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所写的第一部小说,小说分两个部分有八十页,描述了一个叫默而索的年轻人安葬母亲之后,一直到因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而被判为死刑的那段日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局外人读后感范文1000字,欢迎阅读。
局外人读后感1000字
《局外人》是法国小说家阿尔贝·加缪的成名作,这本书篇幅简短、描述平淡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增我一睹为快的好奇之心。可能因文化差异和时代背景不同,一开始我是不喜欢主人公默尔索这个人的,也不是很理解他的行为举止和思想情感,但读完全书却感觉某时某刻自己的内心就住着一个默尔索。
一、不符世俗,荒诞奇怪
该书从主人公默尔索的母亲去世、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到最后关进牢房进入司法程序,都是一步步按照时间顺序在描写,默尔索在母亲葬礼上表现的冷漠,及对玛丽的感情态度,还有莫名参与到雷蒙的事情当中,很多行为和言语都不符合一般意义上的世俗标准,后面杀人的过程更是荒诞奇怪。本不荒谬的事物在一起组成了那样一个荒谬的世界,默尔索的过失杀人以及不信让他在“预谋杀人”、“丝毫没有人性”、“最藐视最基本的的社会原则”、“其空洞的心即将成为毁灭我们社会的深渊”、“罪不可赦”、“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等字眼下被判处了死刑。加缪可能正想通过这种荒诞来阐明他心中的自由是否定上帝后的自由,其结果是由人自己承担行动的责任,从而以挑战的姿态接受这个荒诞的世界,以现世对抗来世。
二、遵照本心,并非无辜
“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但默尔索却有意无意地要跳出这个世界的既定模式,保持和芸芸大众的距离,完全遵照内心本性,做一个冷眼旁观、我行我素的局外人。回顾全文虽然不是完全看懂,但这个部分确实我最欣赏的,在检察官的强硬和神父的歇斯底里下默尔索能坚持自我,完全不理会这种信仰和价值观的强加,不信就是不信,爱咋咋地态度,我却莫名对他产生了一份好感,既然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那还不能保留一份自我吗?
不过话说回来,默尔索并非传统意义上被冤屈的形象,传统上那些人是完全无辜的,但默尔索不是,他确实杀了人,确实有罪,只是倒霉在被司法机关妖魔化了,面对法律连自我申辩的权利都没有,这个一直是局外人的人在自己的审判中被架空、被取代,自我又成了自我的一个局外人。
三、读后有感,刍荛之见
《局外人》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很微妙,荒诞之中亦有赞赏之处,不喜欢主人公的很多行为言语,却又觉得自己有时就是他的一个缩影,“人生没有希望但并不包含绝望。所以,要活的真实而不虚伪,就必须坚守下去,并不是不愿迂回,而是没有退路可走。”加缪这一论点触及我内心深处,可能是这种微妙感最好的解释吧。默尔索被很多人嗤之以鼻,不禁让我联想到近来的刘强东事件和女博主咪蒙离婚事件,搞不明白这社会怎么了,正如《呵旁观者文》中所说:“天下最可恶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比起真相,这些起哄的人更愿意相信听说的、更丑陋、更热闹的。
这个世界从来都只有三种真相:真相、别人口中的真相、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人生的高度,我想不是你明白了多少道理,而是你守住了多少底线。生活的状态也没有哪一种优于另外一种,人们往往忽略了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应该是个人的自由,只要不伤害别人。
局外人读后感1000字
“面对这充满预兆和星星的夜,我第一次敞开心扉,欣然接受世界温柔的冷漠。我感到我与这份冷漠如此相似,亲如手足。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也是幸福的,将来也将如是……”
这是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结尾部分,文中的主人公是即将走向刑场的人,我们一般都会认为生命的终结便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而在这篇小说里,对默尔索来说却是最好的结局。因为,他是局外人。自始至终都是。
在这篇小说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庭审现场,作为被告的他在庭审现场却好像是个外人,而检察官竟然以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泪”作为重要依据而判处他死刑,却对枪杀阿拉伯人的缘由不去追究。荒谬至极。
加缪被视作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存在主义的中心思想是认知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存活过程中的孤独、黑暗、绝望和被抛弃。便是整个生命中的大本真,一切条条框框的规则都是无意义不重要的。
默尔索对一切都持无所谓的态度,命运会怎么走向他似乎也毫不在乎,仿佛这个世界和他毫无联系……他是别人眼中的冷血动物,但他却只为自己而活,即便到最后,他也“只盼望行刑那一天能聚集许多观众,用充满厌恶和憎恨的喊叫声送我一程”。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他的确一无所有,而且很快连生命都要失去。但他的一切都由自己掌握,他从未违心做过一件事,他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地存在过,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几个人是默尔索那样的?我们随波逐流,被身边的人左右着自己的思想行为,渴望在每个人心目中树立一个“完美形象”,好像才不枉度过此生,却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局外人》这部小说虽然看起来有点荒诞,但这却给我们每个人提了个醒:不管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还有多长,都应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没有背离过内心。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做个隐形的局外人。
局外人读后感1000字
缓缓合上书本,不禁为默而索最后的呐喊感到震撼。“他人的死,对母亲的爱,与我何干?既然只有一种命运选择了我,而成千上万的幸运的人却同他一样自称是我的兄弟,那么,他所说的上帝,他们选择的生活,他们选中的命运,又都与我何干?”
