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孤独》是一本由[美] 雪莉·特克尔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6.90,页数:364,小编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群体性孤独读后感
这本书我花了两周读完。作者雪莉特克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她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了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所谓群体性孤独,是作者认为的在新技术背景下的生活常态。
作者早期的电子宠物开始谈起,进而聊到了机器人、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以及社交网络,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探讨了技术的发展对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其中也不乏比较深刻的话题,比如人类与机器人的区别,人工智能发展对于人类的意义,应该拥抱技术还是应该怀有戒心,社交网络中人们的身份认同,等等。
不过我个人的感觉是,书中的案例十分丰富,但是比较零散而且稍显流于表面。有些相似的案例在不同章节反复出现也似乎没有必要。这使得阅读的体验有些单薄。然而,本书还有有一些话题和观点能引起我的共鸣,还是值得一读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在使用机器人照顾老人和儿童的问题上,作者认为机器人即便能表现出疼爱、友善等情绪,也只是一种行为,而不是态度。在机器人时代,也有着人类可以胜任而机器无法胜任的工作。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境界,我认为人类总有独一无二之处,有机器无法胜任之处,这是一种信仰。
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从人类的角度看,我们就是特别的。如果说人类有能力探讨人类与机器的关系这类的话题,那这本身就说明人类的独特。何止友善,机器人所谓自发的感情表达,哪一样不是人类的设计呢?或许未来,机器人真的可以自主产生情感,那可不可以说一种新物种的诞生呢?毕竟物种不一定局限于非机器的躯壳,到那时到另当别论了。
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区别与人类的本质原因就在于,它们由人类创造。人类创造出人工智能时,智能的含义的就发生了变化;当计算机具有记忆时,记忆的含义也就发生了变化。人类的各种特征,智能、情绪、记忆、思想、性格等等,其形成和发展都是贯穿一个人整个生命历程的,机器的这些类似特征都是获得性的,缺乏根基的,没有发展脉络的,也许这也是二者的一个本质区别。
社交网络也在无形当中改变了我们的性格、心理和习惯,这可算是老生常谈了。不过每次提起,总有新的共鸣。总的来说,互联网或者具体到社交网络,让人们变得更脆弱。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空间,作为现实生活的弥补。在现实中短期无法实现和改变的,在新空间里可以迅速得到,这会磨灭我们的进取心和耐心。更可怕和可悲的是,我们认为这就是规律和经验。我们也可以做出承诺而不去履行,商议、约定、道歉甚至分手都可以在网上完成,这些好像都是例行公事,没有人情味可言,少了人情的躯壳必然变得脆弱。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冷漠吧。
网络的身份让我们更会伪装、更会演戏,人人都是老戏骨,互相配合又互相拆台。这不仅让我们变得不真实,也变得自恋。自恋不是爱自己,而是一种脆弱的个性,即需要源源不断的外界支持来进行自我确认。我们的演出需要掌声。想想看,你发个微博、朋友圈后,写个博客或者评论后,心里真的是静如止水吗?没有期待和焦虑吗?如果没有,你为什么要发呢?这种表演-期待-认可或者表演-焦虑-失望成为了日常的生活方式,人们参与其中而不自知。
作者总结说,尽管网络身份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但是人们最终感觉唯一深思熟虑的东西只是自己投身网络的决定。做完这个决定之后,人们开始在网络的洪流中随波逐流了。
最后说说独处。独处是自我状态的刷新和精力的恢复。尤其对于内向者来说,独处尤为必要。然而,孤独是失败的独处。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独处就不是必要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安静让我门烦躁不安。我就有。独自一人在房间里,一定要弄出些声音来,比如开着电视或者视频,但是并不去看内容,只是作为背景声,该看书看书,该玩手机玩手机。这不是出于恐惧或者无聊,就是想打破独处的局面。作为内向者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回需要独处的那个我。
书中最后提到梭罗的《瓦尔登湖》,表面上看梭罗好像远离了人群和世事,其实他强调的不是放弃社交,而是进行有效的社交。他在隐居湖畔期间,也不时地与好友约会交谈。我们需要的不是放弃关系,而是重建或者发掘已经坍塌和埋没的关系。这才是独处之道吧。
以上就是我的读后感,推荐你选择性地阅读该书,只要有共鸣之处,即是收获。
群体性孤独读后感
这本书我花了两周读完。作者雪莉特克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她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了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所谓群体性孤独,是作者认为的在新技术背景下的生活常态。
作者早期的电子宠物开始谈起,进而聊到了机器人、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以及社交网络,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探讨了技术的发展对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其中也不乏比较深刻的话题,比如人类与机器人的区别,人工智能发展对于人类的意义,应该拥抱技术还是应该怀有戒心,社交网络中人们的身份认同,等等。
