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主要讲述了四个来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在不同的时代迎接最艰难的选择。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艺片电影《无问西东》的优秀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文艺片电影《无问西东》的优秀观后感篇1
一部电影,横亘四段时空,跨越近百年的历史,用四段清华学子的故事,给出了我们人生问卷的许多答案。这部电影的故事,正是一部分人生的缩影,无需多言,只想把这故事说与你听,让自己沉下心去体会,去寻找自己内心的答案。
民国时期的北平,迷失自我的吴岭澜,文科优秀的他,却选择修读那个年代别人都认可的实科。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梅贻琦的一番话将他拉回了现实。梅贻琦说:什么是真实?就是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是否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而泰戈尔的演讲,让他彻底醒悟,看见在泰戈尔身旁站着当时中国最卓越的一群人,他们笃定从容,充满自信,目光清澈,他决定遵从本心,弃理从文,去思索生命的真实与意义。而他,把这些思想传递并影响了西南联大的学生。沈光耀,就是其中之一。
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饱受日机的轰炸。国难当头,听到“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自己内心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这句话,沈光耀决定从军,然而母亲的一席话让他放弃了。当看到昔日活蹦乱跳的孩子在日机的轰炸下死在母亲臂弯,令人心碎的画面让他决定弃笔从戎,哪怕违背母命,他也要遵从自己真实的内心。参加空军后,善良的他不顾教官的体罚,驾驶飞机给那些没有食物的小孩送食物。一场惨烈的战斗中,当他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在敌人的炮火中牺牲,身负重伤的他,一句从容的“回家”,便驾驶飞机,径直冲向敌人的军舰,与敌人同归于尽,慷慨赴死。当被他投喂过的那片土地,忍受着饥饿的小孩唱起歌,即使再也等不来那一架带给他们希望的飞机,但一颗感恩的种子却在他们心里慢慢发芽。而陈鹏,就是那群孩子里的一个。
新中国建立后,已经长大的陈鹏考上了清华大学,他深爱着一个女孩——王佳。他们还有一个好朋友李想。当陈鹏误会了王佳与李想之间的关系,他决定去第九研究所工作。敏佳与李想想帮助他们的班主任,给经常羞辱大骂他的师母写了一封信。但后来事情败露,为了争取去支边的名额的李想选择了沉默,让敏佳独自承担所有责任。一个因为善良而犯下的小小错误,却被那个时代放大了,敏佳成了被批斗的对象,并毁了容。陈鹏救回了敏佳,并让所有人认为那个曾经阳光美丽的女孩已经死去。他带她回自己的家乡,动身去完成祖国交给他的任务,他让她等他回来。当李想以为自己害死了敏佳,在墓前的他痛心地哭了,而陈鹏对他说的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以后的人好吧”成了李想后来践行的理念。
身处现代社会的张果果,正对自己所面对的人生难题而迷茫。他的父母曾与死神擦肩而过,而救了他们的,是李想。他们深陷大雪之中,李想把所有食物留给了其他人,自己独自一人去寻找救援。当救援队赶到之后,他指明了被困人员的位置之后,便倒下了。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正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一句话,影响了一个人,也让他把这份真实的善良,传给了张果果的父母,影响了张果果。面对公司领导之前的竞争,面对四胞胎家庭频繁地寻求帮助,他也曾迷茫过,逃避过。而父亲的一番话,让他选择坚持自己真实的内心,面对世俗的险恶,面对别人的质疑,他不愿用出卖来换取私利,他选择资助四胞胎家庭度过难关。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这是一个简单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人生遇见的种种事情,或喜或悲,正如张果果所说的: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很多时候我们没法去改变压得令人喘不过气的境遇,我们会面临许多困难的选择。面对这样的人生,我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会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内心的选择。父母给了我们生的希望,而且成长给了我们前进的勇气。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恰到好处,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完整的我们。那便是真实的世界,也是真实的自己。
每一个故事,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那群人,在命运中寻找自己的真实,思索生命的意义,他们一生的感悟与精髓,在时间的长河里,默默地流传了下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看完电影的自己,只想好好回味,那些前人留下来的思想佳肴,让自己去了解真实,寻找真实。
