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经济学》是一本穷人必须了解的经济学,多数人为什么越来越穷?多数人越来越穷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看起来不相关的两件事情,有什么必然关系?如何解构现实中的经济谜题?《卢瑟经济学》详解了欧美经济危机之根源或渊薮,剖析了从泡沫到崩盘的经济逻辑过程。小编精心整理的卢瑟经济学读后感5000字,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卢瑟经济学读后感5000字
文章的开头,让我们先思考这样两个哲学问题,人与人之间应该是自由的,还是平等的?经济上的失败者就应该被消灭或者听任其灭亡吗?
如果你的第一个答案是自由的,那么请沿着第一条故事线阅读,这篇文章将会成为一篇讨论政治哲学的文章。如果你的第一个答案是平等的,那么想必第二个答案大概率也是不应该的。那么你可以按照第二条故事线来阅读,这篇就是《卢瑟经济学》的主要思想了。人们的讨论,难免会带有自己的立场。希望不同的人看我这篇文章,也都能看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财富上的成功者可以读第一条故事线,看怎么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怎样预防潜在的GMing。财富上的失败者可以从第二条故事线看,看失败者到底是怎么失败的。
第一个故事:这是一个“自由”的世界
(一)自由的物质世界
一般而言,近现代几乎所有讨论自由的文章,都将自由设定了这样那样的限制。无论是积极自由,你可以做什么;还是消极自由,你做什么可以不被打扰。前人的讨论已经很充分了,我也不能做出比伊赛亚·柏林更高的论述。但我觉得这些自由都是受限制的,并不是绝对的自由。现在,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物质世界的自由肯定是要受到物质世界的限制的,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经济学,所以我们得按照物质世界的规律来讨论这件事,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由,也都是物质世界里的自由,而非精神意志层面的自由。
现在,我们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法律,没有警察,没有任何国家暴力机关的社会。这里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我们所唯一受到的限制就是物质上的限制。我们没有假设世界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自然就是存在高矮胖瘦,强壮与否的自然差异的。所以一开始就存在优胜劣汰,自然淘汰掉一些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同类。我们将这个时代称之为原始社会,因为这个时代是自然规律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不久之后,你就会发现,团结就是力量,双拳难敌四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开始兴起,在部落内部开始出现一些礼法规矩来调整利益分配关系。于是乎,慢慢部落演变为国家,礼法演变为法律。
国家和法律分别起着两个主要职能,一个是对外掠夺,一个是调整分配关系。第二个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刺激生产的作用。当国外强敌林立,国内就会齐心协力。因为这时候对外掠夺或者防止被掠夺产生的收益就很大。当国外暂时没有威胁,国内的强者(前面已经假设不平等,所以不用问强者哪里来的,就当是天生的吧)就会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利益范围,从外部不能掠夺,只能掠夺自己的弱者同胞。我们假设这种掠夺是具有合法性的。
一般而言,这个时候人的行为不应该只考虑自然本能,法律等各项社会制度对人们行为的影响逐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当被掠夺的弱者被掠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的求生欲会激发他们的兽性,从而不顾当前的各种社会制度,成为不具有合法性的团体,或者试图推翻当前的社会制度,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然而事实总是并没有一开始想象中的那么好,王朝还是周期性的更替,每隔几百年就有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宗教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自由的认识,从心理上按摩缓解了经济上失败者的疼痛,因此社会相较于没有宗教的时候要相对稳定些。后来宗教直接的战争本质上还是不同团体间的利益斗争,不足以认为是宗教带来了战争。
(二)自由的精神世界
人类历史中有三四千年都是这样度过的。真正的巨变出现在科技革命后的近一百年里。或者说,当前的技术对于宗教应该会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里面提到的那些技术手段远远不如当前这些虚拟现实等技术厉害。
人是社会的组成元素,也是社会的产物。包括人的喜好也是可以培养的。未来世界,经济失败者将会被赋予更多的自由,进入一个完全自由的精神世界
——然而,这都是假象。他们的喜好在无形当中被设定了,通过不断满足他们的喜好,制造一种自由的假象。从而鼓励刺激他们继续生产工作,或者仅仅是控制他们的生育或者人口数量。经济失败者的生育和劳动将被成功者控制的更加准确,经济危机也将逐渐消失。
当然上面的讨论都是理想状态,在实现这种状态以前,失败者会对成功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抗。可能是消极怠工,也可能是主动降低生育率。各种抵抗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后果。有可能我们的科技还没有进步到完全控制人的行为的时候,我们的文明就崩溃了。但未来,对于成功者的理想状态就是上面的那种状态。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世界上只剩几千人作为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整个世界成为机械文明。人或者在机器中实行永生,或者最后这几千人建立大同社会,人类文明进入新的阶段。
——谁会在乎已经死了的人啊?或者谁会在乎一棵草的死活呢?