不过我个人的感觉是,书中的案例十分丰富,但是比较零散而且稍显流于表面。有些相似的案例在不同章节反复出现也似乎没有必要。这使得阅读的体验有些单薄。然而,本书还有有一些话题和观点能引起我的共鸣,还是值得一读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在使用机器人照顾老人和儿童的问题上,作者认为机器人即便能表现出疼爱、友善等情绪,也只是一种行为,而不是态度。在机器人时代,也有着人类可以胜任而机器无法胜任的工作。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境界,我认为人类总有独一无二之处,有机器无法胜任之处,这是一种信仰。
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类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从人类的角度看,我们就是特别的。如果说人类有能力探讨人类与机器的关系这类的话题,那这本身就说明人类的独特。何止友善,机器人所谓自发的感情表达,哪一样不是人类的设计呢?或许未来,机器人真的可以自主产生情感,那可不可以说一种新物种的诞生呢?毕竟物种不一定局限于非机器的躯壳,到那时到另当别论了。
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区别与人类的本质原因就在于,它们由人类创造。人类创造出人工智能时,智能的含义的就发生了变化;当计算机具有记忆时,记忆的含义也就发生了变化。人类的各种特征,智能、情绪、记忆、思想、性格等等,其形成和发展都是贯穿一个人整个生命历程的,机器的这些类似特征都是获得性的,缺乏根基的,没有发展脉络的,也许这也是二者的一个本质区别。
社交网络也在无形当中改变了我们的性格、心理和习惯,这可算是老生常谈了。不过每次提起,总有新的共鸣。总的来说,互联网或者具体到社交网络,让人们变得更脆弱。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空间,作为现实生活的弥补。在现实中短期无法实现和改变的,在新空间里可以迅速得到,这会磨灭我们的进取心和耐心。更可怕和可悲的是,我们认为这就是规律和经验。我们也可以做出承诺而不去履行,商议、约定、道歉甚至分手都可以在网上完成,这些好像都是例行公事,没有人情味可言,少了人情的躯壳必然变得脆弱。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冷漠吧。
网络的身份让我们更会伪装、更会演戏,人人都是老戏骨,互相配合又互相拆台。这不仅让我们变得不真实,也变得自恋。自恋不是爱自己,而是一种脆弱的个性,即需要源源不断的外界支持来进行自我确认。我们的演出需要掌声。想想看,你发个微博、朋友圈后,写个博客或者评论后,心里真的是静如止水吗?没有期待和焦虑吗?如果没有,你为什么要发呢?这种表演-期待-认可或者表演-焦虑-失望成为了日常的生活方式,人们参与其中而不自知。
作者总结说,尽管网络身份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但是人们最终感觉唯一深思熟虑的东西只是自己投身网络的决定。做完这个决定之后,人们开始在网络的洪流中随波逐流了。
最后说说独处。独处是自我状态的刷新和精力的恢复。尤其对于内向者来说,独处尤为必要。然而,孤独是失败的独处。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独处就不是必要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安静让我门烦躁不安。我就有。独自一人在房间里,一定要弄出些声音来,比如开着电视或者视频,但是并不去看内容,只是作为背景声,该看书看书,该玩手机玩手机。这不是出于恐惧或者无聊,就是想打破独处的局面。作为内向者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回需要独处的那个我。
书中最后提到梭罗的《瓦尔登湖》,表面上看梭罗好像远离了人群和世事,其实他强调的不是放弃社交,而是进行有效的社交。他在隐居湖畔期间,也不时地与好友约会交谈。我们需要的不是放弃关系,而是重建或者发掘已经坍塌和埋没的关系。这才是独处之道吧。
以上就是我的读后感,推荐你选择性地阅读该书,只要有共鸣之处,即是收获。
群体性孤独读后感
当下,网络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网络社会文明形态。然而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发觉,网络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便捷,更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也便包括“ 群体性孤独”。这一病症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对科技的依赖越来越多,彼此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换句话说,是网络让很多人陷入一种对虚拟世界高度依赖的病态。
雪莉•特克尔教授的新著《群体性孤独》,把关注的重点投向交往行为理论。她将网络时代的诸多人际现象归结为“群体性孤独”——网络时代,人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每个人从而陷入更深的孤独。
网络是一种媒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任何一种新技术或新媒介的出现,都是人的一种新的器官的延伸。互联网是人的中枢神经和其他感官的延伸,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可以说是人的综合器官的延伸,因为手机综合了几乎所有大众媒介的功能,集视听读写于一体。人创造了媒介,但媒介反过来又左右了人的心灵。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脑、手机。这实际上是患上了网络依赖症,与其他依赖症一样,离开它,就总是显得坐立不安、焦躁易怒。人们依赖的不是别的,正是网络这个媒介。
