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的初中读书心得1000字以上

悦读网-读书,分享!

灿烂千阳的初中读书心得1000字以上

读书心得/2021-09-08 21:51:54

《灿烂千阳》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二本小说,以两个女人的一生作为主线,讲述了在动乱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灿烂千阳》初中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灿烂千阳》初中读书心得篇1

读完小说后看评论里面说,译者对于出版社擅自改了书名很不高兴,应该是“一千个灿烂的太陽”。现在回头来看,觉得的确,“灿烂千陽”有些过于追求语言上的美感,而在意向上表达得并不够准确。“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陽。”但是就算是一千个太陽的光芒,也驱赶不走被战争笼罩的黑暗,散不去人们内心的恐惧与冷漠。玛丽雅姆,小说的女主人公,她一生受尽了悲惨与屈辱,但是她的圣洁,她骨子里的坚忍顽强,在她灵魂深处的高贵品质,永远不会随着她的死而消逝,她永远都在人们心中,在那里,她会发出一千个太陽般灿烂的光芒。

在读这本小说时,哭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玛丽雅姆要被执行死刑的时候。胡塞尼用他温婉柔和的笔触,用了很长的篇幅,把玛丽雅姆的心境描绘的及其细腻感人。她自出生就是低贱的‘哈拉米’,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让她一生受尽了悲惨与屈辱。最初,在隐约感到一切的信仰都是她臆想的美好时,她还是懂得去抗争,但是慢慢她已经不再有力气去争取,她明白一切都是徒劳。她一生所遇非人,多年来已经心如死灰,一直躲在自己心里的角落,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她说“爱是是人遍体鳞伤的错误,而它的帮凶,希望,则是令人悔恨莫及的幻想”,而她再也不会让自己存在一丝一毫的爱与希望。她不知道悲哀失望是什么滋味,麻木的活着,毫无怨念。可是就算是这样,就算她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就算是她强迫自己用现实的残酷层层包皮裹住内心,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有嫩芽从内心深处冲破层层阻碍迅速成长起来,那是她积压了一生的希望。她终于还是梦到自己可以不被排除在兄弟姐妹之外,梦到父亲来接她回家,梦到母亲呼唤她回家吃饭,梦到好多好多美好的片段。她知道自己一生都过得不好,但还是忍不住希望可以活得再长久一些。她强迫自己压下去的希望,最后还是都燃起来了,虽然再也没有机会实现。她觉得自己从莱拉和阿兹莎那里得到了爱,这是她黑白的人生中仅有的色彩。为了莱拉一家能活下去,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自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在最后时刻,她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令人深深地震撼与感动。

第二次,是莱拉到玛丽雅姆的泥屋去,在那里,莱拉让自己的怀念尽情释放,当她闭上眼睛,玛丽雅姆的面容就那么清晰的在脑海中浮现。突然之间,时光又仿佛迅速倒流,她看见年轻的玛丽雅姆就坐在桌边认真的缝一个布娃娃。这一幕也清晰地在我眼前浮现,我看见还是那么年轻的玛丽雅姆,面容平静祥和,眼神透亮纯净,充满对未来的希望。这个女孩,她以后不会对生活有太多要求,不会展露自己的悲哀失望以及被人嘲笑的梦想,纵使生活艰辛,但心中的爱与善良始终不曾被磨灭。她不停地被污泥冲刷,内心却依然高贵圣洁,她的灵魂深处,有着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将之摧毁的信念与希望。在莱拉离开泥屋时,她轻声对玛丽雅姆说着再见,仿佛不忍吵醒她的安睡,而我,也早已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

