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可能读后感600字左右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600字左右范文

读后感/2021-05-12 05:50:18

《正义的可能》在谈及正义一词时多用到以西方哲学的专有名词精准对应的汉语词汇,可见作者的谨慎而严谨,而正义多与强烈情感紧密相连,由主观而生,受控于法律与道德的正义,其变化在周濂看来与嫉妒、怨愤与愤恨这三种情感离不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正义的可能读后感,供你们参考与阅读。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1

《正义的可能》在谈及正义一词时多用到以西方哲学的专有名词精准对应的汉语词汇,可见作者的谨慎而严谨,而正义多与强烈情感紧密相连,由主观而生,受控于法律与道德的正义,其变化在周濂看来与嫉妒、怨愤与愤恨这三种情感离不开。

康德说,嫉妒就是忍着痛苦去看到别人的幸福的一种倾向。在和谐的日常生活中,强烈感情色彩的嫉妒妨碍于稳定人际关系的情面并不会得以表现,但只需拿起手机打开电脑,不乏会见到诸如反智仇富的言论。充满戾气的观点如今看似少见,但总有些话题俨然是引起嫉妒的导火索

譬如“知乎平均水平”,动辄C9、常青藤、年收入五十万起步,让人不禁感慨自己拉低了知乎平均水平。正如周濂所说:有比较就会有落差,有落差就会有嫉妒,即使这种落差与道德无关,但只要他人的更好境遇引起你足够的注意,嫉妒就开始落地生根。

嫉妒的表现是隐性,我们也不能咬定是个人就嫉妒知乎平均收入,但嫉妒的恶果这两年我们有目共睹,年轻人网贷接连不断,似乎大家都明白网贷的危害,可受害者一直换着新的面孔。

有调查称“九零后人均负债12万”,虽然被证实为谣言,但在起初众人凭着自己的所见所闻却深信不疑。数据是假,超额消费是真,铺天盖地的网贷广告越来越猖狂,新的段子也已经出现:你是想把我笑死,好继承我的蚂蚁花呗吗?

超额消费来源于攀比,攀比的落差来自内心深处的嫉妒。当信息获取变得廉价,普通人也看到了富人们的生活,他们享受着九九六的福报,却做着当上马云的梦,一场永无止境的比较也就此展开,直到被嫉妒完全吞噬。

而由社会结构所塑造,带有强烈敌意爆发的嫉妒,舍勒将他命名为怨恨。怨恨的出发点是报复冲动,本质特征在于时间上的滞后于延宕,得益于我国完整的法治体系,此类恶性事件并不多见,然而前不久的张扣扣报仇事件成为热点,最高人民法院便用“犯罪者心怀怨恨”这一措辞,怨恨即是极端化的嫉妒,它是“最危险的爆炸材料”。

愤恨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正能量,是大众面对不正义的呐喊。一个遵纪守法的理性人在他人以违反道德法律规范为前提侵犯到他的个人利益时才会感到愤恨不已。可恨的是,微博上却有一些假借愤恨之名伪造不公平,扭曲了正义,扰乱网络秩序,恶意操控舆论导向。

在这样一个人人喊痛的时代,我们需要谨慎地区分它的波段到底是嫉恨、怨恨还是愤恨,认清最低限度的相互性,让社会正确灌输正义规范,创造更多正义的可能。(张金科)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2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零散——并不是每篇文章自相矛盾的零散,而是文章与文章之间思维逻辑的混乱。前一篇还在为自由大声呼号,后一篇却又回归功利主义;一面宣扬坚守信仰的力量,一面却又暗示信仰要为现实而折腰。所以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是皱着眉头的,直到我意识到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只是把博文装订成册而已。

那这种零散就可以理解了。这本书呈现的并不是一套已经理清的逻辑,展示的更多是一个因为社会热点事件的出现而进行思索的过程。零散的并不是观点本身,而是被现实推着走的思绪。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分三类:第一类从哲学出发、谈到底什么是正义、正义和思考如何让世界更美好;第二类从社会热点问题出发、谈怎么让国家更正义;第三类从哲学家的身份出发、谈哲学家怎么入世。

