到老师们的坚持。教师的生涯谈了专家型教师养成的沃土、从课堂中学习、教师必须遵从的规范、转型期的教师。
妙花
“微风下,心与心的传承即为花。”世阿弥说。
《风姿花传》的核心在于说明如何让艺术之美—“花”达到“妙花”(幽玄之美)的境界,而作为教育书籍,其“练功”(学习)的体系也令人着迷。
艺术之“花”来自于“技”的极致。世阿弥认为,能乐的技艺在“三十四五岁”达到极致。
“技”与“心”结合之时,艺术便成为“无心只花”,可谓“幽玄”的“妙花”。
结合书中文章的描述和不断的重复,我理解的教师“妙花”是打通了作为匠人的教师和作为专家的教师桥梁,融会贯通,与教学内容相遇,与学生相遇时,师生共同学习所产生的心流体验,知性的、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欲得“妙花”需深培其“种”
教学的“妙花”是技术的纯熟与教育哲学完美的融合,也就是教师的教育能力足以撑起自己教育的理想,这需要“技”与“心”的深度修炼。
那种表演似的完美的公开课并不是“妙花”的课堂,佐藤学指的是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他是这样描述的:学习是从他者的问题出发,动员自己与伙伴的经验与知识,直至解决问题的协同探究过程。“交响的教学”应该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泛起的波纹一样,敏感的反映着课堂中生成的教学。他指出教学的“妙花”是教师长期的修养与钻研的结晶。
佐藤学说“妙花”一般会出现在洗练度和达成度都很高的成功的课堂。但是人们往往盲目的追求“妙花”,这对教师的成长没有帮助,应该探寻花之“种”,也就是能够出现花的“技能”。只有通过长期的研修培育“种子”才能得到“花”。
首先,培育“接受”的种子。因为教师的工作从“接受”开始,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在工作深深感受到“接受”的重要性。学生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如果教师只接受那样几个符合自己期望的学生,无疑是没法进行教学的。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哪一个学生怎么怎么样,好几年都在抱怨,一直没有接受,教育就没有开始。正如佐藤学所说,作为教育专家就要从接受每一位儿童背后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做起,这就是教育实践的起点。教师的态度就是其具体表现,这是教学实践的基本技法。“接受”是教学实践的技法,从“接受”开始培育花的种子是必要的,“接受”就学才能发生。
其次,培育“倾听”的种子。“倾听”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核心活动。教师要培育自己的倾听能力,在课堂中能够听到学生的发言给予准确回应,建立良好的学习关系。听得见学生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佐藤学提倡的课堂是“作为对话实践的学习”(“与物的对话实践”、“与他人的对话实践”、“与自己的对话实践”三位一体的理论),这样的课堂倾听的就是核心。倾听是教学实践的基点。
第三,教师作为匠人的修炼。佐藤学说,教师既是在复杂的知性实践中寻求高度的反思与判断的“专家”,同时也是通过经验积累练就了经验与智慧的践行教育实践的“匠人”。“匠人”一词曾经意味着“高超的技艺”,“匠人”是指“最高级的技术工作者”。“匠人气质”的教师在工作上往往是纤细的、精心的。养成“匠人气质”的过程遵循三种规范,其一是注重对每位儿童的尊重;其二是关注教材的可能性与发展性;其三是注重自身的哲学。作为“匠人气质”的教师修炼的是“技”,各项基本技能的纯熟,细致。
第四,教师作为专家的修炼。“专家”是指具有“公共使命”、实践能力和自律责任的职业领域。作为“专家”的性质则是洞察、思考与判断,这种学习基本上需要实践经验与科学知识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整。作为专家的教师需具备的三素养:一是一般性素养,二是学问素养,三是教职素养。教师作为专家的能力则是依“反思”、“判断”等“专业智慧”来支撑的。“技艺”是通过模仿来传承,而“专业智慧”则要靠经验和伦理的反思来形成。作为专家的教师要洞察、思考、判断、反思形成高度的专业智慧。匠人都是默默的尽全力将工作做好,而专家则是活用最先进的知识和最高的智慧来工作。
第五,培育持续学习的能力。教师的人生就是不断学习的人生。向儿童学习、向教材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社区学习、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习。就像流水没有源头的不断充实的活水又怎能保持活力的水源呢?自古以来,教师之所以承担不平凡的教育工作,是因为教师自身比任何人都更爱读书、更加好学,只有那些学者才允许执掌教坛。教师是“教的专家”,同时也必须是“学的专家”。教师的智慧是通过对经验的反思而获得的知识,是一种基于选择与判断的,代表“睿智”的知识样式。教师要默默精,进持续不断学习成为学的专家。
妙花绽放
医生是在病床边养成的,教师是在学校中养成的。教师要守住自己的课堂,深耕课堂,对儿童做纤细而确切的观察,对观察进行反思和提升,构建同僚性学习,建立共同学习的场,从教学“评价”的视角转换到“反思”的视角,正如书中所写:不是看教学的“优点”或“缺点”,而是仔细观察他们教学实践中的课堂事件,如同在自然中观察蚂蚁一样,对课堂事件进行深入的观察与反思。正如书中描绘的蓝图,21世纪的教师,要不断使自身的日常实践更加知性、更具创造性,从而达成自身的使命与责任,并最终实现成为“学的专家”的自我成长目标。
尊重每位儿童的学习,尊重教材的发展性,尊重自己的教育哲学的教师们,一边经受着疑惑和困境的考验,一边持续的学习,教学“妙花”终会密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