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一本有生命的书。那么《活着》读后感该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活着》读后感范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活着读后感5000字
听说张艺谋在转型拍商业电影前,拍过一部电影《活着》,被誉为是他拍得最好的电影。想看已经有大半年了,却一直没看。年底有空,想培养一下“艺术细胞”去学习下,看了下电影内容简介,好像内容很悲惨,不忍心看。
挡不住电影原著--余华写的《活着》盛名的诱惑,想着文字的冲击力应该没有电影画面那么直观强烈,就打开书本,可没想到小说内容更悲惨,太扎心了。一个泪腺萎缩,神经大条的中年人,深夜一气读完,数次眼泪喷涌而出。
读完后首先不禁有些愤慨作者这么决绝残忍的让福贵一家如同遭受命运的“凌迟”,苦难不绝。相比之下,张艺谋的电影改编,故事结局倒是让人看到“苦尽甘来”的希望。
徐福贵本来是个“地主三代”或者“地主四代”,自小生活无忧,但精神空虚,吃喝赌嫖俱粘,尤其是沉迷赌博,因为赌博可以带给他最大的兴奋。被人设局,终于有一天,输得倾家荡产,父亲悲伤致死,一家几口从养尊处优变成靠自食其力的佃农,母亲积牢成疾,福贵去城里给母亲买药时被国军抓了壮丁,来不及给家人告别就去了前线,2年多后回来,母亲已经辞世,聪明伶俐的女儿凤霞也因为一场病变成聋哑;后来一家经历了三反五反,熬过了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极度穷困饥荒,已经上小学的儿子被急切救县长夫人的医生抽血抽死,后来好不容易找到归宿的聋哑女儿难产殒命,患病多年妻子家珍不久后也去世,搬运工女婿工伤事故身亡,唯一留下的孙子由老福贵抚养,但几年后也因长期挨饿,一次吃豆子撑死送命。一个家庭就只剩福贵一人。
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设定福贵家的命运,难道他想通过一次人性对苦难承受能力的“极限大挑战”,来证明人有为了“活着”而“活着”这个本能的强大力量?以及示范一个所谓人对“苦难”可以选择乐观态度的主观能动力?
他这本书也非常有名,一版再版,甚至在国外发行,光是自序也写了不下4回。我看的微信读书电子版,集合了4个自序。
为什么余华要写这样一个结局的家庭,福贵一家可以承受远超常人可以承受范围的苦难而努力活着?我在自序中并没有找到十分满意明朗的答案。甚至对他的一套说辞更弄得一团迷糊。
以下引用余华在韩文版的自序中的部分文字:“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我相信,《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然,《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我知道,《活着》所讲述的远不止这些。文学就是这样,它讲述了作家意识到的事物,同时也讲述了作家所没有意识到的,读者就是这时候站出来发言的。”
我相信这些富有诗意和深奥哲学的文字是《活着》本身的主角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求生的本能是人类共有的能力,也是动物固有的。甚至人类还多一个能力,就是可以自行选择生命的终止来逃避生存的艰难。如果去煞费苦心去赞美或者强调一项“本能”似乎是多余的,而且还是有为数不少人选择了结束(就像小说里的县长,曾经过许多枪林弹雨的洗礼,最后在浩劫中饱受折磨而选择自尽)。
如果希望这个超强个案能力去鼓励更多人度过生存困境的励志作用,当然社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逻辑性和思想性还是存在硬伤,尤其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句。因为如果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其实可以有很多姿态,包括采用如今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有人称颂和执行的丛林法则,那些视万物为刍狗的胜者为王的人们。就像臧克家说的,有些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