最后一次,是在莱拉取走玛丽雅姆的父亲留给她的东西时。莱拉无法理解那个放着木偶奇遇记的录影带,玛丽雅姆跟莱拉讲了几乎是所有的遭遇,但是唯独没有提及这点。坐在父亲的电影院里面和兄弟姐妹一起看木偶奇遇记,是她小时候多么强烈的愿望,不过她早已明白了那时她是多么的异想天开吧。我不知道她会不会后悔,如果她当时想要的不多,满足于跟父亲一周一次的相聚,能理解母亲爱她的方式,那么这个谎言是不是就不会被戳破,或者至少持续的再久一些。现在父亲把木偶奇遇记寄给她了,可是她再也看不到了,也永远不会知道父亲在用这种方式,企图赎罪,祈求她的原谅。而那封信,更是让我泪水涟涟一度读不下去。信里满满的写着一位父亲的无奈羞愧以及忏悔,他说玛丽雅姆是个乖女儿,说他怀念和她在一起的日子,说他后悔太多太多的事情,说他终于恍然大悟的时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他给玛丽雅姆封上了自己的`一点遗产,他知道一切已经太迟,但还是希望死后能当她的好父亲。已经心肌衰竭面临死亡的他,多么希望最后还能见见自己的女儿,他希望像一位真正的父亲那样,为她开门,然后把她抱在怀里。但是他终究没有等到。一想到这位老父亲始终满怀期待等着敲门声响起,但最后落寞而又绝望的死去,就心酸的不能自已。玛丽雅姆小时候那种心情,终于也轮到他来体会。而更让我感到心痛的是,玛丽雅姆不曾有机会阅读这封信。她永远也不会知道,曾经深深伤害过她的父亲,在最后时刻不停地跟她说着原谅我,那么真切的恳求她来看看他。她这一生都没有好日子,而上天连父亲做的最后一点弥补都不肯给她。

最后,莱拉坚持回到了自己的家园,重建了孤儿院,她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希望,活下去。这个国家有着络绎不绝的苦难,在这个国家最底层的妇女,更是受尽了落后制度的压迫,不过它就像耸立的城墙,虽然伤痕累累,一点儿都不漂亮,但依然屹立着,而它的子民,虽然可能都已对生活绝望,但我相信,他们被冷漠恐惧包皮裹住的心里,总会有希望的嫩芽试着冲出障碍。玛丽雅姆离他们并不远,她就在这儿,她在所有人心中。在那儿,她永远会发出一千个太陽般灿烂的光芒,让希望的嫩芽得以茁壮生长,最终成为茂密的树林,为他们撑开自己的那片天空。

《灿烂千阳》初中读书心得篇2

这是一本继《平凡的世界》后又一次深深感动我的书,感谢作者带给了我全然不同的感受,让我认识了阿富汗,让我去了解阿富汗人民所经历过的苦难,尽管这苦难或许只是一部分。

作者展示给我的是人性的光辉,人们心底埋葬的关于希望的种子,无论在怎样艰难的处境,这粒种子永远不会死去,终有一天,希望会萌生出嫩绿的芽,救赎每一个虔诚的人。两位阿富出身汗完全不同但又普普通通的女性各自带着不属于同时代的悲惨回忆,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摧残,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又让她们缔结情谊,如母女般相濡以沫。在不可宽恕的年代,有着无法抹去的记忆,最终,自由与幸福抵达了穿越了战乱的莱拉,用玛利亚姆的生命。这是20世界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阿富汗,这使我十分震惊,我意外于此般生活竟然发生在这么近的年代,这并不是过去,或者这还是未痊愈的伤疤。

我没法去深刻地体会阿富汗女性的苦难生活,我无法了解她们一生的深重灾难,但是,由她们,我更加感激并珍惜现在的生活,我自由,我拥有自己的权利。我出生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和平的国度。

我喜欢看书中字里行间传递给我的主人公自我救赎的毅力,她们有她们的信仰,或许我无法完全理解这样的信仰对她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隐约可以体会,信仰是她们身体中不能缺少的东西,就像大脑,就像血液。但是令我十分悲痛的是宗教往往被用作成有些人实施残暴、谋取私利的幌子,但信仰本身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这是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零星感受。我相信,它能带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

