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是一本由[美]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36.00元,页数:1880,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一)
一本关于美国从罗斯福执政到水之间的恢弘断代史,作者威廉·曼切斯特将美国从1932年到1972年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热点人物和事件,甚至女性的服装潮流、性观念的更迭娓娓道来,铺展成一卷描写美国社会发展的“清明上河图”式的画卷,阅读前确实有被他的厚度所震慑,本书一共分四卷分别是《应运而起》、《牺牲与变化》、《种下恶根》、《必得恶果》,洋洋150万字,但一开始,就有种根本停不下来痛快,或唉声叹气,或捧腹大笑,远可观大洋彼岸之利坚光荣与梦想之始,近可观华夏重新崛起之端,出版40余年,依然能给我们这一代人新的启发和感动。
我在读这本书时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厚!150万字确实不少,算是一本大部头的书了,详尽叙述了40多年前美国社会生活之方方面面,好一副美国浮世绘。其中印象挺深的一个内容就是第一卷关于二战时期的美国的描写,太平洋战争怎么打起来的,乌龙的珍珠港事件,美国的国内外困境等等,很多年前,我在上高中的时候,课本上仅仅几段文字就将一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轻描淡写就结束了,远远看去,不过如此,但是当我再细看《光荣与梦想》时,就会发现,事情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历史还是要细看才有意思,看看当时人在最具体情境下的选择,看看他们处理困难与问题的智慧和做出的那些不得已的决定。
除了美国最著名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执政,那代表了美国战时的光荣与梦想,也有和平时期尼克松的“水”,这当然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丑闻,本来是一件跟尼克松毫不相关的事情,但是基于政治博弈,手下人干事手脚不麻利,自己决策失误,为了掩盖错误等种种原因,尼克松就这样一步步被拖下了水。整个过程层层推进,高潮迭起,堪比美国大片。其中那些愚蠢的手段和办事方式,比如为了讨好尼克松去民主党办公的水门大厦装的米切尔和李迪这帮人的行为,用一句网络用语概括就是“猪队友”,可以让你忍俊不禁,仿佛一出默默上演的悲喜剧。也有坚持正义不畏强权的检查官员考克斯这群人的伟大付出,哪怕是总统和上级的施压,也要保守自己的原则,把对美国的历史和公众的责任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大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也让我们肃然起敬,心生敬佩。在我看来这群人所代表的美国大众,当算得上是美国和平时期的光荣与梦想。
听过一遍《光荣与梦想》的电子书,再看一遍纸质读物,皆有所得,对于我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待当下美国精神,从历史趋势中理解中国发展大有裨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诚不我欺。(作者:黄趾亮)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二)
在我几年前读西方人的新闻时,哪怕经历了翻译可能带来的失真,仍觉得它与国内的新闻有很大不同。国内的新闻总是平铺直叙的叙述一个新闻事件,而西方新闻往往在保持客观性的同时,综合运用各类表现手法使得新闻有趣,充满了可读性,其中如经常的夸张、比喻等手法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新闻表达的内容。近几年,国内的新闻也变的有趣起来,比如当时我读到《经济观察报》的主笔许知远的文章,特别长篇专题文章时就明显感觉了一种西方新闻的味道。
后来,我知道了,中国新一代新闻人很多都受到了一位美国记者、作家的影响,他叫威廉。曼彻斯特,而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那本横跨1932年到1972年四十年美国历史的名作《光荣与梦想》。 终于,每天下班回去,翻看一个小时,慢慢的看完了这本大部头,领略了四十年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虽然这部作品很厚实,但是阅读的体验并不艰深或是沉闷,如果真是这样,想必本书的写作方式也不会被这么多记者模仿了。尽管这部书从多角度表现了整个美国社会那段时期的社会生活,但是也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美国总统,从胡佛直到尼克松,中间有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这几位美国总统也经历着美国历史上一个动荡巨变的时代。
