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写的《四世同堂》真实记叙了北平沦陷后我国畸形世态,从书中的文字里,我们能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炎凉,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四世同堂读书心得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四世同堂读书心得1
《四世同堂》是我读的最过瘾的一部中国近代文学书籍,没日没夜的看了几天,给我的冲击却是久久不能平静的。故事里的人都是那么活生生的,在小羊圈胡同演绎着自己的悲欢离合,荣辱沉浮,他们的生活因为日本人的到来和离去而发生了质的改变。
谨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带忧郁的瑞宣、由隐士诗人变为革命斗士的钱默吟、任劳任怨的大嫂、热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爷、狡猾却正直的白巡长、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四大妈、无聊无耻的瑞丰、冠晓荷、阴狠的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堕落的招弟、聪明勇敢的桐芳、最终成为革命青年的高弟,还有孙七、小崔夫妇、陈长顺、小文夫妇、丁约翰……八年的厚重写在了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那个年代的风雨飘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给中国留下了无尽的伤痕。
说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汉奸形象。“汉奸”,这个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们只是目光短浅的爱财小人,为了财出卖了国家和自己的灵魂。他们风光,人们看着恨;但他们死,人们看着却不是想象中的痛快。“汉奸”是可悲的,因为没有了对国家的爱对自己的尊重,他们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怜人。其实,他们因为日本人的到来而生,却没有因为日本人的撤离而亡,他们存活在很多人的潜质里,只是后来的社会不同了,“汉奸”不流行了,不流行并不代表就不再存在了。
钱默吟老先生是全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总是忽略书中如此坚强的一个老人。撇开他的政治观点不说,单单他的坚强勇敢,就足以是全书一抹不容忽视的风景。钱老是个有知识有文化懂事理的人,这在那个年代是个不可多得的革命战士。在全书缓慢的节奏中,钱默吟是一个紧凑的神秘的形象,俨然为书增加许多铿锵之力。中国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钱先生这样的人,才终于站起来走向光明。
中国人是痛恨日本人的,看着《四世同堂》,你会更加确信自己对日本人的恨。然而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又是无助的,新旧社会的交替给人带来的迷茫是无尽的,人像是迷了路,是不知所措的可悲。所以有的人革命了,牺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惨死了,没有一个人是完整的存活了下来。
战争结束了,没有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悲壮。然而,《四世同堂》并不是一个悲剧。人们一直疑问老舍先生为什么要给大家一个不是结尾的结尾,人们诧异于故事的戛然而止却不知结局。其实所有的故事都是没有结局的,结尾一句“起风了”,我想就足以表达老舍先生的意思了。历史的车轮辗转向前,历史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风了,但不一定吸沙,或许打雷,或许下雨,渺渺茫茫。中国始终推着大车前进,泥泞和伤痕总是有的,但回首过去悲壮的一页,除了记忆和叹息,我们应该看见预示着的光明的未来。感谢老舍先生给后世留下了这部中国的《战争与和平》。
四世同堂读书心得2
终于把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口气读了下来。这是一篇不错的长篇小说,虽然小说最后以悲剧结尾,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出那些爱国的人民对祖国的忠诚和爱戴。
谨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的瑞宣、由隐士诗人变为革命斗士的钱默吟、任劳的大嫂、热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爷、狡猾却正直的白巡长、乐于助人的李四爷四大妈、无耻的瑞丰、冠晓荷、阴狠的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高亦陀、堕落的招弟、聪明勇敢的桐芳、成为革命青年的高弟,还有孙七、小崔夫妇、陈长顺、小文夫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瑞宣是祁老太爷的长孙,虽然他同瑞全一样希望去参加革命,但终究放不下这个家。瑞全则不同,他毅然帮助王排长离开北平,亲手杀了自己的初恋做了特务的招弟,把一个新一代的青年刻画的淋漓尽致。
书的另一个重点,便是汉奸了。老舍先生笔下的他们让人读后对于他们的行为不禁咬牙切齿,而对于他们的死却又无法觉得痛快。他们这些汉奸们即使到了临死仍执迷不悟。大赤包在狱中仍一直让别人称她冠所长。冠晓荷,他对日本人永远是必恭必敬,直到临死,日本人要将他活埋的时候,他也没有异议,就连日本官兵对于他的这些态度都称之为“良民”。祁瑞丰,蓝东阳,胖菊子,这些也都是中国人的败类啊!
