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读的几本书,都带给我极大的震撼,而《时间的秩序》这本书似乎已经预示我全年阅读的主题将转移到物理学,因为我已经翻出来之前未读的《七堂极简物理课》,并下单了作者的其他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时间的秩序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大家进行阅读和参考。
时间的秩序读后感1
时间是什么?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问出这个问题的人。
带着这个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
作者在书中连续发问:“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而非未来?是我们存在于时间之内,还是时间存在于我们之中?说时间‘流逝’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什么把时间与我们作为人的本性,与我们的主观性联系在一起?当我倾听时间的流逝时,我到底在倾听什么?”这引起了广大读者对“时间”的重新认识和思考。
关于时间,我还有很多疑问: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存在吗?如果存在,那么它是以何种形态?为什么要称之为时间?钟表真的能测度或者代表时间吗?时间可以倒流或者快进吗?如果活在没有时间的世界里,真的会是一片混乱吗?
也许正如作者所说:时间是最大的奥秘。
在第一章作者就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事实:时间的统一性消失了。因为时间的流逝在山上要比在海平面快,也就是说时间在不同高度流逝的速度是不同的,不均匀的。也许这种细微的差别我们根本感觉不到,或者即使知道有这种差别,好像对我们的正常生活也没什么影响。但我们还是应该意识并尊重一个事实:时间在较低的位置比较高位置要少。
一些看似不证自明的事,实际上仅仅是偏见。不得不承认,人们的认知是受限的。
作者认为世界是由事件构成的。这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的描述观点有些相似: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事件便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具体表现。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描绘的时间方程中不存在单一的“时间”,而是有无数的时间。两个事件之间经历的时间并不是单一一个时间,就如同两个先分开再放到一起的时钟。物理学并不描述事物“在时间中”如何演化,而是描述事物在它们自己的时间中如何演化,以及“时间”相对于彼此怎样演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时间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它的普遍性在于所有的事件都有时间为证,它的特殊性在于所有的事件都有各自专属的时间为证。
通过把世界看作事件、过程的集合,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与描述世界。这是与相对论兼容的唯一方式。世界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事件的集合。物体与事件的区别在于,物体在时间中持续存在,而事件的持续时间有限。我们所理解的世界的基本单元并不位于空间中的某个特定点。如果它们确实存在的话,它们既在某处,也在某时。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限。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果说时间一直在不停的流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区分过去与未来呢?是以现在作为参照吗?现在又该如何定义呢?一个点?一条线?
作者从一个很有意思但又比较合理的角度切入,尝试找到过去与未来的区别,这便是热学中的熵增定律。在世界的基本方程中,仅仅在有热量的地方,时间之矢才会出现。例如念头,从过去延展至未来,而非反之——实际上,思考也会在我们的大脑中产生热量。因此时间与热量的联系是根本性的:每当过去与未来差别显现,都会有热量参与其中。如果一个过程倒过来看很荒谬,那么一定有东西被加热了。
熵在过去比较低这一事实导致了一个重要结果,它对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区别十分普遍也很关键:过去会在现在留下痕迹。