第一类干货最多,读来非常享受。第二类第三类则直白得让人匪夷所思,几乎到让人哑然失笑的程度,把作者身份和观点的尴尬全都暴露出来了。相比哲学上的讨论,我反而觉得本书描绘的哲学家的身份尴尬更为有趣。

(我其实很奇怪作者为什么会同意收录这些文章,如果是我的话绝对宁可把狐狸尾巴藏好、保护思想者为民生呼号的高大上形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面暗搓搓地反对朝廷、一面欲言又止地自保,让想为理想的正义呼号、却又没有勇气流血牺牲的懦弱形象跃然纸上。)

哲学家做不了政治家,无论他的思想多正确,或是这个世界多么需要他正确的思想。因为哲学家靠思想的正确性站住脚,而政治家靠手腕才玩得转。这就意味着这两个身份相互否定,不可能同时存在。正确的思想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权力,而只可能成为权力利用的手段。就好像基督必须被钉上十字架,因为正确的代价就是得在自我限制的前提下同邪恶斗争,而邪恶与权力,其实一母双胞的兄弟。狡兔尽走狗烹,永远会是政治家与哲学家注定的关系。

正确的“善”,总是脆弱的。就好像最近让德国头大的难民问题,谁都知道救人的是正确的、是善的,前提是自己不用做出牺牲。反过来,政治家如果真要追求真正的正确性,大概连权力的门都进不去就被KO了,这也是正是为什么英雄总是带着悲剧色彩,而恶人往往无所畏惧。正如关于猩猩的研究所证明的那样,政治的存在早于人类的出现,其本质是对社群关系的博弈。当这种博弈成为第一要务,正确性就必然做出妥协。而一旦失去正确性,哲学家的大旗就立刻倒下了,树倒猢狲散、毛都剩不下一片。因此想涉足政治的哲学家必然会面对二选一的选择,要么像柏拉图在叙拉古,亚里士多德饮鸩,选择正确的信仰而牺牲利益;要么投入功利主义的怀抱,选择闭上嘴隐于市。当然还有第三种选择,嘴上说着正确、说着善,却又没有勇气流血牺牲的,选择苟且偷生。还有第四种,嘴上说着正确、说着善,也没有勇气流血牺牲,还可以选择自己不牺牲,用鼓吹的正确性骗别人给你牺牲。

并不是说所有相信正义的人都必须为正义流血牺牲,但却可以说,如果你并没有勇气为自己的信念牺牲利益,那么亲爱的,你信仰的恐怕并非你所说的“正确”;你信仰的,恐怕还是功利主义——对你有好处的、你做;有坏处的,你不做。

那么问题就来了,你为什么明知自己是个功利主义者,却要把自己塑造出一个信仰正确的人?既然你是个功利主义者,那么这个伪装必然给你带来了利益。

当你碰到一个自称来自叙拉古的哲学家,他告诉你他无法为他说他所信仰的正义所牺牲,却在拼命劝你要相信他所信仰的正义。你就不由得要怀疑你是不是碰到了传说中的鸡贼王中王,想要利用你成就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以我说,这个作者,他是有水平,但是他也很鸡贼。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3

看完这本书,跟老公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到底是生而自由的还是生而平等的?

老公的观点是,人是生而平等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去追求自由。

我说,人绝对是生而不平等的,有的人就是长得高,有的人就是有美丽的外表或者超高的智商,基因决定了我们在出生的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都是如此不平等,但是人是生而自由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理解的幸福生活。我想应该是自己的观点更接近周濂老师一直在各种文章中安利的罗尔斯的理论。

可悲的是,像自由、平等这些政治哲学一定绕不开的概念,其实是闺房中也可以争论的问题,我仅有的一点专业知识,也没能成为赢得争论的砝码。我想原因就在于,所有政治哲学企图要解答的问题,最后都是依靠现实生活来给出答案。

抛开抽象的思辨和想象,现实中的人实在是光怪陆离千奇百怪,原来上课的时候,周濂老师老举寿桃的例子来比喻自由主义理论构想出来的理想社会,一个巨大的寿桃里面有很多千姿百态的小寿桃,我一直觉得这个答案是不是有点太简单了?寿桃可不会心心念念想着要比别的寿桃漂亮,有钱,有地位。

