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读后感1000字

悦读网-读书,分享!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1000字/2022-06-21 12:53:06

《激荡三十年》用其独特而敏锐的视角,记录下这三十年每件可载入史册的人和事,将那已逝的历史定格在我们眼前。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激荡三十年》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篇1

这些天,我在为一股浓浓的中国商业历史的厚重感所包围,仿佛回到了风起云涌的激荡起伏的年代,----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撰写的《激荡三十年》一书深深吸引了我,使得我不得不利用闲暇时间,混杂着好奇和烟薰草般莫名的兴奋快速地读完它,读着读着,我总会有一种血脉贲张的感奋。

该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录了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_年大国崛起的长达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史上发生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事件以及推动、影响这个历程的标志性人物。在这个特定的阶段实在有太多太多值得大书特书的人和事,写出这部书自然具有非凡的史诗意义!

柳传志、王石、任正非、刘永好、史玉柱、马云、丁磊、张潮阳、倪润峰、张瑞敏、李经纬、步鑫生、牟其中……一个又一个闪亮的名字重新在这部书里跳跃出来,兴奋着我的神经。他们是改革标本人物,他们是无烟商战中的英雄,他们是第一批敢于冲出“禁锢”的条条框架,勇敢往前迈步的改革先锋,他们是中国梦的早期实践者,他们为中国的经济的“破茧而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或者提供了可供日后借鉴的宝贵经验!读到关于他们的已经为我们熟悉的、有些还有陌生的故事,我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因为他们,我们的世界依旧令人着迷。----他们没白活一回,他们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

1978年至20_年,差不多是跟我同出生、同成长的一段历史!时光荏苒,我从一个懵懂孩童长大成一个渴望了解这个世界的、有一些想法的青年。我不曾身临其境感受那些经历了后激进思潮涌动、致富的念头蠢蠢欲动的年代,不曾经历那“投机倒把”时的只要胆子够大发迹就相对很简单的“淘金年代”,不曾经历那“脑体倒挂”时期的迷茫,不曾深刻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到来时的恐慌……可是,作为一位当代知识青年,如果不了解如此近的中国商业史,就是与时代脱节,就是有着不够完整的人生。幸好,我有幸借助这部《激荡三十年》比较完整地了解了这段重要的中国经济史,同样能感受到那已然逝去的三十年的波澜壮阔,也恨自己晚出生二十年以致未能也投身到那激荡的岁月中,我能为中国的经济做点什么?----或许未来我能一试,在这个更加多元化、更加复杂的年代,以史为鉴,为的是更好地走好未来。

每一位关注中国经济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回顾中国改革开放,这本书不能不读。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篇2

阅读《激荡三十年》,是一个百味杂陈的过程,带入感、激动、愤青乃至莫名的悲壮,直至最后一页。带入感,因为对这段历史有交集或者说自己就是伴随着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清晰地记得自己上大学时还需要带粮票,那时学校食堂的馒头也才3分一个,及至后来的中关村兴起、20_年互联网泡沫、股市狂热,再到当下的移动互联网,回忆没有任何门槛;激动,主要是被企业家的故事挑弄起来的热情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躁动;愤青乃至悲壮,则更多地是看到种种失败以及背后无以言尽的曲折痛苦,特别是这种失败背后的体制和时代原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奈与无力感。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不可否认的是当市场的主体已经实现了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生产再到资本运营的阶段,对于经济的管理却还在计划与市场的泥淖中拉锯。为每一个改革的失败者惋惜,为每一步历史的跨越感动喟叹。这是令每一个了解、历经这段过程的人心潮澎湃的三十年。空间跨度如此之广,所述人物、事件如此丰富详实,《激荡三十年》展示给我们的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成败得失。当年那些曾轰动一时的争论或者个案在今天的一代人看来,或许早已成了历史的饭后谈资,但当我们透过时光的长河以另一种方式触摸曾经离我们很远却又分明很近的中国改革史,一种悲情油然而生。在时时因为好奇而掰开手指计算1978-20_那三十年里每一个充斥着原始资本积累中不可避免的血腥和铜臭味道的故事时,这种震撼又远远超出听故事所能得到的快感。这是从骨子里流淌着中国人不屈躁动血液的三十年。