我想,这篇小说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去享受没有战乱,生活美好的每一天!让我们去热爱祖国,去热爱生命,这才是老舍先生写下它的初衷。而不要像那些背离祖国,悲惨的汉奸一样,被世后万人唾弃。
四世同堂读书心得3
读罢《四世同堂》,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位老人,他的眉头是紧锁的,嘴角却浮现出一抹冷笑,他的眼神中时而满是泪光和同情,时而又满是轻蔑,他就是老舍先生,随着他的笔端,我得以更近距离地体会到八年的战争与奴役,一切惶惑与饥荒,在腥风血雨中忍辱偷生的人们的痛苦与奋起……八年的抗战亦是一场精神文化的大洗礼,瑞全,高第的冲出禁锢,投身革命,让我看到了青年的力量,而钱先生的变化更让我看到了中国革命坚实的文化基础,如果说中国的旧文化是香美的玫瑰,那么只要武装起斗争的刺,坚强自己,就能让香美的玫瑰和刺联合起来,使玫瑰安全。
而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正是缺少了这一根刺,这本书中,典型代表便是瑞宣,他空有一腔热血,一身本领,却担负四世同堂的责任,“家”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使他步步小心,对于自己的弟弟瑞丰,都不肯打一顿以示惩戒;面对日本人,他只能在心里仇恨,而将尊严、耻辱咀嚼,直到嚼成一滩苦水往心里灌。他认识到自己的怯弱,却又无可奈何;他想提起战刀,但感情上,他总是会先替家里人想想……正因如此,他没有决心,没有信心,没有可以一直走下去的道路!他或者永远不会被捕,不会受刑,可是也永远没有快乐!他的心受着酷刑。这样的性格,没有刺的性格,是当时的北平人固有的,也是直至如今,还有许多人带有的,思想先进积极,而行动上却得过且过,愿意反抗,但却思前想后,最终决定保全自己的性命和亲人的安全,这样的后果作者曾反复强调,那就是“都得死!”——这是一声警钟,敲击在我们心上。当生活中,有人插队时,我们为什么不理直气壮地让他退出?当职场上,有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时,我们为什么不举报?当世界上,日本拿下钓鱼岛的气焰愈加嚣张时,我们为什么只在网上大肆辱骂,而不做一些理性的,真正有用的事情?
或许你会说,一根刺的力量何其微弱,以卵击石或是特立独行,不过都是自取下策,正因人人如此,何以文明?何以公正?何以安全?一根刺的力量即使再小,也会是切肤之痛,几根刺在一起,就已经使邪恶望而生畏,若是人人都不再做香美的玫瑰,而是一根有刺的玫瑰,那这个社会有怎么会不成为一个巨大的玫瑰园呢?四世同堂是多少人的理想,可别忘了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家去关心,这个家需要的不仅是爱,还有我们的刺。
四世同堂读书心得4
去年生日同学送的《四世同堂》,三部,一年过后,有点惭愧,才看了一部!开始看时,就想着到时候看完了能写篇读后感,就像初中还是高中那时候常写的读后感。此刻摆在自我的床头,却总有些原因,让你静不下心看第二部,那就先写写感受,看后事如何?
第一部,《惶惑》。瑞宣、瑞丰、瑞全,祁家的三兄弟,有着不一样的性格,走着不一样的道路。
记得当时看到瑞宣的一段独白时,自我就发了一个动态,与其说当时自我特能理解瑞宣的感受,倒不如说那一刻的自我就是瑞宣。文章写道:瑞宣认识他自我,他觉得他的才力,智慧,气魄,全没有什么足以傲人的地方,他只能尽可能地对事对人尽到他的心,他的力。他不肯用坏习气减少他的石子的坚硬与力量。他明白在人世间,他的尽心尽力的结果与影响差不多等于把一个石子投在大海里,可是他并不肯所以而把石子可惜地藏在怀中,或随便地掷在一汪儿臭水里。
当然,我不是瑞宣,我不可能遭遇这样的状态。可是就像瑞宣认识了他自我一样,我仿佛也看到了自我。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自我做事不够细心谨慎,也没多大的智慧与才气,从小到大,最怕填你的特长是什么?最怕问你擅长什么?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可是,却总有那么一股劲,坚持着自我,保留着初心,我还能做点什么,我至少还能够改变点什么,我觉得,人就是要这样吧!