孤独的默而索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局外人》的开篇写道“今天,妈妈死了,或许是昨天,我不知道。”如此荒诞的一句话,让我吃惊之余,不禁想问,主人公到底尽历了什么。一个人到底坠入了怎样的深渊,才会对至亲的离世如此平静?生活无趣,被活着的压力所压迫的默而索因为经济的困境而将母亲送入了养老院,身边的一切像一部无声的黑白电影一样寂寞的放映在枯燥的荧幕上。与癞皮狗相依为命的萨拉玛诺,歌唱者去看电影的青年人,往复运动的电车,所谓的朋友,以及玛丽。他们都与默而索没有关系,然而,他们却是他生活的全部。
整篇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可归纳如下:母亲之死-→被调任与女友求婚-→帮邻居对付其情人-→开枪杀人-→被判死刑。整个过程似乎默而索都是一个“局外人”,他对这个世界似乎麻木了,对于一切东西,他都接受,唯独最后拒绝对上帝的忏悔。
但我认为默而索似“局外人”但非“局外人”,他时时刻刻参与到这个世界当中,他一心想按自己的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把母亲送进养老院,是因为自己和母亲无话可说,而养老院里有许多老人作伴,他“明白为什么她要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为什么她又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他认为“母亲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了。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所以,对默而索而言,真实情感与外在的表现并无关系,他虽伤心,但母亲的死并不会让他流泪。对于老板的摊派巴黎,他并没有雄心大志,他知道“生活是无法改变的,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我在这儿的生活并不使我不高兴”。女友的求婚,他认为“这无关紧要,如果她想,我们可以结婚”。以上两点说明默而索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已知足,他不是一个对生活贪婪的索取者。出于对邻居的帮助,他写信帮邻居对付其情人,杀死阿拉伯人是因为他当时产生了幻觉,他看见“刀锋闪闪发光,仿佛一把寒光四射的长剑刺中了我的头”。在监狱里,他屡次拒绝接见神父,因为他不信上帝,是因为他“对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上帝)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到离死前,他“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默而索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显然与整个社会要求它的成员信守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互相排斥的,这个世界不断在排斥他,所以他成了这个世界的“局外人”,被处决时,他发出了最后的喊声:“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美,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看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看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啼声。”
“而我,我好像两手空空。但我对我自己有把握。”默而索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孤独自由,一切都是生命中的过客,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无为的接受,抗争。一切的一切,又有什么关系。我们看似与这个世界融合得很好,可是不是暂时的喧嚣掩盖了真相?我不能做出回答。我也只能猜测,我们是身在局内的局外人。
局外人读后感1000字
《局外人》这篇小说以默而索母亲的死开篇,母亲的死并没有让他过度的伤心,他甚至连母亲的最后一眼都不看,也不流泪,将母亲埋葬后,他为回到阿尔及尔离开那鬼地方而兴奋不已,“我想到我要上床睡它十二个钟头时我所感到的喜悦”。回到阿尔及尔,他便和女友鬼混在一起,游泳、看滑稽电影,他早将母亲之死抛之脑后。
