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车站的聚会》故事灵感来源于真实新闻事件,讲述了偷车团伙头目周泽农,在重金悬赏下走上逃亡之路,艰难寻求自我救赎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南方车站的聚会》观后感
《南方车站的聚会》(以下简称《南方车站》)是一部只能去电影院看的片子。
叙事、人物都不是它的目标,导演刁亦男旨在用各种试听手段营造紧张的氛围,带着观众去迎接一个逃犯精心谋划的死亡结局。如果你心态开放,愿意把看电影当作一次和导演共同冒险的旅程,而不单纯是看一个故事或是放松身心,那可以为它买一张票。
《南方车站》让人联想到很多电影。
《反派影评》提到它致敬或者直接照搬分镜头的电影包括《独行杀手》《老无所依》《精英1》《小亚细亚往事》《黑金杀机》等。
而即便是阅片量不够的我,也起码想到两部电影。骤然掉入命运漩涡、没有来路也无处可去的周泽农(胡歌饰)让人想起忻钰坤《暴裂无声》的张保民(宋洋饰);整个片子的美术风格、大量的夜戏,又像毕赣《地球最后的夜晚》。两部电影都启用了黄觉、曾美慧孜、陈永忠几位演员,有同一套摄影美术班底。
而事实上,我对两部电影的观后感也完全一致——电影很美,没了。
在那113分钟里,每个人都因为刁亦男精心制造的光影和声音、无处不在的监视而暂停呼吸,但离开电影院,就丧失谈论此片的欲望。
24小时之后,我只剩下对两个突如其来血腥镜头的记忆。其中之一是摩托车手快速驶出桥洞,被洞口的叉车割颈,我身边的观众看到这一幕倒抽一口冷气的声音清晰可辨;其二就是在透明雨伞上喷出的血色大丽花。
因为故事实在太简单,在预告片里就昭然若揭——误杀警察的惯偷周泽农,在生命最后的几十个小时里,计划用自己的死亡兑现30万赏金留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陪泳女刘爱爱(桂纶镁饰)最终帮助他完成了这一计划。
而人物又让人生疑。胡歌和桂纶镁即便操着生涩的湖北口音、塌腰驼背,也依然不像是出现在野鹅塘这种三不管地区的底层人物。甚至有人建议让演警察的廖凡和胡歌角色互换,说不定效果更佳。
有观众走出电影院,感到自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今日说法》,大概与此有关。
当然,也有一些精心设计的细节。比如在一场追击戏中,周泽农拉开帘子发现一个与自己一样徘徊在生死边缘的老人,成为一种互文;他手上和爱爱皮包上的挂饰相同的纹身;明白刘爱爱不会再回来,所以他选择吃掉了她那碗牛肉面;指甲油随着时间不断褪色等。
这固然是导演在水面之下的用心。但因为水面之上的故事和人物太过单薄,以至于让一般观众(我)丧失了追问和观察的兴趣。而另一种充满隐藏文本,却常看常新的影片是李安的《色,戒》。
从两极化的评价和票房成绩来看,和我观影体验类似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南方车站》上映以来,5天的票房为1.56亿,根据猫眼预测最终的票房为2.59亿,而截至目前,票房超过3亿的电影达到44部。整部电影的总投资超过1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即便启用了胡歌,从分账票房来看,收回成本依然困难。
在众多好评中,“看完电影觉得身中数枪”这句深有同感。所以结束之后只会庆幸自己一息尚存,然后立刻逃离现场。
2019《南方车站的聚会》观看心得
由刁亦男执导,胡歌、桂纶镁领衔主演,廖凡、万茜特别出演,奇道主演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公映首周末收获1.36亿票房。仅以首周成绩,就已超过刁亦男导演柏林金熊获奖前作《白日焰火》的国内总票房,并成功创造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片内地票房纪录。影片票房亮眼的同时,更持续收割良好口碑:“好看到头掉”、“细节丰满,值得二刷三刷”、“美到自成一派”、“终于有人拍出了五彩斑斓的黑”。也正是观众的好评让影片票房持续坚挺,有望走出长线。