《灿烂千阳》初中读书心得篇3

我哭了,是一种毫无顾忌的流泪,是一种毫不掩饰的啜泣,是一种来自心底的情感冲击。灿烂千阳,很美的名字,犹如雪后红湖上出现的第一道太阳光的反射。并不耀眼,但却直直射进我的心,不偏不倚,正中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我来自一个小镇,虽然处于工业化与农耕文明的尴尬夹缝中,但我依然爱它。就如同玛丽雅姆出生的那个古尔德曼村一样,虽然贫穷、单调甚至乏味,但是玛丽雅姆在那里度过了自己愉快的童年,有着美好的记忆。也许在许多年以后,玛丽雅姆心中最美的地方,应该还是她的那间充满花香的小泥屋。一个本不应该来到世间的孩子,一个从来没有真正享受过父爱的孩子,一个内心情感丰富打着花蕾的孩子。因为种种无可奈何,走向了一条与她愿望相背离的道路,越走越远,甚至都没有办法回头。花朵还没开放,就已经凋谢,叫人如何释怀。无论是政治也罢,宗教也罢,都无法阻挡人性的复苏。传统的习俗让玛丽雅姆无声的忍受着丈夫野蛮与粗鲁,让玛丽雅姆将自己的心埋藏起来,把自己沉浸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时间是最懂情的,它可以让一个还带着乳香味的黄毛丫头迅速成长为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同时,时间也是最无情的,它可以让一朵正在绽放的花朵迅速的凋谢。

正当莱拉享受着美好的青春时光与爱情时,玛丽雅姆却以相同的速度开始衰老,枯萎。一个是大学教师的女儿,一个是佣人的私生女,俩个看似不可能有交集的女人,就在炮弹横飞,战火满天的废墟里走到了一起。也许从一开始,拉德西就心存不轨,目的不纯。但是,玛丽雅姆却无丝毫的恶意,面对被战争夺去双亲的莱拉,玛丽雅姆尽己所能的对其进行照顾,甚至不乏怜爱之心。当莱拉为了保住肚中的孩子而嫁给拉德西时,玛丽雅姆开始反抗。当然,这也只能是为自己的生存地位所做的挣扎而已。她并不是有心刁难莱拉,只是在努力争取那小的已经不能再小的生存空间罢了。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女人,拥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心存不同的人生梦想,不但无交集,甚至还会存在敌意。直至阿辽兹的出生,并不是所有的生过孩子的女人才会存在耀眼的母性的光辉。当玛丽雅姆的手指被阿辽兹湿润而又温暖的小手握住时,储存在她体内的母爱瞬间被唤醒,她那被压抑很久的人性也开始复苏。她开始与莱拉交朋友,悉心照顾阿辽兹,开始诉说自己心中的梦想,开始与莱拉分享最美好、最痛苦的记忆,开始从未有过的人生体验。尽管这些巨大的生活改变在我的眼中显得很微不足道,但是玛丽雅姆仍旧很开心,毕竟这是在战争时期。两位女人相互帮助,相互搀扶,相互安慰,相互鼓励。忍着失去至亲之痛,失去至爱之痛,在一个男人的统治之下,战战兢兢地生活着。每一次的反抗与逃跑,都换来的是一次比一次更狠的毒打。政治环境的限制,宗教习俗的控制,让两个女人找不到生活的出口。就在我心灰意冷时,塔里克出现了,他的出现给莱拉带来了希望,同时也带来了灾难。莱拉知道拉德西的骗局,当然玛丽雅姆也清楚,莱拉开始最后一次的反抗,这也许是一次同归于尽式的反抗,但莱拉预料到了结局,却从没预料到过程。我到现在也无法理解,当时是什么促使玛丽雅姆拿出如此大的勇气做出如此决绝的选择,友情?亲情?对梦想的渴望?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也许就根本不会有答案。但是,我知道,玛丽雅姆的选择是无怨无悔的,是第一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自主的选择。她的自首,她的监狱生活,她的审判,她的执行,这一切让市草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玛丽雅姆,一个充满希望的玛丽雅姆,一个到现在都会让我痛哭流涕的玛丽雅姆。