宣扬对生活要乐观的态度,虽然道理很对,但也过于轻描淡写,甚至有些老生常谈。一个人“乐不乐观”是一种性格,是不由自主,更何况乐观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药。“鸡精汤”常用这服“药方”,说多了跟“多喝热水”差不多。
有人读到了人生无常,要安于命运,苦中取乐。
甚至有人从书中读出了“知足常乐”的感叹,那些能从别人的不幸中感悟到自己的幸福,我总觉得是“毒鸡汤”喝多的症状。很有名的一句话“当我在为自己没有鞋穿而哭泣的时候,忽然发现有人却没有脚。”这句话很“鲜美”,却真的有毒。
一个人能平和,不是因为别人过得比自己差,而是需要一颗慈悲心。
我觉得我就是那个余华说的那个要站出来发言的读者。
我更喜欢去探询那层隐藏的,可能不是最基本却起着决定作用的规律和逻辑,这不是那些“口号式”,“教条式”的空洞华丽的大道理。我相信之所以他们能“活着”,有一种潜藏在人性光辉深处,是他们当事人不自知的,不是他们自由控制的,超出他们主观自由意志的力量。
人有容易对口号式的肤浅道理陶醉并止步不前思考的特性,原因有两个:
第一因为人都有惰性,思考本来也是很累的。
第二容易从大道理(可能是伪的)上获得一种“确定性的满足”,人喜欢确定性,既然确定了,何必再寻烦恼去质疑。
但其实很可能对解决问题只是隔靴搔痒。真正遇到同样问题,这些道理却丝毫不能起作用。还是那句话,“多喝热水”。
幸好作者在《活着》中故事本身写得非常自然,真实,有血有肉有情有义,饱满合乎逻辑。
故事已经蕴含了福贵一家可以承受远超常人可以承受范围的苦难而还能活着的所有理由。
简单地说,福贵一家之所以有这个承担苦难的超生存能力,原因有两个:
1)他们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良心”,雅一点说就是有“良知”;
2)他们家庭成员充满爱,关系非常亲密,能够“相依为命”。
所谓“良心”是,一个人有同情心,心中有爱的能力。对别人的苦难有恻隐之心,有同情心,有包容心,责任心。
我就以福贵为例,其实福贵未潦倒前,家财万贯,放浪形赅,没心没肺玩世不恭的。他可以目无尊长,肆无忌惮践踏人伦。是家族的“败家子”,“孽子”,远超现在所谓的“渣男”。但是在他一夜输光家产后,如书中所描述,失魂落魄,形销神失,如同中药罐里的“药渣”。本来有上吊的闪念却没有实施,主要是考虑到,所欠债务并不会随他死去而消失。所以还是回去面对。
回去后第一个知道这个事是她温柔善良的妻子,接着是母亲,在得知这一重大变故后并没有责怪于他,而是选择了原谅和安慰。然后他父亲虽然一时暴跳如雷,气倒卧床三日,恢复些元气后并没有像福贵担忧的暴打他,而是是接受这个残酷现实,因为他也知道,他儿子走到这一步,也是遗传了他的本性(他也是败家子,地主二代或三代,不可考证),平静而果断决然地变卖所有家产让他还清债务,体现出了一个有身份,有尊严,有担当的“地主风度”。但毕竟经历世世代代积累的家产一朝殒灭的大哀大痛,很快撒手人寰。
从此本来锦衣玉食的一家人,搬出地主大院,住进茅草屋。福贵母亲和妻子家珍安然接受现实,没有抱怨,没有责怪。母亲是极其慈爱和明事理的人,这个时候刚失去财富和丈夫,却依然根本顾不上自己的伤心,却经常安慰福贵这个“孽子”,因为她深爱她这个儿子,所有身外物都比不上儿子福贵这个人重要,她害怕失去儿子,她开解他,安慰他,她坚强地挺住。这也是很多慈爱母亲在紧要关头自然而然的做法。
这里不得不说福贵妻子是非常传统和贤惠的女人,她一直对福贵起着相夫教子的努力。她出身富商,嫁给福贵本是“门当户对”的世俗按排,但是她并不是爱慕富贵生活的人,她知道财富是造成福贵玩世不恭的原因,她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就像早就等着那只“靴子”落地,她最大的心愿是和福贵“安安生生”的过日子,或许在她眼里这是一个契机。
家珍此时已有身孕,被自己的爸爸强行接回娘家,并说断绝福贵家的关系,只留下家珍和福贵的女儿凤霞。这对福贵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刀口撒盐。
而且福贵的妈妈跟他儿子很笃定地说:“家珍会回来的,家珍是你的女人,没有人会抢走。”这等于给了福贵一个信心和希望。在这种局面下仍有此自信,对家珍的品性看得如此透彻,可以看出福贵妈是个很有生活阅历和人生智慧的人,从这个程度来说,不得不说,有些有钱人在这方面是比平常人家更有阅世能力的眼光。当然也说明了家珍是个贤惠的,重情重义的人。
福贵的妈妈这个“老地主婆”从未做过农活,曾经是千金小姐的女儿凤霞也才5岁,开始一起下地去挖野菜。凤霞虽小,但非常可爱伶俐乖巧,也非常爱她爹福贵。