尽管美国政治相对更加大众化一些,但是毕竟站在舞台前端的总是那些风雨人物,所以以美国总统的更迭阐述美国政策的更迭,进而表现社会风气的变化,无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成功的写作策略。本书还有一大特点,便是把美国社会放在当时整个世界的背景下看待,所以,每一章的最后总会有一段同时期世界的局势阐述,与美国历史对比,制造一种“风起云涌”的效果,很有感染力。而本书最具煽情-色彩,也是被中国记者们吸收的手法便是,在一个时间段上,说说后来的风云人物当时的情况,如还只有N岁,如还在某某学校念书,如还在干着某某显得不那么“风云”的小事。如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就是本曼彻斯特痕迹浓重的作品,当然,这里不是想抹杀《激荡三十年》的出色之处,毕竟,写这种时代大背景下的作品,《光荣与梦想》确实是很好的参考和框架。
在曼彻斯特笔下的四十年美国史确实可以称得上波澜壮阔,以大萧条时期的惨境和“补偿金大军”事件开始,在那个“山穷水颈的夏天,胡佛成了美国历史上一个不太光彩的总统,而充满传奇色彩的罗斯福着开始了他的时代。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似乎只有珍珠港事件让美国人对这场战争有着刻骨铭心的伤痛,而接下来尽管有大量美国青年战死沙场,但是美国却着实获得了现实的战争红利,而杜鲁门正是幸运的接过了这份红利,但是也“不幸”的接过了罗斯福光辉的时期给他留下的阴影。在书中描述着杜鲁门刚上台时,人们对他的猜疑和他对人们常常拿他与罗斯福比较的恼火,不过他坚持了下来,还开启了冷战时代,而国内,臭名昭着的麦卡锡也开始了美国内政的黑暗年代,另一名“斗士”尼克松似乎是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却显得没麦卡锡那么强硬。
艾森豪威尔结束了民-主党对白宫的长期“占领”,同时带领美国进入一个“全速而稳健地进行”的时期,那段时期,美苏两国在太空的竞争开始,书中对当苏联在初期处于领先地位时,国内各式各样的反应有着生动的描绘。接下来,美国历史另一位传奇总统,肯尼迪上台,在我看来他的传奇并不在于他后来的被暗杀,而在于他在任的时期确实是段动荡而洋溢激-情的时期。“猪湾事件”,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给我更深印象的是肯尼迪对黑人运动的坚定支持,那场出动军队护送黑人学生入学的场景足以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个梦想》的演讲场景相媲美。约翰逊在肯尼迪上台后的处境和杜鲁门颇为相象,在这段历史中,约翰逊似乎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总统,似乎也只有在如“肯尼迪遇刺,约翰逊接任总统”这样的叙述中出现他的名字。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对约翰逊有更多的了解。终于,尼克松登场,据说很多人都想不到中美建交会在这个昔日的“斗士”任上实现,而这也正反映了政治的多变性和现实性。
本书以水及其余波结束,也让我结束了一段畅快的阅读体验。 尽管本书以美国总统的更迭牵起了主线,但是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对各个时期美国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侧面的细致和生动的表现。而经常引用当时媒体的很有个性的表达,也让今天再看别有一番趣味。而比照中国的当下现实,竟也发现中国现在的很多现象与当时的美国颇有些“形似”,至于是否“神似”,那就是仁者见仁的事情了。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中文版难得的翻译的很不错,至少读着感觉很流畅,我已经不知多少次目睹一本好书被糟糕的翻译糟蹋了,所以,对国外优秀作品来说,好原着还得配好翻译。对于想了解那段美国历史,也不愿了解的那么“本质”,那么“学术”的人来说,我强烈推荐本书,每天翻翻,在愉快的阅读中畅游一段异国光荣与梦想交织的年代,比照现实,或许会给我们些力量。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三)
《光荣与梦想》是一套四部组成,描写美国1932年-1972年四十年间社会最动荡时期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纵览这四十年间,经历了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民权运动等历史性重大事件,随着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一位位政坛风云人物闪亮登场又嫣然远去,历史仿佛一个巨大的滚轮,不断向前飞速前进。
