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有了钱学森,我国才在1970年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由他负责研究的火箭,正使中国成为同苏联、美国一样能把核弹头发射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国家。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陈坤《钱学森》电影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陈坤《钱学森》电影观后感(1)
4月13日,我和朝阳区各校的许多党员、积极分子一起到紫光电影城观看电影《钱学森》。在钱学森的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当代一个真正大写的中国人。常言说,人到无求品自高。钱学森在金钱、名誉、地位上的淡定、低调、无求,恰恰证明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潜心研究、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20__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看完电影,“爱国、淡漠名利和无私的奉献”,这些词至今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电影《钱学森》是从讲述从钱学森归国受阻、在美国遭受尽迫害开始的。其中贯穿着新中国领导人营救钱学森,他历尽千辛回到祖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中的一个有一个感人故事。以前,在我的心目中,因为“两弹一星”事业的神秘性,钱学森的形象是高大的,宏伟的,近乎神的;而观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看到的却是有血有肉的钱学森人物形象,他儒雅,安静,淡然,无私,坦荡。更重要的是,是他完美的诠释了“爱国、奉献”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影片中的钱学森的生活状态呈现色彩鲜明的对比:回国前,由于钱学森对美国高科技军事科研的贡献和学术地位,一家人生活过的非常优越,设备一流的实验室,漂亮的别墅,汽车……他家里的社交聚会,美国军、政、商界人士均为座上常客,回国后的钱学森,除了一身朴素的军装,就是身着蓝色中山装,与普通工作人员毫无二致,他住的房子简单窄小,和美国的生活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什么是爱国主义?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放弃步步高升的事业、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从一穷二白开始,践行祖国强大的梦想,这才是拳拳的赤子之心,这才是报效国家的有力证明。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钱学森创造过无数辉煌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与他的辉煌成就相媲美的,是他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他在逝期间,美国方面也曾多次邀请他访美,甚至提出,只要他来,就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但是,他都拒绝了。钱学森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金钱、名誉、地位,在钱学森这里,没有生存的市场。“感动中国·20__年人物评选”推选委员陈章良在推荐钱学森的时候这样说:“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反观时下,一些人在社会上有了一些影响、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一些成绩、在政治上获得一些荣誉后,便开始大肆炒作起来,便开始浮躁起来,开始不知天高地厚起来。
我们知道,腐败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东西都有他滋生的土壤。目前腐败现象的高发,直接原因是缺乏对权力的制衡,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转型中公民意识的缺位。正是大家对公共生活的漠不关心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就贪腐者的内心来讲,他们都抱有一种投机心理,但是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跳梁小丑永远只可能一段时间得到利益,而历史会还以他本来面目。
观看影片《钱学森》对我来说是精神的洗礼,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党龄的党员,我深深的被钱老的爱国情怀,淡泊名利的精神所感动,从中获得了真真实实的精神力量。
对照钱学森的品格和作风,自己感到脸红。刚刚取得一些教学上的成绩,就想着该如何庆祝;刚刚有了一些学生和老师们的认可就沾沾自喜……我要像钱老那样,永远把祖国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远与脚踏实地的作风为伍,永远与平等低调的品格为伴,用实际行动争做“思想优、学习优、业务优”的“幸福三优”好党员,用钱学森的品格和作风激励着自己无畏前行。
陈坤《钱学森》电影观后感(2)
今天我们学校集体组织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钱学森》,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他发明了导弹、原子弹……让人民有了一份安全的保障。
蒋英是钱学森的老婆,是一个歌唱家,唱的歌很好听,钱学森就是在蒋英的歌厅认识的。他们结婚一后,有了自己的房子,他们的新家陈设很简朴,钱学森的工作室与蒋英的一架黑色大三角钢琴,却是必不可少的。这架钢琴是钱学森送给新婚妻子的礼物,给新家平添了几分典雅、浪漫的气氛。
