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悦读网-读书,分享!

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2022-05-19 16:56:40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译者李继宏,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是美国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畅销书。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书中最有名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是忠诚与信任,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的付出。哈桑对阿米尔少爷如是说,完全出自于本心。他把它当作一种责任和义务,犹如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一般。

这句话对于本书的主人公阿米尔而言,太过沉重。

故事由此而展开:在阿塞夫和阿米尔、哈桑发生冲突中,哈桑用弹弓维护了阿米尔;在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为了赢得爸爸的好感而勇夺冠军,哈桑则保证去追到第二名的风筝以证明阿米尔的战绩,归途中,哈桑被阿塞夫等人截住,阿塞夫要哈桑把风筝给他,哈桑不肯,于是阿塞夫强暴了哈桑,这一切被阿米尔看到,怯懦的阿米尔没有挺身而出。

哈桑言行一致,他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做得默默无闻。这看似有些卑微,正因为如此,而他的形象在读者的心中,突然变得高大起来。

阿米尔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内心却十分地纠结。与仆人哈桑比起来:一个是信任,一个是谎言;一个是罪恶,一个是善良;一个是人性,一个是兽性……在整个的故事里纠缠。

人的命运无不与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书中的主人公阿米尔当时13岁,哈桑只有12岁,本来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只因为哈桑是仆人的妻子所生,而且是哈拉扎人,所以就不能被承认,只能作为阿米尔的仆人跟随着他。因为战争,欢乐的童年很快就结束了,开始了逃亡和流浪。

之后,阿米尔在美国上大学,毕业之后成了作家,认识了同样来自阿富汗的一个将军塔赫里的女儿索拉雅,并和她结婚。爸爸在此期间因肺癌去世。阿米尔和索拉雅搬到了旧金山。他们想有一个孩子,但始终没能如愿。而远在巴基斯坦哈桑也已结婚,还有了一个儿子索拉博。

1996年塔利班占领喀布尔之后,强占了哈桑家的房子,还因种族歧视当街枪毙了哈桑及其妻子。索拉博进了孤儿院。拉辛汗打电话告诉阿米尔,哈桑其实是阿米尔爸爸的私生子。阿米尔几经挣扎,他终于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懦弱与自私,踏上了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当找到了索拉博所在的孤儿院之后,才发现索拉博已经被一个塔利班头目带走,原来这个塔利班头目就是阿塞夫。索拉博已经成了一个被性侵犯的舞童。阿塞夫告诉阿米尔可以带走索拉博,但必须和他先处理一些陈年烂账。在屏蔽左右之后,阿塞夫戴上不锈钢拳套,轻松毒打毫无搏击经验的阿米尔,但不料索拉博用形影不离的弹弓打瞎了其左眼。阿米尔和索拉博这才趁机逃出。

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因为阿米尔无法证明索拉博是孤儿,而无法取得美国签证,从而收养索拉博。索拉博需要暂时入住孤儿院。出于对孤儿院的惧怕,索拉博割腕自杀,之后被救起。在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回到美国之后,索拉博因为感情受到伤害不再和任何人交流。

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的一个周末,在一个公园里,索拉博终于因为追风筝对阿米尔微笑……

哈桑是追的不止是风筝,还是对阿米尔的忠诚。阿米尔将哈桑的追逐与善良都给予了索拉博,索拉博因为追风筝对阿米尔微笑是对阿米尔最好的心灵抚慰。

这是一个极其震撼人心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善的回报,一个赎罪的轮回。(彭淑君)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