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悉达多》读后感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2020《悉达多》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2022-06-12 16:55:04

《悉达多》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44,小编精心整理的《悉达多》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悉达多》读后感(一)

我在《箱庭疗法》一书中读到了“自性化”这个心理学名词,刚好手头上黑塞的《悉达多》一书也读近尾声。在我看来,黑塞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悉达多,他就是在追求和实践着他的“自性化”。

我在网络上查询自性化的解释,如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主人公悉达多正是如此,年少离家、追随过佛陀、沉浸过人世,后来在摆渡人的指引下思索追寻,最后也成为了一个摆渡人,成为了他自己。书中这样描述他与佛陀的相遇和相离:“这位佛陀夺走了我的一些东西,悉达多想,他是剥夺了我什么,可赐予我的更多他夺走了我的朋友,这个朋友原来听我的,现在却信奉了他。然而他把悉达多送给了我,把我自己送给了我”,在我看来,悉达多的这番悟道十分精妙,他不是一个盲目追随他人的人,他听从着自己内心,即使与自己一同修行的朋友信奉了佛陀,即使千万人跋山涉水来求教于佛陀,悉达多也没有因此被敬仰蒙上双眼。他说道“我无权对别人的生活做出评判!我只需要为我,对我自己一个人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做出舍弃”。

悉达多是坚定的,从离开家庭走上苦行僧式的生活开始,他没有动摇过自己的心,虽然不曾清晰地呐喊出“我要什么”,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他清楚“我不要什么”。反观自身,我是一个内在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人。大学时,我才开始懵懂地去认识自我。我在心理被试的经历中漫想,在友谊、爱情、亲情的建立和破碎中探求,在初入社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中思考,和悉达多一样,我离开家庭后,才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但我的修行却很飘忽,很容易跟随,很容易放弃,有点像悉达多对商人迦玛斯瓦弥的评价——“他和我一样聪明,可他心里没有归宿”。是的,我缺乏自己的思想体系,记得曾经在朋友圈转发过一句话,核心意思就是一定读书,否则自己的思想只能来自于亲戚朋友了。原句很犀利,直戳心脏。那时候是四年前的冬天,我刚签完工作,意气风发,但直面内心也会意识到思想水平不高的残酷现实。

从我开始真正生活的时候,我就像一个搭积木的小孩,曾经和父母一起搭好的那个城堡被推翻了,或者是我的建造材料出现了改变,我要以不同以往的方式自己搭建了。但是在搭建的过程中,我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新接触的观点产生了碰撞,我频频回头寻求父母亲人的指导,也慌张地追随人生的新鲜感。读完悉达多的故事,我感觉他好像就是完全脱离了以往一样,循着自己的光,一路前行不曾回头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但同时,这场修行,他也迷惘过,在与拉玛和商人的生活阶段里,他自如地享受着世间一切,但到了那么一天他幡然醒悟,又像当初离开家庭一样,再一次地离开。“我的路还会把我引向何处哟?这条路愚蠢痴傻,弯来弯去,也许是一直在兜圈子呗。随它爱怎么着怎么着,我愿意顺着他走下去”,多么洒脱,就像我敬仰的东坡先生。行文至此,我内心豁然开朗,我也要像悉达多、像苏轼一样接纳我的生活,我纠结着、焦虑着、不安着,这是我看到了未来,但没看好现在的原因吧!现在的我,“你不必,你已经是我的骄傲了”!

