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开始想看《罗马假日》了,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欣赏了这部幽雅的作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罗马假日》电影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罗马假日》电影观后感1
影片讲述了高贵任性童心十足的公主,在皇宫外游荡的两天时光里,体验了许多她从未有过的事情,不但爱上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生活,而且还爱上了那位英俊潇洒的乔。最后在乔家的时候公主本来想留下来,当听到了广播里说她的国家因为她的失踪而感到恐慌时她选择了离开。爱有时可以很自私,但有时也可以很无私。公主为了国家、家族放弃了爱情。
乔是一个伟大的男人,他没有叫公主留下,如果他说叫公主留下,可能结局就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影片的最高潮是到了招待会的那一段,乔与安妮公主的眼神交流,当他们俩四目对望时,虽然俩个人没有语言上的交流,但俩个人的眼神交流胜过了千言万语。公主离去时没有回头、乔在大殿上久久不想离去,只有她和乔知道,此去一别,相隔万里,难有再逢之日。
“最爱的,是罗马,当然是罗马!”只此一句,已胜过千言万语。虽然这部电影结局并不是完美的、但它把爱推高到了另一个层次。这是对爱的另一种理解,就像歌词里唱的万世沧桑唯有爱是永远的神话。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可以说是不懂爱的人,看了后我知道爱是包容、爱是无私、爱是奉献。
你爱一个人,如果她过的幸福,你就会很幸福。这种才是大爱,就因为有了这种爱,人世间才出现了那么多唯美的爱情故事。
《罗马假日》电影观后感2
“我将会永生永世珍惜我访问此地留下的回忆。”这是公主离开前最后的话。虽然很希望公主能够和布莱德利走在一起,可是却又不得不承认对他们来说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席慕容说: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为什么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好的时光,为什么…是啊,为什么,为什么让两个人相爱却有那么多无奈?难道这就是最完美的爱情?微笑着,然后离开…太多的事例告诉我们对两个相爱的人来说,在一起并不是最好的结局,亦不是最后的结局。细节打败爱情,距离则产生美,生活不是电视剧可以在最幸福的时候收尾。安徒生总是在童话的结尾写上: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只是,童话终究是童话,他户口了生活中的琐碎,王子和公主走在一起是幸福,可是当两个人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幸福又是否能够继续下去?安徒生没有深究,因为他怕破坏了那一份美。
可是,我们却无法对生活的琐碎忽略不计…生活在继续,每一个故事都在不停地书写着续集,我们面对的麻烦就像水中的瓢一样,按下去,再浮起…刘易阳尚且对童佳倩说:“我们的爱情被细节打败了。”我们又拿什么来预言公主和布莱德利走在一起就会幸福呢?毕竟公主有她要肩负的重任,而布莱德利只是单纯地为了生活而活着的人,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两个本不该交集的人生,相遇已是一场意外,想要相守又谈何容易?不在一起是煎熬,在一起却是痛苦的继续,虽然我替公主和布莱德利感到惋惜,因为他们都错过了一个爱自己的人,但是却又庆幸他们可以拥有最美好的回忆,可以不用看着自己的爱情被生活,被细节所打败,虽然没能在一起,却可以如此深爱。有人说,理智多一点,爱就少一点。可是我们就该凭借着他们理智的选择分开来否定他们彼此的相爱?爱,依旧还在,只不过埋得很深很深,埋在心底守护起来,不轻易打开……把爱埋在心底,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出更多的爱,最后满是爱。
很喜欢唐禹哲的那首《最温柔的悬念》,公主和布莱德利的爱又何尝不是那曲最温柔的悬念?“…思念让一个人变得更强,只要我呼吸的一天,你是我最温柔的悬念,悬在心中牵动我所有的感觉。真爱不只是拥抱那么浅,不管你在不在我身边,都是我最温柔的悬念…曾和你创造的回忆够我度过没有你的时光…爱你是最温柔的悬念,悬在心上我和你有了连接,什么都会改变,只有我的爱不会变。”
试想,若干年后,红颜变白发,布莱德利依旧会说:“安妮是我一生中最爱的人。”而公主也会珍藏那些记忆的照片知道永远,或许他们没能在一起是一种遗憾,可是却让他们的爱情更加美丽动人。可以不用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爱情被生活消光磨净,被细节所打败,可以不用小心翼翼的守护却无能为力的看着那份美好一点点的充满裂痕,直至破碎,更不用眼睁睁的望着枕边人离自己越来越远而自己却无力挽回…原来,离开也是一种深爱。
《罗马假日》电影观后感3