但是人就是被设定为喜欢比身边的人好上那么一点,这本书里面果然有一篇文章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嫉妒、怨恨与愤恨》,开篇第一行八个字“人不比较,天诛地灭”,之前看了一点周濂老师安利的保罗•布卢姆的《善恶之源》,它是用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婴儿道德的来源,里面说其实很小的婴儿就有公平的概念了,有一个案例:

这位一岁大的婴儿决定自己出手,伸张正义。他刚看了一场玩偶戏,戏中共有三个角色。中间那个拿起一只球,传给右边的小伙伴,右边那个接过球后又把它传了回去。然后中间那个又把球传给左边的小伙伴,但是左边那个接过球后就带着球跑了。这出戏落幕之后,“好人”和“坏人”都被带下戏台,放在这位一岁的小男孩面前。它们面前各有一件完全相同的奖品,小男孩可以选择一个拿走。这个小男孩的选择同研究人员的预期完全一样,也和实验中绝大多数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幼儿完全一样——他拿走了“坏人”面前的奖品。但他觉得还不够“解气”,只见他向“坏人”探过身去,给它头上来了重重一击。

也许就是因为人对于公平的执念,所以逃不脱“嫉妒”的魔咒。凭什么他比我过的好?凭什么他比我高比我帅还比我有钱?《嫉妒、怨恨与愤恨》的结尾是这样说的:某种意义上,嫉妒和怨恨是无法彻底被治愈的人类心理疾病,因为哪怕在一个彻底平等的社会里,家家住公屋,人人开汽车,也仍旧阻止不了一个人去暗自猜测另一个人的深层心理活动,并由此产生嫉妒和怨恨。但是与此同时,在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上行受阻、阶层结构板结化的今天,许多嫉妒和怨恨的本质是愤恨,它们完全可以通过诉诸社会正义予以转移、释放和化解,最终让无能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最后这句话大家应该很熟悉,来自《南方周末》。虽然从中学就开始看南方周末一直到现在的我也很喜欢这句话,但同样觉得这样的结尾未免有些勉强,虽然“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上行受阻、阶层结构板结化”确实是今天社会的真问题,但我还是不禁想问,今天我们的被剥夺感那么强烈,真的只是因为这三点吗?还是有点别的什么,是因为人性本身。

人,永远都不会满足,永远相信还会有更好,这一点康德也说过,我估计古希腊的某个哲学家也早就说过了。记得之前叉博士有篇说快手的文章,该公号也因此被关小黑屋了,里面说的就是他认为的底层草根,如何用自虐的方式求关注。我觉得求关注这件事真的跟阶层无关,可能只是手段不一样而已,有人身体好,所以能自虐,我身体不好,就只能写写文章之类的,试问谁不想求关注呢,谁想无声无息地死亡,就像从来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上?就算这个世界真的实现了自由平等博爱,每个人都像一个美好的单子,漂浮于世上,我们真的会觉得开心吗?

关注这种东西,可能比任何有形的物质、财富、资源更为稀缺,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网络的发达没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平等,因为信息被阅读的几率极端不平衡,百分之一的信息被全球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关注,但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无声无息,阅读量甚至只有0。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微博在受到微信冲击之后创造了更多的智能僵尸粉,让用户感觉还有人在跟自己互动一样。

关注已经成为一种被垄断的资源,就算以文艺自居的豆瓣也一样,被推荐上热门,阅读量就会成几何倍数增长。但是如何能被推荐上热门,有谁知道吗?可能阿北有一天也会写一篇文章,就像解释电影评分的算法一样解释一下热门推荐的算法吧。

这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父亲是女儿的保护伞》我很喜欢,觉得这是父亲写给女儿,这个前世情人最好的情书。里面写到对女儿未来的期许,说对女儿没有特别多的要求,希望她能做一件自己喜欢并且擅长做的事情。单就这一点而言,同为女人的我想说,然并卵,我觉得我现在的工作就是我喜欢而且擅长做的,但我仍然觉得不开心,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可能就是因为求关注而不得吧。真可谓是我学了很多哲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4