所以呢,福贵看着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可爱的贴心的女儿凤霞因为自己遭受痛苦,自己内心如同“千刀万剐”的洗礼,“于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从未干农活的他,租了5亩地种田,做起了佃农,承担起养活一家人的责任。其实所谓的“责任心”本质还是源于一个人的“良心和爱心”。
果然,没几个月,家珍在娘家生下儿子“有庆”后,就携儿子一起回到了福贵的茅草屋,一家人从此切换到勤劳朴素的劳动人民生活模式。
以上过程只是简略一说,其实一个家庭如果遭此惊心动魄的惨变,一般家庭根本扛不住。福贵的家庭成员所有表现堪称完美,像这种做法或者具备这些条件,是绝大多数家庭做不到的,甚至不具备,一般家庭可能鸡飞狗跳,妻离子散,福贵可能也破罐破摔,流落街头,在某一个贫病交加的风雪夜死去。很多影视剧包括现实中也有屡见不鲜。
所以福贵家的人都是有“良知”的人,这是让他们渡过这个劫波的最大基础。
这才是真正难以复制的根本心灵素养。
接下去讲第二个原因:他们家庭成员充满爱,关系非常亲密,能够“相依为命”。
上面说到,一家人从此切换到勤劳朴素的劳动人民生活。从此福贵和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无二。
书中福贵家不断遭受苦难,但你同样可以感受到那种一家人“相濡以沫”浓浓的亲情和温暖。这种美好的感觉是很多物质丰富的现代人可能无法感受,甚至羡慕的。
其实像这样的生活关系,在我们尤其是物质匮乏的农耕年代,倒是非常普遍。特别是70年以前生的人,很多甚至是自己也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所以很容易理解,并且感同身受。
到了那个层面,生存和解决饥饿是第一需求。每个人为了能生存竭尽全力,辛苦劳作。
福贵和妻子家珍,还有尚是幼年的女儿和儿子,都必须做出力所能及,甚至力远超所及的工作。大人干活不用说,小孩也要下地干活,最小的孩子都要割草喂羊,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全家为了生存都竭尽全力的情况下,(在有良知的前提下)特容易形成一种互相依赖,互相支持,互相感激,互相同情,互相体恤珍惜的同甘共苦的家人亲密关系,彼此的心力汇聚成共度时艰的磅礴力量。
夫妻为了彼此、为了小孩而竭尽全力,而他们彼此之间深感对方的艰辛和不易,就会内心特别柔软,更发奋努力。彼此有种夹杂着感恩、关切、愧疚、怜惜的深情难以详说,不断强化,这是一种十分符合人性自然逻辑的情感流动模式。
福贵和家珍为了能存点钱让儿子有庆上读点书改变命运,忍痛将12岁女儿凤霞送去给别人做活。聋哑女儿极不愿离开,虽不能言说和抗辩自己的痛苦,仍深明大义地接受按排,在分离那天跑去田头看因不忍看女儿离家躲避在田间的父亲福贵。这种无奈相当扎心。
几月后凤霞私回自家,全家欢喜相聚,却还是难逃再送回去的选择。那晚,福贵送着女儿出门去那户人家,女儿崴了一下脚,福贵弯腰帮女儿揉脚,并背着女儿走到城里,在分手的时候,父女难舍难分,福贵一咬牙背着女儿往回家方向走,悲伤的聋哑女儿意会到福贵的决定,一双小手紧紧地抱住了福贵的脖子,那种相依为命的亲情温暖让人欣慰和振奋。
有庆上小学了,每天跑10多里路去学校,所以刚开始特别费“布鞋”,那时候都是老妈缝的布鞋。家珍强撑病躯赶制布鞋,福贵心疼,就骂儿子友庆不爱惜鞋子,责令儿子光脚去学校,当看到儿子光脚在满是石头的路上奔跑时又心疼不忍了。就又责令儿子穿上鞋。但有庆知道原委后,穿上鞋子跑出父亲视线后,再脱掉鞋子跑。因为他也知道心疼他老妈。
吃大锅饭期间,家珍得了“软骨病”,慢慢失去劳动力,家珍忧心忡忡,生怕自己没有劳动力成了家里的负担,即使干不了外面的活,也竭力强撑病躯去做家务活。福贵当然也是非常关切,带她去看病,医生说是不治之症,家珍反而感到轻松,因为这样就不用费钱去治疗了,不想连累家庭。像这样的心情在现在来看有些不可理解,但在那个年代,这是很多普通穷苦家庭成员当自己遇到疾病最自然的想法。
正是因为彼此成全,彼此牺牲的精神和情感,每个人都不顾惜自己,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每一个家庭成员的需要和依恋,可以为了家庭的其他成员奋斗不止,形成了那个年代所特有亲密关系。
我实在不愿意用“自私”和“无私”这些简单蠢笨禁不起逻辑的名词去错误定义分析里面的关系。因为一旦名词错误,后面一切关系都是错的。
福贵家成员之间的爱和表现,像我文章前面说的人的思维习惯特性,很容易会得出他们是“不自私”的结论。但这是不够准确的。
一个有良知家庭的成员,他们互相需要,互相帮助,互相依恋,互相怜悯已经铸就了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感觉,很多时候,帮助对方,关心对方,已经变成由发自内心不假思索的自然需要,就是关心自己一样。
