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敬畏之心,打开了《梁家河》一书细细研读,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情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梁家河》读后感,欢迎大家参阅。
梁家河读后感5000字
读完《梁家河》一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萦绕着一个很大的问号,为什么梁家河村能使插队知青得到很好的锻炼?为什么习近平能在这里奠基成才?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反复翻阅分析了《梁家河》,得出了下面的结论——梁家河是块“沃土”,而习近平就是积极主动吸取这块“沃土”营养,茁壮成长起来的参天栋梁。
说梁家河是块“沃土”,习近平这样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梁家河村距延安不远,可以说是延安的一个缩影。1935年红军长征在这里落脚,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粉碎了敌人的数次封锁围剿,带领全国人民赶走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延安精神早已在这里群众中深深扎根,鼓舞着他们顽强生存,不畏困难,奋勇前进。这种精神无疑会影响教育着来这里插队的知青。
梁家河的生态条件,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这里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腹地,是一个中国典型的偏辟、贫穷、落后的乡村。从培养锻炼人的角度看,越是穷苦的条件越能磨炼人,无疑是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铸造人生观、世界观的大熔炉。习近平在回忆在梁家河插队时说:“现在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形成的很多基本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从十五岁到二十二岁,在这个小村庄里,习近平实现了脱胎换骨式的成长,并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乡土中国。
梁家河村民风淳厚,人憨厚老实,实事求是,顽强倔犟,纯朴得就像黄土,纯洁得就像冰山上晶莹剔透的雪水。这些人格品质,也对知青的人格、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插队,和乡亲们同生活、同劳动,说自己是“延安人”,梁家河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友情,说自己无论走到那里都永远忘不了这里——梁家河。
离开梁家河四十年,两次去看望乡亲;四次给乡亲们写信;在延安调研因日程紧张,把梁家河四名“小伙伴”请到延安叙旧;在国内外访问讲话中都提到自己在梁家河锻炼的收获。念念不忘梁家河村,足见其对梁家河村的感情之深。
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插队,走的是一条积极主动锻炼,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健康茁壮成长的道路。沿着他在梁家河七年的生活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以由被动到主动,由主动到带头的步伐阔步前进的。
习近平是1961年1月13日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从北京到延安插队的。与其说是响应“号召”,对习近平说来,更像是一种逃离和解脱。1962年因受父亲习仲勋冤案牵连,被抓欲送少管所,因床位已满送不进去,习近平报名下乡插队。他们一看,是到延安去,基本上属于流放,就让他去了。在列车上,别人都哭他却在笑,庆幸自己逃离被少管的牢笼,倒是一种解脱。
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这是习近平插队迈出的第一步。运载知青的卡车到达延安,他们看到的革命圣地延安,竟然是一个很小黑咕隆咚的城市,美好的想象被现实击得粉碎,兴奋变成了失望。习近平一行15人被分派到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该村隐于一条狭长的沟道里,全村60多户,200多口人,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穿过,村民们散居在小河两边依山而建的窑洞里,窑洞外满目都是峭立的黄土山。“这不是山顶洞人的生活嘛!”习近平当时说。来梁家河住、吃和劳动使习近平看到了:城市与农村、平原与山区、繁华与贫困、开放与封闭、东部与西部的鲜明对比,给他第一年插队生活蒙上了重重阴影。加上他扔了半个发霉变质的面包,而不被群众信任,感到十分孤独。又因去公社开会,先跟着别的大队红旗走,后归入梁家河自己的队伍而被诬陷为“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了”即不跟党走,使他感到迷惘、彷徨、不知该怎么办。几个月后,习近平请假回京探亲,因失去北京户口而被当地公安当作“倒流”人口,关进派出所四、五个月,强制干重活。现实的挫折,听了姨父姨母和父亲的教导,习近平找到了一个法宝——他的“团结观”。
习近平相信,黄土地养育他的父辈,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他。他向大队书记表明了心迹:“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不再有回北京一说了!”习近平斩断了旧途,由被动转到主动,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习近平。
习近平立志扎根农村,脱胎换骨,把自己从北京娃变成村里娃,勇闯吃、住、劳动三关,把自己融入当地群众。
先说住。习近平到梁家河先住在张青远、吕候生家,后搬进《知青院》。那时候条件很差,窑洞依山而建,只有窑洞面安有门窗,进门便是一排土炕,一边连着灶台,一盏小煤油灯,六个知青住在一个土炕上。然而,对习近平来说,最难忍最恼人的是跳蚤,陕北人叫它“虼蚤”。习近平皮肤过敏,跳蚤叮咬后用手一挠,就肿起了红疙瘩,越挠越痒,痛苦不堪。他身上到处有被跳蚤、虱子叮咬过的疤痕,小腿上满是被咬过后肿起的红疙瘩,有的结痂,有的渗着血水。习近平他们寻找着对付跳蚤的办法,给炕上撒六六粉,进门前抖裤腿,用开水烫衣服。两年后,才习以为常,适应了。
上厕所也不习惯,农家厕所非常简陋,在角落挖个坑,四周用石板一挡,又脏又臭,冬天四面透风冻死人,夏天蚊蝇飞舞。大家慢慢养成了快速上厕所的习惯。
农村没条件洗澡,天冷只得用热水毛巾擦擦。夏天到河里冲凉,被笑话是“光沟子”。就连刷牙也让群众感到奇怪,说“这帮知青不知怎了,早晨起来嘴里吐白沫哩!”