1978年以后中国企业的发展史就是国营、民营、外资企业三股势力的斗争史,至今依然。三十年间市场主体的力量变换与博弈,是文中最为精彩的演绎。在时光的推进中,我们看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大地上纵横捭阖、异彩纷呈。相比国营企业出身正统以及外资企业实力强大,民营企业家们除了敏锐的嗅觉和顽强的斗志之外真的拿不出什么与对手抗衡。法律的壁垒、政策的障碍、民众观念的落后、媒体过犹不及的关注和利润最大化的贪婪本性,更是常常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身败名裂,成为后来者的垫脚石。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出身草莽,不无野蛮,性情漂移,坚忍而勇于博取”的群体,令人难以置信地让自己的企业在体制外壮大,在资源、市场、人才、政策、资金甚至地理区位都毫无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了高速成长。这其中自然有机遇问题,也回避不了原始积累的灰色性,但毋庸置疑的是民营企业家在开创事业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一往无前的气质。

历史的洪流滔滔而过,作为后来人,我们回顾历史,总会有千般感触,也只有后来人的事后诸葛亮,才能查觉到历史的冷酷,理解重大事件当事人的喜悦、辛酸和进退维谷。中国过去的三十年是高呼改革的三十年,政治、经济和社会中的变化起伏可谓波澜壮阔,“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吴晓波以此作为题记确实恰如其分。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参与历史的方式,每一种方式又都暗示着历史的必然选择,然而就像湖光千色,水波清冷,光阴百代,时间亦然。时间会冷却所有的喧嚣和躁动,只留下有秩序、有理性、有韧劲的力量,稳步推动历史前行。

隐约中,我们感到今天所处的环境从某种维度上恰如三十年前的中国,机会与挑战并存,旧的秩序不再适用,新的秩序等待肇始。无论是国家、企业乃至个人,都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存在,都会茫然、犹豫甚至犯错。但是只要坚持方向,有勇于开拓创新、推翻自我的精神,前景一定光明。甚者,唯有如此才有新生的可能。而身处其中的个体,如何调整自己、设定个体的方向则各有主张。是坚定跟随外部环境,享受政策红利,还是执着于自己认定的方向,等待风口的到来,相信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选择。

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观察角度导致了不同的判读,犹如盲人摸象,每个人都自以为凭借火眼金睛看到了未来。于是,流行在各个微信群里的文字被反复转发,肆意解读。大多数人都在充满兴奋地传递各种观念,却在几个月后发现仍然在同一漩涡里,彼此强化处在所谓前沿的感觉,遥遥地看着新大陆,却没有一支安全稳妥的舰队。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篇3

首先要感想吴晓波先生奉献出这样一部企业史巨著。

书中这样写到“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20_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书中以20_年为界把中国企业的发展分成了两个部分,在书中最后部分我终于的体会到晓波对民营草莽(小人物)们的同情与敬意和对未来无限的遐想与期许。

1978-1993年,第一部分,那是两年前读的,现在仍然能清晰的记起。从恢复高考,邓小平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中国人拉开了拥抱世界的序幕。以前的我们,贫穷、封闭、落后,但从那时起中国人正以其独特的经验效果至上(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独特方式和持续性的修正(每隔三五年就要进行经济调控)等一系列在大是大非上非常正确的的方针,迅速而深刻的自我进化和影响世界。

说到企业史,从企业性质上可以分别从国有企业史、民营企业史和外资企业史三个方面来看(或许还可以加上农民史)。改革伊始,基本上只存在百病缠身的国企。也许大家都很清楚,国企怎样的挣扎,怎样的在提高效率上努力,怎样的挣脱计划体制束缚。这时候渐渐的冒出了一些民营企业的先驱,其灵活性和高效性在与国企的较量中发挥了极大的优势,但是在姓资还是姓社的打击下,很大一批在摇篮中都被扼杀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如傻子瓜子年广久、柳市镇八大王),还有一些比较聪明的经营者找到集体所有制的外衣,把自己裹在里面慢慢的壮大(包括万科、联想、海尔、伊利等)但是这样也为将来的产权不清留下了隐患。有远见的外资这时也慢慢的想中国伸出触角,如百事、松下等。