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对方,甚至关注度会超过自己,人的关注模式很多时候是单线程的,当你越关注对方,关注自己的时候就越少了,也更加容易获得满足,因满足对方自己也获得“满足感”。
相反,一个人越只有自己,自己的需求就反而会不断放大变得难以满足,变成一种“需求黑洞”吞噬自己的良知。
福贵家属于前者,这种情感的付出是能得到最及时的反馈,每个人都是付出的,每个人同时又收获了,是运动的,是相辅相成的,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运动,其实是互惠的,是不断“增益”放大的循环流动的情感闭环。这种模式是自然的、不由自主的、难觉察的、甚至很难被设计的人的天性。
当用“无私”去要求别人,用“自私”去指责别人,当使用这些简单蠢笨的词语时,情感就已经停止了流动,陷入了“死亡”。
因此这也是可以战胜各种困难的关键所在,日子过得虽然穷,但也过得很甘甜,感情也日益牢固。
接着说,有庆是个很有爱心的孩子,他自己食不果腹,却可以每天不辞辛劳去割草喂饱他饲养的小羊,他可能是因为深感自己挨饿的滋味而不忍心他的羊也挨饿。这是很多小孩固有的善良天性(不是全部)。可见他良知充盈。
有次因为需要献爱心捐血,他非常积极,争先恐后排队,为自己没有献血的机会急得直跺脚。谁知只有他的血型符合,而对方是县长夫人,需要大量鲜血,试想一个小孩的血量去供一个大人,怎么够。竟被情急的大夫当场抽干血而死,惨不忍睹。
福贵得知,自然悲恸无比。但为了不让重病的妻子承受这个打击,只能一个人独自承受,悄悄地埋葬了心爱的儿子,谎称儿子只是住院而已。
如果不是福贵深爱妻子,他可能都无法承受而奔溃,正是这种对对方的关心,某种程度上遮盖了对自己的内心需要的关注。
后来每一次家庭成员的离开。福贵总是关切的眼光注视着家珍和剩余的家人。
“凤霞”是一个后天幼年因病致聋哑的心地又极良善的可怜姑娘,在父母的极力张罗下,好不容易找到同样有残疾的丈夫“二喜”。这个丈夫初出场时是沉默寡言的,面无表情的,这符合一个长期缺爱被嘲笑的人的特性,但他内心也是很善良的,这种善良想必也是只有他亲生父母给他的。当他和凤霞结合的时候,苦命人同病相怜,两个人相依为命,彼此珍惜,一时幸福无比,恩爱无比。
文中有段场景,当“凤霞”怀孕之后,一家人抱头痛苦,又喜又悲,喜的是看到幸福在眼前;悲的是,为自己死去的亲人无法分享自己幸福的。福贵和家珍和凤霞,为“有庆”而哭。“二喜”为他“死去的父母”而哭。二喜的父母只有在这一次“哭”中闪现,作者用寥寥数语,道出二喜父母一定是生前对二喜有无限深情和牵挂,也是道出二喜的“善良”是父母给养的坚实基础。
回到对本书人为何能“战胜苦难”而顽强活着的原因,仅仅宣扬活着而活着的本能基因是多余的。关于“活着”的意义也是多种多样,各种哲学,各种宗教,各种政见都有自己的高楼大厦的一般的宏伟理论。各人自有选择,我们无须再去添砖加瓦,画蛇添足般的去补充和发挥。
今天,我们仅仅关注人类中最小的单元——家庭。
我们只是探求那些最基础,最自然,最朴素的就够了。作为一个个人,其实力量是渺小的,是匮乏的。人是社会性动物,人需要一种关系才能获得存在,因为有了关系才可以更具生命力。就像心理学者武志红说“关系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关系。”人没有了关系,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年老的福贵最后失去了所有家庭成员,那么关系就因为人的物理成份分散而消失了吗?并没有,情感和精神的关系可以超越物质和时间而存在,福贵孑然一身活在了和亲人的回忆中,活在对亲人的思念中,活在和亲人的感怀中,他是幸福的。就像作者最后一版自序中所言: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还有生活的点点滴滴……
从1993年余华创作《活着》到2017年最后一版,经历20多年中在不断的自序也是自省中完整着自己,他其实意识到了人“活着”的真正原因,尽管他当时只是凭借着作家的操守尽可能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无意中,“真理”其实就孕育在真实中。
对于家庭来说,“相依为命”或许是一种很好的可选模式。我们以前对“相依为命”这个词的认识总以为是一些可怜人的抱团。但其实,“相依为命”不正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理吗?