为庆贺影片刷新刁亦男导演个人票房纪录,片方再发南方日记之“聚会诞生记”,全面呈现在武汉40度高温下,370名工作人员、3200名演员,经历155天拍摄、从而贡献出成片1307个绝美镜头的过程。而无论是导演独到的中国式黑色电影风格,还是演员全体极具仪式感的浸入式表演;无论是情感满满的细节设定,还是信手拈来的迷影向致敬,都让《南方车站的聚会》无愧于最特别贺岁片这一定义。
导演风格篇 终于有作者拍出“五彩斑斓的黑”
在《南方车站的聚会》公映之前,导演刁亦男表示:“不仅想让观众看一个故事,而是看一整个世界。”
影片公映后,有影迷大赞:“《南方车站的聚会》让我们看到,电影的确是属于导演的艺术。”
片中,刁亦男展现出了极强的导演掌控力,以及其一以贯之的黑色电影美学,并将之本土化。“这个世界看上去由几千人共同搭造,其实即使一枚图钉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以非凡的控制力和坚韧的自信心使得这样一个鸿篇巨制完全根植于他的精神世界。”作家、编剧双雪涛如是说。于是,《南方车站的聚会》先以耐人寻味的光影美学切入,将观众带入这个银幕上的世界,随后却摒弃传统的剧情冲突式对白叙事,更多以人物的造型去叙事、以场景的美术去叙事、甚至以一下下生活化的音效去叙事。用人物的遭遇、动作,乃至于主人公的“影子”去引领观众,把对白几乎降到最少,这无疑全面提升了普通观众对一部犯罪类型片的观感。
对于刁亦男回归电影本体的“大胆”举动,同样为犯罪片著名导演的曹保平就表示,这种叙事手段非常高级:“甚至有很多奢侈的笔墨,看似是游离出生活的。但这部电影呈现出的野心,是文学才能达到的境界吧。”影片有85%的夜戏,在光影使用上,采用了大量戏剧性用光。按导演刁亦男的设想,正因为黑夜遮掉杂乱的景物,前景就像舞台,人物也在空间里完成肢体表演,甚至“像小动物一样”。而由王家卫御用灯光指导黄志明与刁亦男御用摄影指导董劲松打造的光影,每一帧都精雕细琢,每一场都绚丽奇幻不可思议。有观众评价:“终于明白什么叫五彩斑斓的黑!”“刁亦男的视听不超前于时代,但一定超前于当下的中国。”
而让导演汲取养分,进行类型片深化的,正是传统西方黑色电影。这类电影兴起于战后,模式往往是一个疲惫的、陷入困境的男人,遭遇一位蛇蝎美女之后产生的犯罪故事。刁亦男导演前作《白日焰火》正是对传统黑色电影的类型深化和本土化。“蛇蝎美女的美和爱,是男性不可得的,她们的魅力就是背叛他们。”刁亦男如此分析传统黑色电影的设定。然而到了《南方车站的聚会》中,刁亦男则没有遵循传统黑色电影的路数,反而为女性形象增添了更多亮色。“刘爱爱有其朴素的地方,甚至有一些些侠义精神。两位主人公在逃亡的终点,也都发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光。”
同时让观众津津乐道的,更有刁亦男独树一帜的美学。这也让影片在弥漫光影诗意的同时,又充满了快节奏的动作场景以及突如其来的场景。如“小偷大会群殴”、“黑夜叉车”、“雨伞飞血”等,全都拍出了华语电影难得一见的惊奇名场面。有观众称刁亦男借鉴了杜琪峰、昆汀·塔伦蒂诺、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美学风格。实际上,刁亦男所追求的,却是西方黑色电影与中国传统京剧的融合:“对的展现,是黑色电影的重要元素。动作上却往京剧上靠,比如楼道里追捕。京剧范儿是回望古老的艺术形式,非常酷,比纯粹纪实性的拍摄要更有美感。”正是对光影叙事的强大控制,以及对美学的收放自如,才让观众高呼:“生猛、浪漫。从来没看过这样的电影。
演员表演篇 全体卡司奉献仪式感演技派对
在刁亦男具有黑色犯罪电影仪式感的镜头“舞台”之上,《南方车站的聚会》的全体演员,也奉献出了极具仪式感的精彩表演。在片方发布的南方日记之“聚会诞生记”中,不难感受在武汉40度高温下,370名工作人员、3200名演员,经历155天拍摄、实地取景82处,从而贡献出成片1307个精彩镜头的过程。影片创作团队之庞大,以及对所有参与表演者的尊重,让一些观众在观影后表示惊叹:“有上千人参与的电影不稀奇,可第一次见到把所有人都放上片尾字幕。仅片尾悠扬的歌声,以及滚动了好几分钟的上千名群演名单,就足够让我肃然起敬了!”
