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1942观后感范文5篇

悦读网-读书,分享!

电影1942观后感范文5篇

电影观后感/2022-09-09 10:38:09

影片朔造了最底层的百姓的实际生活,血腥的场景,人命的低贱……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影1942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电影1942观后感1

小人物的悲壮。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有的人选择了献媚。“一条命,两块饼干”,小人物的命运不同,其中有人性的冷漠,也有世俗的偏见,但总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花枝在丈夫失踪后,为救活两个孩子,四斗米卖了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一切。最后还要把自己唯一的破棉裤换给栓柱,也算是倾其所有了。这一幕,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爱的的力量,也是母性的光辉。栓柱应诺花枝照顾孩子,却在趴火车途中,不仅丢了两个孩子,还丢了花枝用生命换来的四斗米。在生存和气节之间,不食嗟来之食的大义凛然,让珍贵的馒头显得那样苍白。那用核桃做成的风车,成为一种牵挂和寄托,宁可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反面典型厨师老马成了巡回法庭庭长,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虽说保全了性命,到头来却落得个日本人的走狗。就连读过书的财主家女儿,为求条生路,甘为五斗米折腰,沦落到卖身妓院的下场,也是命运的安排,悲惨的选择。

1942年那场大饥荒、大逃难,虽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但在历史长河中,却成为永远伤痛的记忆。我们开启那段尘封的历史,就是要警醒饱经沧桑的苦难民族,不要忘记历史,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灾难;追忆那段悲壮的历史,就是要重温血腥而惨痛的教训,保持生态平衡,远离自然灾害;再现那段惨烈的历史,就是要启示后人牢记伤痛的根源,关注粮食问题以及那些事关民生、关系百姓疾苦、关乎民族发展的大计,让历史不再重演!我相信也不会重演。

电影1942观后感2

《1942》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饥荒,人们纷纷背井离乡逃离河南。在路途上,发生了一些感人肺腑、极具散发人性光辉的电影,也怒斥了灾难的无情。

在这场天灾人祸下,共有300多万无辜百姓相继饿死。在这场灾难面前,原来人的力量是那么薄弱、渺小,纵使你有家财万贯,也必须加入悲苦灾民的队伍里去。

看了这部电影,手里捧着盛满白米饭的碗,不知不觉好像沉重了许多,我不禁感慨万千、赞叹不已。光是这一碗平常微不足道的白米饭,在那个时候却是比钻石、黄金还要珍贵一百倍,因为就这一碗饭可以救一家四口的命,这令我汗颜。妈妈对我说,曾祖母告诉她那时人们饿的可以啃树皮,但是却很难找到。因为树皮要么被无恶不作、无物不噬的蝗虫吃的一干二净,要么早就被饥饿的灾民们瓜分了。

以后要节约粮食了。这是我的第一条观后感。

令我惊讶不已的不是《1942》中日寇的野蛮残忍,也不是轰炸灾民们的场面,而是我的身世。原来我身上流淌这一半河南地主的血脉,我的祖籍在河南。最让我震撼的是,《1942》中重点描写的是一家地主,而我奶奶的奶奶那一辈也是地主,这可令我哭笑不得。我之所以居住在安徽,就是因为曾祖母为了逃荒避难,带着外公等亲人逃荒到了安徽。恰恰就在七十年前的今天,他们正在颠沛流离。

到了安徽,曾祖母和外公等亲人终于结束了这逃亡,所幸没有一个人饿死。然后有了我妈妈,遇见了我爸爸,才有了我。试想。如果曾祖母他们在路上遭遇不测,还会有我在这写作的事情吗?所以,我是幸运的。

所以,每一条生命的诞生都是独一无二、不容易的,让我们珍惜生命吧!

电影1942观后感3

当我观看完影片《1942》时,却狠狠地在心里扇了自己两个巴掌:这真是太肤浅了,搞笑片对于我个人来说绝对没有任何价值,我敢说《1942》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教育意义是那些庸俗的搞笑片永远无法比拟的。

这是一篇对我自己来说不得不写的文章,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它的意义,我想冯小刚导演说的很对,《1942》比其他任何带有商业元素的影片更让人有感触有震感。我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的这样的影片,而不是只是“一笑而过,没留下任何感想,思考价值”所以,我在这里呼吁,让大家坐进电影院里好好看一看《1942》,享受它带给我们的心酸,跟着剧情的推进一起感受历史的进程。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

1942,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被遗忘或从不了解的年代,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一段意义非凡的过去。

