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读后感5000字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读后感5000字范文

读后感/2021-09-16 23:06:37

读了梁启超著的<李鸿章传>,因为梁启超与李鸿章属于两个政治派别,所以感觉本书应该相对公正,起码不会过分褒奖李鸿章。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梁启超李鸿章传读后感5000字,欢迎阅读!

李鸿章传读后感5000字

近期一直在读李鸿章,本人喜欢读一些历史故事、人物之类的书籍,不经意间看到了李鸿章这本书的推送,觉得这个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校的历史课上学过,知道他是清末重臣,且名声也不怎么好,好像还被扣上了汉奸的帽子。陌生是因为除了课本上的介绍,其他的一概不知。处于好奇,就开始读李鸿章这本书了。

刚打开书时,发现有4800页,哇,这么多页,不知道有没有勇气读完。读书和做事相反,开头容易读进去,读着读着就觉得没意思了,或读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了,就缺少激情去读完了。刚看到4800页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可能又要虎头蛇尾了,抱着试着读的心态开始了。读着读着发现这本书挺有意思,就像一部好的电视剧一样,不断的吸引着我继续读下去,现在已经读完,难得读一本厚书,写一下读后感。

李鸿章这本书不像其它人物传记的书,从人物的出生小时候开始写。这本书由太平天国与清军作战写起,引出在曾国藩府做幕僚的李鸿章,后来天平天国围攻上海,上海危机,曾国藩派李鸿章到上海救火。从这时起,李鸿章才正式登场。

在曾国藩幕府时,李鸿章是个舞文弄墨的文章高手,没有自己的一兵一卒。去上海时,李鸿章想向曾国藩借兵,毕竟面对虎视眈眈的太平军,光靠两张嘴皮子是不管用的。曾国藩告诫他,要想士兵死心塌地的跟着你,需要自己培养自己的势力,借的兵永远是别人的,出工不出力,有利往前涌,遇事往后跑,打起仗来临阵溃逃,往往适得其反。听人劝吃饱饭,李鸿章开始招募自己的军队,由于自己的安徽人,自己的士兵大多数是从安徽老家招募来的,就称自己的军队为淮军。带领着自己新招募的淮军,李鸿章雄赳赳气昂昂的就奔赴上海了,到了上海才发现,一切都不那么美好。四周太平军环伺,城内官商各种势力催着开战要打跑太平军,面对各种压力,李鸿章不为所动,在自己的士兵训练好之前坚持不开战。自己的士兵自己知道心疼,别人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说的轻松,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当时的上海英租界、法租界已经形成,长江两岸也不乏外国军舰。在练兵期间,他还参观了外国的军舰枪炮,大为震撼,外国的大炮指哪打哪,威力还特别大。想想这要有一天和外国开战,自己的士兵只有当炮灰了。也正是这次参观影响了他一生,李鸿章下定决心要向列强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装备自己的洋枪队,建设自己的军舰。

凭借自己的淮军和相对先进的装备,李鸿章解上海之围,顺势帮助消灭太平军,后来又消灭国内的另一拨造反势力捻军。等国内稍微安定时,李鸿章靠自己的军功顺利坐上了天下第一督抚--直隶总督的位置。这个时候清政府算是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平静期,鸦片战争后各国得到了各自的利益,稍微稳当了,国内农民造反运动也刚刚平定,只有西北甘肃新疆等地,左宗棠还在哼哧哼哧的收复中,不过天高皇帝远的,眼不见心不烦。李鸿章也借这个时间开始发展洋务运动了。万事开头难,中间难,之后更难。这个难,不仅是做事难,更重要是朝廷各方势力相互掣肘,想做事难。当时的政府高层,基本分成两派:清流和洋务,清流就是满嘴之乎者也,只会纸上谈兵的老夫子,他们由于受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没出过京城,没见过世面,基本是经验主义者,夜郎自大,以泱泱大国自居,不屑于学习列国。这也怨不得他们,中国自秦朝一统以来,中国分分合合,从没被外夷征服过,即使有蒙古,金这样的关外民族建立的王朝也会很快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同化,逐渐变成自己人。由于这样一种强大的意识统治,让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文人,视西洋文明为奇技淫巧,不屑于学习他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能成为老师的三人中,在文人眼中是要比自己强的,至少也应该是平级才行。这样对于向蛮夷学习,显然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清流人士无法接受的。另一就是洋务派,他们就比较务实了,基本都是一些和洋人打过交道的人,见识过洋枪洋炮,知道洋人技术的厉害,如果不向洋人学习还真干不过。由于两派的较劲,洋务这儿刚提出个要建军舰,加强国家的海防,清流那边马上提出一大推反对的理由,导致一个问题反复讨论,反复权衡,往往是今天准了,明天又改主意了,今天进两步,明天又退一步,来来回回折腾好几个月,最后即使勉强建起了,也是一塌糊涂。建铁路、建邮报、开煤矿都是这样朝廷各派难以达成一致,做起事来相互掣肘,难以形成规模,最后一塌糊涂变成鸡肋。