我前年夏天阅读过《自卑与超越》一书的部分章节,其中提到“真正的生命意义在于个人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生命的意义在于懂得关注他人、与他人合作;在遇到困难时,能不用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解决”。在书中,悉达多与家人、与朋友、与佛陀、与拉玛、与摆渡人、与儿子等等人物交往,这都促进了他自我认识的深化。这对我也是启发和要求,在与人合作这方面,我很欠缺,但是目前我还没有掌握到合适的改进方法。日后,我一定要多阅读一些合作的书籍,以期进步!“书写有益,思考尤佳,明达有益,忍耐尤佳”。

以上,就是我初读《悉达多》的感悟,我还会再读,相信会有新的见解。

《悉达多》读后感(二)

《悉达多》是诺奖作者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佛陀释迦摩尼求道的故事为缘起,讲述了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在某一次思考之后决心脱离王室独自求索奥义真相的故事。黑塞将佛祖释迦牟尼(Śākya-muni)的本名悉达多·乔达摩(Siddhārtha Gautama)一分为二,悉达多是灵魂逐渐觉醒的婆罗门王子,乔达摩是全书中第一个超凡成佛的人,二人是现在与未来、是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是在路上与到终点… …两人的肉身经历着迥然相异的旅程,却又在灵魂深处合二为一。在书中,还有追随者乔文达、妓女迦摩罗、船夫瓦稣迪瓦、儿子小悉达多等等诸人,他们的生命均与悉达多勾连、交融、纠缠又割裂,他们是世人,也是悉达多在人世的化身。

洗礼虽善,但那只是水,不能洗涤罪孽,满足焦渴的灵魂,抚慰畏惧的心灵。向诸神献祭和祈祷固然好--但这即是一切吗?献祭能带来幸福吗?诸神又当如何?… …诸神不是形同你我?他们被创造出来,同样受限于光阴,同样命运无常,终有一死?那么向诸神献祭,是善和对的、明智和高尚的作为吗?… …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将去向何方、我将如何寻求永恒… …这是一本始于佛陀叩问的书。悉达多在香兰玉树、金阶玉柱的婆罗门王庭学习,成长得颜如舜华、温文尔雅。即将继承婆罗门王位的他博得了每一位子民的敬爱,却无法让自己内心的悸动与不安平复。在榕树下冥想之后,少年的悉达多在琼楼玉宇中第一次觉醒,决意挣脱父母的挽留成为一名苦行的沙门。

悉达多唯一的目标是堕入空无。无渴慕,无愿望,无梦想。无喜无悲。’我’被去除,不复存在。让空洞的心灵觅得安宁,在无’我’的深思中听便奇迹。这是他的目标。当’我’被彻底征服,当’我’消亡,当渴求和欲望在心中寂灭,那最终的、最深的非‘我’存在,那个大秘密,必定觉醒。

自此,跟随沙门长老跋涉的悉达多与他最忠诚的追随者乔文达一同开始了入世的修行,他旁观人世生死痴缠,他感受凄风苦雨骄阳如炼,他学习禅定、忍耐、克己… …他以为当肉身无所欲求时,精神的本源会焕发出新的生机。然而,长久的苦修虽然淬炼了他的肌体,可内心对修习、对禅、对阿特曼的理解并未精进。悉达多对自己只修其形未修其神感到自责和痛苦。他认识到自己与沙门长老习得的种种法技不过是浮光掠影,并不能直抵成佛的本质。恰逢此时,乔达摩战胜尘世疾苦,止息转生之轮的消息传来,为悉达多带来一线新的光亮,也让他第二次决意离开现有的生活前往新的目的地。

他宁静的面庞无悲无喜,又仿佛从内心绽放轻柔的微笑。佛陀安详肃静地前行,带着隐约的微笑,宛如一个健康的孩童。… …他的面庞,他的步态,他安然低垂的眼帘,宁和垂下的手臂,乃至他手上的每根指头都流露和平,彰显完善。他无欲满足,无所模仿。在恒久不变的平静中,在永不凋零的光芒中,在不容进犯的和平中,他柔和的呼吸着。

这就是佛陀,这就是悉达多从茫茫僧侣中第一眼认出的人。他与乔文达一同观察佛陀的每一寸身体,跟随佛陀乞食的步伐,聆听佛陀吐露的每一句箴言,佛陀的圆融智慧令他们为之感动和钦慕。然而,却也是这看似圆融无暇的法义,让悉达多与乔文达这对挚友分离,自此踏上不同的修行之路。

