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祭文》是骈文,属于韵文范畴。因为一般每句四个字或六个字,所以又名“四六文”。《自祭文》是他的绝笔,是为自己行将就木时写下的祭文,相当于“墓志铭”。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自祭文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自祭文读后感
陶渊明的《自祭文》写于他去世的前夕,文中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肯定了他自己贫穷而自得的田园生活,但也不限于此,这篇祭文还表达出了他对宇宙人生的终极理解,以及一个临终之人对生死的领悟。
先来看他对宇宙人生是怎么理解的。
陶渊明在文章的开头描述了自己临终时的景象之后,即转入对自己人生的追述上。他是这样开始追述的: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大块指地,高旻指天,陶渊明把天地视为万物的生育者。天地化生万物,属自然现象,化生成什么就是什么,没得挑的。在这天地所生的万物中,余得为人,即得以作为一个人而存在,这事完全随机,没谁要把你弄成人,你也没要成为人——完全出于一种偶然性,这是每个人的最初的命运。我们看,从天地到万物再到我(人),三者的关系中,天地是万物的自然生育者,我(人)是万物中的一员,我(人)与万物本是一体所成,又可互相转化,得为人与得为万物里的其他什么,没谁能说了算(本来天地可以说了算的,但天地没有意志,根本不管这事,它只是在生育)。——这种自然变化的观念虽说来自道家,但陶渊明有他自己的体悟。本来,人就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说,有多少区别?无非各种元素的不同组合罢了。
陶渊明只讲了天地,没有提及“道”,也许他是不想把这事拔高到那么飘渺的位置上吧。他追认天地,视之如父母,把万物视为一体。或许这可谓是陶渊明对宇宙人生最终的体悟吧!
有了这个万物随机生成的自然观念,命运就来了。既然“得为人”是命,那么一生下来就遭遇了一个贫苦的乱世,也是命了。
陶渊明是认这个命的。他知命——知道命是不可改的,所以就顺命。但顺命太消极了,还不是陶渊明的为人,他在顺命的同时,还有主动积极的一面,就是乐天:充分快乐地保有、发挥天地赋予给我的本性。——而为了保有它,发挥它,还得有一定的外界条件,于是,他在误落尘网中三十年之后,选择了归园田居。
祭文从天地生万物,余得为人之后,直接就进入到他的田园生活去了。在这中间,有一半的人生被省略掉了。——这就是说,他的真正的人生是从归园田居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只有天地与万物。在此之后,他用一间穷庐与天地万物建立了联系。
陶渊明快乐吗?应该说,归园田居之后,他是快乐的。这是他至死不忘的快乐。——天底下能有多少快乐可令一个人至死不忘呢?
但是,他在浓墨描绘了他的快乐之后,却又忍不住发出一句“人生实难”的感慨。人生可真艰难啊!——这不像是一个追求洒脱的人说的,但却是一个快死的人到底的真心话。
于是,他在穷庐里的快乐多了一层悲怆的意味。是的,他曾快乐地飞翔过。但他的快乐的飞翔里承载了人生太多的重力!
至于死亡——这个人生中最重的重力,他已在他的飞翔里把它消解了。
自祭文读后感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大诗人,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价值观是不慕荣华富贵,安贫乐道,清静无为。他对人生的态度是修短随化,顺其自然。他安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重视修身养性。他主张小国寡民,小农经济,村落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童叟无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他的社会理想。
他在文学上的贡献,除了开创了我国田园诗的先河,还有富有韵致的散文创作。散文代表作有著名的《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自祭文》是骈文,属于韵文范畴。因为一般每句四个字或六个字,所以又名“四六文”。《自祭文》是他的绝笔,是为自己行将就木时写下的祭文,相当于“墓志铭”。
这篇祭文写得情真意切,悲怆感人,同时不乏铁骨铮铮与豁达淡定。
全文可分为四个段落。
第一段写自己将要死去的时间和故人们为自己送行的悲惨场面。
第二段回忆自己一生贫穷躬耕,乐天知命的际遇。
第三段写自己特立独行,不慕荣华富贵,独好饮酒赋诗的秉性,以及不留恋人世的旷达。
第四段写自己不稀罕造墓奢华的排场、死后的歌颂和视死如归的感慨。
全文夹叙夹议。有凄凉景象的渲染,有平生经历的追忆,有自己与世人秉性的对比,也有对生死由命、死而无憾、死不足惧的感慨。这篇祭文的基调是慷慨悲壮。既如泣如诉,又胸怀坦荡,超然物外。在语言运用上,文辞华美,音韵和谐。全文气韵流畅,文质兼美。
自祭文读后感
祭文,向来都是生人写哭凭吊死者的。晋人狂放,喜爱给自己作祭文和挽歌,不但不以为嫌,反以此表示自己勘破生死的旷达清通。一时之间,此习蔚为风尚。如袁山松每次出游,都命左右随游者作挽歌,边游边唱。陶渊明在这《自祭文》外也作有《挽歌诗》。此文作于元嘉四年(427)九月,人常以为陶渊明卒于此月,但朱熹《通鉴纲目》说,他卒于此年十月,是文乃卒前两月,自觉身体衰微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