而这具有仪式感的片尾字幕,体现的则是所有演员完全服务于作者电影的全情尝试,是一场主演们回味无穷,无法复制的焰火式演技派对。观影后观众会着迷于胡歌的沉默坚定、重情重义;着迷于桂纶镁的大胆主动、犹豫徘徊。两个角色的每一次小心翼翼试探,都仿佛“像是小动物在互相挑逗”;每一个缓缓向前的脚步都“像是在跳舞一般”。而廖凡的刚正不阿,正如不停进击的捕猎者;万茜的无奈不安,举动都恰如惊魂未定的母亲;奇道的踌躇满志,看似全盘在握却又功亏一篑。所有人的表演都精准的嵌扣于情境中,正如让影迷大呼惊艳的“五岔口夜光鞋广场舞”一幕,也正是这种仪式感的表现形式,奠定了全片的表演基调。
刁亦男导演曾表示:“表演可以不用力,不动声色,可以跟某种风格的电影达成一致,跟整个电影的风格的融为一体。不仅只看表演和台词,演员要跟整体统一,要有中性的、透明的感觉。”正是这种中性的、与影片融为一体的表演风格,让观众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犯罪片演技,并更加为角色唏嘘。有影迷评价:“全景浸入式观影体验,胡歌像是一只受伤的美丽动物,而所有人包括群演都演得太好了。”“桂纶镁紧耸的肩膀,小而快速的步伐,以及面部肌肉微微地颤抖,把刘爱爱的惶恐展现了出来。也向观众说明了:刘爱爱不是什么老手——这是演员成功的表演为角色附加的层次感。”“导演淋漓尽致的拍了,演员淋漓尽致的演了,剩下的,观众只需淋漓尽致的观看,即可。”
在演员选择上,胡歌的表现也破掉了其过往电视荧屏形象,立住了周泽农这一角色的精准温度。回望为何选择胡歌这样的偶像出身演员,导演刁亦男也曾表示,偶像明星与作者电影并非冲突,反而是亲密的关系:“比如阿兰·德龙与梅尔维尔,张国荣与香港新浪潮导演合作,如徐克王家卫。偶像演员都有表演的素质和潜力,这点上不矛盾不冲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与《南方车站的聚会》一同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好莱坞往事》,其两大主演也都曾是偶像明星出身,由此更见刁亦男在选角上的稳准狠。
细节情感篇 “处女座剧组”二刷三刷人间值得
刁亦男导演曾表示:“我不仅想给观众一个骨架和线性的情节,更想带领观众去感受人物周围的世界。因为人物的根茎能带来一些周围世界的泥土,而不只是人物关系、铺垫、矛盾、转折、戏剧性的解决。”影片公映后,“聚会”世界散落的泥土,也被观众津津乐道。那就是片中暗藏的大量细节。网络上,有网友自发总结“南方车站的聚会细节44个”,更最终形成进阶版:“59个细节,处女座剧组厉害了!”观众热议影片扑面而来的各种细节,并进行解读,比如:周泽农登场,与他的儿子出现,两人都在吃火腿肠。两人从始至终没有同框,但内里是有着情感联系的。又如:刘爱爱去找杨淑俊时,杨淑俊和周泽农的孩子踢球。周泽农最后的逃亡,则穿上了阿根廷9号球衣。或许两父子都是球迷吧?
