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编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接下来小编给你们带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在管理学的领域中,《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经典的著作,它的影响力和持久魅力,已经得到了半个世纪的验证。从1966年首版到现在,它在多个国家,发行多个语言版本,翻印三十多次。在管理的学术丛林中,很少有书籍能够像它一样,从理论界、学术界到实践及应用,认可程度得到高度的统一。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从国家领导人到具体的实践者、应用者,都受到这本书的影响。
胡耀邦同志号召在全体干部中学习此书。
朱镕基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及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张瑞敏说这本书我读了无数次,每次感觉都有收获,在海尔的创业中我得到了大量启发。
陈春花老师说:“其意义有如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启蒙作用”,于是她写了《在苍茫中点一盏引路灯,我读德鲁克》,开始了她的管理学研究与实践之路。
有关彼得·德鲁克,在中国一直到现在,从研究领域到实践应用,它的热度从来没有降温,一直持续上升。管理学家与企业家,在聊到管理的时候,如果你不说从他的著作中得到启发和受教,那么可能高度就弱了,虽然有点夸张,但的确是个事实。
这本书一共八章,前五章讲述管理者如何管理自己,后两章讲管理者如何决策,最后一章是结论。
第一章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Effectiveness Can Be Learned)
开篇点题,首先提出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它的衡量标准就是必须要有成果或产品的输出,如果没有输出,那么都不能算是卓有成效。智力、想象力及知识都是管理者拥有的资源,如何把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输出,这是需要管理者卓有成效的工作的。如果管理者的工作一般或普通,那么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管理者是谁?它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工作者等。影响一个管理者卓有成效的因素有四个。
首先,管理者的时间属于别人,不属于自己;
其次,忙于日常事务的运作,无法做其他的事情;
第三,处于一个“组织”之中,很多工作需要协调与协作;
最后,身处“组织”内部,没法看清楚整个“组织”。有效性要得到高度重视,通过锻炼与学习,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第二章 掌握自己的时间(Know Thy Time)
现实生活中,很多管理者是不能掌握时间的,表面上都是时间的主人,实际上每天的时间都是身不由己,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不能合理的安排时间,利用时间,那么就无法卓有成效。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这种资源是宝贵而无法替代的,谁浪费了时间,时间就浪费了你。
在时间的管理中,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时间都用在了哪里,那些工作是自己必须做的,那些工作是别人可以替代的,分清主次。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增加有效性。
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找出浪费时间的因素,是否人员过多,组织不健全,无效会议过多,信息因素不健全等等。
最后统一安排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做好时间的管理者。谁掌握了时间,谁就掌握了自己,卓有成效从掌握自己的时间开始。
第三章 我能贡献什么(What Can I Contribute)
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经常思考,吾日三省吾身,我能为企业做出什么?无非三个方面贡献,
首先是日常工作事务,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
其次是自己及其他人的关系,包括上级、同级、下属等等。
最后是一些日常工具的应用,包括会议、报告、绩效等等。在日常工作中,如果管理者做不到以上三点,或者做的有些不足或偏弱,那么管理者要自我检讨或修正自己。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管理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管理者一定要与企业融为一体,自己若不能贡献什么?那么扪心自问,我够格吗?
第四章 如何发挥人的长出(Making Strength Productive)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定要用人之长,而如何发挥人的长处,这是一项艺术,需要管理者高度的重视。针对不同的人,管理者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缺乏技能的人,管理者要辅助于培训;缺乏物质的人,管理者要进行奖励。不同的人,诉求是不一样的,管理者一定要有的放矢,用人之长,扬长避短。
第五章,要事优先(First Things First)
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管理者一定要分清主次,重要紧急的优先处理。管理者每天面对的事务比较多,纷繁复杂,不同来源,不同时间,不同维度,因此一定要能够从千丝万缕中找到源头,透过树木看到森林,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一定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六个凡事”是最好的分析工具和办法。
第六、七章主要讲述了决策的要素和有效的决策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有科学的决策,用陈春花老师总结的话语说,针对一个棘手问题,管理者就是能够从八个解决方案中决策出最好的一个支撑公司的经营。
第八章 结论
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Conclusion :Effectiveness Must BeLearned),它是可以被学会的。
作为彼得·德鲁克的代表作之一,该书通俗易懂,没有艰难晦涩的术语,备受中外学者推崇。我郑重的向公司的小伙伴们推荐该书,作为必读书,常读常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在导师的推荐下,看完了德鲁克的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摘录了文中自己认为有所启发的几点:
1.当顾问顾名思义只是做智囊,而没有任何权力。所以做起事来必须要讲效益,要不就会一事无成。其次,最有效益的顾问也得仰仗机构里的人来把事情做好。
顾问是个很光鲜的名词,各种各样,或是管理或是战略的咨询公司是我们吹捧的对象。很多人认为顾问是让外行人指点内行人,其实谈不上指点,内行人难免“只缘身在此山中”,如德鲁克所说,沉溺于内部事务,而忽略了外部的效益,顾问的作用或许为里面的人打开一扇窗户。
2.问问你的下属“常常作哪些浪费你的时间,却不产生效果的事情?”