跌跌撞撞几年过去了,这时候日本也强大起来,企图占领台湾、朝鲜,薅一薅清政府的羊毛。这时候的朝中清流派更是咋呼了,小小的日本,自古以来我中原王朝就没正眼瞧过你,这时候敢在我泱泱大国面前比划了,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清流内部一致高呼要和小日本打一仗,让小日本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过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却能清醒的认识到,如今的日本已今非昔比,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从天皇到内阁大臣再到各级官员甚至到普通百姓,都取得了一致,在学习欧美上几乎没有一点杂音,不光购买西方的先进武器,还学习西方的法律、技术、天文知识等全套的东西,培养自己的工程师研究制造更牛的装备。举个小例子,当时日本天皇接见大臣时,大臣看到天皇竟然穿的是西装而不是自己国家的服饰,大臣说:我们学习西方的技术、知识,没必要连服饰也学习西方吧。天皇说:‘既然向西方学习,就要学的彻底,我连服饰都能学习西方,还有什么不能学习的呢。’这么看,日本确实不要脸,只要别人比自己强就向人学习,抛弃自己一切的学,缺少自己的文化。李鸿章曾经这么评价过日本:日本是个可怕的民族,在我们国家强大的时候,即使打它、骂它,日本也会跪着笑脸相迎的来中国学习,当我们衰败的时候,日本会反手一个大招,想狠狠的咬死我们,这样的一个民族是多么的可恨、可怕啊。正是这样一种臭不要脸的精神,使日本迅速强大起来,开始对清政府虎视眈眈。日本想要发动战争,即使清政府有意避让也是枉然,更何况还有一帮清流派在不断的叫嚣要干死小日本,李鸿章你的洋务运动搞了这么多年,赶紧出去教训一下日本这帮孙子。这时的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也觉得,军舰大炮都买了,小日本个子这么矮还这么嚣张,就拉出去打打呗,杀杀他们的威风。日本要打,清政府想打,战争一触即发,这就是著名的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清政府被打的一败涂地,割地赔款,李鸿章十几年的心血北洋舰队也打没了,朝鲜、台湾也丢了。这时候的清流派,直跺脚不说话,哎!

分析一下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

1.硬件装备比较:

中国的洋务时间比日本的明治维新还要略早,而且当时中国人口众多、物产丰富,每年的税收也比日本多出好几倍,一开始就购买了几条当时的巨型军舰,可以说开了个好头,可是后来暂且没有战争,稍微安定以后,朝廷内部的两拨人又开始掐架了,清流们觉得有几条军舰就行了,咱又不出去打别人,能守就行,没必要再购买了,而且慈禧太后又要重修颐和园,大批的经费都挪到修园子上了,没有多余的银子建设洋务。当时是工业革命大发展时期,技术改革日新月异,只有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才能保持长盛,而北洋引进新的军舰,建设新的项目得不到支持,十几年来只能依靠最早一批购买的军舰,虽说后面有小打小闹的补充,但都不成气候。更可笑的是在修铁路这件事上,唐山到天津一段不长的铁路上,由于清流的反对,几年来一直用马拉着火车在铁路上跑着运煤。而清流的反对说法更是可笑:火车跑起来的声音太大,咚咚咚,地动山摇的,怕惊动了地下的祖宗。哎妈呀,这帮人就不怕外国人打进来,丢掉祖宗的江山吗。折腾来折腾去,洋务派和清流们的频频过招,最后是国外有的咱们也有,也就仅仅是有而已。