这种对细节的专注,不仅体现出观众对影片的喜爱,更是观众对影片情感的自我延展理解。有网络大V评论:“这体现了影片全程无尿点。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没有观影门槛,但是需要全神贯注,因为基本没有废镜头。”同时,在网络上还有不少网友自发讨论“南方车站的聚会后遗症”,如:“骑摩托都要慢点”,还有网友get影片同款牛肉面吃法“一勺辣椒,一勺醋”!该话题更升至微博热搜榜,足见观众受到影片那后劲十足的力道影响。
在诸多细节解读中,有一些独到的符号、意象设置,前后呼应,更是让观众和影迷提供了影片的全新打开方式。影片起始于雨夜的车站外,刘爱爱向周泽农借火吸烟。而片尾也正是刘爱爱拿了廖凡饰演的刘队最后一根烟,才导致整个“计划”败露。说全片是由“一根烟引发的惨案” 并不为过。除此之外,有观众发现周泽农手上的鸽子图案,以及刘爱爱包上有一个海鸥的挂件。鸽子象征自由,海鸥是一种热爱冒险的动物。实际上,周泽农妻子杨淑俊的裙子上,也有着蝴蝶的图案。三个人对于“飞翔”这一意象的追求,也十分明显了。
而廖凡率队动物园追捕一幕,更像是神来之笔。对此刁亦男解释:“这个世界就像是丛林,游走各种各样的动物,没有好坏,所有人物像是丛林里的动物,去呈现本能、生猛一面,或者柔情神秘的一面。”另外,重度影迷也从陪泳女的帽子上解读出人物内心:“除了防晒,陪泳女的帽子更像是她们用来遮挡自己与外界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更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武侠片“侠女”造型的一种致敬。而早在影片发布人物海报时,就巧妙使用了陪泳女的帽子与周泽农身上的绷带进行互文,足见元素设定之高级。
临近片尾,刘爱爱的帽子却沉于湖水之中,这可能意味着她最终做出了决定,将与自己的职业说再见。而片中周泽农一直“逼迫”刘爱爱“举报”他,也在面馆一场重头戏中得到印证。“刘爱爱端着两碗面回来的时候,手里还拿着发亮的手机。”那一刻,两个人才在最后一刻完成了彼此的约定。
而全片最让观众泪目的时刻,恐怕是周泽农与刘爱爱二人来到野鹅塘,走在描绘城市开发背景宣传板时,刘爱爱绽放出自然而然的笑容了。正如有人评论:“所谓专注,所谓真诚,就是在脑海里创造了一片海洋,却只拍了一滴水。刁亦男导演所做的尝试,便是在一望无际的生活海洋里,撷取拍打在岩石上的一滴水,透过这滴水看到的是五彩缤纷的世界。”
有着如此丰富的细节设定和丰沛情感表达,也难怪有大量观众为影片站台,高呼:二刷三刷味道更佳。
迷影致敬篇 贯通中西影史高光经典闪耀“野鹅塘”
刁亦男带来的《南方车站的聚会》,无疑是《白日焰火》的全面升级,也让影迷赞叹:终于有导演带来最本土结合最洋气的高级语言。在高阶影迷眼中,刁亦男这次夹带的“私货”依然不少,而正是这些向闪耀影史的经典致敬,才让《南方车站的聚会》在华语影史上都有其独有的意义和地位。
影片将中国乐器和西方电影技法结合,创造出或可称为“江湖电影”的新电影形式。“动物园和废屋试枪赞爆!枪声与伪枪声处理太妙!”
“周泽农一锁头灭灯泡,不就是很多人小时候最熟的《智取威虎山》,杨子荣打油灯?”