存在的是过去的痕迹,而非未来的痕迹,仅仅是因为过去的熵比较低。不可能有其他原因,因为过去与未来之间区别的唯一来源就是过去的低熵。为了留下痕迹,必须有什么东西被捕获,停止运动,而这只能发生在不可逆的过程中——也就是把能量变为热量。在没有热量的世界,一切都会有弹性地回弹,不留下痕迹。
在每个活的细胞内,化学过程的复杂网络都是个可以开关大门的结构,低熵可以由此增加。分子的功能是扮演让过程交织在一起的催化剂,或是反过来阻碍这些过程。每个单独过程的熵增使得整体能够运转。生命就是熵增过程的网络。
熵仅仅是我们模糊的视野无法识别的微观状态的数量,而熵的增加只不过是普遍又常见的无序的自然增长,从少数有序的状态变为无数无序的状态。借助万物自发的无序化,热量就从高温物体传向了低温物体。自然的无序化导致了越来越非特定、不特殊的情形。
也就是说,熵增代表着无序、混乱和不确定。举个例子,星期天休息的时候,你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物品摆放的整整齐齐,但几天繁忙的工作日下来,家里又变成了脏、乱、差,你不得不每隔一段时间就打扫一次让家里从无序恢复成有序。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也意识到熵增的破坏力,喊出对抗熵增的口号,例如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因为熵增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可以大致总结为失序、机械、低效、缺乏创新与活力,这些都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从我们个人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时刻警惕熵增。我们常说的时间管理混乱、自律能力差、情绪低落、状态丧等等,其实说白了都是熵增在作怪。当意识到问题的本质时,从本质出发去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制定一份合理的时间规划,慢慢把自律培养成一种习惯,找到一种新的有效的方式让负面情绪归零等等都能帮助我们对抗熵增,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文中作者还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对于不停运动的人,时间流逝的更慢。比如飞机上的钟表显示的时间落后于地上的钟表。对运动的物体而言,时间会收缩。不仅不同地点没有一个单一的时间——甚至对同一个地点而言,单一的时间都不存在。时间长短只与拥有既定轨迹的物体的运动有关。
“固有时”不仅与你的位置和与物体的邻近程度有关,还与运动的速度有关。在比邻星b上,并不存在一个特定的时刻,与此时此地的当下相对应。简而言之,一个共同的当下并不存在,时空的时间结构并不是分层结构,而是光锥结构。客观且统一的当下是不存在的,世界不应被看作一连串的当下,我们最多也就能说:有一个相对于运动的观察者的当下。
想象一下,我们的古人在没有时间概念的时候是如何生活的。会是一片混乱吗?我想未必。在古代人类意识里,时间最重要的是计天数。不仅计天数,我们也计年,计四季,月亮的轮转,钟摆的摆动,沙漏倒转的次数。这就是传统上我们设想时间的方式:计量事物变化的各种方式。如果想进行科学研究,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理论,可以告诉我们这些变量相对于彼此如何变化,也就是说当其他变量变化时,某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世界的基本理论必须这样来建构,并不需要时间变量,只需要告诉我们事物相对于彼此变化的方式,也就是告诉我们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是什么”的结论是:时间就是对变化的度量。而牛顿却说:即使没有变化,也有时间在流逝。看似相反的结论,其实都有道理,看你怎么理解。
时空就是引力场,反之亦然。
量子力学导致的三个基本发现如下:分立性、不确定性、与物理量的关联性。
量子力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分立性,并且得名于此:量子即基本微粒。对一切现象而言,都存在着最小尺度。在引力场中,这被称作“普朗克尺度”(10的负33次方厘米),最小的时间被称为“普朗克时间”(10的负44次方秒)。连续性只是对非常细微的微粒状事物进行近似描述的数学技巧。世界是精细分立的,非连续的。因此,钟表测得的时间也是分立的,并不是连续的,它只能取一个特定值。
但是,关于量子即基本微粒的说法我还是有一点疑惑,量子真的是物质世界最小的基本单位吗?量子不能再分割或者由其他更小的单位组成吗?物理学上有三个经典问题:世界有多大?物质有多小?时间有多长?多少科学家在这三个问题上奋斗终生,但好像还是没有找到答案。我觉得《易经》里面有一句话也许可以解释一下前两个问题: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至于第三个问题,可能是长而无际吧(我瞎说的)。
