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的繁荣读后感1500字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非理性的繁荣读后感1500字范文

读后感/2021-05-21 21:39:02

席勒的《非理性繁荣》从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着力分析美国90年代中后期的网络股泡沫,同时也类比的描述了20世纪初、1929年和上世纪70年代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理性繁荣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一

本书书名取自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格林斯潘1996年底在华府希尔顿饭店演讲中,谈到当时美国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时所引用的一句名言。从那时起,许多学者、专家都注意到美国股市因投机风气过盛而引发的投资泡沫现象。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甚至多次预言美国的投资泡沫将破,可是每当美国股市有衰竭的症候时,就会有另一股投机热潮注入,让股市得以暂时维持不坠,直至近日方有软着陆的迹象。

90年代,美国股市不断创新高,投资人的热度沸腾,投机风气鼎盛,知名的股市分析师甚至喊出道琼指数会上五万点的说法。本书作者席勒为耶鲁大学的教授,也是美国股市的投资人,他根据多年来对美国股市多头行情的分析研究,以及历史上各种股市大幅波动变化的前车之鉴,冷静分析这一波美国股市荣景的各种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多半无法以一般经济学效率市场的理论来分析,原因是股市中人们所发挥的投机贪婪,是一种非理性的本性,全文娓娓道来,分析鞭辟入里,引人深思。

事实上,所有经过正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在他们分析经济现象时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假设:人们所有的经济决策都是从理性出发。古典经济学派并曾将经济学领域里所设定的虚拟人物为「经济人」(Homoeconomica)。这个「经济人」如果处身于现代的人类社会中,将是六亲不认、毫无情感,一切行为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准则;因此,他不会犯下一般「凡人」感情用事的错误,花的每一分钱、用的每一份力气,都经过仔细的盘算。

同样的,经济学家也相信最完美的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这个市场中的买卖双方参与者众多,多到没有人能够以他买卖的数量控制价格;市场中的信息充分流通,任何讯息会迅速传达给所有的参与者,立即而有效地反映在市场的价格之上,这也是金融市场为效率市场的重要假设。但是正如凡人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市场也无法完全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因此,一旦出现「非理性」投资人与「非理性繁荣」市场,经济学教义派就颇难解释其存在;同样的,这些人所制定的财经政策当然也无法解决非理性思维下的经济问题。

席勒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根据各种统计分析与历史研究,寻找90年代美国投资泡沫出现的缘由。美国人明知一旦股市泡沫破灭,所有的财富将成空,却又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一只老鼠,总能在大跌之前,卖给更为倒霉者,甚至股价一旦回涨反弹,就立刻把上次亏损的前车之鉴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这个现象似乎与我国股市的状况极为相近。席勒教授特别指出,为争夺投资人,媒体上的股市明星,以强势行销方式,肤浅地强调一些表象,给大众一种股市只涨不跌的观念;然而,事实上,他们未必抓得住股市的脉动。我国也一样有许多这一类的股市分析师,官员们为了拉抬股市,甚至于不惜以「股价很低,不买就会后悔」的说词,来误导投资人。其实,他们和投资人一样,根本不清楚下星期的股价究竟是涨还是跌,结果造成误听其言者被套牢;最后即使将股价涨跌幅的下跌幅度缩小,改变游戏规则,也挡不住股价下滑的趋势。从这点看来,或许我国的主管官员从这本书中可以学到的还更多。

股市涨得愈高,跌得就会愈重,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然而在股价快速飙涨的时候,总会有许多说法,来「证明」股价是不会下跌的。1920年代,在股市崩盘之前,有所谓的「强手」,亦即买气愈来愈盛,不断提高,股价支撑力道足够,不会下跌。50年代有人指出美国进入「新资本主义」时代,持有股票的投资人达1 700万,企业员工认股,化劳工为资本家,因此,股价不会下跌。60年代,媒体不断鼓吹股市是最佳的投资管道,不但可以保值、对抗通货膨胀、规避风险,还可以参与享受经济成长的果实,股价自然不断地上涨。90年代的说法是新经济下,高科技不断推陈出新,成本不断下降、获利持续上升,因此股价不会下跌,而网络股在未来网络市场的无限美景下也过度地反应。

