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是一个很能教育青少年的节目,使人观后感很多。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变形记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变形记读后感1
这期的《变形计》讲述的是两位城市孩子的乡村孩子的七天交换生活。城市孩子同时也是独生子女的顾剑桥生活在富裕的南京,家庭富足、家人宠着,也由此构成了他不知足、不可一世、易怒的性格。他富足的生活也让他有了260斤的“敏感”身形。顾剑桥辱骂老师长辈、扰乱课堂纪律,逃课、迟到等等恶行都让周围的人头疼不已。而乡村孩子邰奕江则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邰奕江生活在贵州大山里的一个小乡村,家庭条件艰苦,有三个姐姐,爸爸欠下巨债,只为能让全部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懂事的邰奕江总是帮忙父母打理农活,还一边勤奋地学习,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艰苦的条件让邰奕江养成了懂事、单纯、谦虚、羞涩的性格。这样两位截然不同的孩子开始了为期7天的交换生活,同时也慢慢地改变。
看完这期《变形计》之后,发现《变形计》十分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贫困,东西贫富差距相当大。这也是社会不公平的真切反映,这是一种物质资源的分配不公,是发展条件的严重不公。南京,一个大城市,物质充裕,各产业蓬勃发展,在其中生活的人们过着富裕的生活,到处是消费娱乐的地方,孩子们有很好的学习条件:美丽偌大的校园、外教、可口的饭菜、舒适的宿舍,等等;而贵州,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其中的小山村更是贫穷,人们买不起新衣服,好几年才能自己做一套,做养殖业的找不到销路反而欠下一大笔债,到了新年也是像平日一样辛勤地干农活,孩子们的读书条件更是差:简陋的校舍,粮食要靠孩子们每一天上学的时候带到学校,破烂的课本,仅有的几位乡村老师,等等。如此大的差距,真是让人咋舌。
这样的资源分布的不公平也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正因有富足的生活,顾剑桥任性妄为、不可一世,从不知足也就从不感恩;但相反地,贫乏困顿的生活使邰奕江早早地懂事,默默地承担着家庭的重担……在交换“变形”之后,两位主人公经历着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生活,也从而改变着他们的性格:贫乏的资源让任性易怒的顾剑桥变得懂事、有职责感、关心他人,富裕的环境让一向生活在小山村的邰奕江开阔眼界、进行国际交流的机会,他也从自卑变得自信许多。曾在一篇国外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例如,测试并不能弥补明显的社会不公,因此就不能说明一个物质条件很差的人,如果在更加有利的条件下成长,会有多么能干。这句话放在邰奕江身上无比适宜,因为你永远不会明白,如果他能一向有这种的优越条件,他会成为一个比此刻优秀多少的人。穷人家的孩子能透过自身的努力考上清华、北大,走出大山,但条件优越的孩子早已经到国外深造了。这是社会的不公,一种资源上的不公平,是难以消除的。我们务必正视这种不公平,而非回避这种不公平、只关注于富裕的地方如何更加富裕。
我们中国发展的蓝图设计是“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这样的设计是可行的,所以现今中国才能有如此强大的国力并在国际中立足。但是,我们不能被“先富”的强大发展遮住了全局。中国还有很多贫穷的地方还没成为“后富”,而这部分“后富”之所以很难富起来,是因为大家都明白要到资源丰富的地区将自己先富起来再回去将家乡富起来,导致落后的地区的劳动力还向富裕地区流失,而当生活真的富起来之后,这部分劳动力又离不开这种资源丰富的生活,很少回去把家乡富起来,最终贫穷地区依然贫穷。为了发展,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还需要将资源运往富裕地区。在自然资源上,中国尽量做到物有所用,但在生活、学习工作资源上,仍旧分配不公。
中国的贫富差距是一个巨大的矛盾问题,当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统筹兼顾,均衡发展,真正缩小两者的差距,让人们之间的生活资源分配也像自然资源那样到达尽量平均。
变形记读后感2
读《变形记》,很大程度是受到课文中节选那一节影响,没想到居然有这样的作品,虽然以前也听过,卡夫卡的大名更是如雷贯耳,但真正读了他的作品,感受深刻了许多许多。
阅读《变形记》的过程,压抑得厉害,就像巨石压在身上一样。那种生活的拘束,那种情感的压抑,那种人性的扭曲,困住了我,动弹不得,感觉到我就是哥里高尔,我变成了甲虫。
作品中的主人公梦醒之后,发现自己成了大甲虫,全家惊恐,绝望至极。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更绝望的事情了,不过,还没有结束呢?孤独接踵而至。怎么办呢,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一家人终于接受了它。妹妹很细心,妈妈也好言好语,哥里高尔感到温暖,温顺的配合着,事情似乎得到了缓解,不过,经济上的不堪重负把这个家拖垮了,心理上的负担也逼疯了他。哥里高尔想克制,却又克制不了。理智已经失控,回忆占据了所有,虽然是甲虫的躯壳,但人类的心无法让他逃避。他要作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他无法忍受别人当他是恶心的爬虫,他渴望回到过去!但对过去又十分恐惧,以致于有些喜欢现在的.生活了。矛盾的交织让他心力交瘁,最终死在自己房间地板上。
哥里高尔不是一个简单的小说人物,他是卡夫卡的写照。卡夫卡在写自己,写自己压抑的生活。