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以其无与伦比的便捷、灵活多变的形态、无事不通的强大功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迅速占有一席之地。通过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不出家门,便可知天下事,网上一搜,信息全来;通过网络的各种联系方式,不出家门,亲戚朋友动态全掌握……网络时代,空间距离遥远的两颗心,精神距离看似更近了,但是同时,近在咫尺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网络而形同陌路。网络正在以其功能的强大而产生令人无法抗拒的诱惑,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深深的迷恋在其中,无法自拔。网络全面占领了他们的生活,对于这些人来说,网络就是他们的全部,他们因为网络存在而存在。他们每天一睁眼,条件反射一般打开电脑、手机,登陆各种聊天方式,一大堆小头像闪个不停。网络依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久居网络的人们,思维方式变成了网络式的,言行举止带有网络的符号,人们的言行出卖了人们的心,人们的心变成了彻底的网络心。人类创造了网络,反过来,网络却正在统治人,从统治一小部分人开始,慢慢统治越来越多的人,直至统治所有的人。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受害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孩子。
美国《商业周刊》将雪莉•特克尔比作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米德的口头禅是:“世界是我的田野,一切都是人类学!”雪莉•特克尔同样也是如此,她采用“实地研究”和“临床诊断”两种方法,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她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学生和大学生。为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她与七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此外,她还对一些研究对象跟踪数年,这些人小时候伴随着电子宠物长大,长大后则沉浸在网络文化中,他们iPhone不离手,又是Twitter 和 Facebook 上的常客。一位研究者能够对一个主题进行长达15年之久的“实地研究”,实属不易。
雪莉•特克尔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社会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现出极大的忧虑。她是信息技术狂热时代的冷静思考者。《群体性孤独》是一部致力将人们从网络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寻觅合理共同生活的方式的著作。假以时日,历史会证明,这或许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大功德。
群体性孤独读后感
《群体性孤独》主要讨论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交领域运用的可能性,以及互联网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人工智能的进化和社会网络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前沿科技迭代的两大方向,而它们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度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产生非凡意义,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所写道的那样:“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相关,它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媒介即延伸,新媒体不仅使人类突破了感官的生理局限;媒介即讯息,新媒体也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介形态不断重塑人类社会。
群体性孤独读后感
《孤独的人群》曾被誉为“当代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大卫·理斯曼聚焦于美国中产阶级的社会性格,发现从19世纪到20世纪,在美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内在导向型”性格,逐渐被“他人导向型”性格所取代。除了父母、教师等社会角色的影响之外,大卫·理斯曼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这个过程之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导向的人不仅具有传统的生活标准,连工作时间、努力程度也都具有传统标准。印刷读物融合其他社会化媒体,摧毁了这些标准。内在导向的人通过印刷读物得到了理性思维的启迪,塑造了一种新的社会性格结构。”
《孤独的人群》与《群体性孤独》,书名极其相似,但分别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探究了社会性格的转变和技术产生的影响,在内容上确实存在巨大的差别。即便如此,大卫·理斯曼的研究对我们如何看待《群体性孤独》一书中的观点依然有着借鉴作用。
首先,媒介技术只是影响人们社会性格形成和转变的众多社会因素之一。如果说《群体性孤独》着眼于人工智能和社交网络,那么《孤独的人群》则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初级群体、社会结构、媒介环境、权力关系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其次,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仅仅聚焦于此时此刻的横剖研究无法深刻洞察这一过程背后的动因。相比而言,大卫·李斯曼的研究更加具有纵贯研究的特征。最后,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科技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机器背后温暖的人心。科技始终会改变生活,但人性永远在引领科技。《群体性孤独》一书的结尾也非常恰当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值得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只要我们记得提醒自己,我们才是能够决定怎样利用科技的人。我们应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