但是,种种言之成理的论调,随着市场泡沫破灭为之幻灭。原因是这些说法出现的目的,均是为非理性投机下炒作的「价超所值」的股价做合理化的解释,使投资人放心地追高。生于战后婴儿潮年代的人们在90年代,不信邪地持续追高股市,认为「这次不一样」(TTID:This Time Is Different),股价不会下跌,就是将道琼指数推上万点的主力,只是从今年开始,美股步步下跌,显示股市的涨高必跌原则仍然存在,只是早到或晚来的差别而已。

台湾的股民在9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历经多次股市三温暖的洗礼,对本书的感受想必更深。席勒在书中第六章写道,台湾的几次股价大跌,都名列世界前茅,1989到90年股市跌落74.9﹪,为那年最大跌幅国家中的世界第一;五年期股市跌幅较大国家中,台湾也分列第七名与第27名。不过,台湾的投资者似乎一直没有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政府也一直认为「股市兴亡,官员有责」,带给投资人一个「股市会涨,不会跌,如果真的下跌,政府会出面救」的错误观念,股市的机制也以助涨不助跌的原则来规划。但台湾的投资泡沫一直不断地破了又吹、吹了又破,真正的原因是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有问题,可惜的是当前的股市已经跌到似乎国安基金也无能为力的地步了,投资人必须正视市场机制的存在,这时,席勒的书就更有用了。

总之,这是一本分析股市非理性投资行为的一本好书,它颠覆了一般的投资理论,指出20世纪末,证券市场中的教义派金融学者所不能解释的「乱象」的源头,是他们理论的假设前提有问题,当然,它也预告了美国股市投机泡沫的下场。对台湾的投资人来说,读了本书之后,对我国股市的「非理性」部份,可以有一个更为「有理性」的解释。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二

每当我向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同学们表达价值投资概念的时候,他们多数表示了深深的怀疑。被他们问及最多的话题就是,当前中国的股市,适合做长期投资吗?

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纠正一下。如果是炒股票、做波段,可以问在当下;但如果是对价值投资这样一个长周期的投资活动而言,这个问题就应该改正成这样:从现在到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间,适合做长期投资吗?这样时间范围和标的才对应得上。对于这个问题,一开始我是用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来进行解释的。回答的多了,自己也发现这个解释存在着不尽合理的问题。因为经济和股市虽然存在着相关性,但是是否一定是强相关,他们的增长步调是否一定是一致,这却是不能够下一个定论的。因为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多的随机性。

这个问题还存在着一个潜台词,那就是是否只有美国的股市比较适合做价值投资,而中国这样一个法制不健全,股市发育不良的环境下,不一定能够提供价值投资的土壤。那么,美国的股市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罗伯特﹒J﹒希勒著于2000年的《非理性繁荣》,正是一本分析美国上世纪末股市繁荣现象,以及整个20世纪美国股市发展的重要作品。“非理性繁荣”一词,源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1996年12月5日,面对全球股市的持续繁荣与大幅上涨,作为当时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对当下的股市做出了“非理性繁荣”的判断。这一判断震惊了世界,被称为“格林斯潘震撼”并导致欧美股市暴跌。但在这之后,美国股市出现了长达三年的大牛市,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道指)从6500点一路上涨至12000多点,格林斯潘对股市的判断被彻底否定。从那以后,格林斯潘就对全球股市三缄其口,就连当年纳斯达克股市上涨至5100多点、市盈率已达850多倍时,格林斯潘也没有对股市发表任何评论。

2000年,希勒使用“非理性繁荣”为题著书,成为当年投资类图书经典。此时,道指突破了11700点,距离1896年5月26日公布时的40.94点,增长了286倍;距离1972年11月14日的1003.16点,增长了11.7倍;距离1995年11月21日的5023.55点,增长了一倍。即便是在道指诞生一百年的2006年5月间,指数也在11000点区间。从这个总体趋势上来看,股市一直向上,走向繁荣。但是,1929年股市崩盘,直到60年代才再次回到原来的点位;70年代的股灾,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再次回到原来的位置。和中国股市18年间五次起落相比,美国的股民可谓是既有幸福的一代,又有痛苦的一代;而中国的股民,却只是悲喜交加的一代。