时代的节奏如此之快,每一代美国公民,每一位政坛领袖,每一次游行与运动,都包含着弱小个体的心中怀揣的小小梦想。他们或许偏激,狭隘,自私;或许过于理想化,或许茫目摇摆,但小小的梦想与光荣的使命感让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大浪潮下翻腾,这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年代。
惨烈的太平洋战争奠定了美国在世界的主导地位,以血和泪交织的黑人民权运动改变了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泥潭中越陷越深的越南战争牺牲了上万的美国大兵,从原子弹的诞生到氢弹的诞生,核武器的不断升级在预示着国力强盛的同时又为无辜的平民带来了残忍的核污染核辐射以及无穷的后患。如果说历史是场轮回,那么我们就是这无数轮回中最微不足道的渺小个体。但个体的思想,愿望,行动的力量不断汇聚爆发,又带来了历史的新篇章。
和平共处或许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因为只要有国界种族的划分,有资源能源的争夺,有人性的贪婪就永远有战争存在。然而每一次战争,又会被一股更强大的渴望和平的力量湮没,在这充满梦想与渴望荣光的时代,正义和平是永远的主旋律!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四)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说这话的梁启超,将“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列为传统史学缺点“四弊二病”之首,视之为最为严重的问题。原因呢,自然是:“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其大敝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 常常为中华民族历史悠长而骄傲,也会因此而神伤。读完这本书,发现古今中外都一样,汗青上写满了大人物的事无巨细和他身边的鸡犬升天。 就像刚读完的这册书,厚厚的四本,风格独特,饶有趣味。从表面上,覆盖了美国从1932年到1972年这四十年见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战争等等各个方面;写作手法也是新闻电影式的,有细微至极的细节,有精心设计的分镜头,还有构思巧妙的悬疑。然而,写的最多,最具心思和最重笔墨的,却是这四十年来的美国巨头们。而巨头中的巨头,也就是美国总统,形成了四本书的核心和主线,所有的一切,都是缠绕着美国总统的更替而不断展开的。 让我梳理一下书中对四十年的美国历史的记录方式:首先是社会矛盾、苦难重重,然后总统登场、采取措施,接着连任竞选、不择手段;最后是文化生活,无关痛痒——这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一个总统,时长八年。唯一特别的是,罗斯福独占了两个循环,而肯尼迪只有半个。由此展开,美国的历史就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二战、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缓和、肯尼迪遇刺、约翰逊的国会和尼克松访华。 当然,这里的历史里除了美国总统,还有美国总统的政治伙伴和对手们,他们的戏份也不少。罗斯福的最大对手,“财富分享”的休伊·朗,有选民、有政纲,还本能的知道改如何夺取政权,如果他不被暗杀,美国或许就走向共产主义;令本党总统都头疼的麦卡锡,他和他的“麦卡锡主义”让奥本海默被审查,让钱学森回国效力。最后还有政客的家人:罗斯福夫人,肯尼迪夫人,还有一群杀手、罪犯:刺杀肯尼迪的“神经病”李·奥斯瓦尔德;最疯狂的超级杀人王查理·曼森,手段残忍,擅长蛊惑人心,甚至到现在还有不少追随者。 可是,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对了,是老百姓。没有他们的印象,连科学家、工程师和教师们也没有,哦,不对,教师们在30年代被提过一次——当他们领不到工资但又不能罢工只能扛着的时候。或许,战争伤亡的士兵、经济困窘的市民、无助流浪的乞丐、种族隔离的黑人,作为苦难的主角,老百姓才能以一个整体形象登场。而这样的登场,也仅仅是需要他们作为政治人物的时代背景。 舍朝廷外无国家,国民百姓不过是背景布上不可分辨的一个小像素点,能看见你,不是因为你本身,而是主角恰好在你旁边而已。 历史由人民书写,写的却是帝王将相的故事。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五)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光荣。好的历史作品,作者本人肯定胸藏辉煌,他要有能处理烦琐的思路、明晰的心智、坚韧的毅力,更不用说要能大量阅读及要有勇气,来描绘出一种方式,好让某个时代的历史栩栩复活,尽可能地展现出时代的景象以及个体的命运。就此而言,美国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做到了。