《正义的可能》收录了周濂近几年的杂文、书评、谈话等。既有对政治的哲学思考,对书籍的学术评论,也有与大学生的对话,对女儿的希望。这些文章显示了他的几种身份:知识分子、教师和父亲。

1971年,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罗尔斯发表《正义论》,如平地惊雷,在西方掀起了政治哲学的研究热潮。我国学界对政治哲学的研究进入活跃状态已是二十一世纪,晚了西方足足三十年。周濂便是走入公众视野的研究者之一,《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是他的第一张名片。经过几年的思考,《正义的可能》较前者更为严肃深沉。

作为政治哲学的思考者,周濂的话题避免不了公民、自由、正义这些敏感词。新媒体前所未有的增强了中国人的公民意识,但显然还不成熟。周溓通过对比中西“好人”观揭露中西公民意识的差距。在《好人与好公民》 一文中,他说,中国的好人是方世玉里的雷老虎那种,有好心没能力,为善不得好报,雷锋、李素丽也都是这样的老好人。而西方的好人却是伯里克利那样,有理性、有魅力、有能力的好公民。中国老好人相比西方好公民,缺少的是政治参与的勇气和争取个体权利的能力,而“政治自由是获得心灵宁静的必由之路”。

有两幅画,第一幅画上三个不同身高的人站在围墙外,高个的一览全景,中间的勉强窥见,矮个的只能看墙。第二幅给第二、三人增加了不同高度的箱子,使得三人享有同等的视角高度。这是我见过最明了的对“平等”和“正义”的诠释。周濂又怎么看待二者呢?他在《正义与运气》中说, “正义的社会只在制度上尽可能排除从道德观点看是任意的因素的不恰当影响,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自尊的社会基础,一旦完成这个目标,社会不再对任何人有所亏欠。”而在《给平等最后一次机会》中,他看到了平等在过去一百年时原巨大破坏力,认为“救亡与平等是推动中国革命的两个车轮”。在平等的价值渐渐被人遗忘的时代,必须重提平等的价值,因为“给平等最后一次机会,其实也是给未来的中国人最后一次机会”。

其实,读周濂的文章,会感觉满纸都扣着沉重的大“书袋”,卢梭、密尔、罗尔斯、阿伦特……反复出现,多宏大理论、多纸上思辨、多西方案例,却缺乏对中国当下实际问题的微观思考,这也是“公知”们被广为诟病的痛症,作为哲学家的周濂显得更为严重。不过在《东方早报》的访谈中,他对此也作了解释,他喜欢抽象的思考,是因为希望自己的文章在脱离了特定的事件与背景后,仍旧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与他的哲学专业训练不无关系。

作为哲学的思考者,周濂相信,理念可以改变世界,正义因此成为可能。对照网络上每次公共事件的非理性喧闹,或许,在人云亦云、慷慨激昂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对公平、对民主、对平等从根本上进行一种冷静的理念思考。

正义的可能读后感5

这是我近期做读书笔记最多的一本书。它带给我很多的共鸣和启发,就像大学里旁听了一节课,有顿悟也有不解,就是没有空虚。将哲学问题通俗化,在看似轻描淡写的论述中解读社会种种与人性百般。关于公平,正义,自由主义,诸如此类宏大的课题,可能是最抽象的概念,在他笔下有了具象,如果再一步推进还有了一定的指导意义,虽然这可能并不是他本人所要求的。

生活中,总是有人说哲学说理太多,实操太少,指导意义更是匮乏,从而显得空洞无力,令很多人敬而远之。但我觉得,即便如此,也总好过无理和胡搅蛮缠,活得浑浑噩噩很容易,活明白很难。活得泯然众人容易,活得特立独行很难。

只有有了一定的看似理论性很强的哲学概念,你的生活才有了支撑有了判断,也有了参与的可能。门窗是开着的,如果你始终背对着闭上眼,你是无法走出去无法感受到美好的风景的。何况你还固执地认为窗外风雨交加。

相关文章:

1.正义的可能读后感

2.《家》读后感精选6篇500字优秀范文

3.《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感500字范文

4.《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500字范文

5.《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学生读后感500字

6.《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后感500字范文

7.《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500字范文

8.《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学生读后感500字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