惊险的筒子楼追逐戏中,刁亦男导演使用了胡金铨导演《大醉侠》中的一段配乐,非常贴合氛围。刁亦男认为:“让声音达到契合,有致敬的感觉。而演员更多呈现动作、身体的姿态,有着求生和求死的状态。”
“手部特写借鉴布列松,追踪戏看出《M就是凶手》。”更有观众认为,导演借鉴类似于《十日谈》开创的夜话结构,建立叙事的套层。同时,“南方真是一个绝好意象,潮湿暧昧犹疑未知,雨夜笼罩的宿命走向更有梅尔维尔之味。”
“在筒子楼追逐戏中影子逐渐变大,营造紧张气氛,也是黑色电影对影子运用的较为常见的手法,例如电影《第三人》。”“周泽农拿枪指着墙壁各处与变焦推进剪报的蒙太奇,想及戈达尔与老马丁《出租车司机》。雾中泛舟犹如《雨月物语》变奏。”
总之,刁亦男从电影一开场,就坦诚地表露出深受文学和电影影响的结构,让影片成为一部“具备独创性也具备传承性的复杂电影。”这场不一样的聚会,将会带给不同观众不同的体验,它“融合了古典的表现主义和黑色电影,当今流行的霓虹色彩,甚至还有胡金铨的武侠配乐和招式,用迷醉光影和摄人声效,将观众带入一个完全本土制造的空间之中。”
12月8日,影片的路演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主演胡歌空降成都,与影迷零距离交流感受。影片不但令特意来“二刷”、“三刷”的观众们感叹“每一次看都很震撼”,也让胡歌深受触动,坦言“拍完之后想结婚了”,他还表示:“周泽农这个角色太孤独了,他一直游离在世界之外,融入不了主流的社会,也与身边环境格格不入。虽然他的心里有对自由的渴望,有与家庭重聚的渴望,但是他还是选择孤独地活着。”
2019《南方车站的聚会》观看有感
2013年刁亦男编剧执导的个人第三部电影《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2019年执导的电影《南方车站》入围第72届戛纳电影节。作为第六代导演,刁亦男独树一帜的类型片追求让他的作品从一众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中脱颖而出,不断重塑观众对于边缘人物的认知。
电影《南方车站》在风格化的影像之下展现了城市边缘人物的真实人性弧光。电影讲述通缉犯周泽农(胡歌饰)误杀了警察,在被追捕的过程中想要找到自己的妻子(万茜 饰)举报自己以获得30万赏金,却意外结识了陪泳女刘爱爱(桂纶镁饰)的故事。
片名《南方车站》是导演刁亦男在剧本阶段就已经确定下来的,南方的浪漫炎热和车站里发生的聚散离别是很多人的记忆,也是有故事会发生的场景。电影最初在广州取景,但刁亦男觉得湖泊众多的武汉更适合拍摄,就把剧组搬到了武汉,5个月的拍摄恰好伴随着武汉最热的夏季。
表演 不要柴米油盐哭天抢地式的表演
影片《南方车站》充满了先锋性和视觉冲击力,强调极致的观影体验,导演刁亦男称虽然与前作《白日焰火》在类型和对边缘人物的关注上面一脉相承,但这一次更加,更加没有遮掩,是在用动作展现故事和人物。为此刁亦男对于演员表演提出了要更多运用肢体表演而不是展现心理变化的要求,不强调柴米油盐和哭天抢地式的表演。同时在关键的筒子楼打斗场景中加入了极具风格化的京剧打板声音设计,而小旅馆房间里直接运用了胡金铨电影《大醉侠》中的武打段落声音,与影片中的武打动作和表演方式契合,用人物的身体姿态躲避危险,以表达求生或者求死的欲望。
刁亦男说:“这部电影的风格决定了这种方式,演员的表演可以和电影风格达成统一,所以这部电影可以用这种比较风格化、形式感的方式。这种表演方式也是有源可溯的,比如中国传统京剧,这些演员在台上的表演,我们看戏不是看内容,而是他们的身段、姿态、眼神,都有不同的呈现,这是最大的魅力。演员也都没有心理化的呈现,更多是程式化的身体姿态的表现,说白了就是心里想什么可他们做什么动作是不一定统一的,甚至有些姿态是超出体验的。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演员把自己清空,变得像一张白纸一样,用动作和姿态来填补这些空白,完成对人物内心的塑造。”
人物 刘爱爱身上有侠女精神
片中胡歌饰演的周泽农是资历深厚的盗窃团伙头目,桂纶镁饰演边缘职业人物陪泳女刘爱爱,都是在大多数观众视野范围之外的人群。