第一次看《罗马假日》,我拥有蓝色的青春,像深远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这种青春,曾被故事中无数轻喜剧的浪漫所吸引。然后是纠结,纠结于那动人的故事没有童话结局……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经过在岁月的起伏里刻下了不同的荒芜和沧桑。转眼10年入秋,我踏上熟悉的列车,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昼夜奔波,跨过了北国的秋色和南国的酷暑,在英语课堂上,再次感受了《罗马假日》——一场关于永恒的经典。
《罗马假日》之所以五十多年来被传承经典,不仅因为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这两位影坛巨星的绝代风华,而且还因为它不是童话,而是生活—五十多年来,让无数观众产生共鸣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爱情模式。
故事是从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偷偷溜出皇宫,并与格里高利·派克饰演的乔邂逅开始正式拉开序幕。在随后的24小时内,二人经历了由抵制到融洽,由相识到相爱的奇妙过程。
古都罗马,见证了他们的浪漫爱情。露天咖啡馆、古罗马竞技场、石凿的雕像前、许愿石壁下、船上的舞会中、乔的小公寓……
罗马,在西方人的文化和价值观中,代表着永恒,代表着不朽。导演用这样一座伟大的城市衬托了一场情比金坚的爱情传奇。在观众眼中,它怎能不被称作经典,视为永恒。
半个世纪来,影片让无数影迷产生心灵震撼的另一个原因是故事的结局没有让“王子与公主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被故事的结尾深深地感染:两人最后再见一面,但已是咫尺天涯,碍于身份,相见却不能相认,只能通过凝望对方时专注、深情的眼神,以及一语双关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与满腔爱意。但安妮最终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和国家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她只能忍痛割爱,黯然告别自己的爱人,重归皇室。我想,也许只有经历了那超越阶级,超越世俗的单纯、唯美的爱情才会有这般默契。
我们曾经深深地爱过一个人,也许在我们的一生中,惟有这个人能让我们如此真挚的体验默契。爱的时候,把朝朝暮暮当作天长地久,把缱绻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于是承诺,于是奢望执子之手,幸福终老。然而一个转身,也许就已经一辈子错过。
多年以前,看不懂《罗马假日》。不明白为何惟有悲剧式的结局才能让人刻骨铭心,深入骨髓。
多年以后,再次回首。我想,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责任,家庭,梦想,现实!
多年以后,才会参透所有的争取和努力,都抵不过命运开的一个玩笑。
也许爱情与幸福无关,也许这一生最终的幸福与心底最深处的那个人无关,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牵住谁的手,一生细水长流地把风景看透。
《罗马假日》电影观后感4
先说演员,毋庸置疑,奥黛丽·赫本是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子。
其次是影片的故事情节。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关这句话的正确与否,在纵观影片的发展史时,不难发现,以爱为主题的影片多到难以计数,而自古以来,题咏爱的诗歌,小说等也是不可胜数。我是一个比较喜欢电影的人,所以也看了很多。大多离不了公主和平民,王子和灰姑娘的情节,经典如《罗马假日》也不例外。但因为此片拍摄时间较早,此后的应为跟风之作,从侧面,这也反映了此片的成功之处,不提。
我最想说的是,这部影片反映的主题:爱与自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观,有人相信一见钟情,而有的人不相信。这是一部描述24小时浪漫爱情的影片,邂逅,以及相爱,时间都是那么的短暂。我之所以想说,是因为我对这种爱情存在着很大的质疑。
先说男主角,他的身份是一个报馆的小职员,为生活和自由疲于奔命。把流落街头的安妮公主捡回家,是他的善良,但是这份善良在知道他公主的身份后染了色,而成为有目的的接近。对他的怀疑是因为在舞会大出逃的前一秒他都还在和同伴谋划得到照片,大出逃后,如何就有了河畔的深情一吻?在这方面,男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即使在细节方面的描述我也找不出。
再说女主角,她是英国的王位继承人,什么都有,除了自由。看得出来,男主人公带给她很多惊喜包括她向往的自由,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想呢,她爱的与其说是男主角,毋宁说是男主角带给她的自由。可以设想,如果把她捡回家的是另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她会不会也爱上他呢?