没有下属可问,于是我问了HW。他说我花太多的时间在一些一点都不重要但用于获取心灵上的慰藉的事情上,比如抱怨他没有准时calling等等。我记得他说过这样一个矩阵,重要而不紧急的,如我的一些小事;不重要而紧急的,如上厕所;重要而紧急的,如马上要见的重要客户;不重要而不紧急的,如规划下个周末的活动等等。这对我略有启发,有的时候只是觉得有些事情明知道是在浪费时间,但又不能放手,比如情感上的时间消耗。都用即时的效果来衡量是否浪费时间,是不是太功利了呢?什么才是产生效果的?要怎样衡量效果的大小?是短期的效果还是长期的效果?很多问题。
3.我们通常总是容易过高地估计(而不是低估)自己的重要性,总认为许多事情只有自己来干才行。我在这点上特别容易走极端。我或是认为这件事情非要我来做才可,或是认为这件事情没有我会更好。世界没有了谁都一样地转,历史成就了英雄而不是英雄成就了历史。
4.立志作贡献的管理者确会将自己狭窄的领域与整体联系在一起。
刘老师在IMBA课程上面说了一句话我特别印象深刻,他说,“你做了,但你没有记下来等于你没有做”。可惜有些人擅长于做,有些人擅长于记。知识工作者必须两样都行,不但精通于自己的领域,而且学会让别人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在项目管理中也有这种情况,尽管组织里的每个人并不是都参与到某个项目中来,但是让每个人都了解这个项目在做什么,有什么用,对项目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彼得德鲁克的一本经典之作,在四十年后的中国,被公认为年度最值得阅读的十本书之一。相对于其他深奥难懂的管理学著作,这本书的确称得上“简单”,书中八个章节阐述五个重点,条理清晰,字字珠玑。由于我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3个月,以前在大学中学到的管理学知识很浅显且由于对管理学那些大部头的理论著作有一种天生的畏惧感,所以,这本书在我看来,还是有一些地方没有完全看懂。
德鲁克首先是一个社会生态学家,一个社会生态学家对管理学有这么深的见解真的很不容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两个同属于一个大的学科范畴内的研究方向,从表面上看起来两个研究方向可能风牛马不相及,但是,深入推敲后,往往能结合两者共同具有的优点得出超乎想象的成果。或者说,用完全不同的学科眼光去看待以前看了千百遍的现象、定理、公式、规律,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比如很多心理学家研究管理学,用心理学理论和眼光去看待公司管理,得出很多经典的管理心理学定理,获得诺贝尔奖。这其实是一个眼光的问题,也是一个看事情角度的问题。早年一个很流行的广告,一个小女孩告诉自己的妈妈,苹果里有星星,妈妈不相信,“苹果里怎么会有星星呢?”,小女孩把自己的妈妈拉过来,把苹果横向切开,里面果然有星星!原来,我们从小就被教育成切苹果要纵向切开,从来都没有尝试过横向切开会有什么发现,但是,可爱的孩子没有经过定势思维教育的训练,敢于大胆的尝试,于是,从苹果里发现了美丽!
这是一本很简短的书,除了第一章破题“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强调读者卓有成效学得会,以及最后一章结论: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强调读者一定要学,一定要会,在短短的175页,八个章节当中,提出了五个重点,依序为时间、贡献、发挥人的长处、要事优先以及有效的决策。够简单了吧,只要你学会掌握时间,重视贡献,发挥人的长处,学会要事优先以及做有效的决策,就可以卓有成效,成为一个卓越的管理者。简单归简单,学得会不等于做得好,很多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刚开始时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愣小子,后来偶得一武功秘籍,刚开始练时,还很稚嫩,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苦练了N年之后,终于成为名震武林的大侠。卓有成效的五招,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最终才能将追求卓越变成一种习惯,才能发挥出无穷的威力。
在一个公司中卓有成效讲究的是绩效,绩效的好坏,要有个客观的标准。判定的结果才会让人心服口服。让知识工作者心服口服,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只要心服口服,可以让他们将原本是外界的目标压力,转化成内心追求成长的动力,不用浪费精力为落后找借口,专心致志为超前找答案。只要同辈做得到,不服输的自己也可以做得到。卓有成效的个人,像是一个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刺激每个人成长,帮助公司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组织。德鲁克老前辈将管理的适用性扩展到了非常广泛的范畴,组织类型从企业/商业延展到了几乎所有的各类社会组织。只要有组织就需要管理,同时只要需要做决策就需要管理者。“管理”不再是高层经理的特权,管理者的队伍扩大了,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不论其是否有下属,不论职位高低,只要是因为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而不论职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位管理者,就必须力求工作有效。作为一个教育行业的公司,其核心工作是整合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培训机构等这些社会资源,最大化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创造价值,其从业人员的工作,绝大部分是组织、整合、协调、沟通及管理。因而,在公司内部绝大部分员工应属于管理者的范畴,管理者不应只局限在中高层人员,也不能只局限在有下属的人员。公司在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及自己优劣势的情况下,适时提出了战略目标,怎样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有赖于公司绝大部分员工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即是他们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是我读书的一点点感想,书中还有很多地方我似懂非懂,以后要加强管理学方面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