我出生于80年12月份,应该说经历了这段过程后半部分。我能清醒的记起冰棍从5分钱到5毛钱的飞升,能清醒的记得买东西从要粮票到不要粮票,能清醒的记得工人户口比农业户口要高一个层次,能清醒的记得不惜一切代价的抢购彩电和冰箱,能清醒的记得家里存款从3000元到1万元再到10万元的变化,能清醒的记得父亲常年从温州倒卖袜子到天津。92年父母拿出所有的积蓄和借遍亲戚朋友总共20几万元,在土地成本为每年20_块的条件下,在机场和高速的边界处盖起了一个2层的饭店。就像中国即将激烈的变化一样,所有不安于现状的人的生活,将在即将到来的后20_年激烈的发生着变化。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篇4

这世上唯一纯粹的真实便是历史。它就像一股巨浪,不停地冲刷着现在。在这其中会浮现出许多的闪光点,成为那个时空独有的标志,让后人铭记,而更多的则是被浪潮给带走了,永远的沉淀在历史的河床里。

——题记

那是一个烽烟四起的时代,也是一个豪情壮烈的时代。天下大乱之时,有志之士振臂一呼,遂得群雄逐鹿之局面。乱世出英雄,实乃时势所需。这些英雄给那个时代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也留给了后人永恒的膜拜。人们不知道那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在心中深深的记住了一个名字:三国。

时光穿梭,跨越千年。沧海桑田,人跟物都已非,只有历史在不断向前。这一次,历史的坐标定格在另一个点——时间:公元1978年,空间:中国的经济。这个点从它出现那一天次,便注定了它会成为一个标志,因为,从此会展开另一段“没有硝烟的三国时代”。尽管时间变了,这片土地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

1978年的中国,发生了太多的大事。上天赋予了那个时点太多的使命,它缔造了一个伟人,他开创了一个时代,它造就了一群英雄。他们或出身草莽,或出身名门,但是英雄不论出处,哪样的出身并不妨碍他们成为那个时代最闪亮的人物,也不能动摇他们在后人眼中的地位。

如今的中国,已经遥立在世界之林,三十年的高速发展让新中国崛起于东方。经济的腾飞带动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让中国彻底摆脱了那段任人宰割的屈辱岁月。然而在30年前,新中国刚诞生没多久的时候,中国的经济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很远,而此时计划经济的动力显然不足以支撑起整个中国的发展,国企经营懒散低效,各类物资极度匮乏,中国急需能带领国家做出困境的人,而历史将这项使命赋予在一位老人的肩膀上。他就是邓小平,一个开创时代的伟人。

其实,邓公对于中国经济所做的,只是给了一个机会,而正是这个机会,催生了日后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将会给这片土地带来久违的沸腾,也就此在历史中留下斑斓的色彩。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篇5

三十年风起云涌扑面而来,八千路英雄豪杰绝尘而去。这是我在读了《激荡三十年》后的感喟。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不平凡的阶段。它源起于后百废待兴的危急时刻,发端于国家领导人举目四望后的英明决策,是十三亿人民决绝地告别贫困、追求富裕的迫切愿望众志成城地书写了这段浓墨重彩的历史,是一个大国在三十年时间从3624.1亿元向300670亿元波澜壮阔迈进的历程。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总结、反思、表现这三十年历史的书籍、纪录片、影视剧数不胜数。在此,我向大家推荐吴晓波著、中信出版社推出的《激荡三十年》(上、下二册)。它以编年的体例,网罗大量的素材,以一个记者敏锐而独特的眼光,一年年、一件件、一笔笔忠实地记录了自1978年来每一年可堪载入史册的大事及人物。年代并不久远,那些曾经在报纸上、媒体上吸引了全国经济界、企业界、政界、市场和民间的大事件、大人物、大品牌,那些耳熟能详的人名、地名、产品名,如繁花般在眼前闪现,如群星般璀灿闪耀。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有人窥见先机,一跃而起抓住了机遇,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和急速的膨胀;有人随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廓清思路的拉锯中起起伏伏;亦有人始终站在政策的前端,捞取着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厚利;还有更多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勤勉、奋斗在这个英雄的年代,大写英雄的历史。