那天,我有幸在电影院里全面的了解了有关于那个时代的一个故事。

老东家是河南的一个富有的地主。那年正巧碰上了饥荒,日本人也正在一步步的蚕食我国国土。所以,那天,后山的土匪们包围了老东家的大门,举着火把向老东家索要吃的。在土匪头子与老东家当家的对话中土匪头子的身份浮出了水面,原来,土匪头子的母亲原在老东家打杂,后来因当地闹饥荒所以被解雇了。我看到这里,再也吃不下手中刚买的汉堡,心中只是感慨“饥饿磨灭了人最初的尊严,它能迫使人们将自己善良的本性踩在脚底。土匪头子原也是一介良民,却因为饥饿让他拿着铁锹,锄头等农耕器具去勒索老东家的,干了杀人抢劫这种没有人性的事。因为后来老东家喊官兵的事暴露了,所以土匪头子拿起手中的碗砸在了老东家的头上,老东家的腿一软,用手捂着头跌坐在地上。这时,乡亲们与土匪们厮杀开来,老东家的儿子也因此而丧命。家里被洗劫一空,人们死的死,伤的伤,残的残。四处都是尸体,血就像从天而降落地化为水的“血花”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延绵不绝,震动了天。

老东家的侥幸活了下来,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媳妇,女儿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

她的媳妇身怀六甲,女儿则是极不情愿的与父亲一起去逃亡,她骄纵地认为那是穷人该干的事,最后老东家的连哄带骗让他女儿答应了,但她还是偏着头,怀里抱着只猫。

老东家的与自己的长工瞎鹿一家结伴逃亡,让栓住帮忙驾车(马车,简陋)。路上,夜幕降临人人都蜷缩着睡了。却有两人陌生人鬼鬼祟祟的走向瞎鹿家的帐篷(简陋,用布搭的)他们小心翼翼地从帐篷里抱出一个不到6岁的小女孩,这时,瞎鹿又踮着脚朝他们走来。原来他是要卖孩子!这时,瞎鹿的妻子花枝醒了,她大惊失色地大喊大叫地从陌生男子手里夺回女儿,并对瞎鹿辱骂殴打着。终于,瞎鹿吼道“没钱怎么给咱妈买药!我能眼睁睁的看着咱妈病死!你还有没有良心!”老人听后,年迈的脸上的五官都挤在了一起,挥舞着双臂哭着说“要是是我让你卖女儿,我现在就能上吊!!”看着老母亲泪迹斑斑苍老的脸,他堆积了无数烦闷的宇宙终于爆发了“上吊!!现在有房梁吗!”看似一句幽默的话,却让我听得心酸。是啊,他们现在无家可归,正在挣扎着逃荒啊。老东家的知道这是他演给自己看的戏,于是就挖了一碗的小米准备给瞎鹿一家,众人看到老东家满袋的小米都议论纷纷“看,他家还有小米呢。”老东家的看了看那些饥肠辘辘的穷人“咱们有善心也养不起这么多的穷人啊。”嘀咕着,悄悄地用手拨回去一半的小米。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却没带来好运气。云层上空盘旋着多架战斗机,他们轮番向挤满难民的路上投掷炸弹。只是看见它所到之处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不知名物体的碎片漫天飞扬。有的人被神保佑下来了,但有的人却在转瞬间被炸成了“血花”只看见他一下子爆裂开来,血随着肢体的分解而不断地涌出,有的人则忍受着巨痛——他被炸没了胳膊或者大腿。霎时,到处鲜血淋漓,尸横遍野,很少有人能幸免于难,存活下来。从天而降,纷纷扬扬的散落着碎片,地上的尘土翻涌而来。到底有多少人失去了双亲?到底有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到底有多少人绝望痛苦?我只知道他们有多痛苦,他们的生命就如蝼蚁一般渺小,是吗?

待轰炸一过,风中携着漫天哭声飘荡着。瞎鹿的母亲死了。老东家的看了眼四周哀怨地说“早知道就给你一升小米了,老母亲咽气了?把她好好埋了吧。”栓柱刚从地上爬起来就喊着老东家女儿的名字找她,终于,女孩听闻赶忙站了起来,找起了自己的猫。

有个国外着名的记者白修德想要了解河南的饥荒有多严重,于是他只身一人来到了这个地狱般的县城。

路上他清晰地眼镜片反射出路边凄惨的一幕幕:尸体,鲜血,碎片,荒凉,面黄肌瘦的难民……让他不敢相信的皱起眉头。因为他在外交会里所见所听的与他所真正看到的完全是两种概念:1价值不菲的红酒,红地毯,餐宴,每人身上的礼服2河南闹饥荒,比较严重。3人民没有吃的,去逃难,被日本兵轰炸,毫无还手之力,没有住的……最后他呆滞的看着最触动他心灵的一幕:成群的野狗巡走在躺在枯草地上已经死去人的尸体上,撕咬着,吞咽着。他哽咽了。