第二个故事:失败者的经济学
历史注定是由成功者书写的,不只历史,经济学也是。经济学由于这个学科往往和制度的建议有关,所以它不像其他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完全客观的属性。因此经济学学说总是层出不穷,各个学说之间差异巨大。因此,经济学难免沦为成功者的解释自己成功的学说。历史上的各个经济学派往往都代表了当时掌握话语权的阶级的利益。历史上的各个学派唯一一个从经济失败者的角度看经济的只有马克思了。《卢瑟经济学》这本书也是从失败者的角度写的经济学。
个体上的失败者
上面第一个故事,是几千年来,以及几万年后未来的大历史。凯恩斯曾经说过,“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因此只看大历史,也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还是搞不清楚为什么有的人活得好好的,就慢慢变成卢瑟(卢瑟是英文loser失败者的音译)了呢?让我们从假设一开始所有人都是穷光蛋开始。但穷光蛋和穷光蛋也是不同的,有的穷光蛋高大威猛,有的穷光蛋聪明伶俐,当然也有的穷光蛋身残志坚。总之,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同,及时一开始的初始条件是一样的,在随后的经济活动中也会慢慢的趋向于不平等。不仅先天禀赋影响经济的平等,后天运气的不同也会影响经济平等。
资本的自我增殖与代际积累
长得再高大威猛,也不可能天天徒手与野兽搏击;你再聪明伶俐,会八种语言也不能直接像小说中传内功一样直接传给你儿子。因此,人力资本的增长是有上限的,而且也是不能传承的。
但是资本是具有这两个特性的。不管你通过何种手段,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你就可以将资本投入到下一步的生产循环中了。在这个循环中,有的资本活了下来并且不断壮大,有的亏损退出。所以,这种增殖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对于企业家承担风险的一种补偿。按照《卢瑟经济学》说法,风险补偿说是资本家美化起掠夺行为的借口。一开始我也是存疑的。所以这个时候,我并没有完全站到“卢瑟”的一遍。
关于代际积累的合理性就不讨论了,有人觉得老子传给儿子天经地义;有人就觉得老子是老子的,儿子是儿子的,老子欠债儿子可以不还,为什么老子有钱了却可以传给儿子呢?讨论合理性的话,这个问题就成哲学问题了。咱们就从经济学的角度接着往下看。
储蓄、消费、风险
上面的讨论,我们都刻意回避了资本规模对于资本积累的影响。即使提到了增殖,也是说所有的资本都可以增殖,谁都有资格完成资本积累。然而,让我们看一下真的是这样的吗?
事实上,我们一开始的储蓄行为是为了应对冬季气候寒冷,食物匮乏的季节。也就是说,一开始的储蓄也是为了消费的。然而,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储蓄在理论上等于投资,储蓄成为投资的前提,投资也成为了储蓄的目的。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里的储蓄、投资并不是我们个人意义上的储蓄和投资,而是社会上总的储蓄和投资。让我们回到微观个体层面。
边际消费倾向差异——我们每多赚一块钱,总是会拿出一部分钱来买东西吃,租房子住,或者买件新衣服传,然后再有剩下的钱存起来攒着买房子。其中,消费花掉的这些钱占你收入的比例,就是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这个词,也是边际学派兴起后的主要词汇。关于边际消费倾向,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短期内的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长降低的。也就是说,当你只有100块钱的时候,你多收入10块钱都会给自己加个鸡腿;但当你拥有100万的时候,你多收入10块钱却连给自己加个鸡屁股都不会了。然而当把时间线拉长,比如放大到以10年为单位的时间长度,边际消费倾向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当然,这几十年肯定收入翻了好几番了。
西方经济学对这个现象机会是避而不谈的,有的认为这是边际消费倾向之谜。这就充分暴露了西方经济学说是资本家代言人的性质了。这个现象在卢瑟眼里就非常好解释了。因为这个研究短期内测量得到的收入增长都是来自于普通劳动者临时性的收入增长,富人的增长并没有多少。长期的收入增长,并没有改变劳动者的经济地位,所以绝大多数人的相对收入并没有增长,因而边际消费倾向也不会改变。
扣除了消费,剩下的部分就是投资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就是比富人高的。不存在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之谜。因此,穷人的钱大部分都被用来消费了,而增加同样的钱,富人却有更多可以用来储蓄。这就造成了对于富人来说,资本积累的难度要比穷人更小一些。
除此以外,更大的资本规模意味着更强的风险抵抗能力。这个很好理解,就不多说了。别人亏一百万,就是毛毛雨。Ps,朋友,就见过一百万吗?