第一次主演电影的胡歌曾在与观众的映后交流中说道:“周泽农五年没有回家,因为他觉得给不到老婆孩子好的生活,他本身对人生没有什么希望,只在当他知道了举报自己线索可能得到30万赏金的时候,他才突然发现了人生价值,因为他才有了拿命换赏金补偿妻儿的执念。”
在刁亦男看来,胡歌本身的忧郁气质和俊朗外形非常符合脆弱悍匪的角色,加上胡歌本身出演电影不多,像一张白纸一样能够形成非常纯粹的表演风格。
为了保证片中一场半裸给自己包扎伤口的戏份中自己的身材状态,胡歌三天的时间只喝了少许咖啡,不断晒灯塑形,用不睡觉等极端的方式让自己留住生理上和情绪上的负面元素,更加融入到逃犯周泽农的人物灵魂中。
而桂纶镁饰演的陪泳女刘爱爱,来自导演在写剧本的时候偶然看到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广西银滩的一个陪泳女,女孩坐在船上,这张照片给刁亦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要找到既有城中村又有湖水的地方。
在《白日焰火》中,曾有过桂纶镁和廖凡饰演的角色一起去看老武侠片《侠女十三妹》的情节,这次的《南方车站》,导演刁亦男也表示,刘爱爱的角色受到了武侠电影的影响。刁亦男表示:“刘爱爱没有功夫,她不可能施展拳脚,但内在侠义精神是在底层在江湖这些弱小边缘女孩身上往往具备的,超出了我们都市文明人的想象,甚至是我们难以企及的特别传统朴素的道德力量,从这点上来讲它特别古典。”
影像 80%夜戏将夜间摄影和光线运用到极致
由于这次的故事讲述的是逃犯,需要依靠夜晚的遮蔽,因此片中的夜戏占到了80%,将夜间摄影技法和光线的运用用到了极致,包括了无处不在的灯光和光线对比,用摩托车灯、广场舞人群的荧光鞋子、小旅馆的霓虹灯牌、地摊发光玩具等等营造出了三线城市的廉价光源,构建出具有强烈设计感的场景。刁亦男形容剧组并没有过多地去设计,而是将它们发现然后小心地做出调整,呈现于真实的魔幻和迷离效果。
《南方车站》的夜戏用光很有魅力。
刁亦男表示:“夜戏不仅需要用戏剧性的光把人物照亮看清演员的表演,除此之外夜晚的很多自然光源也非常有魅力,能够强调出那种夜晚的神秘,黑色夜幕让前景有了舞台化的效果,遮蔽了后景白天杂乱的景物,这些东西都形成了抽象的舞台感,让演员更像是我要求的中性表演呈现在银幕上。这个人物的行动和故事把我们带到了夜色里,我觉得不会损伤文本。”
2019《南方车站的聚会》观看体会
“大哥,借个火呗!”“中!”12月9日下午的奥斯卡曼哈顿影城内,著名演员胡歌现场跟观众学说河南话,并和大家分享了由刁亦男执导,他和桂纶镁领衔主演,廖凡、万茜特别出演,奇道主演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台前幕后的精彩故事。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主要讲述了偷车团伙头目周泽农,在重金悬赏下走上逃亡之路,艰难寻求自我救赎的故事。
该片是导演刁亦男继电影《白日焰火》后的最新力作,刁亦男不仅为故事内核和情感共鸣设置了极具现实投射的本土语境,也在光影美学和犯罪类型上进行了更具勇气的尝试。该片依旧延续刁亦男擅长的黑色电影类型,将故事发生地从寒冷的东北搬到了充满江湖气息的武汉。在刚刚落幕的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举办了北京厦门“双城”放映,收获了一众圈内明星好友和影迷观众的好评。
截至12月9日20时,上映4天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累计票房达1.48亿元,仅用两天就超过导演刁亦男上部作品《白日焰火》的总票房,电影亦成为同档期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国产影片。
从偶像演员到“亡命之徒”,胡歌以克制的、中性的方式演绎角色
从《仙剑奇侠传》中的李逍遥到《琅琊榜》中的梅长苏,从《伪装者》中的明台到《猎场》中的郑秋冬,胡歌总是以偶像演员的形象出现,而这次在他主演的第一步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中,饰演一个说着武汉话、躲闪于人群中的亡命之徒,胡歌有什么感受呢?
