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读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红色家书读后感1000字左右范文

读后感/2023-02-01 05:51:50

《红色家书》共分为反哺义、雎鸠缘、手足亲、舐犊情四部分,收录了五十余封红色家书,《红色家书》为我们真实还原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新中国,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勇拼搏的精神,下面是红色家书读后感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色家书读后感1000字1

家书是家庭的感情纽带,是家教中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这本《红色家书》,根据每封信的主旨,分为明志篇、正己篇、亲情篇、教子篇四个篇章。以书信的形式具体地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庭建设,既反映了他们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又反应了他们对亲属的深情、对子女的教诲。书中的这些家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蕴藏着很多感人故事,是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品格风范,特别是进行家庭建设的生动教材。

家书寄语,纸短情长。品读家书,让我们走进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阅读家书,还原了烈士们虽身陷囹圄却矢志报国的画面,革命先烈们以朴实的语言抒发着爱党、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让我感受到了先辈们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使我再一次得到了红色精神的洗礼。

走入家书,红色精神再洗礼

《红色家书》之明志“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毛泽建就义前的遗书;“杀不尽头颅流不尽鲜血"---邓贞谦狱中绝笔书。英雄虽逝、浩气长存,为了建设光明、美好、幸福、富强的新中国,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不怕牺牲精神,谱写出一曲曲悲壮的英雄史诗。

《红色家书》之亲情“别让子规滴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夏明翰给母亲的信。在亲情与国家之间,无数革命志士选择远离父母妻儿,明知牺牲而无怨无悔地走向战场。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战斗之余,革命者只能将对亲人的思念埋在心头,溢于家书。可以说,革命者最讲亲情,最懂真爱。

《红色家书》之正己“我们是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死,毫无所怨,更无所惧"——fzm,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的殉道者",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用《我们临死以前的话》的狱中绝笔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无比美好的“可爱的中国”

不忘初心,理想信念更坚定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红色家书中,烈士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让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这是他们的信仰与初心。陈觉给妻子赵云霄写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今天,祖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又是什么?习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当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牢记入党誓言,坚定理想信念,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积极践行“四讲四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砥砺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

“有一种骄傲叫我是中国人,有一种幸运叫我是中国人,有一种安全感叫我是中国人。”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中这样说道。影片中展现的日渐凝聚、坚不可摧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让每一个中国人以祖国母亲为荣耀。回头想想,正是因为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和崇高情怀,才有了祖国强大昌盛和现在的幸福生活。而我,将带着从《红色家书》中汲取的强大精神力量,珍惜岗位、珍惜时光,完成好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使命,切实将革命先烈矢志奋斗的理想变为更加美好的现实。(张春惠)

红色家书读后感1000字2

近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诵读学习了《红色家书》,重温了中国革命先烈的光辉历史,感到深深的震撼,倍感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汲取了奋发前行的力量,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充满信心。我认真参与党支部组织的读红色家书活动,学习了《红色家书》中的篇目,读后感受很深、触动很大。

家书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是家教的重要载体,也是家风的一面镜子。这些家书,承载着人格和亲情,蕴藏着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和道德风范,在人生道路上如何做人、做事的生动教材。《红色家书》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重现了历史。每封家书都充满了感情色彩,我深深感触到了家书的作者们对于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醇厚亲情、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幕幕都是鲜活生动、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这些家书的作者们,深爱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相知的伴侣,但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他们有着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一大共有13位代表,最后走上-城楼、见证新中国成立的,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其中陈公博、周佛海、张国焘背信弃义叛党投敌。这些人之所以中途变节,就在于没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红色家书的主人公们,都具有坚定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认定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认定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的出路,认定中国共产党定能成功,使得他们毅然决然地告别白发爹娘、告别娇妻幼子,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但是血脉亲情是永远无法舍弃的,共产党员也是有着铁骨柔情的血肉之躯,在他们满腔的革命豪情背后也有着割舍不断的儿女情长。于是,我们就从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读到了一个个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

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许多共产党员奋不顾身,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换得大地阳光灿烂,让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色家书》,读到他们的事迹,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

红色家书读后感1000字3

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看到《讲述中国故事》栏目时,就被那声情并茂的故事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再拿起《红色家书》,认真捧读了一封封满怀家国情怀的英烈家书后,心情更是久久难以平静。在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的革命峥嵘岁月,他们将对亲人的思念、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付诸笔端,化成一封封充满亲情、爱情与激情的家书。通过诵读红色家书,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仰、至真至纯、至善至美,更从中汲取到精神的养分、信仰的力量。