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幸福是我们的追求,得到了我们没有的,是幸福的一种形式。所以,我可以理解讲故事的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我喜欢本片的结尾,因为它的理性,而爱情最大的本事就是冲昏恋爱中人们的头脑。
当他们形同陌路,故事就该结尾。就像小时候看过的所有童话,“王子和灰姑娘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谁愿想,他们日后的琐碎呢?
《罗马假日》电影观后感5
《罗马假日》堪称黑白时代的佳作,片中毫无大制作大场面,情节也很简单,但安妮公主和年轻记者之间的爱动了每一个人,一个普通的贵族女邂逅平民男的爱情故事却因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的成功出演以及罗马的街头风景成为了世界经典。《罗马假日》是不可复制的,它是一部糅合了悲剧与喜剧的全部要素,却又把感情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影片。他们的相逢喜而不俗,他们的离别哀而不伤,爱情的模式有很多,而罗马假日里的爱情结局停留在最美的一个点上。
荧幕上,记者招待会上,有提问:公主出访过程中最喜欢的城市是哪?在乔的注视下,公主摈弃了外交辞令:“罗马,无疑是罗马。”我想,话外音,乔肯定是听懂了。乔抛弃功成名就之良机,将照片送予公主留念,在深情的四目对望中,公主轻轻地对乔说了声再见……当乔慢慢的步出会议大厅,我的泪终于流了下来,我知道,这只是电影的结局,如果故事发生在现实里,这不同阶层的两个人,即使永不相见,但彼此的内心也在关注与守望着的吧。
赫本的清纯与高贵,一如我们心中的天使,而派克的潇洒与绅士也让我们暗自倾心。这样的一对经典组合,总让人希望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故事。事实上,他们之间也的确有着动人的故事。这部电影是赫本的处女作。这个世界有着太多一见钟情的人,如剧中邂逅仅仅24小时的公主与记者,也如荧幕外对赫本一见倾心的派克。拍摄之余,他常绅士的带着她在上散步,给她买冰淇淋,给她送鲜花,象电影上那样。无疑,她是他心里的天使,他爱她的纯真,敏感,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尘。她依赖他,第一次来到异国拍摄的她,对荧幕背后的世界充满的胆怯与好奇。只是,她虽然知道他的爱,但却不敢接受,也许是怕破坏那份完美,也许是心有疑虑。因为彼时,他才结束他的一段婚姻。
她回去了,回到自己的国度。她终究没有接受他的求婚,却因此与他保持了一生的友谊。我难忘的一个细节是:她的生日,他送给她一枚蝴蝶胸针。很多很多年以后,当她离开这个世界,年逾七旬的他,不顾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去到她的国度,竞拍回那枚胸针,做为怀念...也许,在我们的心里,也会用一生去这样守望一个人,即使不说爱。爱不一定是占有与相守。让爱恒远的,是这份守望的厚重。
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东西堪称永恒,电影《罗马假日》就是其中之一。半个世纪以来,数以亿计不同种族、国籍和年龄的观众,被银幕上大不列颠公主安妮和美国记者乔·布莱德里的爱情深深打动——尽管他们的邂逅只持续了短短4小时。可我,更感动于荧幕之外,派克对赫本一生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