再看看日本,在决定学习西方后,从天皇到百姓目标达到空前的一致,为了让国民亲身感受这场改革的必要性,日本天皇还假惺惺的邀请中国的北洋舰队出使日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好面子的民族,面对出使日本这么个装逼的机会,朝廷的各派之间竟然达成了空前的一致,清流们想利用这次机会向日本展示一下我大清朝的强大,即使现在遇到了一点小挫折,但你小日本也只有仰视的份。而洋务们就比较务实一点了,想用自己强大的北洋军舰震慑一下日本,让他们知道我大清朝的强大实力,打消对我大清的觊觎之心。而日本的这次邀请也是处心积虑,正是利用了北洋舰队表面的强大,让日本民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勒紧裤腰带,捐钱出力,发展自己的军舰,实现强国梦。别说,效果还出奇的好,没过几年,日本就拥有的自己的舰队,而且数量还比中国的多,虽然吨位没有北洋舰队的大,但是灵活机动性很强。最重要的是他们还研制出了世界少有的开花炮弹,拥有自己的自主产品。

2.人心士气比较:

一场战争的胜负,如果双方的实力差距非常大,一方装备枪炮,一方手持大刀,这不用猜也知道谁胜谁负。如果双方的实力差距不太大,你方有枪炮,我方也有,只不过武器质量,武器先进程度有些差距,这时候打的就是气势,打的就是人心了,气势如虹就会弥补武器上的差距,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这就是朝廷中的清流们所强调的,清流们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知道打仗打的是人心是士气,他们一味的认为只要将士用命,打退洋人指日可待,我大清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只要一致对外,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洋人淹死。清流们认为,现在不是武器的不济,是将领畏死,士兵不用命才导致的一次次的溃败,现在要做的是整顿军纪,任命不怕死的将领。说的容易,当时的清政府从芝麻小官到京畿重臣没有一个不腐败的,当时清流中有名的清官、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每天至少参加两场应酬饭局,这真是一边口号喊得震天响,一边疯狂的觥筹交错。这么腐朽的大环境下,别人凭什么抛家舍业的为你们去打仗。再说说清朝末期国家的正规军和地方武装,绿营和八旗兵算是国家的正规军了,却天天提笼架鸟斗蛐蛐,士气早就消耗殆尽,在和太平天国打仗时就不堪一击、一败涂地了。而各地招募的地方军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等,在平叛内乱将领身先士卒,士兵英勇冲锋看似士气高昂,而这高昂的士气背后是无尽的利益,湘淮各军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破城之日,士兵抢掠三天,正是看到围墙里的金银珠宝,士兵们才跟打了鸡血似的不要命。当时有个说法,每破一城,湘军中的九帅都要请假回家休息几天,而这回家休息正是九帅一车车的往老家拉抢掠来的金银珠宝。将领这般,士兵更是如此。当一支军队开始追逐利益时,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中日战争湘淮各军遇到了硬骨头,结果一触即溃,将领带头跑路。

而日本,除了上文提到的上下同心外,他们还特别注重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大臣制定在所有学校中全部实行寄宿制,日常生活仿效兵营组织,把孩子们培养成未来的准军人。《小学教育大纲》从小培养小孩的尚武、忠勇的精神,深化效忠天皇的思想,让学生从小明白天皇乃是‘万世一系’的神,长大之后能够绝对服从天皇,无怨无悔的为天皇为国家献身。而且海军部还请人编了‘打败中国军舰’的游戏,在每个学校进行推广,要让在校学生从小树立打败中国舰队的责任和信心。日本想强国,想打败中国,已经进入疯狂的阶段,好多行为看起来简直丧心病狂。这也正是一个国家的可怕之处。