谈判中的失败者
对于信奉市场自由主义的人而言,如果说先天禀赋差异造成的失败是社会正常的淘汰机制的话,后天运气差的人死了活该,资本增殖、代际积累都是天经地义的话,那接下来制度层面的不平等你们怎么说?
上面的论述已经足以表明,在合“法”的资本原始中,初始资本的规模足以影响后续资本的积累速度。在经济的实际运行中,经济上的失败者卢瑟,也可以说穷人,由于人数众多,处于充分竞争的状态。资本的持有者处于垄断或者不完全竞争的状态。因此,处于垄断地位的人总是能最大限度的压榨处于完全竞争地位的交易者的“利润”(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应该叫“剩余”)。以工厂和工人做比喻,工厂一般在某个地方只有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但该区域的工人则成千上万。工会的存在可能对议价有一定帮助,然而企业可能会对未参加工会的人涨工资,从而分化瓦解工会。总体来说,有工会肯定比没工会好。
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工人可能跟企业有一定的议价能力。然而这种议价能力能保持多久,还要看这种技术是否具有普遍性。一般而言,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的,掌握技术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不能从长久改变劳动者的劣势地位。
除了上面竞争和集体行动不一致导致的谈判失败外,谈判的交易成本对于不同的群体来说也是不同的。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化组织应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可以请打手,也可以请律师。为企业服务的专业化律师团队所平均处理的每个案子的费用,要低于劳动者或者环境被污染后的受害者所请律师需要花费的律师费。
经济危机——小资本走向灭亡,大资本变得更强
当资本家在劳动者身上压榨不出油水时,就转而对付比自己小的资本家了。前面资本家跟劳动者之间的谈判优势,同样可以适用于对小资本家。这些都是平时的压榨。真正能压垮小资本的,是看似人人都讨厌的经济危机。
现在对于经济危机普遍的共识是认为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所导致的。各学派的大致观点可以从配图上看到。当然可能在账面上,经济危机伤害了每一个人,而且可能账面上来看,经济危机下资本规模越大,损失的量也越大。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说劳动者本来就已经一无所有了,那么小资本才是经济危机的最大受害者。
经济危机下,大资本财力雄厚,而且多数资产都是实物资产。账面上看可能实物资产价格下跌,但黄金还是黄金,不能因为以纸币衡量的价格下跌了就认为黄金的质量下降。同样的道理,大资本的工厂机器厂房大楼,都不会因为经济危机而变少。
小资本也有机器厂房,但他们也有债务。经济危机到来,由于小资本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也难以积累足够的利润,或者积累了利润也不得不投入扩大再生产。所以经济危机到来之时,根本没用能力偿还贷款。所以他们的资产厂房设备都会被银行收走,拍卖给大资本。这时候,大资本再趁机低价收购一波小资本的厂房设备。
有人要质疑了,为什么大资本可以在经济危机中逍遥自在,小资本却会不断破除呢?至少有下面三个原因。一是前面讲过的,大资本在平时就可以积累足够的利润和资本应对经济危机,大资本面临较小的竞争压力,因此不必把所有钱都用来扩大再生产。二是对于那些金融等领域的大资本,往往尾大不掉,政府托底,或者重组并购后换一个名字继续担任高管。本质上换汤不换药,并没有真正倒闭破产。三是在政府施加经济刺激政策的时候,大资本往往更容易得到贷款。
劳动者就不说了,现在是文明社会了,不会逼到没饭吃的地步的。
完全合法
上面的讨论都是建立在完全合法的前提下的,即便是完全合法,也无法改变贫富差距的不断增大。然而,法是怎么来的呢?再往下讨论是不是应该回到第一个问题,我们自由的边界是什么呢?
人的行为是制度的产物,当一个制度造成人们的行为不再奋发向上了,转而沉迷于一些在传统观点看来负面的东西,那么这种自由我们要不要尊重呢?
…………
这样的问题太多了,再问下去会走向虚无主义的。我们的讨论必须建立在维系人类文明是有意义的这样的前提下的。如果我们毫不在意人类的文明,我们为什么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呢?所以我们应该从人类的文明为出发点思考问题吗?那么这样会不会侵犯个人自由呢?我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