老东家的媳妇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却不幸感染了当时盛行的风寒。并不是什么难治的病,就是吃点东西暖和点就好了。但经过那次劫难,老东家的仅有的几代米都被活下来的逃兵独占了,就连马车也没能幸免。那时,就只能把树皮砍下来磨成末泡着开水喝下去。为了治好媳妇的病,老东家的女儿面无表情地顺着猫咪的毛毅然把猫递给了栓柱。一声“喵!!!!”结束了老东家女儿数月来的精心照料。她却只是对着栓柱又喊了一声“记得杀好了,我也要喝猫汤。”其实,即使老东家的女儿对猫是多么不舍,她最后还是选择了自己活下去。相较于一只猫,她心里也不愿饿死吧。但是最后还是没能挽留住这个刚做母亲的女人,老东家的让她合了眼“给咱们家生了个儿子,你也是个好媳妇了,安心去吧。”可老东家的妻子却解开了媳妇的上衣,“趁他身子还没凉透,赶紧给咱的孙子再喂最后一次奶。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再能吃饱”说道。老东家的听了,顿时一愣,随后大发雷霆“她都5天没进食了,你就让它安心去吧!!”听后,老东家的妻子也呆了,默默地帮可怜的媳妇扣好了扣子。每餐都是树皮,所有的人都在挣扎着活下去。

死者已逝,生者还在前进。

他们在向山西逃荒,在一处地方歇了脚。路上老东家的妻子不知不觉的沉沉睡去,老东家的从她的怀里抱出孙子“死了好啊,早死早托生,以后别托这儿来了,生得好一点,不要再像今生。”他一边说,一边哄着手里的孙子。岁月的磨砺让他跟贫民无一丝区别,灰头土脸的,身上的棉袄已经不断地在往外渗着棉花,而且非常的脏。它就像一把刀子,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痕迹。几天以后,一群有钱的人来招募年轻漂亮的女子,说白了就是卖人,能得到一升小米,说是给他们一条活路走。老东家的女儿给他的爹带回了一升小米,老东家的盯着他的女儿,接过了小米。在那个时代里,用人换一升米!心里全是哀怨,后悔,不舍,无奈……现在,就剩他和孙子两人了。晚上,老东家的女儿伺候一个有钱人,要帮他洗脚,可是,她怎么弯都弯不下腰去。那人轻蔑的说着“怎么?不想伺候爷?”“不是,吃得太多,太多了。撑的我弯不下腰了。”她一边说一般抹着眼泪。是怎样的饥饿才能让她吃得如此撑?直到连腰都弯不下来?

老东家的带着孙子乘上了驶往陕西的火车,一路上,难民就像地上的蚂蚁一般的密集,向火车奔去。老东家的紧紧地搂着孙子背着大包小包的挤上了火车。一夜,他都是把孙子捂在胸口,坐着打着盹着。可是,当他终于到了陕西,把孙子抱起来一看,却发现自己把孙子给闷死了。他喃喃着“爷爷只有你了,但爷爷却把你闷死了,以前爷爷还有你,现在……”他伤心欲绝,麻木了,朝着家的方向往回走。人流中有一个老人喊:“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一边走:“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却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想起了他的家人。老东家动容的看着小姑娘:“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布满泪痕的脸,喊了一声“爷”。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

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十五年后,这个小姑娘成了俺娘。(此电影根据小说改编,俺指作者)

他告诉我们那时死就是解脱,能有人能想象到吗?

像《1942》这样的电影就是我们该追求的,看完后能获得思想上的一些价值,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不浪费我们的钱,或是时间;看完后能对世界的观念看法焕然一新,知道更多的历史与知识,让人觉得有什么精神上的收获,或是有什么精神上的追求;看完后能和他人讨论自己的观点看法,知道我们有那些地方需要改进,不是思想上的贫瘠,不是只追求浅薄的一笑。

希望,我在这里真希望《1942》不会亏损,甚至有一些盈利。有更多的人支持冯小刚导演的博大情怀,伟大志向和《1942》。也希望更多人懂得那些影片是真正值得我们去用我们有限的时间去花费的。而不是只看到没营养虚假的爱情片,魔幻的动作片,或是让我个人不屑一顾的搞笑片。当然偶尔去调节下心情也是不错的,但《1942》你们不得不看。