写到这里,我已近不能再继续下去了,眼泪已经再一次止不住的开始决堤。喀布尔灿烂的阳光可以照在每个人身上,如果没有战争,没有纷争,没有……,一切都会好起来,阿富汗的人们已经经历太多太多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了,市草不希望他们继续这样下去,相信所有人都不希望,玛丽雅姆也不会希望。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会流出眼泪,不是悲伤,不是绝望,不是无奈,而是明媚的眼泪,是希望的眼泪,是喜极而泣的眼泪。

《灿烂千阳》初中读书心得篇4

“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场。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灿烂千阳》这个美丽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动听的书名深深吸引,眼前仿佛出现了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的壮观画面。然而,深读后我发现,这部小说讲述的故事并不壮观,甚至说不上壮美,只有一种寒到骨髓的痛。

小说作者卡勒德·胡塞尼以女性视角,还是两个女主人公的视角,来描写阿富汗家国政局动荡背景下女性由来已久的低下地位,在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不由得屡屡为之动容。小说时间跨度三十年,记录了阿富汗陈旧制度封闭环境下妇女地位的严重不合理以及通过这些女性的苦难与救赎在绝望之中微弱地照亮了几许希望之光的故事。让人最为痛心的一段是无麻药剖腹产,而且此处作者的叙述手法更是凸显了女性人权的丧失,被动手术的对象本人连第一知情权都没有,医生当面都不直说只是意会丈夫,完全不把女人当人看待!

即使这样,只要能做手术把孩子生下来,女主人公也欣然接受。是要有多么大的忍耐度才能忍受得了清醒状态下手术刀刃刺穿肚皮划下长长的切口完成分娩?这与地狱有何区别?不知道阿富汗妇女是不是世界上最深受苦难的女性,也许凡遗留落后制度的地方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女性人权的牺牲。你敢说即使在我们身边,那些“罪过都是女人造成的”腐朽落后潜意识不存在吗?

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女性,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和所有的失落。

还好有这样的作家,可以让我看到我所不了解的世界,也让我倍加珍惜我现在所拥有的生活。有些东西不是我们能改变的,但通过这些文字,也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些让人扼腕的事实。也许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文字的力量却真的是无法言说的。

《灿烂千阳》是个很动人的故事。阿富汗的生活离我们太遥远、太陌生,但读起来,这些人物好像就在眼前。玛丽雅姆、莱拉,这些女孩成长为女人,都富有高贵善良的品质,扎根在她们心里的,虽然只是平凡的生活,但她们却熠熠生辉。尤其是玛丽雅姆走向死亡部分的描写,我觉得她简直就是圣母——正如书名所说,“一千个灿烂的太阳”,让充满伤痕的心灵永远有一丝温暖。绝望与希望纠缠,爱与恨的碰撞,失去的与得到的,堕落的与升华的,胡塞尼的故事朴实无华却因为其叙述中透出的悲悯情怀而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铺陈了阿富汗所有的贫穷、苦难、无知、残暴和专横以后,以一个生命的瞬间爆发与终结震撼人心,以许多温情的细节来消弭和修补人心的裂缝,濒死的绝望旁闪耀的灵魂之光正如一千个灿烂的太阳,诞生成一个民族不灭的希望。

