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劫案电影大学生观后感5篇

悦读网-读书,分享!

黄金大劫案电影大学生观后感5篇

观后感大全/2021-12-23 00:11:36

《黄金大劫案》并不是宁浩的第三部电影,但是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却是继《疯狂的石头》,《无人区》之后的第三部代表作。在这十年的过程中,宁浩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鬼才”。他成长了很多。最初是以喜剧成名,到现在也是喜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黄金大劫案电影大学生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黄金大劫案电影大学生观后感作文(1)

看到有人在看完《黄金大劫案》后在网上评论:处女作永远是一个导演无法逾越的高峰。我心想:没错,对宁浩来说,《香火》还真不好超越。我知道不少人认为宁浩的处女作是《疯狂的石头》,权当冷笑话吧。

正是这种认知错位,才很容易让很多人对《黄金大劫案》的观感产生恍惚,然后很轻易的忽视宁浩这部新片真正的观赏价值和对宁浩来说真正的意义。

《香火》《绿草地》对宁浩来说,相对是纯粹的,此时的宁浩电影能看出对电影本体的崇敬。甚至,从这两部作品里,穿越时空,让我看到了宁浩导演作品的某些归宿,周而复始,如果多年后宁浩再次拍出类似这两部气质的电影,我一点都不奇怪。

而两部《疯狂》,基本可以看做宁浩电影青春期的荷尔蒙爆发,肆无忌惮,在遵纪守法尺度下尽可能混不吝,尽可能多的打擦边球,这也带是给观众相当观影快感的主要原因。这种安全的快感,我后来只在郭德纲相声里找到过类似感觉。

青春期是有爆发力的,青春期是美好的,青春期是撕裂的,但青春期也是短暂的。

《无人区》就像一个变声中的少年,撕破喉咙呐喊,却哑了。

但思考和成长却在继续。

《无人区》讲的是人性从黑暗转向光明的故事,过程如同《十二怒汉》,纯良开始或许只占了一票,心几乎被黑暗填满,但人性的伟大在于,只有牺牲换来的成长,光明战胜黑暗,才刻骨铭心,才能从少年成长为男人。

《黄金大劫案》就是对人性主题的延伸和思考,对宁浩来说,这是一部告别青春,即将步入自己成熟的“黄金年代”的转型作品。

对观众来说,《黄金大劫案》只是一个结果,但对宁浩来说,应该是一个仍在成长进行中的过程。

《无人区》之后,宁浩撰写的四个剧本因为无需言说的理由“被搁浅”,这构成了《黄金大劫案》的前奏,也是宁浩电影后青春期必经的一个成长阶段。

《黄金大劫案》中伪满洲国的故事背景,小东北的人物设定,亲情、友情、爱情一个都不能少得要逐一失去⋯⋯这些对宁浩来说,其实都是宁浩自身成长思考的投射,而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现实意义。

《疯狂》系列对宁浩来说,只能让他停留在电影工匠层面,显然宁浩要有更大的野心和追求。

回头看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从短片《跟随》到横空出世的《记忆碎片》,是风格建立与凸显;从《失眠症》到《魔道争锋》就是从个人风格到主流市场的转型之作,为后来足以载入影史的《蝙蝠侠前传》系列做足了准备。

无论好莱坞、欧洲,一个导演从风格到主流的成长,类似诺兰这样善于思考的有才华的案例不鲜见。

对宁浩个人成长角度,《黄金大劫案》更接近是诺兰《失眠症》的阶段。

严格意义上,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内地还未有一个导演从作品成长角度,可以类比好莱坞主流电影。

宁浩是最接近的一个。

宁浩从《黄金大劫案》开始,从单纯的情节编织,逐步转向在主流商业叙事架构下,塑造人物,剖析人性,要通俗,再通俗一点。

以前《疯狂》系列是潜意识中展现摧枯拉朽般“摧毁”的快感,而从《黄金大劫案》,宁浩要踏上商业化主流叙事下建立普世价值的漫漫征途。

就像诺兰抛弃玩弄叙事杂耍的《记忆碎片》大踏步向前一样,宁浩在“疯狂”之后要寻找全新的自我,也是必然的命题。

小人物,历经磨难,在乱世中不断去牺牲,一点点换来成长,有笑,有泪,有人性的光芒⋯⋯这就是《黄金大劫案》。

俗吗?只要通俗不流俗,只要易懂而不肤浅,俗又怎样?