乔文达是悉达多忠诚的护卫、朋友和追随者。他跟随悉达多离开王庭成为沙门,又跟随悉达多历经苦行研习沙门法技,在遇到乔达摩的那一刻他为之倾倒并决心追随。他的一生,都在追随他人,追随那些比自己坚定的人、比自己神圣的人、比自己更接近禅的人。可他追随了一生,却依旧是个普通的僧人,依旧无法靠自己穿过人生的晦暗艰涩去抵达永恒光明。他忠贞、质朴、坚韧,一如每一个执着追梦的普通人。年复一年,当悉达多入世、出世、沉迷又超脱,乔文达一直是个虔诚的修行者,却也只是修行者而已。他一直无法抵达彼岸,他用一生证悟的都是他人的法义。在全书的终结,乔文达亲吻了悉达多的额头,看见了无限的新生与死亡,看见了佛。他见证了佛陀的诞生,以一个僧人的身份。我以为求佛是殊途同归的事,可事实上殊途同归的是乔达摩和悉达多,甚至是后文提到的船夫或是妓女,乔文达依旧是那个泯然于众的乔文达。他或许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闭锁的自我,因为少有思考所以喜爱追随,因为胆怯所以用规矩挟持那一点点的探索心,因为不敢面对所以蔑视那些打破常规的人… …他太虔诚,也太执着;盲目虔诚,执着追随,所以反倒忘记自我。

与乔文达分开后的悉达多认识到佛的真意是不可言传的,佛陀乔达摩的开示充满智慧,圆融而无暇,但那是乔达摩的证悟之路。这慧诘的法义掠走了悉达多唯一的朋友乔文达,却也归还了悉达多一个真正的自我。当他由沙门再次回归为悉达多的那一刻起,世界的每一个细节都向他展开怀抱:花香、微风、泉水玲珑、树叶婆娑… …修行不是克制、压缩,甚至将自我封锁于身体的某个角落,而是舒展、接受,是将自我与天地勾连共振。

恍若新生的悉达多在城郊偶遇名妓迦摩罗,悉达多见她如此美丽,心中欢喜。迦摩罗是美、是欲、是情,是悉达多的劫难也是他的渡船。年轻的沙门看见美艳的女人,心中的声音告诉他要接近、要获得、要占有。于是,悉达多跟随商人学习经营,再用赚来的金银当做学费获得与迦摩罗耳鬓厮磨的时光。他跟随迦摩罗学习爱的妙义,坚硬的心和躯体因为逐渐渗入肌肤的爱与温度变得柔软。迦摩罗告诉他:“情爱可以乞得,可以购买,可以受馈,也可以在陋巷觅得,却唯独不能强夺。”悉达多不属于尘世,却历经尘世之欢愉。他体验俗世,尔后被其囚禁。爱情、财富、权利、欲望… … 迦摩罗让悉达多真正来到人世,先是锦衣华服、饕餮盛宴,然后是一掷万金的豪赌和不分昼夜的贪欢。悉达多以为自己只是肉身享欲而灵台清明,以为自己以不屑与讽刺之心旁观人世的起落,却没有认识到自己也被这世事的潮水所裹挟。早在不知不觉间,他的修行已然被厚重的欲望啃噬得所剩无几。

听说,当灵魂先走了几步之后,肉体便会感到空虚。悉达多离家时的执念是因为灵魂早已踏上成为沙门的修行之路,所以他的父亲无法阻止他的肉身随之而去。而这次则与之相反,悉达多的肉身先于灵魂在物欲中变得迟钝腐朽,最终在濒临崩溃时给他的灵魂发了预警:那声他第一次坐在榕树下冥想时的“唵”。那一声“唵”让他心痛、愧疚、自责,甚至羞愧得想要投河。然后,他遇见了船夫。