电影1942观后感4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就像某些人说的一样——虐心。从来没有看过如此让我心酸的电影,从来没有。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甚至一遍一遍地回忆电影中的每个细节,每个细节表现出来的某种隐喻,某种内涵。

当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不能被满足,于是,我们看到了1942年中原大地上的种种罪恶,种种扭曲,种种我们无法想象,也无法体会的感受。感谢刘震云先生完成的这一部调查体小说,也感谢筹拍这部电影19年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他们所做的种种努力,我觉得和在三尺讲台上的历史老师一样崇高,让我们铭记和正视历史。

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心都是丑恶的,当你能吃饱别人都吃不饱时人心更丑恶,因为人都有欲望。冯小刚最近的两部“灾难片”里开头都有“你懂的”场景,《唐山大地震》我觉得那完全就是个俗套,而这一次,在我们感觉到“虐心”的同时,已经说明了它更加真实,更加赤裸地还原了人性。每个人,在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的时候,心都是丑恶和扭曲的。而这个场景,莫言的小说里有几乎一模一样直击人心的描写。我想这不是巧合。

电影中很多卖自家小孩只为换两斗米的场景,而狗吃死人的场景,更是让人胆寒。可是在那个“饿疯了”的年代,更多的是人牛逼人吃狗,狗牛逼狗吃人,人吃人,大人吃小孩,甚至奶奶吃孙子这种说出来心都要一抽抽的>故事。我们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到底是文明时代,还是蛮荒时代,究竟是新社会,还是奴隶社会。说出来都有一股血腥味。影片中日本军官想出来的狠招给灾民发吃的让他们为日本人做事,理由太过充分也太简单:“他们是中国人,但他们首先是人。”而我说,人是人,但人首先是兽。当日本飞机编队向雪原中已经不是“手里有没有寸铁”而是还有没有力气站着往前迈步子的中国人投炸弹,扫机枪时,成批成片的中国灾民倒下,当雪原已经变成“血原”,我相信那些在空中的日本兵体内有某种原始的性能被唤醒,某种蛮荒时代的欲望被满足。人是人,人首先是兽。兽有兽性。

时刻自诩为“硬汉”,但当张涵予饰演的传教者逃到一所小教堂,慈爱的神父边帮他包扎边和他对话,信仰坚定的传教者眼神已经开始变得迷茫,直至最后迷惑不已地大喊了一句:“既然上帝赢不了魔鬼,那还信他个求!”;当迫不得已的地主老范的女儿自愿“卖身”换米,用“再也不见”来换取父女俩人的活路时,老范噙着泪水,仰天长叹:“我老范辱没祖先!”;当栓柱没能在火车上“拴住”自己的俩孩子,毅然跳下火车找孩子,却把用老婆换来的粮食落在了火车上,他精疲力尽地追着火车,声嘶力竭地骂了一句:“火车,我日你亲娘!”时,我再也忍不住,极力不让眼泪流出。

整个电影的基调低沉压抑,对白简单真实,充分还原了历史,让人们仿佛切身回到了那个时代。我们不要让历史埋没,要让历史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永远不要忘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和伤痛。

电影1942观后感5

刚看完了1942.,颇有感慨。

1942年,河南大旱,饿死三百万人。内忧外患的国家,腐败黑暗的官场,兵荒马乱的社会现实,全方位了构建了1942的背景。逃荒的路上,面对的不仅有饥荒,更有日军的不断轰炸、各地政府的不断推脱。而面对严重的灾情,蒋政府在无法封锁的消息的情况下,只能调粮食赈灾。而赈灾粮食则经过一层层官吏的克扣贪污,没有真正落到灾民的手中。最终,饥饿的灾民被日军所收买,在河南战役中给国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当民族大义与生存冲突时,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作为一颗与大局无关紧要的弃子,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当生存成为第一要务时,其他的一切都成了可以抛诸脑后的东西。常言道“温饱而后知荣辱”,在生存都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空谈民族大义都是可笑的。更不要说是置民众于水火的国民政府呢?

而传教士在影片中又有着特殊的意义。而最后的教堂则象征着救赎。从天灾到最终的人祸,又是谁造就了这一切呢?可以说,把这些灾民一步步逼上绝路的人,正是这些貌似救灾,道貌岸然的人。在他们眼中,收受贿赂是救国,保养童养媳也是救国。似乎平常那些恶劣的行为只要是国难时期立刻就能高尚起来。更还有那些商人。也正是这些人,才终究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