掩卷沉思,这本书令我印象深刻、时常回味和思考的不仅仅是纷繁的事件和卓俊的群雄,而是以下几个问题。我想,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知道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他不以自己的结论来圈囿别人的思想。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系统、宏观、冷静地思考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规律、趋势和大局,做好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应该会有所裨益。

一、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不可否认的是:当市场的主体已经实现了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生产再到资本运营的阶段,对于经济的管理却还在计划与市场的泥淖中拉锯。就好像两队接力赛,一队已经跑到了第三棒,另一队还在进行一、二棒的交接。这是值得深思并需要急切加以改变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才能说是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助于解放生产力而不是束缚了发展的活力。

二、是三十年间市场主体的力量变换与博弈,是文中最为精彩的演绎。但它不是明线,明线是时间。在时光的推进中,我们看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企业在中华的大地上纵横捭阖、异彩纷呈。这三大力量究竟谁优谁劣,谁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谁更能代表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谁更维护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更长远的利益,作者没有说明,我也难以做出谁是谁非的简单的两分法的结论。这个结论需要每个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人来做出。应该说,这三大力量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都做出了并正在做着巨大的贡献,正确地评价它们的作用有助于借助这三方力量正确地发展我们的经济。但是,蛋糕只有一个,而他们都想多切一点。于是,不绝于耳的就是它们各自对对方缺陷的批驳。说白了,是利益之争,是市场份额之争。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明确了这些,对于那些聒噪自会作出明断。

三、是改革进程中的企业家命运值得我们悲悯和关注。改革就是突破,突破不合时宜的观念、法律、政策的障碍。而企业家作为市场中最有活力的人群,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锐,能看人所不能看到的,想人所不能想到的,处处占领高地、独得先机,这是他们的优势。然而,法律的壁垒、政策的障碍、民众观念的落后、媒体过犹不及的关注和利润最大化的贪婪本性,常常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身败名裂,成为后来者的垫脚石。中国历史上是个抑商的国家,然而步入全球经济、实现和平崛起、完成复兴伟业,无不需要优秀的企业家去陌生的国度开疆辟土。因此,如何发现、培养企业家成长,使他们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背负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性的责任感,使追逐财富、创造财富成为一种快乐、一种成就而不是万恶之源,也是一个需要正确看待和引导的问题。

四、是核心技术始终是中国制造的软肋。技术在古代被视为奇技淫巧,从业者“工”也被排在士、农之后,社会地位仅高于商。对于技术的重视应该是从建国后完整的工业体系建设时开始的,但我们的技术分层就像是中国的劳动力分层,有尖端的科学家和低端的农民工,就是缺少中端和高端的技师和工程师。我们的宇航员实现了太空中漫步,与老百姓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家用电器的核心技术却没有一项是中国自己的。实践已经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引不进的,不是我们不想要,是人家不愿给。核心技术是科研人员智慧与心力的结晶,它需要全社会对领先技术、产品的选择和支持,更需要科技人员沉静而不浮躁地攻关克难,还需要商家不以价格为利器而赤膊上阵。但一项新技术的发明与创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当中国的产品以其质高品优走向世界的时候,期望中国的技术也能在自己的产品中占一点份额。

三十年急流已趟过。在新的阶段,我们还将述写新的历史。回望《激荡三十年》,希望我们能走好今后发展的每一步,希望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如山岳般在地球上稳健崛起、平视群雄!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