读完合上书页时,我常常想,到底是什么感动了我,使人一次又一次地泪流满面?是玛丽雅姆对莱拉、阿兹莎的爱,是莱拉对少年爱人塔里克的坚持与信仰,是他们在巴基斯坦安顿下来却又毅然决定回到阿富汗,只因那里注定是他们一生的根源?或者,是因为故事的结尾,莱拉抚摸着腹中的婴孩,默默唤她为“玛丽雅姆”?我闭上双眼,努力地在脑海中想象她们的脸庞——阿富汗妇女坚毅而又写满沧桑和屈辱的脸庞,她们藏在布卡后面卑微的眼神和紧抿的嘴唇。我很想知道,不幸的人,她们的生活把她们带到这里,又将去向何方?无法逃避的战争,无法改变的过去,无法预知的未来……而关于“爱”的信仰,是永恒的力量之源。至于途中所遇的那些看似不可跨越的困难,在接受过无数次阳光雨露的恩惠后,忽然发现,它们都是多么的不足挂齿!

《灿烂千阳》初中读书心得篇5

去年寒假在家读完了《追风筝的人》,现在读完了《灿烂千阳》,感觉两个故事都令人震撼,让人深思。我想,没有什么能比战争更加给人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的胜利远远比不上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悲痛。或许我们会在各种电影的感染下,对英雄充满敬佩和向往,但是,真正面临和经历过战争的人相比,电影描述的任不够真实。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又是何等的深重啊。没有食物,疾病蔓延,残疾,死亡,冷酷,凶暴,阴险……随战争一起滋长。能避免战乱,实属不容易。人的贪婪和野心无时无刻不不助燃着战火。战争中受苦的人,他们能活下来,是万分艰难的。和平只有经历战争的人再懂得其珍贵。

在读《灿烂千阳》过程中,深刻地意识到人性在灾难面前则会尽显,求生的本能会使人们干出疯狂的事来。世界越来越动荡,大国强国的人民的美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是建立在他国人民的生命上。放眼望去,由战争,可以进一步深挖人性,看到的是血腥的自然法则和人性道德的共存。弱肉强食的同时又存在帮助弱者的力量。没有这力量,人类与野兽的距离也就不明显了。这力量的根源,是一种爱,我们可以谓之“博爱”。

我们可以自己问问自己,是否具有博爱之心。看完这两本书,我先想到战争,随后又考虑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从灾难中,又思考人的本性,作者也将人的本性在两本书中一一展现。思考人性,又进一步想到了人类的前进道路。由此,想到的是如何拯救人类自我毁灭的方法,因为,不论多么文明的国家,都会有从盛转衰。人类的盛衰在于自己的认识。这是取决于人类整体而不是少数智慧者。因此,我很想知道人类本身与战争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与自己今后所面对的毁灭之间的关系。人类自身具有毁灭自我的性质,就是说,人类的毁灭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作为关系密切。但是,人类仍然具有其它生物所没有的特性,人类能反省,会改正,能学习,能吸取教训,能有智慧的思考。我相信,人的好品质与恶性是有一样强大的力量,能让人存活下去。因为人类仍然有好的本性,能让其获得不可小视的力量,从而生存下去。或许,人类会毁灭,但不会消失。人的恶劣行径的确与日俱增,人人都是有自私的一面,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矛盾。我想,要思考出这些东西的根本需要花很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我是很愿意去思考,想弄明白宇宙,人,生物,以及世间的种种奥妙。我知道,自己才疏学浅,这的确是事实,但我觉得,努力去试试,肯定会有点进展的。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思考一些难以解答的问题,或许能改变人的思想,起到好的引导,这也是有可能的。书籍还是很好的,这个时代,书籍所起的作用,没有减少,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其他形式的事物出现,让人们的认知和理解有了增强和提高。我们需要思想火花的碰撞。越多的交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进步,可以改善人的思想,得到更多的智慧结晶。批评和包容,使我们更应该学习的品质。而现在,批评似乎多于包容,这需要平衡。和谐,是共存知道,但绝不是解决人类自身问题的良方,和谐能解决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问题,缓和人与人的矛盾,但不能真正完成指引的使命,但我们的确需要先做到和谐,这是必须做的。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