《变形记》中的人物都是小人物,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小市民。在能生存的前提下,他们会去关心别人,爱别人,但别人一旦破坏了自己的生活时,爱就不复存在了,留下的只有赤裸的冷酷。作品中哥里高尔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到最后,哥里高尔在痛苦的挣扎中,悲惨的死去了,生活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或许还比原来好了一点。他的妹妹是跳跃着走的,似乎忘记了刚刚死去的哥哥,或许,根本就没这个人。
变形记读后感3
这个星期,老师用课余时间,让我们看了一部很有价值的电视---《变形记》。
这个电视的主要资料是:有两个相同年龄的男孩,性格截然不同。一个叫易虎臣,是城市里的公子哥,他脾气暴躁,不孝敬家长,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在学校,只要老师一管他,他便野蛮地打起老师来,被同学们称为“最不受欢迎的人”。他家庭条件优越,只要是他要得东西,爸爸妈妈都尽量满足他。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太臭美了。无论到哪,他都不会忘了梳头,衣服也有十几件,连鞋都有六七双。而另一个孩子叫吴宗宏,他一向住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十分艰苦。每一天要走五个小时才到学校。每次放学回家后,他便会帮着家人做事。比如:做菜、喂猪…在学校,他尊重老师,热爱同学,乐于助人,在家他孝顺父母。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是个善良、纯真、懂事的好孩子。之后,这两个孩子互换了七天的生活条件,易虎臣来到农村生活,才过了几天,他就受不了了。因为,那儿的教室很破,饭也不好吃,还要干很多事,就连洗头也没有清水。这显然让易虎臣很难理解。而吴宗宏却在城市的学校受到同学们热烈欢迎,在家帮易爸妈做家务,易爸妈很高兴。他还透过打工赚了好多钱,给易妈买了一箱牛奶。在农村的易虎臣也渐渐透过体验,变得懂事起来。最后,他们又换回了自己家。再一次回到家,易虎臣身边的人都夸他很懂事。他还亲自给家人做饭,令易爸妈很欣慰。
看了《变形记》后,我的感触很深,因为我平时在家不仅仅从不帮妈妈做家务,甚至连自己的书房都是妈妈打扫,还经常挑食。我觉得我的一些习惯有该改一改,我就应向吴宗宏学习。我今后必须会多帮妈妈做家务,自己打扫书房,不挑食。同时,还要好好学习易虎臣的知错就改,做一个讨大家都喜欢的好学生。
变形记读后感4
最近我一向在看一个电视节目,叫《变形记》,是把城里娇生惯养坏习惯十分多的孩子送去农村,而又从城里孩子去的家里的农村孩子去看看大城市大世界。
这种节目,专业的名字也叫大型生活互换类节目。这个节目刚开始不久,我在换台的时候无意间就看见了,基本只要到播出时间我就看。
虽然这种节目很多,但是我觉得这个《法兰林卡变形记》最好,因为这个节目是真实的让城里来的孩子隔绝城市,而农村少年融入城市,所以我觉得这个变形记是最好的。
我就说说少年何愁中的城市主人公易虎臣吧,因为以为家境富裕,所以花钱没有期限,上课直接忽视老师,生活老师也挨过他的拳打脚踢,还不分场合的开玩笑,也被变形记节目的忠实粉丝称作“梳头哥”。他的头型很像西瓜太郎
还有乡村主人公吴宗宏,在他云南一个贫穷的乡村里,他是家里的老大,接替了家里的脏活累活,他和弟弟妹妹上学的时候,要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在学校里也是最大的,校园里的事情也有他的功劳呢,还有帮老师喂猪等等。
他们各自学到了,对方的长处,也看到了自己的短处,易虎臣变得不那么调皮了,更理解家长和老师的苦心了。而吴宗宏虽然羡慕大城市的生活,但是他并没有嫌弃自己的生活,而是更努力的学习,争取让爸爸妈妈也过上这样的生活。
《变形记》这个节目十分好,期望大家都来关注吧。
变形记读后感5
《变形记》并不易读,说其不易读是因为这本书没有优美的文笔,而且读起来会觉得有些枯燥。但这本书的内核却揭示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小说其实并不复杂,讲的是旅游推销员格里高尔有一天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大甲虫,他并没有非常惊慌,而是担心自己能不能立即去公司上班,因为如果不能去上班,就会被开除,没有工资可拿(从这也或许可以看出资本对人的一种异化)
故事接下来就很荒诞又自然的进展下去,家里人发现格里高尔变成了大甲虫,从一开始的照顾慢慢到厌烦。厌烦的原因我猜测主要是因为格里高尔不能再做出贡献,不能再为家人提供金钱。最后文章结尾以格里高尔的死亡,他的父母以及妹妹愉快的外出旅游为结局。
这篇小说的故事其实不复杂,而且全文以一种近乎平淡的语言被叙述,但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卡夫卡向我们揭示出了一种道德异化,如书中的亲戚在人变为非人的情况下,亲情又会成为什么?我们也可以设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依靠什么来维持的?倘若一个人没有了人类的躯体,之前的感情还会存在吗?或许还可以再设想一下,感情/道德的本质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很复杂并且很难去回答,回到《变形记》这本书,卡夫卡无疑是悲观的,从文中他向我们揭示了感情的本质是金钱,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用金钱来维系的。最后文章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当格里高尔的父母与妹妹外出旅游时,文中写到:“当到达目的地时,女儿第一个站起来并舒展她那富有青春魅力的身体时,他们觉得这犹如是对他们新的梦想和良好意愿的一种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