这本为2000年处于网络股和科技股泡沫中的美国投资者所写的书,善意地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公众常被认为学会了股票在下跌之后总会反弹这个基本常识。我们已经看到,许多证据证明大部人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们想错了。股票可以下跌,而且可以下跌许多年。股票市场可以被高估,同样可以低迷许多年。

“公众常被认为了解到,从长期看股票总是优于其他投资,比如债券,所以长期投资者投资股票会好一些。我们看到,有证据表明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但他们又想错了。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股票并不比其他投资优越,也没有理由相信它将来也会这样。

“公众也常被认为了解到,股票投资聪明的做法在于选择共同基金,因为它们了解市场的变化。我们发现大部分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们又一次错了。选择业绩良好的共同基金所获得的收益比投资者想象得要少。”

既然被评为年度最佳读物,至少说明讲得内容得有一些道理能够支持结论,并且说服了一些读者。作者列举了12条主要原因用以说明2000年牛市的形成诱因,社会力量如何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放大机制以推动牛市不断走高,新闻媒体和新经济思想如何扮演关键性角色,以及投资者群体又是如何一起在人性的作用下共舞狂欢。放在2008年的春天来看,除了12条诱因的其中二三要对其略略地调整之外,其它的一概不动,我认为应该也可以对当下中国的股市进行完整地诠释了。

价值投资的先行者,巴菲特的师傅格雷厄姆经过多年的打拼,格雷厄姆联合账户到1929年为止资金已达250万。但是随后的崩盘以及之后的危机接踵而来,尽管格雷厄姆非常小心谨慎,还是在1930年损失了20%。以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他又贷款来投资股票,然而所谓的底部一再被跌破,1932年联合账户跌掉了70%之多,格雷厄姆也濒临破产。痛定思痛,格老力著《有价证券分析》(SecurityAnalysis)一书,是对1929年西方世界经济大萧条深刻反思的产物,奠定了格老作为美国及至世界的证券分析家与投资理论家的地位。年轻的巴菲特看了1942年格老的又一部力作《聪明的投资人》(TheIntelli-gentInvestor)之后,毅然决定选择哥仑比亚大学就读并终生追随格老。

格老虽有价值投资理论,但生不逢时,30年代的大萧条和40年代的世界大战使其无用武之地。但是巴菲特幸运得多,格老的理论让他四十余年来大放异彩,直至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巴氏1963年收购并改组了BerkshireHathaway公司,使其成为他的投资利器。但是不幸的事情还是没有放过他和其它任何投资者:70年代的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及水的双重打击,使美国工业生产下降22%,失业率高达11%,通货膨胀率达到18%,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73年1月的最高点1016点下跌到1974年底的557点,纽约股票交易所市值下跌了40%。197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缩水超过50%。自1982年底美国经济摆脱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进入复苏以来,美国已经历了长达95个月的经济扩展,创下了举世瞩目的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展记录。80年代初期,股票价格开始回升,到1987年8月份道指达到2722点。10月19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溃,单日跌幅达22.6%,巴菲特损失了市值的25%。1999年3月16日,在美国经济继续强劲增长、无通胀压力和网络、科技泡沫的推动下,道指一度突破10000点大关。而巴菲特则在泡沫中业绩平平,1999年竟然只有0.5%的回报。

结果呢?巴菲特2008年致股东的信中写到:“2007年我们的资本净值收益为123亿美元,这使得我们的A股和B股的账面价值同时增长了11%。在过去的43年里(意味着自这一任管理层接手那天开始),我们的股票账面价值已经从每股19美元涨至78008美元,相当于每年21.1%的综合增速。”

看上去,希勒的观点和巴氏的业绩存在矛盾,其实不然。希勒所指得是普遍意义上投资领域的规律;而巴氏则是在规律的之下,运用价值投资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一是判断我们所处的时代会向着什么样的趋势前行,二是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检视自己的投资理念,找到有哪些是属于自信过度,又有哪些是属于异想天开。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三