最后,想引用电影里的一段独白: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文艺片电影《无问西东》的优秀观后感篇2
如果你提前了解了你说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当我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时候,整个街道非常安静,让我只能听见风的声音,闭上双眼,又细细品味着这部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影片,我想我的答案是:是的。四代人,四个故事,穿越了一个世纪,交相呼应,从清华学堂,到西南联合大学,再到清华大学,这些高等学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之光、希望之光,那些伟大的名字交织在一起,便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近代史。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电影里包含着吴岭澜的青春年华,沈光耀的无私奉献,王佳、陈鹏的真诚善良,还有现代社会张果果的不忘初心。这四代人都反映出了自己内心的、具有时代性的矛盾,但是在曲折坎坷后他们都做到了坚守本心,无问西东,这使我深有感触。
我们正值一个不忘初心的青春。在世俗的漩涡里,我们向往着诗和远方,却无法挣脱现实的枷锁,在现实面前,很多人都被折断了理想的翅膀,但是我们的目光不能逐渐变得短浅,我们不能被世俗的眼光左右,我们更不能随波逐流,我们要对自己真诚,要坚守原则,内心不要有杂念与疑问,我们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勇往直前。
愿我在被打击的时,记起我的珍贵,抵抗恶意,愿我在迷茫时,坚信我的珍贵,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艰难,愿我们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被世界温柔以待。
文艺片电影《无问西东》的优秀观后感篇3
和曹妈一起去看了《无问东西》,看完电影下来的电梯里,就有人在讨论好不好看。有个人说:反正他没有看懂,也许有人会觉得好看吧!我听了微微笑了下,曹妈说最后那几句话很有寓意,我深深地点了下头,是的!整部电影,讲了四个不同年代的清华人的故事,看似毫无关联,最后又交待了他们之间的联系。整场让我最震憾的是,战乱年代,清华搬到云南,成立西南联大,在茅草屋的教室里,外面瓢泼大雨,教室里亦雨声大作,教授讲课的声音,几乎被雨声遮盖了,教授身上都淋湿了,然后教授在写满板书的黑板上,写下了:静坐听雨!这是何等的情怀!还有就是王力宏出场,哇,那是真得帅!哈哈,原来帅到无边的帅哥出来,我还是会偶尔犯点小花痴的,呵呵!
看完电影首先我感到的是自卑,这种自卑是一种羞愧的自卑。是美好时代把我们麻醉了,在小的时候,憧憬向往清华北大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过,那时候我认为,清华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它在京城。现在看来我真的错了,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是因为有大师,大师的灵魂是坚强的,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在用自己的精神去感染学生,把知识传授下去,为了祖国能强大起来。更是拥有者志同道合的同学,他们都是佼佼者,都极其优秀,无论条件如何他么都会刻苦的学习,或许这就是真正的清华吧。而现在,身为一个大学生,拥有者极其优越的学习条件,而我们的大学生活是松散的,精神是懈怠的,每次看书只是因为期末不要去挂科,老师讲课都是多媒体读重点。对,我们进步了,但思想却落后了,我们生活在美好的时代中,把自己麻醉的像行尸走肉,玩玩手机刷刷微博撩个妹,爱的死去活来。看了电影发现那不是爱,是自我精神上对自己的一种麻醉,是自己强迫自己认为那是爱那是情怀。错了,我们做不到不离不弃。跟他们比我显然是没有什么文化,跟他们还差的很遥远,但每个人都有权利花点时间去思考人生,每个人都要用一生时间去琢磨什么是真实的。也许我们的勇敢只是自我麻醉的无所畏惧,真正的勇敢真正的爱应该是无问西东吧。
北平下了一场苍苍茫茫的大雪,你在雪中看远方,你在雪中听故事,你曾经在泥泞中挣扎,你在山洞里听课,你在阳光下操场上奔跑。你们一代代人有些责任与担当,你们都在自我中真实。
这是我们近百年来的青春,在清华园里,有一群最从容的人,书写着一场YoungForever的故事。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青春电影之一,这里有着导演最大的野心和诚意。将几代人的青春都连接在两个小时里,想来太过局促,却又恰到好处。
看似互不相关的几条线,却是从信仰危机开始的。一个人从开始思索为什么读书开始,承认并寻找真实的自己,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感情,有所同情,有所原谅,有所担当,享受生命中的时时刻刻。在思考生命的过程中,思考自我并不羞耻,反而有一种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有那么几个场景,镜头美到令人窒息。北平一场苍苍茫茫由远而近的大雪,所有知识分子相聚一堂的淡定和从容,泰戈尔演讲的诗意,吴岭澜上课的优雅,陈寅恪、闻一多讲课的风度,教物理的老师写到“静坐听雨”后,一人披蓑衣而坐,于瓢泼大雨中钓鱼的意境,沈光耀飞上天际的绚丽,光耀母亲,一字一韵的腔调。敏佳,清瘦的背影和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充满苦难的泪花。梅贻琦校长的一番诗一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