家庭成员之间,如能互相依靠,互相依恋,互相成全,在此过程中组成各自完整的生命。不正是最完美的模式吗?
这几乎可以说是自然的,必然的,唯一的出路,是科学的。
我真心建议大家读一下这本书,虽然主人公很悲催,但你同样可以感受他们那种亲情的甜蜜和幸福,去感受一下“活着”的力量,去对抗艰辛世道。
活着读后感5000字
“若没有勇气面对死亡,那就心静如水的活着”。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感觉。
看活着之前,一直在想这本书会讲一个什么故事,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好好活着还是要为自己或是别人活下去。都不是啊!没想到活着竟是一本充斥着死亡与悲哀的悲剧小说,而小说的主人公富贵是这一切的见证者。从他的父亲母亲到他得朋友龙二、老全;从他的妻子家珍儿子有庆,女儿凤霞;甚至是还有女婿二喜和外孙苦根一个也没少。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和一头叫富贵的老牛,孤独的,好好的活着。主人公福贵从小就过着优越的生活,然而他对自己的放纵使他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父亲也被活活气死,面对如此的打击,他的生活仿佛失去了意义。
但生活的责任让他不得不继续“活着”,背着败家的恶名,扛着生活的重担,忍着亲人逝去的悲痛,怀着对过去的忏悔,顶着动乱的时局,他白手起家,正如成语“千钧一发”般,凭借着他坚强的意志,以“一根头发”顶住了千钧之力而顽强地始终不断。至今福贵那黝黑的身影仍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透过他瘦弱的身躯,我却看到了一颗坚如磐石的心。在逆境和苦难排山倒海般向他扑来时,福贵的毅力和勇气让他忍受了这一切,并顽强地克服了它们。那股精神已势不可挡地透出他的身体,流出书本,冲入了我的心中。
也许与富贵的遭遇相比,我们平时在抱怨的一切都算不了什么。当我们在面对任何一切不管多大的困难时,想想富贵吧!即使他遭遇了失去父亲的处境,即使他背上了不孝的骂名,可他依旧是对生活充满着希望,他有生活下去的希望。因为,他的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他自己而活。马克思说“生活就象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也许在你遭遇不幸的时候,“忍耐”是最好的良药。但是忍耐并不单单只是消极的承受,忍耐是要将消极的承受转化为坚强的动力。难道不是吗?
记得“小巨人”姚明在登陆nba的第一年中,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困难,他用意志苦苦地忍着,默默地把压力化为动力,终于在“沉默中爆发”,震撼了全世界。“活着”这两个字,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好吧!我承认,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的确没有富贵如此坚韧的毅力,我也没有去默默忍受的勇气。而是抱怨,就只是抱怨,也只有抱怨,似乎我的生活中,抱怨占了极大的一部分。也许富贵在晚年的时候除了一头牛就没有亲人陪在他得身边,但是他还有过往的回忆,那些回忆,那些承载痛苦和坚强的回忆是我所没有的。故事的末尾我毫不惊奇于富贵对于死亡的坦然!他说:“我也想通了,轮到我死得时候,就安安心心的死,会有人来埋我的,他们会把我和家珍埋在一起的……”
活着就是那样一本薄薄的书,但却如“活着”两个字一样充实而铿锵有力,鼓舞着我们去寻味生活,感悟生命,磨练出坚强的意志,永远“活着”。
活着读后感5000字
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所以当他在父亲眼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们都天真地以为悲剧该结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来,于是有了一点淡淡的喜乐。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会猝然死去。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正如你终于会明白,无论现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那个结果对现时的我们毫发无伤。告诉我,谁还在不堪着高考的煎熬,失恋的痛苦,或者某个伤疤最初的鲜血淋漓?