哪怕你只是在做一件很小的事,连你都不觉得它重要,可是,做了,好过走向一条相反的道路。或许,就是因为大多都是这样的人,大多人都有着相同的一个初心,大多的初心都是朝着一个好的未来,此刻我的眼里,我们的眼里,大多都是完美。
瑞宣,在那个时代,代表着大多数的人。应对国家一点一点地被日本侵占,期望能投身到反抗中,哪怕为战争献出自我的生命。但作为兄长,背后一个家庭需要他支撑,祖父病了,母亲常年多病体弱,二弟心中根本无家国之痛,反而为日本人做事,三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战中,做了他想做的事。而他,就成了整个家庭的顶梁柱。他矛盾、痛苦、无奈,满腔的热情只能藏于心中,尽力压制。我想,即使时代在变化,瑞宣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缩影,一个代表,背负着很多,不能放手去做自我想做的事,一方面来自于外界多方面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自身。
或许之后他主动踏出了那一步,带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或许那个时代逼迫着他不得不迈出了这一步,艰难困苦地行走着,或许我相信,瑞宣的初心都不会变。
我们只愿心怀清欢,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四世同堂读书心得5
我曾以为自己瞭解日本侵华的这段歷史但直至阅读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我才明白之前的那些瞭解是多么的浅薄。老舍先生在这部作品中,用平实无华的字句和真实细腻的描写令我仿佛置身于那段中国的土地被侵略者践踏、中国人的尊严被凌辱、中国人的生活被摧残的战争岁月。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切肤之痛,这种痛不仅震撼了我的心灵,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也令我对中华民族遭受的这段屈辱的歷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
再现真实的历史洗涤人类的灵魂
《四世同堂》这部作品横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但是所发生的一切却不曾离开小羊圈胡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区区一个小羊圈胡同各型各色的人物却已然代表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千千万万不同心态的中国人,整部作品实则为中国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在老舍的笔下每个人物既平凡渺小又特徵鲜明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人生际遇才最真实、最普遍和最有代表性。老舍先生正是通过对小羊圈胡同中各种文化层次的代表性人物如英勇抗敌的钱老大和祁老叁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不堪受侵略者欺压的棚匠老刘、小文、小崔、孙七爲了飞黄腾达而沦为民族和国家罪人的大赤包、蓝东阳,只因贪恋享乐就甘心对杀害自己亲人的兇手们俯首贴耳的瑞丰、冠晓荷以及封闭自守、知足苟安的祁老人等等的精心塑造和细緻入微的刻画,一方面歌颂、弘扬了中国人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毅勇敢的民族气节另一方面也鞭挞、谴责了那些出卖国家利益的民族罪人,同时也对那些苟且偷生、麻木不仁的思想进行了批评。
众所周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令人髮指的罪行,但是与很多作家不同的是,老舍先生并没有用一些咬牙切齿的激烈言辞痛駡他们而是用一些举重若轻的词语,透过描述北平沦陷后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和畸形的世态,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作者对待歷史客观理性的态度和精湛纯熟的写作技巧,使这部经典着作更具真实感。
《四世同堂》可称得上是一部最底层百姓的抗日史。阅读此书,我的灵魂似乎得到了一次洗涤。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以对善、恶、美、丑的褒扬和批判警示了世人:歷史就是一面镜子,它会照射出你的灵魂。
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特徵,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命运。老舍先生在揭示当时社会一些人性的丑陋和堕落的同时,也着重于从文化的层面探究何以一个有几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国会被欺凌的塬因。作者将中华民族遭此劫难的问题的根源指向了中国封建古老的家族思想。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家是封建礼教的堡垒,它包含了等级观念、宗法祖训、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四世同堂等诸多内容。祁老人、韵梅都是封建传统观念的受害者,连祁瑞宣这个博士,在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裡,思想也无法衝破这个封建礼教的堡垒。老舍先生对以北京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深刻剖析,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的部份,但是也有腐朽和落后。只有吸取其精华,摒弃其束缚人们、阻碍社会进步的糟粕,中华民族才会真正地强大起来。
维护和平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四世同堂》完成于抗日战争结束不久的1948年,当时的老舍先生就可以超越民族的仇恨,在书中宣扬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宽恕,这是我对老舍先生的由衷敬佩之处。
书中抗争精神的代表---钱先生,曾经想为孙子起名叫〞仇〝,但是最后却在面临敌人死亡威胁的时候,还是顺从了自己天性中善良和宽恕的一面,在狱中为孙子起名为〞善〝﹔刚刚经歷了丧女之痛的祁瑞宣竟然能够保护日本老人﹔那些被伤害、被侮辱了的人们放弃了本可以实行的復仇,而选择了理智和礼貌。这些人物只是平民百姓,但是他们却让我看到了人性中的美好,我为此而深受感动。老舍先生不但让我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抗日战争、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有了真切而客观的认识,也令我懂得了和平的可贵和重要。
瞭解歷史不是爲了宣扬仇恨,而是爲了让人们更加懂得珍爱和平。希望我们读完此书后都能够放下心中的那块沉重,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歷史,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发展未来。人类需要和平,维护和平应该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四世同堂》是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经典着作,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