《光荣与梦想》是一部“1932-1972年美国叙事史”。四卷本,150万字,它无疑是一部厚重的大书: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二次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肯尼迪遇刺、水门窃听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40年之间美国人的生活状况、精神面貌、社会时尚、思想观念等变化。但最打动我的不是它的宏大广博,而是在于它的细致,细致到如一根针,那些并非关键性的笔触,不经意地戳中读它的人的心,激荡起一种沧桑的历史情怀。
第一部分“应运而生”,标题就表明了作者的历史观,如我国俗语说的“时势造英雄”,罗斯福之伟大,当然是有他本人的魅力和能力,但也可以说在当时美国社会濒临崩溃的境况下造就的英雄。开篇描写大萧条的惨况。其中有一处:“胡佛总统打电话给俄亥俄州前参议员埃特利•波默林,任命他接替道斯主持复兴金融公司。在接到电话时,波默林的口袋只有九角八分钱,而且在他前往宣誓就职的路上,就有十个叫花子跟他要钱。”这样近乎闲笔的描写,却完全凸显了当时当地的惨况,勾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在那些决定命运的历史时刻,总有一些恰逢其会的天才,被人们拥上了宝座,他的一言一行、一个手势,此后都可能决定一场战役的发动,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于全人类的命运。
倘若说罗斯福是美国之光,那么,紧随其后的杜鲁门显得黯淡失色。他因罗斯福突然病逝,以副总统之职继任,他在任的1945-1952年,二战结束百废待兴,他既不像罗斯福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又不具备艾森豪威尔的资历和好人缘,他是在一个尴尬的时刻以尴尬的身份去做一些其实算得上“擦屁股”的尴尬的事情。对于杜鲁门,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他?在从前,我一直忽略他,而正是《光荣与梦想》,唤醒了我对杜鲁门、以及类似于他这样的历史人物的关注,我们或能取得更全面、更深刻的历史领悟。
1948年美国总统大选之所以成为美国史铭记的重要大事,正是因为在这一年杜鲁门实现了他的华丽转身。在美国政坛普遍不看好、主流媒体大加嘲讽的情况下,杜鲁门仍然孜孜不倦地实践他的政治追求,他深入民间走访各地,他在最后时刻逆袭成功,让那些自以为是的政客、还有早就拟好新闻标题的媒体出了次大洋相。杜鲁门走出了罗斯福光芒的遮蔽,以新的姿态出现在美国民众之前。那是属于他个人的光荣时刻,同时也是一次美国梦的实现。六十年之后,奥巴马入主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非洲裔总统。回想书中所记录的民权斗争,美国黑人反歧视的历史,“自由乘客”非暴力运动,还有无数人的热血抗争,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曼彻斯特书写的这段历史开始于1932年,终止于1972年,而美国人民的美国梦,从1776年《独立宣言》的“人皆生而平等”,到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的“自由之新生”,到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激情洋溢的《我有一个梦想》,直到每一次危机后的奋斗,每一场困顿时的突围,每一回艰难中的前行,从来没有停止过。曼彻斯特的历史情怀,正是孕育于美国民族的梦想与光荣之中。
这样的梦想,同样属于全人类。《光荣与梦想》的中译本曾经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大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何帆回忆道:“《光荣与梦想》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一个遥远国家的历史,却能激起那一代年轻人的共鸣,那是因为当年我们也有梦想,而且向往光荣。”世界如此广大,历史的风不管吹向何方,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总有一些相似的召唤,梦想如星映照穹苍,人类之光永恒璀璨。
相关文章:
1.光荣与梦想读后感1000字
2.光荣与梦想读后感
3.光荣与梦想读书笔记
4.最新2020五四青年节现代诗歌朗诵稿精选【5篇】
5.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6.光荣与梦想读后感1000字
7.《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8.最新2020关于五四青年节诗歌朗诵稿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