问题是,默而索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上面的简述,默而索似乎是个冷漠的人,因为在母亲下葬时候竟然不哭。默而索为什么不哭,小说最后解释道:“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准备把一切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默而索的冷漠似乎来自他的理性,但是正是这样的“理性”使得他和整个社会道德系统脱节。
这天着实酷热,默尔索感到浑身难受坐立不安,安顿好雷蒙之后,出于待在原地或者到别处走走反正都是一样的心情,一股莫名的力量驱使默尔索走向海滩,走向案发现场,那群阿拉伯人早已离去,巧合的是划伤雷蒙德凶手还在那里,背靠在一块岩石的阴影里。默尔索握紧着衣兜里雷蒙的__,阿拉伯人试图抽出他的刀,两人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
默尔索为什么开枪?是因为阳光耀眼,是因为那闪闪的刀光,是因为那热辣辣的汗珠流进眼睛么?--是又不是。是,因为这都是当时开枪千万种可能的任意一种可能。不是,也是因为如此。这就是所谓“荒诞”或者“非理性”的力量。如果你的人生有做过什么你好友包括你自己在内都无法理解的事情,你也许就能理解他的这个描述。我自己就经常被自己非理性的力量打倒。
我们活在社会,必须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如感情,爱情,事业,金钱等等。我们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譬如母亲下葬时候要恸哭,娶一个女人时候要说“我爱你”,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那么无疑就成为社会这个“局”外面的人,最终被社会抛弃。
在社会抛弃了默而索,默而索也同时抛弃了社会。虽然生活在社会中,可是价值观游离在社会之外默而索的悲剧在于,他没有明确否认永恒,但是也不为永恒做一点努力,是一种含糊的态度。当大家都这样解释世界的时候,默而索却要另外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难免成为局外人。
他被审判,固然他有罪,但对他的指控却让人失笑。对母亲的死无动于衷成了检察官手中的痛处,他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于是,默而索被判了死刑,但他似乎对这一切尽不在乎,当他知道上诉无看之后,他依然平静地等待着死亡,并拒尽向神父做自己最后的忏悔。
局外人读后感1000字
最近有几句话对我触动很深的,一句是沙子乐队在《消费者之歌中》唱的“什么也说明不了问题,什么都没有意义”,还有谢天笑在《潮起潮落是什么都不为》中的那句“潮起潮落是什么都不为”,李志《梵高先生》中的“谁的父亲死了,请你告诉我如何悲伤”,还有里尔克的那首《严重的时刻》——“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间某处笑,无缘无故在夜间笑,在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这些话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
昨天中午盯着昏昏沉沉的脑袋啃完了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啃完后,头痛得不行。小说是这样开头的“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呢?莫尔索的这句话引领着我进入了这个故事,我宁肯称它只是个故事。莫尔索是阿尔及利亚的一家法国公司的职员,他接到一个养老院的电报说他母亲死了,要他过去守灵和奔丧。于是便有了小说开头的这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这句话。莫尔索请假去养老院,他并没有看母亲最后一眼,也没有掉一滴眼泪,他不明白为什么要哭呢。莫尔索糊里糊涂的看着别人安葬了他的母亲,他甚至对母亲的确切年龄也不甚清楚。当他回到公司上班时,老板问起时,他说“六十来岁”,并暗自认为这是个让自己很满意的回答,而老板似乎也完成了象征性的慰问任务。