甚至过去、现在、未来的区别都可以涨落,变得不确定。正如一个粒子可以弥漫在空间中,过去与未来的区别也可以涨落:一个事件可以同时在另一事件之前与之后。“涨落”并不意味着现象永远不能确定下来,而是说它只能在特定时刻、以某种不可预知的方式确定下来。当量子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时,不确定性就消失了。
“过去”与“未来”不具有统一的含义,随地点变化。世界上存在着变化,事件之间关联的时间结构只是幻象。现象并不是普遍的,只是局部且复杂的,无法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秩序来描述。
普鲁斯特说:现实只由记忆构成。而记忆又是痕迹的集合,是世界之无序的间接产物。
空间——记忆——与我们从不间断的预期过程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把时间感知为时间、把自己感知为自己的来源。
时间开启了我们通向世界的有限通道。对我们这些大脑基本上由记忆与预见构成的生物而言,时间就是我们与世界相互作用的形式——它是我们身份的来源,同样也是我们痛苦的来源。佛语云: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恨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这些都是苦,因为我们必须失去我们所拥有的以及所爱的。因为一切生起的必然灭去。使我们受苦的不在过去或未来,它就在那儿,现在,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我们的期待里。我们渴望永恒,我们忍受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因时间而受苦。时间即苦。
对每个人来说,过去是固定的,已经过去,已经发生了。未来是开放的,还未确定。现实从过去流到现在,流向未来——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事物的演化本质上是不对称的。
在世界的基本结构中,既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只存在把一个物理量转化为另一个物理量的过程。
由记忆和预期开启的空地就是时间。
如果我们所说的“时间”只表示“发生”,那么一切皆时间。时间之内别无他物。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既寻常又不同寻常,它是抽象且独立的一种存在,有人说时间是构成我们生活空间的第四维。也许这本书里的有些内容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时间的传统认知,但这也帮助我们换个视角更深刻的去认识时间。其实也不用过多去纠结时间的本质,时间的来源,那是科学家的事,姑且就把时间当成一个秘密吧。
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个:珍惜时间。
夜叉:所有秘密中最伟大的是什么?
坚战:每一天都有无数人死去,然而那些还活着的人就好像会不朽一样在生活。
时间的秩序读后感2
本书的作者是卡洛·罗韦力,他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为时空物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在法国马赛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主持量子引力的研究。
这本书的写作手法决定了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严谨的描写物理学的书,但是本书的内容可以改变我们思考时间方式。
一、时间统一性和方向性的消失
在我们生活当中理所当然的认为整个世界都在用着同样一个时间,其实不然。比如你联系一位身在纽约的朋友,你通过视频看到她现在的动作和她自己本身的动作也差了几纳秒,可能这个时间的差距非常小;假设我在一个遥远的比邻星b上,光从我这里到你那里,需要花四年的时间,那你用望眼镜看到的我应该是四年前的我在干什么,所以时间是没有统一性的。那时间为什么没有方向呢?物理学家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宇宙未来的形态,同样也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几亿年前的形态,所以时间也没有方向性。作者得出的结论就是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时间。时间只不过是我们的主观判断,比如关于宇宙,物理学家公认的是宇宙的“熵”在增加,物理学家在研究“熵”增加的时候也是以一定的标准来判断的,比如说宇宙在刚生成之时“熵”是很低的,相对于那时候来说,宇宙的“熵”确实是在增加。作者用扑克牌的`例子来解释这个复杂的原理,比如你手中有12张扑克牌,前六张是红色,后六张是黑色,这个时候你洗一下牌,有的人肯定会说这牌变乱了,由有序变成了无序,这样回答的人把关注点放在了牌的颜色上,如果你把关注的点放在牌的数字上,那可能是一个由无序到无序的过程,所以作者认为时间只不过是我们的主观判断。