影史这样贯通东西的通俗经典电影,从《乱世佳人》到《泰坦尼克号》,无一例外,普通人都愿意去经历一场让人心潮澎湃的梦与冒险。

拿宁浩跟诺兰比,是我的一厢情愿。

但人生如戏,一辈子就是一场马拉松,跟所有的长跑一样,除了自己,其实没有其他对手。

无论《黄金大劫案》如何被人评说,这部青春成长史在宁浩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已经写下了重重一笔。

这一笔,是宁浩迈出下一步的动力。

黄金大劫案电影大学生观后感作文(2)

黄金大劫案》,一批媒体和影评人在北京率先看了片,映后评价两极分化,这让我有点纠结,不知道该信谁的,随后又有人说原因是南北差异——正宗的东北方言南方人不感冒,这点我不太认同,本山大爷火了这么些年,东北话早随着二人转红遍大江南北了,况且片中的台词非常讨喜,正常人都会喜欢。我的总结是,对影片的期待值不同,观感就会呈几何状的放大差异。

多线到单线,宁浩跳出了自己画的圈

宁浩不是一个墨守陈规的人,他脑子里装满了稀奇古怪的想法和桥段,他自己也说过,随时会准备着十几个剧本,以应对不同的投资环境,这样的导演,是不可能去无谓的重复自己的。所以《绿草地》之后,我们看到了“疯狂”的石头,把一个盗宝的故事拍的这么有趣,全中国观众都跟着疯了;接下来的赛车变本加厉,疯狂的赛车更加癫狂,两部片子都为多线叙事,节奏快的恨不得观众眨下眼就切换一个镜头,有人说他是模仿盖里奇,也有人说是致敬,其实都无所谓,又有多少观众知道其实最早的名字是《银牌车手》?在电影创作中,一脉相承不见得是件好事,再出现一部“疯狂”片,你能保证真的就会喜欢吗?脱离这种创作手法,实际上是等于跳出了他自己画的圈,也走向和掌声相反的方向,这需要多么大的信心和勇气。

回到传统的单线叙事中,观众看到了影片里的小东北,镜头一直围着他转,跟着他走,镜头切的没那么快了,节奏变舒缓了,习惯了两次“疯狂”的观众有了心理落差,下意识的觉得宁浩退步了,这种心理落差、这种下意识能用来对影片做评判吗?是谁规定的宁浩就只能跳霹雳舞,不能扭两下华尔兹?

大喜到大悲,多高的气节和多深的儿女情长

《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都拥有两个关键词——癫狂和爆笑,它们聚焦的都是当下微不足道的屌丝,搭配若干光怪陆离的遭遇,让观众像看小品集锦一样爆笑,尽管各式桥段衔接的很巧妙很用心,同时又凝聚着主创们的睿智和心血,但这两部作品都给人一种老干妈拌面的感觉,就吃这么一顿刺激的,别深嚼,别细品,也别回味,说到底,缺少一种真正能打动内心的东西。《黄金大劫案》恰好弥补了这点。

其实《黄金大劫案》的剧情不能太过于认真的推敲,这期间有太多的偶然;历史背景更无从考证,六七个屌丝最多也就是无名烈士。他们一无是处,却又不停的迸发出闪光点,民族气节和儿女情长这两条打动人的杀手锏都被扔了出来,本来俗不可耐的元素,到了宁浩的电影里,变得不寻常起来。一个小时的大喜,二十分钟的大悲,最后崔健《迷失的季节》唱起,你又开始柔肠百转,恍惚觉得这是一部爱情片。。。

不对,哪来的民族气节啊!小东北混的是街溜会,不是救国会,其实导演最想表达的是两个青涩的青年间那一段拧巴的爱情,小屌丝的自卑和懦弱让他不敢挺起胸膛面对,他的内心纠结的就像两把拧在一起的叉子,向往玫瑰,可终归成不了真。最后屌丝终于成器,干起了革命,可让他成长的并不是那场自杀式的战斗,而是叫醒他的爱情,写到这里,钢叉拧成的玫瑰花幻化成鲜花,倒像是隐喻了。

黄金大劫案电影大学生观后感作文(3)

无论我看多少外国那些所谓的“特效大片儿”,最能深深打动我的还是这些优秀的国产电影。记得上一次看电影看的那么情绪起伏还是高三临放寒假看的冯小宁导演的`《紫日》,冯小宁导演像是在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事件,而宁浩用他独有的黑色幽默,以乐见悲。两个导演都擅长以小见大,从小人物身上,我们既能看见自己的影子,也能透过他们看到当时的风云变幻。