席勒的《非理性繁荣》从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着力分析美国90年代中后期的网络股泡沫,同时也类比的描述了20世纪初、1929年和上世纪70年代金融危机的情况。该书是根据许多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和历史事实,对美国互联网期间股市的空前繁荣现象所做的全面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席勒指出泡沫的形成和崩溃显现出正反馈的状态,这点与索罗斯反身理论中的暴涨暴跌不谋而合。尽管该书是以当时的市场情况为基本出发点的,但他把这一市场情况仅仅作为整个股市繁荣现象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作者有力地指出近年来的股市飙升只不过是一场正在上演的、大规模的偶发性庞氏骗局,最终只能是以悲剧收场。他认为当时的股市是一个投机性泡沫,指出投资者的从众心理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很难控制和影响,市场定价的重大偏差能够保持几年或者几十年。

作者在第一篇中首先重点对股市上涨的14个催化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在收益稳定增长时期到来的互联网;胜利主义和外国经济对手的衰落;赞美经营成功或其形象的文化变革;共和党控制国会及资本收益税的削减;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分析师愈益乐观的预测;规定缴费养老金方案的推广;共同基金的发展;通货膨胀回落及“货币幻觉”的影响;交易额的增加;折扣经纪人,当天交易者及24小时交易;赌博机会的增加等等。并进行了小结。

接着重点对股市的放大机制进行了分析:自发形成的庞氏骗局;投资者的高度信心;对投资者信心的反思;高市值情况下预期不减的例证;对投资者期望和情绪的反思;公众对市场的关注;投机性泡沫的反馈理论;作为反馈模式和泡沫的理解;作为反馈模式和投资机泡沫的庞氏骗局;自发庞氏骗局引起的投机性泡沫;当今的非理性繁荣和反馈环等。

在第二篇中对文化性因素如新闻媒体(媒体在决定市场变化阶段中的作用;媒体讨论的形成;对市场前景的报道;创纪录过量)、新时代的经济思想、新时代和全球泡沫进行了分析。

在第三篇中对心理性因素如股市的心理依托、从众行为和思想影响进行了分析。

最后二篇提出了理性繁荣的尝试和理性行动。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证券市场上机构和普通的投资者如何狂热的追逐财富梦想,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贪婪和由此带来的恶果,对于广大的普通投资者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有极大的帮助。对于股市投资和投机的非理性行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本人读书习惯是先粗读一遍,后精读一遍,然后再根据精读做的重点标记写读书笔记,一字一句的敲进电脑,对自己也是个再学习加深的过程。希望本笔记能够对其他志同道合的网友有所启发,也希望大家对本人所做的笔记给予评价。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四

关于这本书我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去买一本而是直接在网上下载的电子文档来读的。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吧。《非理性繁荣》书名取自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葛林史班1996年底在华府希尔顿饭店演讲中,谈到当时美国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时所引用的一句名言。从那时起,许多学者、专家都注意到美国股市因投机风气过盛而引发的投资泡沫现象。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甚至多次预言美国的投资泡沫将破,可是每当美国股市有衰竭的症候时,就会有另一股投机热潮注入,让股市得以暂时维持不坠,直至近日方有软着陆的迹象。

在《非理性繁荣》(第二版)中,罗伯特·希勒教授对2000年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适时的修正和更新,重新阐述了市场波动这一给他带来国际声誉的主题。希勒在第二版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他以一种更加清晰和彻底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可能动摇经济运行和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在第一版中,希勒教授成功地预言了股市的下跌,而在本书中,他将研究扩展到了目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美国国内和国际房价的历史走势。

在本书中,希勒通过大量的证据来说明,如果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隐含着大量的泡沫,并且最终房价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开始下跌。他认为,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因此,非理性繁荣非没有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

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希勒教授描述了金融市场波动的心理根源,并且着力列举和论述了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所固有的不稳定性。比如,艾伦·格林斯潘著名的“非理性繁荣”演说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他认为,最终摆脱这种困境的途径在于社会制度的改进,比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保险品种以保障人们的收入和住房,以及更加分散化的投资选择。就像该书的第一版一样,《非理性繁荣》的第二版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阅读和讨论。