二、那我们是怎么在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生存呢?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事件是动态的,物体是静态的,所以世界是由事件组成的,也就是说因为我们的存在才有了时间。作者还给我们举了这样的例子,为什么茶叶刚好长在爱喝茶南方呢?为什么梅子刚好长在爱喝梅酒的江南呢?真相是因为南方人爱喝茶是因为那的茶叶好而且多,江南人爱喝梅酒是因为梅子只生长在江南。
三、特殊之处
这本书的作者卡洛·罗韦力用较为专业的知识来探讨物理学,与普通科普物理学书籍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在这本书当中加入了艺术的形式,在每次探讨的问题之前都有一段非常唯美的描述,这是本书的第一个亮点。比如作者在第一部分探讨时间的崩坍时先用了这样一段话来描述“爱的舞蹈交织,如此优雅的女子,在这清澈的夜晚,被月光亮”。
这本书的第二个亮点在于作者卡洛·罗韦力将对时间的探讨和哲学的知识结合起来,作者认为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模糊认识才让我们有了现在对时间的概念,但是要从量子物理这样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我们现在所用的时间、我们所遵循的规则可能都不会成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才会滋养了许多哲学和宗教。
四、总结
作者最终给出的答案是———时间不是世界的基本法则,而是我们人类在特定的子集,从特定的视角观察世界的时候,从世界中显现出来的。作者也用富有艺术性的描述进行了总结———于我而言,这个短暂的生命不过是这样的:驱使着我们的不停呼喊的情绪。我所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当中需要我们拥有这种探索的精神,并且值得我们奋斗一生,直到死亡。就像作者在书中描述的“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水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尘土仍归于地。”这样我们就可以闭上双目开始休息了。
时间的秩序读后感3
在泛泛笼统的读过艺术、美学、心理学、哲学后,物理本身也峰回路转、自然而然的来到面前,它与哲学本是同源,随后分道扬镳,最终仍将合二为一,因为哲学也好,科学也罢,不过是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世界、他人和自我,然后活得更自洽一点而已。
这本书本身写的非常优美,诗意的语言、巧妙的比喻、智慧的哲思,让枯燥高深的科学知识变得易读易解。读完的感受就像是围困自己的监狱高墙突然间轰然倒塌,不但看到一个广袤无垠的世界,还登上飞船,在作者的带领下在浩渺的苍穹和灿然的星际遨游,见识世界之大,也更知自己的渺小且无知。读书之乐之一就是能借由一本书非常便捷的与世界聪慧的大脑、精神的巨人们随时随地的自由对谈,借由他们提供的望远镜或显微镜突破我们自身眼界、认知和能力的局限,告诉我们何为真何为美。
这本书首先摧毁了我们传统对于时间的观念:时间在不同的地方的流逝是不均匀的;过去和未来的区别只适用于我们对世界模糊的观察;当下也只是一个局部而非整体;时间也不具备相对世界其他部分的所谓独立性。
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是由事件组成而非物体,所谓“物体”本身仅仅是暂时没有变化的事件。这里没有共同的时间,变化的发生不依循特定的方向,时间不再是衡量的变量。世界像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点的集合,既没有方向,也非线性。
那么我们所认为的时间从何而来?时间被确定下来,仅仅是“模糊”的结果,因为我们不知道世界的微观细节,简言之,时间即无知。过去与未来的差别是因为熵在过去低一些,熵增区分过去与未来,导致宇宙演变,决定了痕迹和记忆的存在。
最后作者的笔锋又回到“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视角,从同类那里得到反馈形成自我的观念,最重要的记忆把分散在时间中的过程联结在一起,这些过程组成我们。由此,时间的视角才得以开启,就像一片狭小却又明亮的林中空地。它是我们身份的来源,也是我们痛苦的来源。我们是记忆,我们怀旧,我们期许着不会到来的未来。由记忆与预期开启的空地就是时间:有时是痛苦的来源,但终究是一份巨大的礼物。我们按照石头、山川、云朵和人来理解世界,而这是“我们的世界”。关于那个独立于我们的世界,我们知道很多,却不知道这个“很多”是多少。
时间的秩序读后感4
然而事情远比这要复杂,现实常常不似你所见。地球看起来是个平面,实际上是个球体;太阳看似在天上旋转,但其实旋转的是我们。时间的结构也并不像它看起来那样,它并不是均匀统一地流动。我在大学的物理课本中读到这点时,感到极其震惊:时间运行的方式竟与它看起来截然不同。