在基地一蹲就是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出于保密要求,钱学森出差从来不对家人讲。有一次蒋英在家里一个多月都得不到丈夫的音讯,她不得不找到国防部五院询问钱学森。
钱学森和蒋英带着他们六岁的儿子永刚、五岁的女儿永真,终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
陈坤《钱学森》电影观后感(3)
电影是种艺术,而艺术是讲究技巧和美感的。
影片在很多地方都是用反衬的手法突出钱学森的知识渊博,爱国,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的。比如说刚开始的时候,一场宴会上,两个颇有地位的美国佬的交谈,就毫不留余地把钱学森博学多才,拥有炙手可热的才华表现出来了。像这方面还有很多,比如美国将军说决不能放钱学森回去,因为钱学森的威力相当于五个师的战斗力。这些手法都能使我们能更接近的描摹出钱学森的真实形象。
在这部影片里主角钱学森是很少开口的,但由于陈坤出色的演技,就算不开口,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活动。有一场戏是这样的,钱学森在得知美国政府拘留了自己,不允许自己回国时,钱学森在泄愤过程中一锤子锤到了自己的手,可是悲痛却绝不再此,我们感受到这时候的钱学森是身上的伤害远不及美国政府给他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钱学森的鲜少几次开口都是特别必须的,表现主题的。在当一个中国人拿着话筒用英文向钱学森提问时,钱学森拒绝回答他的问题,原因是中国人之间就应该用中国话交流,钱学森的爱国新鲜此时活现在了小小的屏幕上。
谈到美感,我不得不说影片的精致度简直是让我们的眼睛经历了一场美妙的洗礼,不管是在演员的选择上,还是在道具的选择和摆设上,灯光的设计上都是在力求唯美的。这也正像理科男钱学森的性格,严谨的一丝不苟。
力求还原现实与美感细腻的完美结合是这部影片最特别,也是创新的最成功的地方。令我遗憾的是电影在爱情这条主线上某些细节表现的过于生硬,在整部电影的细腻主基调中有时会显得突兀。但也只是有时,大部分爱情这条主线也确实大大的丰富了这部电影的内容。
电影的艺术就在于它是浓缩的精华,钱学森传奇的一生绝不是两个小时就能简单叙述完的。但是电影却把那些正能量的历史以巧妙的安排真实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我是希望市场能有很多这样的影片的,让青少年观众能够被这些电影唤醒。钱学森就让我记住了,只有这把科学的宝剑铸成了,我们中国才会有尊严。
陈坤《钱学森》电影观后感(4)
今日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我心里面感触异常多,对钱学森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在没看电影之前,我只明白他以往出此刻我们初中的课本里边,明白他是“两弹一星”之父,除此之外,我对他的了解可谓寥寥无几。在电影播放的开始,帅气的钱学森和漂亮的蒋英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对这对郎才女貌的夫妻产生爱慕之情,然而,出众的外表不是他们的重点,重点是,在电影中,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钱学森,他的睿智,坦荡,儒雅,才能,坚持和执着都牵动着我的心,更重要的是,他用行动诠释了“爱国”两个字的深刻含义。
美国人给钱学森一切最好的待遇,想尽办法留住他,阻止他回国,但无论怎样也阻止不了他那颗归国的心!当他的朋友跟他说回到中国后中国没有任何条件让他施展才华时,钱学森却说“在我的祖国,我能够做任何事,只要我愿意,我甚至能够种苹果!”最终他的确做到了,他种下了中国第一棵不平凡的苹果——制造出属于中国的原子弹。而当时国力薄弱,经济发展落后,既没有完好的设备,也没有专业的人才,在这样艰巨的条件下,钱学森依然坚信中国能够制造出自我的导弹,当他的导弹第一次发射失败时,他镇定地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二吗?今日掉下来了,明天我们把它射上去!”钱学森的话,总是那么振奋人心,他在挫折面前没有屈服,没有失望,有的是信心,有的是期望!
最终在他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导弹最终发射成功,在成功的那一刻,全国人民跳跃欢呼,看着胜利的一幕,我也情不自禁地流泪,我深深地被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所感动!
陈坤《钱学森》电影观后感(5)
4月20日午时,本院组织全体干警职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钱学森》。
电影讲述了:钱学森,留美博士,在美国生活了20年,曾任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在美国有着很高的名气和优越的生活条件,然而在祖国建设的召唤面前,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这样优越的待遇,并且经过了美国政府的重重险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之后,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钱学森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对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离我们实际生活确实有点遥远,我们日常生活中、工作中都用不上。可是,钱学森的爱国精神、民族意识却深深地感动了我。
作为基层公务员,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生活中的纷繁琐事,我们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对某些政策制度有意见,对某些公务人员有看法,皆是因为我们的潜藏于心的爱国情怀,因为我们期望这个国家更好,期望政策制度更贴合实际,期望每个人都受到尊重与重视。既然我们的是爱国的,那就把这种情怀展现出来吧,展此刻平凡的工作中、生活中,说不定在某天,我们身边也会出现一位爱国伟人,受世人爱戴,被历史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