在郑州路演现场,胡歌坦言:“这次的表演方式和以往都有很大不同,不仅仅是从电视剧小荧幕到电影大荧幕的转变,更多的是表演风格和电影的调性要一致。虽然这是一部写实电影,但是它的表现方式却是诗意、梦幻的。所以从一开始,导演就要求我们以一种克制的、中性的方式去演绎角色。如何找到那种感觉,对于我来说需要一个过程,除了在外形上以外,更多的是气质上要靠近角色,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反复观看导演拍过的《白日焰火》和《夜车》。”
谈到这次出演的角色,胡歌说:“周泽农这个角色太孤独了,他一直游离在世界之外,融入不了主流的社会,也与身边环境格格不入。虽然他的心里有对自由的渴望,有与家庭重聚的渴望,但是他还是选择孤独地活着。”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胡歌不仅去警队体验生活,还穿保洁服去城中村观察细节。
观众称影片带来沉浸感极强的观影体验特意“二刷”“三刷”
对于和片中桂纶镁饰演的女主刘爱爱的感情,胡歌说,“这两个人物都在生命的困境中走不出来,他们更像是一种彼此救赎的关系”。
至于片中人物更深层的意义,胡歌表示:“我从这些边缘的小人物身上,看到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平等的,都有求生的本能,都有与命运的抗争,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他们身上的温暖以及人性的光辉。虽然是离我非常遥远而又陌生的人物,但是我依然能够被他们深深的打动。”
路演现场,不少观众表示,都是特意来“二刷”“三刷”了,但是每次看都很震撼。观众薛强告诉大河网记者,影片通过一众实力演员的出色诠释,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沉浸感极强的观影体验,就像很多网友评论的那样,霓虹美学+美学=城乡接合部美学,黑色幽默+社会写实=小镇现实主义,导演在影像上的创新与尝试,胡歌等演员彻底甩掉偶像包袱的实力出演,真的让人感觉很惊艳。
而学影视编导的在校大学生王小军说,“电影全程‘无尿点’,而且没有观影门槛,但是需要全神贯注,因为基本没有废镜头”。
同时,在网络上还有不少网友自发讨论“南方车站的聚会后遗症”,如“骑摩托都要慢点”,还有网友get影片同款牛肉面吃法“一勺辣椒,一勺醋”!该话题更升至微博热搜榜,足见观众受到影片那后劲十足的力道影响之大。
2019《南方车站的聚会》观看总结
上周五大银幕上新的电影中,刁亦男执导的《南方车站的聚会》成为最大看点。该片是刁亦男在《白日焰火》后打造的又一部犯罪类型电影。在柏林电影节后,刁亦男的罪案片,俨然已是当前国产罪案电影的类型代表之一。而在这部电影中,胡歌的“转型”也是重要看点。近日,主演胡歌接受了记者采访。如何从荧屏顺利过渡到大银幕,一直都让观众为胡歌着急。而《南方车站的聚会》,不得不说是胡歌近年来最好的一次机会。
接拍《南方车站》时正在瓶颈期
《南方车站的聚会》讲述胡歌饰演的偷车团伙头目周泽农,在重金悬赏下走上逃亡之路,艰难寻求自我救赎的故事。胡歌在电影中从外形到内心的表演,都有突破性变化。说到和刁亦男的合作,胡歌透露,当导演找到他时,他是很惊讶的。“我第一次见导演是在上海的一家餐厅,之前导演通过我的朋友联系到了我。因为以前演过的电影不多,演的电视剧大多比较商业化。刁导在我的印象中是很文艺的导演,他主动找我,我有一点受宠若惊。”
毫无疑问,出演过多部热播剧的胡歌极具人气,但如何能从荧屏走上大银幕,对很多演员都是一个难题,也是关键的转折。这么多年,粉丝都在等待胡歌的这一天。他直言,接拍《南方车站的聚会》的时候,他确实在一个瓶颈期,“对工作有些迷茫,在等一个我有表演冲动的项目。”
“因为制作周期和容量的关系,电视剧不像电影有那么长的时间和空间,让演员来准备一个角色。所以我一直很希望能够有一次全新的工作体验,一个不同的表演方式。可能电视剧对于演员的要求是速成的,但电影像在小火慢炖。”对于这样一部有着“转型”意义的作品,胡歌说:“我也是从一个电视剧演员,第一次踏进了电影圈。这个过程要从不适应到适应,从适应到理解,然后观察学习、消化总结。可能我自认为我呈现的不是最好的状态,但我至少学到了方法。”