在那些书里我也发现,我们仍然不清楚时间到底是怎么运行的。时间的本质也许是最大的未解之谜。奇特的线索把它与其他公认的伟大奇迹联系在一起:思维的本质,宇宙的起源,黑洞的命运,地球上生命的运行。有一些重要的东西一直在将我们拉回时间的本质。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事实开始:时间的流逝在山上要比在海平面快。
变慢的不只是钟表,在较低的位置,所有进程都变慢了。两个好朋友分别后,一个在平原生活,另一个住进山里。几年之后他们再见面,在平原上生活的这位度过的时间更少,变老得更慢,他的布谷鸟报时钟的机械装置振动的次数更少。他可以用来做事的时间更少,他种的植物长得更慢,思绪得以展开的时间更少……时间在较低位置比较高位置要少。
也许真正令人惊叹的地方在于,在我们有足够精密的钟表来测量时间延缓之前的一个世纪,就有人了解了这一切。这个人的名字,当然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先于观察就理解某种事物的能力,是科学思想的核心。在古代,阿那克西曼德明白天空在我们脚下仍然延续,远早于轮船能够环游地球。现代伊始,哥白尼就明白是地球在转动,远早于宇航员从月球上看到这一事实。与之类似,在钟表的发展精确到足以测量出时间以不同速度流逝之前,爱因斯坦就意识到,时间在不同地方的流逝是不均匀的。
在进步的历程中,我们认识到,一些看似不证自明的事,实际上仅仅是偏见。天空在我们之上而非之下,这似乎显而易见,不然地球就会坠落。地球静止不动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否则它就会让一切都撞毁。时间在任何地方都以同样的速度流逝,对我们来说也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孩子会长大,发现小时候从四壁之家望出去看到的并不是世界的全貌,作为共同体的人类也是一样。
“时间结构的改造”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时间的延缓:物体会使它周围的时间变慢。地球是个庞然大物,会使其附近的时间变慢。这种效应在平原处更明显,在山上要弱一些,因为平原更近。这就是在海平面高度居住的人衰老得慢一些的原因。
物体下落就是由于这一时间的延缓。在时间流逝一致的地方,比如星际空间,物体不会下落,它们会浮在空间中。而在我们的星球表面,物体会自然倾向于向时间流逝更慢的地方运动,就像当我们从沙滩往大海奔跑时,腿上水的阻力会让我们向前方跌进海浪里一样。物体会下落,是由于在较低的位置,时间被地球减慢了。1
因此,即便我们无法轻易观测到,时间的延缓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物体下落源于此,因此我们才可以坚实地站在地面上。如果我们的双脚可以牢牢地站在地面上,那是因为我们的身体自然倾向于待在时间流逝更慢的地方——并且与你的头部相比,你脚部的时间流逝得更慢。
按照阿那克西曼德给出的重要指引:通过理解现象如何按照时间的秩序发生,天文学与物理学发展起来。在古代,天文学描述星体在时间中的运动;物理方程描述事物在时间中如何改变。从建立力学基础的牛顿方程,到描述电磁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从描述量子现象如何演化的薛定谔方程,到描述亚原子粒子动力学的量子场论方程:整个物理学乃至科学,都在讲述事物是如何“按照时间的秩序”演化的。
但并不是只有两个时间,时间有很多:空间中的每个点都有不同的时间。并不是只有单一的时间,而是有非常非常多。
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描绘的时间的样子。他的方程中不存在单一的“时间”,而是有无数的时间。两个事件之间经历的时间并不是单一一个时间,就如同两个先分开再放到一起的时钟。3物理学并不描述事物“在时间中”如何演化,而是描述事物在它们自己的时间中如何演化,以及“时间”相对于彼此怎样演化。[2]
时间已经丢失了它的第一个方面或者说第一层:其统一性。在不同地方,它有着不同的节奏,在此处与在彼处的流逝并不相同。这个世界的事物交织在一起,以不同的韵律舞蹈。如果世界是由舞蹈的湿婆支撑着,那一定有一万个这样舞蹈的湿婆,就像马蒂斯(Matisse)画作中的舞蹈形象一样……
过去与未来有别。原因先于结果。先有伤口,后有疼痛,而非反之。杯子碎成千片,而这些碎片不会重新组成杯子。我们无法改变过去,我们会有遗憾、懊悔、回忆。而未来是不确定、欲望、担忧、开放的空间,也许是命运。我们可以向未来而活,塑造它,因为它还不存在。一切都还有可能……时间不是一条双向的线,而是有着不同两端的箭头。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时间的这一特征,而非其流逝的速度。这是关于时间最基本的一件事。时间之谜在于我们可以感知到的脉搏的跳动,在于内心深处的记忆之谜,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这就是思考时间的意义。这种流动究竟是什么呢?在世界的基本法则中,它居于何处?在世界的运行机制中,把已经存在的过去与尚未存在的未来区别开的,是什么呢?对我们来说,过去与未来为何如此不同?