《纽约时报》的保罗·克鲁格曾这样评价这本书曼罗伯特·希勒先生揭示了金融市场非理性的一面,在这方面,他比同时代的其他任何经济学家做得都多。”罗伯特﹒J﹒希勒著于2000年的《非理性繁荣》,正是一本分析美国上世纪末股市繁荣现象,以及整个20世纪美国股市发展的重要作品。“非理性繁荣”一词,源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1996年12月5日,面对全球股市的持续繁荣与大幅上涨,作为当时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对当下的股市做出了“非理性繁荣”的判断。这一判断震惊了世界,被称为“格林斯潘震撼”并导致欧美股市暴跌。但在这之后,美国股市出现了长达三年的大牛市,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道指)从6500点一路上涨至12000多点,格林斯潘对股市的判断被彻底否定。从那以后,格林斯潘就对全球股市三缄其口,就连当年纳斯达克股市上涨至5100多点、市盈率已达850多倍时,格林斯潘也没有对股市发表任何评论。

2000年,希勒使用“非理性繁荣”为题著书,成为当年投资类图书经典。此时,道指突破了11700点,距离1896年5月26日公布时的40.94点,增长了286倍;距离1972年11月14日的1003.16点,增长了11.7倍;距离1995年11月21日的5023.55点,增长了一倍。即便是在道指诞生一百年的2006年5月间,指数也在11000点区间。从这个总体趋势上来看,股市一直向上,走向繁荣。但是,1929年股市崩盘,直到60年代才再次回到原来的点位;70年代的股灾,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再次回到原来的位置。和中国股市18年间五次起落相比,美国的股民可谓是既有幸福的一代,又有痛苦的一代;而中国的股民,却只是悲喜交加的一代。

这本为2000年处于网络股和科技股泡沫中的美国投资者所写的书,善意地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公众常被认为学会了股票在下跌之后总会反弹这个基本常识。我们已经看到,许多证据证明大部人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们想错了。股票可以下跌,而且可以下跌许多年。股票市场可以被高估,同样可以低迷许多年。

“公众常被认为了解到,从长期看股票总是优于其他投资,比如债券,所以长期投资者投资股票会好一些。我们看到,有证据表明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但他们又想错了。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股票并不比其他投资优越,也没有理由相信它将来也会这样。

“公众也常被认为了解到,股票投资聪明的做法在于选择共同基金,因为它们了解市场的变化。我们发现大部分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们又一次错了。选择业绩良好的共同基金所获得的收益比投资者想象得要少。”

既然被评为年度最佳读物,至少说明讲得内容得有一些道理能够支持结论,并且说服了一些读者。作者列举了12条主要原因用以说明2000年牛市的形成诱因,社会力量如何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放大机制以推动牛市不断走高,新闻媒体和新经济思想如何扮演关键性角色,以及投资者群体又是如何一起在人性的作用下共舞狂欢。放在2008年的春天来看,除了12条诱因的其中二三要对其略略地调整之外,其它的一概不动,我认为应该也可以对当下中国的股市进行完整地诠释了。

价值投资的先行者,巴菲特的师傅格雷厄姆经过多年的打拼,格雷厄姆联合账户到1929年为止资金已达250万。但是随后的崩盘以及之后的危机接踵而来,尽管格雷厄姆非常小心谨慎,还是在1930年损失了20%。以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他又贷款来投资股票,然而所谓的底部一再被跌破,1932年联合账户跌掉了70%之多,格雷厄姆也濒临破产。痛定思痛,格老力著《有价证券分析》(SecurityAnalysis)一书,是对1929年西方世界经济大萧条深刻反思的产物,奠定了格老作为美国及至世界的证券分析家与投资理论家的地位。年轻的巴菲特看了1942年格老的又一部力作《聪明的投资人》之后,毅然决定选择哥仑比亚大学就读并终生追随格老。