闯吃饭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粮食尚未过关,陕北还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梁家河一些村民一过正月十五就锁上门,全家出去要饭吃。刚到梁家河,习近平他们吃了一段派饭,吃的是玉米面馍馍、豆面馍馍,这些都是乡亲们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尽管和知青在北京的生活差距很大,但他们的生活仍比当地百姓好。当时梁家河每人每月人均口粮仅20斤,仅是知青口粮的一半,为填饱肚皮,就用糠窝头、苦菜、荞麦叶充饥。
后来,知青自己做饭,大多数时间吃野菜团子、玉米糁子,偶尔也吃小米饭。没有菜,就跟老乡要一点酸菜,以至于酸菜成为习近平想念的美味佳肴。自己做饭没有柴烧,常常吃夹生饭。打柴对知青就是一个大难题,光秃秃山上没有树木,到哪里打柴。老乡们平时收集牛糞晒干烧,山洪暴发时捞水冲下来的树枝,爬崖畔砍“狼牙刺”烧。知青们既不会捞水冲下来的树枝,也不会爬崖砍“狼牙刺”,只有到山上搂茅草,而茅草又不耐烧。后来,队里批准他们用储存下来的玉米杆烧火,才解决了他们的烧柴问题。虽然国家给知青供应的成品粮,但要将生米面做成熟饭,也让知青们体会到把食物吃到嘴里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后来习近平回忆说,我到农村插队曾三个月没见一滴油星子,买了几斤冻肉,切成片生吃了,那味道真是鲜美!还说,他在梁家河还吃过一顿白米饭,那是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中仅有的一次。他在艰难中闯过了吃饭关。
闯劳动关。在梁家河,习近平干得最多的活是打坝。村里把不擅长田间耕作的年轻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农田基本建设队,专门打坝、修梯田。打坝既能增加土地,又能存水保墒,是唯一能够增产的措施。
打坝是一项强度非常大的强体力劳动,一人一天要推200车土,八架子车才一方土。那时候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没有手套,习近平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全手都是泡。第二天再干,泡磨破了,开始流血,但不管多累多苦,习近平一直拼命干,从不“撒奸儿”,乡亲这样评价。社员梁新荣说:“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蓝色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一点书生架子。”
打坝一般在农闲的冬季,这时候打坝也最苦。炸掉冻土,掏土推车拉土、夯土,相当艰苦,习近平手上磨出老茧。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融化,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
人们对干活不惜力的习近平竖起了大拇指:“好后生!”在当选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前,习近平和乡亲们在梁家何一共打了四处大坝。1969年梁家河玉米亩产400斤,坝打好后,亩产达到800斤。习近平的劳动得到乡亲们的认可,他也闯过了劳动关。
闯过了吃、住、劳动三大关,习近平逐渐融入当地群众。两三年后能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熟悉了梁家河的每一道沟、每一架山,熟悉了梁家河村子里每户人家,熟悉了梁家河的饭菜,渐渐地学会了农村各种活路,成了种地把式。他还学会了自己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有了极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习近平说:“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了地地道道地“受苦人”、“村里娃”。他说:“我就是一个农民。”
读书修身,要求进步,带头实干。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锻炼中,一边进行着他的农民实践,一面读书修身,迫切要求进步,带头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
读书修身。那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现在只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习近平读书很刻苦,除了一边放羊、一边读书外,常常看书至深夜,用的是自制的煤油灯,为节省油,灯捻调得很小,为凑近那点灯光看书,习近平的脸都被熏黑了,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怕看书时瞌睡,常以九分钱一包的“羊群”牌香烟陪伴。
习近平看书,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外国的,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中国的四大名著,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肖洛霍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作家的名著,以及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浮士德》、《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等他都如饥似渴地一一拜读。带来的书读完了,就和插队知青交换书读,跟退伍军人、乡村教师借书读,是个书痴。
习近平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我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使我了解了历史、丰富了知识。”对习近平来说,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通过读书,习近平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素养。