船夫瓦稣迪瓦与那条河,带给悉达多一生中最长时间的心灵平和。在河水面前,他悦纳了自己的一切。哪怕由修行者变为世人,从思考者变为盲目和沉溺享乐之人,一切也都是值得的。悉达多再次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他刚刚挣脱出的那个俗世,他感到发自内心的宽和、怜悯、体谅。他开始与瓦稣迪瓦一同撑船渡人、在河水前静坐、倾听他人的故事。河水教会他足履实地,教会他缄默并向思维的更深处求索,教会他当下,也教会他从一滴水中勘透一切受造者… …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悉达多在冥想间隙问询瓦稣迪瓦:当万千声响激荡在你的耳畔时,你听到那个字了吗?瓦稣迪瓦微笑着凑近悉达多,在他的耳边轻声说:我听到了,那个字是--唵--。那一瞬间,二人仿佛在我的眼前变为具象,那彼此理解的视线交汇恍若实质。船夫心底纯粹,他一生聆听河水,由河水生也由河水开悟,向悉达多展现了另一条修行之路。

当悉达多在河水边修得平和之心时,他与迦摩罗和自己的儿子小悉达多相遇。时光为当年的美人刻上层叠的皱纹,可二人还是在第一眼就认出彼此。曾经的缠绵记忆穿梭多年的光阴再度将两人环绕,原本想要朝见佛陀的迦摩罗因被毒蛇噬咬反倒遇见了悉达多,可她认为这也很好,见到悉达多与见到佛陀一样好。悉达多一直陪伴在昔日的情人窗前,看着迦摩罗逐渐生机消散的面庞,他看到了两人所有的曾经,也由此悟到生命的无常与不灭,刹那即永恒。

悉达多能以平和之心埋葬迦摩罗,却无法同样的面对小悉达多。父亲天性、血缘亲情,这源自物种本能的深情让悉达多充满慈父情怀。对小悉达多无礼行为的无限容忍、宽和,以爱为名的控制、束缚… …这一切让自小父亲缺失的小悉达多难以理解和忍受,最终离家出走,决绝地割裂了这份虚幻的父亲亲情。儿子的离去重创年迈的悉达多,恍然间好似世事轮回,悉达多与自己的父亲婆罗门王远隔多年又在心境上重合:他们都失去了自己的独子。悉达多追踪儿子的脚印而去,在知道儿子又回到当年迦摩罗的花园时止步,他在门外再次顿悟。他认识到自己的爱对儿子来说是枷锁是负累,于自己则是伤口是阻碍。他在花园门外冥想,呼吸间重新走过自己的一生,睁眼之后的悉达多待人少了一些从前的聪明与傲慢,多了一分亲切、关心、爱敬与好奇。

挚友分道扬镳、情人身死、至亲背离、灵魂伴侣年老而终… …少年的悉达多、苦行的悉达多、堕入俗世的悉达多、河边得道的悉达多… …那些过去的、此刻的、未来的自己,都是真正的自我吗?这是悉达多始终辗转求索的问题,也是我们时常会思考的问题。古往今来,这样的思考与质疑不胜枚举,《庄子》中有“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僧肇的《物不迁论》中有“吾犹昔人,非昔人也。”存在主义心理学中有一个议题叫做“自我的真实性( self - au- thenticity) ”即个体不顾外在的压力而忠实于自己的人格、精神与品格,以更简洁的语言表达就是“成为本我”。与之相对的是“成为某人自己”,哲学家们认为生而为人的每种态度与情感的表达,每个行为与选择的背后都是“某人自己”在执行,这些想法或许是瞬间的福至心灵或阴错阳差之下的巧合,并不能完全代表“本我”的真实想法。所以,恰如我用冗长的言语重现了悉达多几次辗转,他矢志不渝孜孜不倦,却在求道途中发觉自己离“道”越来越远。寻求自我是理性的选择,但理性也会让人迷失。理性让人迷失,放纵同样。那又有什么能够让人时刻把握自我的真实呢?