格老虽有价值投资理论,但生不逢时,30年代的大萧条和40年代的世界大战使其无用武之地。但是巴菲特幸运得多,格老的理论让他四十余年来大放异彩,直至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巴氏1963年收购并改组了BerkshireHathaway公司,使其成为他的投资利器。但是不幸的事情还是没有放过他和其它任何投资者:70年代的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及水的双重打击,使美国工业生产下降22%,失业率高达11%,通货膨胀率达到18%,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73年1月的最高点1016点下跌到1974年底的557点,纽约股票交易所市值下跌了40%。197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缩水超过50%。自1982年底美国经济摆脱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进入复苏以来,美国已经历了长达95个月的经济扩展,创下了举世瞩目的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展记录。80年代初期,股票价格开始回升,到1987年8月份道指达到2722点。10月19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溃,单日跌幅达22.6%,巴菲特损失了市值的25%。1999年3月16日,在美国经济继续强劲增长、无通胀压力和网络、科技泡沫的推动下,道指一度突破10000点大关。而巴菲特则在泡沫中业绩平平,1999年竟然只有0.5%的回报。

结果呢?巴菲特2008年致股东的信中写到:“2007年我们的资本净值收益为123亿美元,这使得我们的A股和B股的账面价值同时增长了11%。在过去的43年里(意味着自这一任管理层接手那天开始),我们的股票账面价值已经从每股19美元涨至78008美元,相当于每年21.1%的综合增速。”

看上去,希勒的观点和巴氏的业绩存在矛盾,其实不然。希勒所指得是普遍意义上投资领域的规律;而巴氏则是在规律的之下,运用价值投资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一是判断我们所处的时代会向着什么样的趋势前行,二是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检视自己的投资理念,找到有哪些是属于自信过度,又有哪些是属于异想天开。

总而言之,这本书可以算是一本经典之作,无论我们是否是做金融研究的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篇五

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寻求理性繁荣

罗伯特·J·希勒教授的《非理性繁荣》一书并不是一部高深的理论著作,但这部书也许会产生比一部纯粹的理论性著作更大的实际价值。从一个中国读者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上来品评这部书。

在第一个层面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部经济学的普及读物,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成如今充斥街苍书摊的炒股“密经”。作者像一位冷静的医生,推本溯源地诊疗了股票市场的高热症。作者在书中所描写的种种似是而非的“理性”行为,在当今中国的股票市场上又何尝不曾有之?远的不说,且看今年年初的“股市之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经济学家,用他那把“冷冰冰的手术刀”在股市的病体上轻划三刀,只因一下切中个中事机的痛处,便招来阵阵明枪暗箭的剿讨。“著名青年经济学家”高擎“捍卫中国股市”的大旗,驾着令人陌生的逻辑战车,振臂三呼,一时间应者亦众。虽说如今硝烟已散,但是读罢此书,却使人不由得再次回想起这场讨伐,帐下领军何以义愤填膺自不待言,可为什么一时间应者甚众呢?现在,我们终于可以从这本书中找找答案了。

赚钱之心,人无不有;赚钱之术,人有不有。在中国现今的股市中,庄家有庄家的能耐,散户有散户的招数,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但结局却总是有亏有赢。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总是有人要甘冒蚀尽本钱的风险,非要拿出他那一点菲薄的收入去股市里“跟庄”呢?《非理性繁荣》给了我们一个全景式的答案。这本书从市场结构、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角度,深刻剖析了股市中的种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在作者看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体投资者,都难以摆脱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即使投资者是在追求一种理性的目标,往往也是难以实现的。作者从市场本身的特征、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学三个角度总结了非理性投资行为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我们当然不能说投资者是赌徒,可是谁敢说自己总也没有赌心?亏了的想翻本,赚了的还想赚的更多,市场就这样被自我放大、自我增强起来了。开始的时候谁都挺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赚钱,也就是希勒所说的信心过度,可是几次波动下来,又觉得还是随大流走最保险,于是,“社会传染病”也就由此而生了。这部书中总结了社会心理学对这种现象的分析,使人颇受启发。