刁亦男此前的《白日焰火》,曾让廖凡收获了柏林影帝,也让王景春走入观众视线,但他们都不是走“颜值”路线的演员。这次刁亦男选胡歌,公众都挺意外的。“导演家附近有一个专卖店,出门能看见我的广告,他就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叫胡歌。第二次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本杂志,是一个非常糙甚至有一点丑的形象。导演觉得这个演员有点意思。他觉得在我身上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两面。”
走进“周泽农”的过程很不安
对于出演《南方车站的聚会》,胡歌用“小火慢炖”来形容。从外形到心理,他都努力的去靠近角色。胡歌去晒灯、减肥、进行体能训练,学武汉话。去周泽农生活的环境观察那个环境里的人物。“那个时候我们请部门的领导帮忙,旁观了一次审讯。我们在拍摄小偷大会的时候,找来了当地的一些群众演员,我在他们的身上获得了很多的灵感。 ”
“我在戏里面有一段打斗的戏,导演当时要求打得连贯,打得实在。我差不多提前一个月进组,几乎每天都在练习。导演希望在这个画面里能感觉他没学过,但是很能打,我的理解就是无招胜有招。我以前古装戏拍的太多了,容易暴露出套路的痕迹,要尽量去除一些以前的表演习惯。 ”对比打斗戏来说,胡歌觉得更难的是说“武汉话”。“剧组特地给我请了一个语言老师,我自认为我说的跟老师是一样的,但老师永远觉得我说的跟他们是不一样的。”
不过还有一个“技术”,是胡歌不用现学的,就是骑摩托车。众所周知,胡歌在生活中也热爱摩托车。“我觉得平时掌握一门技术,对拍戏还是有用的。因为好多演员都摔了,就我们没摔。”
而内心方面要走进这个角色,胡歌说是比较难的。“有一次导演在现场问我感觉怎么样?我很诚实的跟他说,有好有不好,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压力。但是我不会刻意回避,因为我觉得这些负面情绪或者身体上的感受,和这个人物是接近的。因为他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在一个极其不安的状态里。”
刁亦男解读
《南方车站的聚会》
2013年,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大放异彩,他不仅成为了那届电影节的华语影人之光,也让“刁亦男式罪案电影”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罪案类型片之一。因此对于这部《南方车站的聚会》,影迷可以说足足等待6年。
刁亦男说,《南方车站的聚会》的故事,最早来源于他的“白日梦”。“有一天我坐在沙发上,突然觉得那些没有钱的人唯一获得巨额钱款的路径,就是他们被通缉了,身上背负着巨额赏金。这个赏金是他这一辈子可能最有价值的的呈现。后来我觉得这个故事太自恋了,就把它扔在一边了。”
2014年,刁亦男在新闻里看到了一个类似的真实事件。于是他重新捡起了这个故事。
从《白日焰火》到《南方车站的聚会》,在观众眼中,刁亦男的罪案类型极具个人风格,是典型的作者电影。而他说,自己的原则就是“拍好看的电影和有力量的电影”:“好看的电影就是有故事和一定的戏剧性,吸引观众往下看的、不闷的电影。它是可以进入到院线,被广大的观众能够观看和接受的电影,这是电影最浪漫和最有价值的地方。而另外一个就是说,电影就是像一个梦一样,你把所有的秘密藏在里面,去表达你的价值观和你对人生的思考,去感染观众。”
在刁亦男的电影中,“空间”是一个很特别的符号。从《白日焰火》的东北小城到《南方车站》中闷热潮湿的武汉,空间赋予电影特别的气质。“我们的方法是以空间作为基础,不是以表演作为基础的。所有的出发点首先是空间,演员也是被丢进了不可知的空间里面,被丢进了气氛里面,然后自己去寻找某种身体的姿态,和这个空间契合、和影像去契合。所以空间就是一个气氛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