悉达多在历经一切苦乐得失后坐地成佛,那一刹那间的灵光无法从言语间觅得。但从乔文达亲吻他额头后看到的一切大抵可知,悉达多是“悉达多”本身,也是世间的千万生命。或许是天命,或许是佛家所讲的“众生之佛性”,也或许是《尤利西斯》中的那句话:走遍现实,方成为自我本身。悉达多一生所走的路和遇到的人,都让他一点点找寻到真正的自我。那“自我”不是王子悉达多、不是佛陀乔达摩、不是朋友不是情人亦不是父亲,他是“悉达多”的那个“我”,也是亲历世间之后能容纳万方的那个“我”。从翩翩少年到华发苍颜,悉达多和与他相遇的每一个人构成了这世间茫茫人海,他顿悟6次成佛,而我们呢?我们要走过多少岔路,才能找到真我?

《悉达多》讲述了佛陀成佛的故事,却没有告诉我们怎样才能修得正果。全书好似只讲述了一句话:去行走、去体验、去经历,一人行道,我心为法。委心任运,不失其为我。佛不在法义经卷,佛在人心。

《悉达多》读后感(三)

不止一次看到强烈推荐,对其评价极高,抱着不看不能评价的想法去看了。

看的时候突然想到,抱着这样吹毛求疵的念头,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啊,既然看了,就好好欣赏和学习它的长处吧。

这部小说非常容易读下去,大量的排比句的作用,让作品有一种长篇叙事诗的优美(译者功不可没)。后半部关于亲子之爱的反思很深刻,很少看到文学作品里有这样的深度。

看完后总体还是觉得盛名难符,当发现我在用什么做比较对象时,自己也觉得好笑。

这部作品好比登山动员书,言辞优美、引人入胜,而我已经在登山,更需要路径指南和说明。

看《悉达多》最大的收获是,明了术业有专攻,如果需要得到什么专业的指导,还是请教专业人士--挑剔这部小说在求道方面的阐释不如高僧大德的教导,对作者委实太不公平。

又,另一个译本中译者提到这部书曾在美国大学风靡一时--如果大学时读到这一部,想来是会十分惊艳吧。

《悉达多》读后感(四)

我最早读赫尔曼·黑塞,是他的未完之书《德米安》,近乎零死角的自我洞悉与接近哲学层面的自我剖析令人感叹,并与极具正能量的蓬勃之气共同裹挟而至。如果说《德米安》是站在一个敏感多疑、充满希望的少年肩膀上烦恼这世间纷扰的作品,那么这本《悉达多》就是站在一个思想更加深远明晰、自我追求更加强烈的知识分子身上,观察并试图大胆解释众生之相的杰作。

《悉达多》取自佛祖乔达摩·悉达多“八相成道”的故事,但黑塞对其进行了一种全新的演绎:佛祖在他笔下更像一个“凡人”而非令众人信仰的“神”。传说中的“八相成道”不过是一个铺垫,最具传奇色彩的“左肋入胎、右肋出胎”的托胎情节被省略,选取的片段反而是当年佛祖形体枯瘦的六年沙门苦行,苦行结束时牧女神圣的乳糜之供被世俗化,演变成人性欲望的缺口、游戏业的开端。

但这所谓的“凡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对于黑塞本身而言的。赫尔曼·黑塞出身于一个很有文化的家庭,浓烈的宗教意识几乎贯穿他整个生命,会让他下意识地疑惑、思考与追寻,故事中的悉达多就是他在佛教领域的化身,他将其塑造为一个思想者、一个学者。而所谓“思想者”,所谓“学者”,与当下相比,我个人觉得,知识分子这个称谓可能更加贴切。

小说中的悉达多扮演的“凡人”,有着极为强烈的知识分子代入感。其中贯穿他一生的东西,是知识分子的三重“唵”:少年时的“读万卷书”,中年时的“行万里路”以及老年时的“本我即世人”。