在第二个层面上,我们还可以把它作为一部拓展经济学理论研究前沿领域的启示录。这是一部探讨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个体行为模式的著作。我觉得,它即使称不上是一部资本市场的微观经济学,至少也可以说是为这一领域的微观经济学做出了贡献。事实上,资本市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目前还是当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主要存在着两种理论。一种是传统一些的有效市场假说,起源于上个世纪初,立足于以一般均衡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这个假说的奠基人是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LouisBachelier)的法国数学家,他把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于股票收益率的分析,认为其波动的数学期望值总是为零。

这个结论,在20世纪初期的资本市场和一般均衡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1964年,奥斯本(Osborne)在此基础上又明确提出,股票价格具有“随机游走”(Randomwalking)的特点,或者说是化学中分子的“布朗运动”的特点。他假设,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化可以等价于一个粒子在一个流体中的运动,并由此而形成一般均衡,从而使股票市场在整体上成为一个存在一般均衡的有效市场。为我们所熟知的马尔克维茨(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和夏普(Sharpe)模型,均是建立在资本市场的单一价格法则之上,因此实际上都是源于这一假说。套利定价理论虽然突破了单一价格法则,但其思路仍然限制在价格离散变动的范围之内,所以仍可认为属于这一假说的范畴。

然而,现实并没有为有效市场假说提供有力的支持,这一点我们在这部书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在很多时候,股票价格会陷入跌荡起伏的失控状态,这意味着,股票市场并不是,至少并不总是一个一般均衡的有效市场。这样,就产生了解释资本市场的第二种理论,即分形市场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股票价格的变化具有记忆以往历史的特征,因此不是完全的随机游走,而是一种“有偏的随机游走”,这个过程高度依赖于初始时的条件,其变化的方向是不确定的,最终形成的价格并不是某个惟一的一般均衡状态的价格,而是在由很多个“吸引子”所决定的多态均衡价格中随机地产生一个。分形市场理论突破了边际报酬递减经济学的范畴,转而进入了报酬递增的世界。

虽然分形市场理论目前还很不成熟,但是它对资本市场中的某些明显的现象,比如自增强(自我放大)特征、泡沫经济现象等,显然要比有效市场假说具有更大的潜在解释力。在有效市场假说中,投资风险是价格对均衡状态的偏离,投资者只能通过投资工具的多样化来分散个别性风险,但是在分形市场理论中,投资风险就变成了价格从一个“吸引子”到另一个“吸引子”的转移,这就解释了有效市场假说所不能解释的系统性风险。由此可见,分形市场理论在对资本市场的解释中有着极大的潜力。

然而,分形市场理论的重要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在经济理论上的前沿性突破。如果我们接受它对资本市场的报酬递增解释,那么我们对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对投资者行为的理解以及政府对资本市场进行监管的思维方式,也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要把市场均衡的多元化以及价格决定的多元化作为所有投资行为和监管行为的出发点。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将会比投资工具的多样化更能有效地分散市场风险,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

由此而言,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也将被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如果说在有效市场假说下,监管常常被人,有时甚至是被政府本身,置于投资行为的对立面的话,那么在分形市场理论之下,政府要致力于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致力于信息的公开和知识的完善。希勒在这本书中尽管没有从这一角度来提出他的政策主张,但是他在结尾所阐述的观点却和分形市场理论殊途同归:抵御金融风险、应付投机泡沫的“首要办法是采取鼓励交易的政策,同时给人们更多的机会去参与更广泛、更自由的市场,通过建立日臻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来更有效地控制真正的危险,从而能够获得更佳的收效。”无疑,这也是作者在本书中所作的整个逻辑推演的终点: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能够有助于投资者互相弥补各自知识的局限性和其智慧中非理性的缺点。

由于以上的原因,我觉得,希勒的这部书,无论是对一个普通的投资者,还是对一个经济理论工作者而言,都会带来很多有益的启发。投资者个人需要有效地规避风险,国家的整个资本市场体系更需要成功地规避风险,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来建设一个没有欺诈、没有煽动、没有轻信、没有盲从的资本市场,为社会也是为个人寻求理性的繁荣。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