莫尔索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是星期六,这让莫尔索想到了他向老板请假时老板并不是很高兴的原因,因为他连上周末就有四天假期了,可莫尔索的母亲确乎死了。也是这天,莫尔索在海滨浴场游泳时碰见了他以前的女同事玛丽,两人一起游泳后,在晚上看了一场滑稽的电影,随后莫尔索留玛丽过了夜。似乎莫尔索把母亲刚死去的事情给忘了,可他向玛丽说他母亲昨天刚下葬的时候,玛丽先是吃了一惊,可没过多久就又有说有笑了。
莫尔索在太阳下看报,和朋友追卡车来打发无聊而又单调的周日。莫尔索有个叫莱蒙的邻居,莱蒙自称是仓库管理员,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和女人厮混的“乌龟”,大家都不怎么喜欢他。莱蒙被情妇的弟弟揍了一顿,他想羞辱一番情妇,他毒打了情妇一番觉得还不解气,就借请莫尔索到他家吃饭的当儿让莫尔索替他写一封信好好羞辱一下他的情妇,并称莫尔索是他最好的朋友。莫尔索对写不写信和有没有莱蒙这个朋友是没所谓的,于是他就写了。
莫尔索还有一个邻居是一个叫萨拉玛诺的老头,萨老头养着一条老狗,老狗得了一种皮肤病,毛掉的斑斑驳驳,身下近乎只剩令人恶心的疮和痂。而萨老头每天都和老狗出去散步,路线也一直没变过,八年如一日,去时是老狗拖着萨老头,回来时总是萨老头拖着老狗,即使老狗撒尿时萨老头也会拉着老狗走,以至于老狗总是撒一路的尿。萨老头总是不停的骂着老狗“混蛋、脏货”从没停过。这古怪的老头和悲哀的老狗也成了莫尔索生活的一部分。
不久后的一天,莱蒙在屋子里把情妇狠狠揍了,莫尔索听见了声音,他没有报警,因为他觉得报不报警是无所谓的。最后一个路过的工人报了警,来到的警察教训了莱蒙一顿。莱蒙让莫尔索给他作证,莫尔索想想也没什么,就给莱蒙作证了。
玛丽问莫尔索爱不爱她,莫尔索竟然说的是不爱,因为他觉得爱是没必要说出来的。玛丽问莫尔索愿不愿意跟他结婚,莫尔索说结不结婚是无所谓,想借就借好了。直到看见马戈和他老婆之间的关系,莫尔索才想到或许自己要结婚了。
莫尔索的老板想让他去巴黎的一个分号去工作,莫尔索认为到哪里生活都一样,也就没去。当他跟玛丽提起这事,玛丽问他对巴黎的印象——“很脏,有鸽子,有黑乎乎的院子。。。。。。”这是去过巴黎的莫尔索对巴黎——这个人人向往的都市的评价。
当萨老头的那条老狗莫名其妙的丢了,萨老头受了很大的刺激,莫尔索在那天夜里听了萨老头的倾诉,得知狗是萨老头的老伴死后才弄来的,原先是多么的漂亮,人和狗一起老了,谁也离不开谁了。莫尔索就这样听着,他其实很困了,也没怎么听进去,在老头告别时他来了句“要不再聊会儿”。
莱蒙约莫尔索和玛丽到他的朋友马戈在海滩建的新房子去玩,他们玩的很开心。接着,海滩上的冲突发生了,莱蒙情妇的弟弟带着几个阿拉伯人把莱蒙的胳膊和脸划伤了。莱蒙在莫尔索和马戈的陪伴下回去包扎了伤口,不久,莱蒙揣了把枪独自到海滩走去,莫尔索也跟上了他,他们没有看到阿拉伯人,莱蒙把枪交给了莫尔索,独自回去了。莫尔索在海滩上走,不多会,他看到了一个躺着休息的阿拉伯人,离他有十来米远,莫尔索被太阳晃晕了眼,阿拉伯人拿出了刀,刀的锋芒刺痛了莫尔索的眼,莫尔索朝阿拉伯人开了一枪,停顿了一会,又连续开了四枪。
莫尔索杀人了,他被捕入狱。法院问他请不请律师,莫尔索认为这无所谓。法院还是为他请了律师。莫尔索刚入狱的那几天也觉得没所谓,后来他受烟瘾困扰,有时甚至撕下床上的几根木皮在嘴里咂咂,他仿佛意识到有点什么不同了。后来他又觉得吸不吸烟也是无所谓的。莫尔索在监狱一天能睡十六七个小时,他也努力想办法度过这除了吃喝拉撒的剩余的六七个小时,他从木板床的下面的床板上发现了一张残破了的黄的泛亮的报纸,他对上面的不完整的新闻读了上千遍,可他还是怀疑新闻的真实性。莫尔索觉得时间已经没有意义了,在他脑海里只有些模糊地“昨天”、“明天”的概念。他认为在监狱里重复的生活一天或一百年是没什么太大区别的。
这个案子一拖就是十来个月,并和市里的一起弑父案成为引起关注的两条新闻。在审判中,莫尔索听到的只是检察长的控告和律师的辩护,检察长就一切资料和手段来证明莫尔索的罪孽深重,以此申明自己对正义的忠诚;辩护律师用一切证言和才华来证明莫尔索的罪孽的轻微。在嘈杂的不时传来旁听者的哄堂大笑的法庭里,莫尔索其实只听到了几个词,他只按辩护律师让他说的那几句话应对“是,就是这样。”他也考虑过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过他觉得没有什么机会也没有什么必要。他搞不明白的是检察长怎么把案子和他在母亲葬礼上没哭以及他和女人鬼混的事联系起来来证明他杀人是早有预谋的。就这样,莫尔索被判了死刑。
相关文章:
1.局外人读后感1000字
2.局外人
3.局外人读书笔记1000字
4.局外人读后感600字
5.局外人读后感1500字
6.局外人读书笔记1000字-读友吧
7.小说局外人读后感1500字
8.局外人读后感800字
9.局外人读后感范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