“唵”在小说中表示圆满,三重“唵”即人生三个阶段渴望的理想达成。

少年时的悉达多是一个俊美聪慧的男孩,出身于高贵的婆罗门,一心追寻法义与真知,视周围的一切为幻象,试图通过读“抽象”的万卷书来发现世界的本质与潜藏在冥冥之中的真理。这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分子心理,是孩子极度渴望获得知识的本心,所以他宁愿成为一名清心寡欲的沙门(苦行僧),希望通过感知他者的痛苦来获得更高的奥义。

这种感觉就像自己小时候在课堂上学会什么知识,回家后兴冲冲地与父母言说,从中得到的表扬与喜悦即是慰藉。但这也导致自己视抽象、复杂为更高的境界,并过于关注虚无缥缈的概念,从而模糊了看得见的与看不见之间的关系,升腾出一种年少轻狂的傲慢与满足。

正如老年的悉达多所反省的那样:“如果一个人要在一本书中探寻意义,他便会逐字逐句去阅读它,研习它、爱它;他不会忽视每一个词、每一个字,把它们看作表象,看作偶然和毫无价值的皮毛。可我,我这个有意研读世界之书、自我存在之书的人,却预先爱上一个臆想的意义。我忽视了书中的语词。我把现象世界看作虚妄。我视眼目所见、唇齿所尝的仅为没有价值而表面的偶然之物。”

到了中年,悉达多已经敏锐地发现只是“读万卷书”会让他失去生活的实感,于是“行万里路”成为新标准。何为“行万里路”?其实就是实践与经验,用肉体去切实感受人生,感受世界。

放在如今来看,就是离开学校,融入更加复杂多元的社会,融入枯燥琐碎的工作,融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庭。融入到这些当中去的知识分子,就像进入了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所有格格不入的锋芒都会被磨平,生活所有全新的褶皱都会趋于柔软陈旧。

这表现在《悉达多》中,被衍生为一种“堕落”:悉达多一边向名妓迦摩罗学习“爱的艺术”,一边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人,穿金戴银,享受舒适奢华的生活。他自认为是在研究“如孩童般的世人”,认为自己是“极少数,如同天际之星,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没有风能动摇他,他内心自有律法和轨道”,但实际上却是渐行渐远,从研究世人到变成世人,不过是一步之遥。

但至此,他也明白了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世人”:“世人和思想者、学者相比应有尽有……思想者只是思想的孩童般的世人而已。”

如果一个人扼杀了感官意义上的偶然之我,却喂养思想意义上博学多能的偶然之我,他是不会寻得自我的。两者,思想和感官,均为美的事物;两者背后均隐藏终极意义;两者都值得倾听,值得参与;两者均不容蔑视亦不必高估。

在这样的基础之下,老年的悉达多学会同时用精神和感官来感受世界,秉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钻研精神,他选择向河流学习,在这条河中--

他认出“自己的生活也是一条河,这条河用幻象,而非现实,隔开少年、成年和老年悉达多。悉达多的前世并非过去,死亡和重归梵天并非未来。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他开始明白,就算是一颗再微不足道的石头,都有自己的价值,它并非幻想,它可以成为动物,成为人,成为神,而自己爱它的理由并不是这些,而是它的本质。

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赦,所有孩童身上都栖息老人,所有新生儿身上都栖息亡者,所有将死之人都孕育永恒的生命。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同时消亡,同时存在。知识分子的三重“唵”,三次探索,其实一直都处在一个平行关系中,每一次都并没有更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与之相反,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真相,你看的即是真相,即是结果,即是圆满。

所以,也许“接受这个世界,爱它,属于它”,才是最好的选择。

《悉达多》读后感(五)

黑塞的短篇小说《悉达多》创作于1919至1922年,并于1922年首次出版。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欧洲国家一度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中。黑塞在这部小说中通过主人公对东西方宗//教中道,自我和圆满的神秘体验,尝试为当时世界和生活中的多种冲突寻找解决的方案。

故事讲述了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达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戎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达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的世俗的一切。

关文章:

1.《悉达多》读后感

2.悉达多读后感1000字

3.黑塞:悉达多【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4.小王子的读后感600字左右5篇范文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