以前特别喜欢看宁浩的电影:《无人区》《疯狂的石头》《心花路放》,他的黑色幽默碰上黄渤,徐峥,郭涛等产生了无比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人觉得既有趣又收货了什么,让人欲罢不能。我以前认为宁浩只能拍出这类此类片子,好看则好看矣,但不免让人审美疲劳。但看完《黄金大劫案》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宁浩不愧是鬼才导演。

可能《黄金大劫案》这个故事的严谨性有待商榷,但它绝对是一部好电影。演主角小东北的雷佳音的演技自不必说,年纪轻轻便有如此的感染力。宁浩的黄金搭档黄渤,郭涛,范伟也从来没让人失望过,不出戏的女主程媛媛,灵性的小陶虹演员阵容可谓强大。但最良心的,应该是这部电影的配乐。一部电影就是一个故事,是一个故事就必须有故事的高潮,燃版的“东北味儿”配乐,让观众跟着热血沸腾,让人也觉得从小东北这样的小混混口中说出“我以我血荐轩辕”也不违和了。当小东北彻底意识到他应该从保护自己变成保家卫国时,影片的主题也跟着一起升华了(忽略那个悲伤的结尾)。

虽然这部电影特效太假,高潮部分的主角光环过于强大,但毕竟是宁浩导演的风格,瑕不掩瑜。最后,我爱这部电影,爱小东北,爱我的小地雷。

黄金大劫案电影大学生观后感作文(4)

别的先不提,《黄金大劫案》的确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你也知道,华语电影能踏踏实实讲一个好的故事多么难能可贵,况且是这种远离当下的带有幻想色彩的故事。

编剧好几个呀。但是遥想当年《刺陵》也是一拉溜好几个编剧,不也照样编成了脑残货。人和人真的是有区别的,一堆人挤在一块儿可以挤出臭汗,也能挤出火花挤出快感。

《黄金大劫案》这样的电影就是故事型电影,所以你的故事一定要有看头,有逻辑,有铺垫,有高潮。

先来看这个故事的完整的逻辑:小东北是一小偷混混,因抢劫神父被警察抓走,然后和革命者关在一起,两天后出狱带走黄金即将到来的消息,自然又被外面的革命者捉住,他因贪钱加入他们团伙,也因贪钱把劫持到手的黄金私自带走招摇得瑟,自然又被警察带走送与日本人,日本人拿他父亲性命相威胁,出于孝心他供出黄金所藏地……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可以说真正好看的仍然是扑面而来接踵而至,但是无疑都沿着一条严密的主线,层层推进。看到最后,是瞠目结舌的。

再来看这个故事的铺垫:小东北欠了肥婆房东房租,就用在街头骗两个小孩子的银项链做房租。肥婆房东把这银项链放在王水中一遍过滤,银项链现出原形,原是假货。此处并非节外生枝,电影最后,小东北就是从肥婆房东口中审问出王水从何而来,然后用一大罐车的王水将地下金库的黄金全部腐蚀掉。再有他跟父亲被肥婆房东赶出门外,大雨滂沱中两人蹲在屋檐下,父亲一次次那个破锅盖盖在他头顶,挡那倾下的雨水。他与父亲两人的感情铺垫,也为后来父亲被杀后,他的奋起复仇提供充足的感情动机。等等之类,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有动机的。这是好故事的基础。

一点遗憾在于,以陶虹饰演的芳蝶为首的革命者,横冲直撞地劫黄金为民族的行为,就有些轻飘飘的感觉,动机有些立不住脚。但是鉴于他们对小东北这条线起到推波助澜的大作用,已然也能说服人了。

《黄金大劫案》这个名字实在是直白,但是你不得不说,还真是恰当的。相比而言英文名称“枪炮与玫瑰”就矫情了。因为这电影就是直白的,横冲直撞的劲头。在这个很精彩的故事之下,并没有提供更多的让人沉思的东西,有一点余味与伤感的话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比如小东北与富家女的悲情恋爱。这就是,这部电影与《疯狂的石头》的区别所在。《疯狂的石头》也片如其名,是一个带着讽刺与戏谑的故事。在精彩的故事之余,我们还能感受到人生与荒诞这样的哲思。而《黄金大劫案》就没有这些,太直白,太纯粹。这可能是他掉价的原因所在。

但是你知道,宁浩需要这样一部电影,至少是来表明,他仍然很会讲故事,他依然会讲很精彩的故事。既然充满思想的《无人区》你不给上,索性我就啥思想也不要。就是故事,好玩的故事,好看的故事。