——我仿佛已经看到许多问号:这样,我们的生存还有什么意义?
嗯,就像那谁说的,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呵,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尽管有些苍凉的意味。是不是爱过了才会懂得心死了还要活着的坎坷。
为谁而活
活着读后感5000字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摘自余华第一次看余华的《活着》,是在一年前。那时看完书,我只觉得压抑充斥了自己的整个
心灵。同时也觉得余华太过残忍,让故事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的死去,却惟独剩下主人公孤
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于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气之下压在了书堆底下,
因为我讨厌于华,讨厌他的残酷。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个黑色的四月,在我满怀憧憬着自己的幸福未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彻底打碎了我所有的梦。我没有办法接受那样残酷的一个事实。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不清楚,自己流掉了多少泪。我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有了万念惧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艰辛,活着的痛苦。“我该为谁而活,我为什么要活着。”那几天我想的只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开始发泄,开始焚烧我所有曾经喜欢的东西。因为我想烧掉过去,烧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鲜红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我留下了这唯一的一本,开始重新去体味活着的含义。
我总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过于地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当我再读《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一个个亲人慢慢死去,你却毫无办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成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
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当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变得开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开始挑剔身边的人,无理取闹,而身边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无怨无悔。在伤害深深爱我的人同时,我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其实我比余华更残忍,我亲手在伤害身边一个个爱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们造成的,但是我却让他们左右为难。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痛苦强加在爱我的人身上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在艰难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艰难!
活着读后感5000字
这本书题为“活着”,写的却是“死亡”,这是一部为内心而写的著作,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苦难后依旧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故事讲述了男主角福贵儿的一生。福贵儿年轻时沉迷于吃喝嫖赌,一言不合就打媳妇儿家珍。有一天,家产被败光了,输给了一个叫龙二的人。亲爹被气死了,家也被人夺了。
福贵儿终于洗清革面,怀着儿子的媳妇儿却被岳父接回了城里,后来又带着儿子有庆回来了。娘生病了,福贵儿去城里买药被国民党抓走,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活了下来,遇到解放军,回了老家。回家后娘死了,女儿病成了哑巴。(看到这里,我以为作者会写龙二霸占他的妻子之类的,不仅没有,反而龙二的结局出乎意料)
福贵儿回来后,土地改革开始了。龙二因为不肯分田产,被枪毙了。福贵儿很是感慨,如果当初他没有输光家产,现在死的就是他了。到这里,我以为好日子就要来了。没想到,现实永远没有更惨,只有最惨,真正的悲剧才刚刚开始。
家珍得了软骨病,干不了活,家里负担加剧;政策变化,家里越来越穷;曾经的战友成了县长,却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儿子有庆(有庆死于为县长夫人输血,抽干了血而死);女儿凤霞与城里的偏头二喜结婚,死于生产;女儿死后,妻子家珍不久于世;年幼的外孙被接到乡下与自己同住,自己年迈贫穷,生活艰苦,让孙子死于吃豆子撑死。
多年以后,年迈的福贵儿牵着他年迈的老牛,哼着欢快的小曲儿,给在乡间收集歌谣的“我”讲述了他的一生。本书故事篇幅并不长,两个小时就可以看完,看到结尾,我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可能我内心在期待某种逆风翻盘,从始至终故事却都在朝着反方向发展。
可能越是穷苦的人才越能体会到这种与生活作斗争的辛酸,和灾难降临时无能为力的苦楚。曾经我因一些生活琐事与朋友争吵,看完这本书再去回顾那些琐事,与生死比起来,那又算得了什么?曾经我所坚持并奉为真理的“对”与“错”是否局限了我的眼界与格局?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书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会放下,学会宽容,学会柔和。《活着》也是如此,把自己当做富贵儿去历经沧桑后,剩下的只有感激,感激曾经经历的一切,感激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感激未来将创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