努力工作,要求进步,入团入党。
1973年初春,习近平被派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了八个月社教。他不摆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联系实际、寓教于乐、教育群众,为大家办了四件好事实事。一是带领群众苦干修了神车沟大坝,增加了近百亩高产田。二是动员能人随娃(武刚文)出山重新当生产队长。三是办起了夜校教社员识字治愚。四是修了《知青林》。赵家河的社教工作成绩,是习近平初显才华的表现,是习近平真情回馈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的一个序曲,也说明习近平从一个稚童经过锻炼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
习近平积极要求进步申请入团入党,但都因为他“黑帮子弟”、“可教子女”、“黑五类”的影响,道路变得非常复杂曲折。入团写了八份申请书,入党写了十份申请书才被批准。入党后习近平被梁家河村党员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成为梁家河村的带头人。习近平的政治天空终于露出了一道曙光。
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决心要为乡亲办好事、办实事。
第一件实事是在梁家河沟口打了一座水坠坝。他设法说服动员群众,跑县城找水利部门勘察设计,主动去水沟铲土、打夯、搬石头、抢着干重活苦活,一边指挥一边干。在他的带领下,终于把这个坝打成了,淤成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给梁家河留下一笔丰厚永久的财富。
第二件事是办沼气。习近平把办沼气做为推动梁家河发展的切入点,可一举三得。一是解决群众烧火做饭、大量砍伐树木、拉煤难的能源问题,防止因砍伐树木造成的水土流失。二是对厕所糞便利用处理,提高农村卫生水平。三是解决农业肥料问题,提高粮食产量。
这样一举三得的好事习近平下决心干定了。他争取了县上的支持,亲自到四川考察学习技术,动员说服群众,带头苦干,1974年7月中旬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习近平也因此被评为延安地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大寨先进个人。
第三件事是习近平先后为梁家河办起了《代销店》、《铁业社》、《缝纫社》、《磨房》、《菜园》,为群众打了一口《水井》,办《扫盲班》,如果说习近平在赵家河成功社教是他初显才华的表现,是他真情回馈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的一个序曲。那么,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为该村所干的实事好事,那便是习近平感恩梁家河父老乡亲对他七年来的教育锻炼、养育之恩的深情报答,也是习近平在梁家河锻炼思想政治水平、组织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体现。
1971年国家开始在知青中招工、招干、招生、征兵,1974年在梁家河插队的知青只剩下习近平一个人了。1975年习近平才艰难地跨越了“政审关”被清华大学录取了。临走前安顿大队党支部班子,推荐他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石春阳(随娃)接替了党支部书记职务。
离别《座谈会》上,习近平深情地说:“我来咱梁家河七年时间,学会了很多东西。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地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多年以后,习近平对梁家河这片土地做了深情的回望: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此他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梁家河是一所学校,他在这里收获很多。他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在他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困难都没有难到那程度。这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有挑战的勇气,什么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他说:“15岁我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去做事!”
读完了《梁家河》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梁家河是一块沃土,有着丰富的营养,而习近平是一棵优秀的松树,他在这里努力扎根,如饥似渴地允吸着宝贵的乳汁,克服着重重困难,勇往直前茁壮成长为一棵劲松了。
梁家河的七年锻炼,为习近平的人生奠了基,壮了魂,立了志。离开梁家河习近平的步伐一直走得非常稳健。从基层一步一步地走到中央成了国家的栋梁。他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工作踏踏实实,作风清廉,政绩突出,受到人民的爱戴。
习近平任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制定了一系列治国安邦方针政策,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思想。这些无不体现着从人民利益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无不跟他在梁家河的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
梁家河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