小东北不是小沈阳

东三省那旮旯子真容易出纯爷们儿,小沈阳都可以是,小东北理所当然是五星级纯爷们儿。

好的故事里,人物性格不可能处在一成不变的呆滞状态里。要变化或是发展,且要有合情合理的细节或是事件来促成。

来看小东北这样一个人物塑造的完成:起先是小偷,连乞讨儿童的东西都骗。可见素质真是不怎么高。此时他对善与恶没有明显的认知。加入抢劫黄金的社团之后,他们说可能会死,他就畏畏缩缩。此时还是贪生怕死的。父亲被日军抓住,等他送上门。他在家中,左手拿着象征着父亲的飞刀,右手拿着刚刚到手的黄金,有了先前父与子之间情感的铺垫,此时他选择弃黄金甚至自家性命来换父亲,已是水到渠成。此时他完成人物第一步的跨越。再后来父亲中枪而亡,他在教堂悲痛万分,已然仇恨滋生,勇敢也在心中壮大顽强。誓要报仇。人物性格再上一层。待到那一群曾与他一起奋斗过的革命者都在他眼前壮烈死,他已然能将生死置之度外。枪决没死成,他从此重生。单枪匹马般杀入金库重地(当然有事先谈好的人帮忙),此时他俨然大无畏的英雄了。电影最后,他在电影院与革命党人接头,人物的塑造至此完成,由一个为己的小偷,升华成为民的英雄。

这是这个好看的故事中,塑造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当然了,结尾有一点点向主旋律靠拢的意思了。但是何足挂齿。

看到雷佳音这样的演员,无疑是叫人喜悦与喜欢的。他眼神里流露出的,是初生牛犊的聪明与认真。与电影里的人物是相像的。还没有沾染上浮华与狂傲,还带着淳朴与乡音。这也是我喜欢宁浩及其电影的原因。

黄金大劫案电影大学生观后感作文(5)

宁浩的《黄金大劫案》,与两部疯狂店员大不相同。《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共同的特点是多线叙事,节奏快的就像是跑步机在高速运转,100分钟的电影结束时,观众和片中的人物一样被折腾的筋疲力尽,同时片中的人物都缺乏深度,没有内涵,把影片揉成一个团,最后蹦出俩字:喜剧。所有的角色、所有的桥段、所有的镜头都为这俩字服务,这让观众在看过之后很难收获更多。即在欢腾热闹的背后,有青春成长,有生死爱情,有父子亲情,最终带给观众一份思考和情感温暖,宁浩带给观众全新的杂糅类型片体验。

《黄金大劫案》是宁浩在商业大潮中的一次摸索,不敢说有多么的精彩经典,但毫不亏心,也足够诚意。从《香火》到《绿草地》,从《疯狂的石头》到《无人区》,直到这部《黄金大劫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导演一步一个脚印的在自己既定路线下,对商业电影的一次次追寻。《无人区》的空白不得而知,《黄金大劫案》转变令人欣慰,而他的下一部作品是什么样的姿态,是回归以往路线,还是在主流电影中继续摸索,这个问题谁也不得而知,而肯定的是,宁浩的电影正在以大众化的路线体验娱乐电影的本质,疯狂也好,严肃也罢,电影顽童,玩物尚志。

纵观前两部疯狂系列,其实主题是非常黑暗,主人公深处底层,在绝望的边缘游走,却以令人笑掉大牙的疯狂来示人,乃典型的苦中作乐。而这部作品的内容也大致如此,都是从黑暗到光明的一个阶段,都是小人物小流氓的跋涉之路。电影却依旧具备严谨的剧情与生动的人物,以及变化不大的叙事风格,但这次更加大众化,从中可以看出宁浩求变的态度。如果以常用的电影划分手段来评价宁浩的电影,疯狂系列是B级片,以非主流的姿态引领主流,而《黄金大劫案》则是A级制作,以主流片的形象面世。

《黄金大劫案》还有其它的改变,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宁浩原本极为淡然的感情戏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小东北的人物设定,亲情、友情、爱情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爱情戏份,成为这部影片吸引观众的一个方面。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宁浩商业化加深的一个体现,可是这种改变,也是有些刻意为之。别的不用说,这一部《黄金大劫案》的投资超过五千万,可以想象,宁浩也背负了更多的商业压力。在这种形势下,某些改变也成为必然。只是看完影片观众才知道,所谓的感情其实并不是宁浩的主题。在影片中,小东北所拥有的一起感情,几乎最终全部一一失,最终只剩下满眼凄凉。这种结局,又是怎么的一种表达?也许,在近日宁浩接受杨澜的专访的时候的一段话,可以为宁浩的这些改变做一个注解:“其实所面临的痛苦和真正能引起痛苦的,是一种形式,就是舍弃。必须牺牲掉某些东西,才能够得到成长。”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2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