“现在是全国动员抗战的时候,我在外都是为了抗日救国,不能在家孝顺母亲大人,以后回家再来孝顺母亲大人。”读着这些语言质朴而又饱含浓厚情感的家书,怎能不让人热泪盈眶?每一位革命先烈也有血肉亲情,也要赡养父母,也需要照顾家庭,他们本可以陪伴家人左右,享受幸福生活,但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人民解放,他们毫不犹豫地舍小家为大家,舍小爱为大爱,甘愿抛家舍业,把个人的亲情冷暖埋藏在心头,甚至流血牺牲,这是多么值得敬重的家国情怀啊!正是由于有无数这样的革命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才有了现如今祖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人民幸福安康,才让我们意气风发地走进了新时代。

“人民总归要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们会在九泉之下开欢庆会的。”毛泽建就义前写下的遗书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他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仰,令人振奋。人需要有信仰,才不会迷失方向。我们生活在伟大时代,更要以先辈为榜样,一茬接着一茬干,弘扬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传承以民为本的赤子之心,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热爱,以担当作为交上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同志们,胜利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这是裘古怀烈士的遗言。祖国怎会忘记,人民又怎会忘记?我们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几十年过去了,烈士们的理想实现了,胜利的时刻也早已到来了,而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更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主动担起时代重任,传承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在真抓实干中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在脚踏实地中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初心!

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通过诵读红色家书,我们可以触摸到革命先烈们江河奔流的家国情怀以及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我们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铭记,更有奋进前行的力量。新时代新使命,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必将不辱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

红色家书读后感1000字4

家书是维系亲情的纽带,千百年来,承载着人类独有的生生不息的血脉恩情,是至亲骨肉的贴心话,因此,家书价值之所以能抵万金。而《红色家书》的书写人更是在紧张的革命战争中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端,或柔情似水,或豪情勃发,于战火记忆中承载着殷切的思恋与絮絮的嘱托……

冷少农,牺牲时年仅34岁,在致其母的家书中说到,“照理我应该把家庭中一切的责任负起来,努力的去完成我一个好儿子,好兄弟,好丈夫,好父亲的事业,至少在外面应该努力的做一个显亲扬名的角色,极力的把官做大一点,把钱找多一点,并且找的钱应该全部送回家来,使得家里的人都享受一点清福,使乡里的人个个都要恭维我家的人。这样,我才能稍稍尽一点忠孝,这样,才不算忘恩负义。”在自己备受亲人恼恨弃绝自己时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和希望,体及人民,“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的去为他们努力。同时我是社会豢养出来的一个分子,我受社会的恩惠也很多,所以我也不敢对她忘恩负义”,这份为人子、为人兄的担当,至今应该垂范后人;“当父母长者的人,应该使儿女幼小者努力于社会事业,为大多数劳苦民众谋利益,除痛苦,决不要死死的要尽瘁于家庭”,作为一名父亲,他也依然秉持着这份情怀,以自己坚定的革命信仰和远大情怀期许着自己的儿子,“为一般被压榨穷苦无靠的人们而期许”,这份为人父的格局,更值得弘扬!

看到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张张触人泪目的老照片,我们能切身的体会到没有个牺牲的烈士都是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基石,在历史长河中,他们是有奉献情怀的伟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有血有肉的凡人,切换时空,英雄不是只高不可攀地活在故事和历史中,榜样就在身边,你我皆可。

红色家书读后感1000字5

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认真拜读了《红色家书》。王孝锡、王器民、毛泽建等人的事迹和家书,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思想上得到了洗礼、精神上得到了升华、党性上得到了锤炼。

一、感恩铭记,不忘初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先烈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把满腔热血洒遍中华大地。“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这是王孝锡英勇就义前写给父母亲的遗书,时年25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公而忘私、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光照千秋、垂范后世。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要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感恩他们的无私奉献、传承他们的先烈精神,用党的红色传统照耀三龙镇新时代征程。

二、坚定信念,激发动力。习总书记反复强调,革命传统资源是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传统我们不能丢,革命资源我们不能弃,就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将革命先辈热爱祖国、忠于党和人民、不怕牺牲的革命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成艰苦奋斗、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在不同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三龙镇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三、结合实际,砥砺前行。在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迎来了民族复兴的曙光。我们要秉承革命先辈意志,用他们的精神品质提振精气神,将三龙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一是推进“双创双修”,实现生态文明、城乡风貌、城乡管理、城乡功能、城乡内涵的全面提升。二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感、幸福感。三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推动三龙“建陶小镇”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业,启动新建乐华农贸市场。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弘扬革命传统、发扬先烈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谱写新时代的光辉篇章。

相关文章:

1.红色家书读后感1000字

2.红色家书读后感1500字

3.读《红色家书》有感800字

4.红色家书读后感600字

5.读《红色家书》有感

6.红色家书读书笔记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2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