萨迪的小册子传到了一位目光如炬、严格苛刻的普鲁士教授手里,这位教授的名字是鲁道夫·克劳修斯(Rudolf Clausius)。他在紧要关头抓住了问题的根本,阐述了一条注定留名的定律: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此处的关键点在于其与物体下落时的区别,例如,一个球可能会下落,但它也会反弹回来,热量则不然。 这是唯一一条能够把过去与未来区分开的物理定律。
其他任何一条定律都无法做到这一点。掌管力学世界的牛顿定律不行,描述电与磁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不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引力方程不行,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的量子力学方程也不行,描述基本粒子的20世纪物理学还是不行……这些方程都无法把过去与未来区别开。[5]如果这些方程允许一系列事件发生,那么也会允许这一系列事件在时间上的逆过程发生。[6]在世界的基本方程中[7],仅仅在有热量的地方,时间之矢才会出现。[8]因此时间与热量的联系是根本性的:每当过去与未来的差别显现,都会有热量参与其中。如果一个过程倒过来看很荒谬,那么一定有东西被加热了。
如果一段影片中有一只球在滚动,我无法分辨影片是正常放映还是在倒放。但是如果球停了下来,我就知道是正着播放的。倒放的话,这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球自己动起来了。球减速到最终静止下来,是由于摩擦,摩擦生热。只有在有热量的地方,才会有过去与未来的差别。例如念头,从过去延展至未来,而非反之——实际上,思考也会在我们的大脑中产生热量。
克劳修斯引入了一个量,来量度热量的单向不可逆过程。由于他是个很有学识的德国人,他用了古希腊语“熵”为之命名:
克劳修斯的“熵”用字母S表示,是个可测量也可计算[9]的量,在孤立系统中会增加或保持不变,但永不减少。为了表示它永不减少,我们可以这样写: ΔS≥0
读作“Delta S永远大于或等于零”,我们把它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其核心在于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非反过来。 请原谅我写了这个方程——这是本书中唯一一个方程。它是时间之矢的方程,我忍不住要把它加进这本关于时间的书里。
在基础物理学中,这是唯一一个能够表明过去与未来有所区别的方程,唯一一个涉及时间流动的方程。在这非同寻常的方程背后,整个世界隐匿其中。
热力学第二定律(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热力学基本定律之一,克劳修斯表述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开尔文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熵增原理: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
时间的秩序读后感5
看到这里应该让大多数人都蒙圈了,我也是,理解这幅图,需要牢固的前沿物理学基础,还需要强大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既然这么复杂,那有必要去理解它吗?我个人认为:时间意味着生命,因为时间会让一个人成长、也会令其消亡,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如果更深一些,也许对于生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体会。
正如爱因斯坦写给他挚友的慰问信中,这样说“现在他(米凯莱)从这个奇怪的世界离开了,比我先走一步,但这没什么……像我们这样相信物理的人都知道,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持久而顽固的幻觉。 ”
如果我们对生命的感悟、对死亡的恐惧尝试着像爱因斯坦的平静的看待,也许很多事情会让我们更加释然。|
这本书的作者,和我曾经读过的那本《七堂极简物理课》是一个人,即便已经“极简”,但还是非常深奥晦涩,特别是本书中部论证的部分,凡人看简直就是一种自虐、或者说是一种智商上的自取其辱……
但本书尾部,笔锋斗转,从冷冰冰的物理论证转到了温情脉脉的哲思,这一段文字,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沉思,对生命、对世界、对爱,如诗歌般流畅与深邃,难怪“奇异博士”的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卷福)倾情朗读此篇,获得英国国家图书奖。
读完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迪,不是时间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物理界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有不同的见解),而是我明白时间肯定不是什么——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那么,生命就有更多的可能,世界有更多的面目,即便是面对死亡与陨灭,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也许,一种湮灭却是另一种开始,生命永不停歇、缘起缘灭后又是另一番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