观察一个国家和观察人一样,应当洞察其心腹,而不仅仅看到表面。清朝末年虽然表面上在不断改革和进步,但不过如同一间老屋废厦加以粉饰而已,经不起大风大浪。清朝全民丧失信仰,社会风气江河日下,人心腐败已达极点。民众是国家组织的一‘分子’,‘分子’一旦腐败,国家岂能独强?国家的元气丧失消亡,这比国策的失误还要可怕,国策的失误尚可以扭转过来,而国家元气的腐败就是真正的病入膏肓了。孟子说:‘上下交征利,则国危’。尤其是清朝官场腐败导致司法不公,甚至刑罚乃至性命都可以被金钱所左右,普通百姓申诉无路,民怨挤压,百姓还会为这样的国家去奉献吗?将领们则争相克扣军饷,士兵们还会为国献身吗?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李鸿章由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人弹劾辞去了直隶总督的职务,跌跌撞撞基本很少出现在主流舞台上了。封建王朝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统,一个朝廷出了问题,往往推出一两个奸臣来,大家痛痛快快的骂一通,反而把真正的原因掩盖了。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衰败归罪于一人,是安抚民心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可这也是最无耻的办法。如果大家都不坐下来反思一下,反省一下,吃一堑未必能长一智。

之后又经历了百日维新,后来义和团也粉墨登场。义和团是由清末的山东、直隶地区的民间习武练拳的百姓组织,由于长期和外国教会和教民产生冲突,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之后不断壮大,后来发展成抵制一切洋人、洋物、亲洋势力,打砸洋行、拆毁铁路。清朝政府在和日本签订完丧权辱国的条约后,其他各国看到了清政府的懦弱,也都在加紧变本加厉的欺负清政府,而这个时候义和团的出现,并且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让腐朽的清政府感到一丝兴奋,可以利用这股民间势力,好好打压一下外国势力。而且这些义和团还宣称刀枪不入,不惧怕洋人的洋枪洋炮。这样的鬼话清朝的高层竟然有人信了,将义和团引入北京、天津,和列强各国宣战,打砸外国使馆。可这帮几万人的乌合之众攻打只有两千人的使馆,几个月没有打下来,自己还伤亡惨重。最后列强十一个国家的联军从天津登陆,占领天津、北京,烧杀抢掠,简直就是翻版的旅顺大屠杀。面对野蛮的洋人,清政府没办法了,又一次征召李鸿章去谈判,洋洋大清除了李鸿章,当时连一个能和外国人议和谈判的人都没有,可笑至极啊。这次议和又是屈辱性的,说是谈判,清为鱼肉,洋为刀俎,哪有清代表说话的机会。谈到赔偿时,列强十一国提出四亿五千万两的白银赔款,面对这样一个天文数字,李鸿章问他们的依据是什么,洋人代表回答:‘何须依据,各国都认为这个数最为合适。中国向来自大,号称是泱泱大国,人口有四万万五千万,一人一口唾沫,就可以把洋人淹没,一人一两赔款,就是让你们明白,人多不等于国强,如果愚昧不开化,人多反而容易惹祸。’这次签约史称辛丑条约,也是清政府签订的最屈辱性的一个条约,这次签约也耗尽了李鸿章的最后一点精气,之后不久便郁郁而殁。

评价一下义和团,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仅有的海上力量北洋舰队被打没了,而且稍微有些战斗力的军队也都被打散了,这样清朝属于有疆无兵的状态。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各国列强更是发现清政府外强中干,软弱无能,从而更加加紧了对清朝的侵略。清政府默默忍受着列强的侵略,痛恨的牙根痒痒,却无可奈何。这时候突然冒出个义和团,还打出‘扶清灭洋’这样无比诱惑的口号,朝廷也许知道‘刀枪不入’这样的夸大宣传难免名不副实,但是义和团的这股骨气可用,希望利用义和团的这股民气,杀一杀各国的锐气,也出一下自己这么憋屈的一口气。但是义和团本来就是一帮毫无纪律的乌合之众,清政府想加以利用但却无法掌控,直到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差点把自己也搭进去了。

李鸿章从上海起家,看到中外军队枪炮上的巨大差距,大半辈子以缩小这个差距为己任。组建的淮军当时号称大清最精锐的军队,就是因为装备了最新式的枪炮。但甲午之战,仍然一败涂地。军队只有忠义之气而无精锐装备不行,只有精锐装备而军心败坏更不行。大清从上到下贪腐成性,已经把民心民气耗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气神没了,血性没了,那真就没希望了。

这本书到这里就结束了,后来的清政府摇摇晃晃,没几年随着溥仪的退位也就结束了。感触很深,大厦将倾,只通过表面的修修补补是无济于事的。先破后立,不破不立,面对摇摇欲坠的大厦,必须将其推到,破除旧思想,才能接受新思想,之后民族才有新希望。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