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

悦读网-读书,分享!

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

电影观后感/2021-07-14 06:10:50

影片《何以为家》丰富的戏剧元素,都是通过12岁的扎因所遭受的磨难来说明的,这个孩子在黎巴嫩的贫民窟里挣扎求生。虽然影片的故事有点难以置信,但当扎因在法庭上试图起诉自己的父母时,观众还是被击中了,非职业演员们的表演支撑起了整部电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作文大全(1)

寒假里,我和父母、奶奶、妹妹一起看了《何以为家》这部电影。

《何以为家》叙述的是叙利亚难民小赞恩跟随家人一起逃难到黎巴嫩。赞恩的父母不停地生了很多的孩子,却无力抚养。因为家庭贫寒,赞恩要到房东的店里去帮忙,干各种体力活,还要和他的姐姐妹妹们一起卖甜菜汁赚钱,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有一天,房东的爸爸和房东来到了赞恩的家里,要让赞恩十一岁的妹妹嫁给房东。赞恩很着急,想要带着妹妹逃离。但是,没等到他准备好,爸爸已经要将妹妹送给房东。赞恩想要阻止,他的母亲把他摁在地上打。父亲一把扛起妹妹放到了房东的电动车上,赞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妹妹被带走。

赞恩非常愤怒和绝望,于是他搭车离家出走。他流浪了几天后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帮助一位黑人女士照看她的孩子。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女士因为证件过期被捕入狱。赞恩带着孩子,四处流浪,食物吃完了,就想办法赚钱。但是,他自己也是个孩子,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终于撑不住,要放弃了。赞恩找到了一个据说能带人去瑞典的中间人,这个人让赞恩把黑人女士的孩子给他,说孩子会过得更好,然后让赞恩回去拿身份证明。

赞恩不得不回到家里,却被父母发现了。父母无意中说出妹妹已经死了,赞恩很生气,带刀去捅伤了房东,被捕入狱。狱中的赞恩打电话向电台求助,要求起诉他的父母。最后在控诉的时候,赞恩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故事的最后,黑人女士找回了自己的孩子,赞西也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到瑞典留学了。电影结束时,屏幕上打出一段文字:本片均为事实。

我感到十分震惊,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人在这么艰难地生活着。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深深感到:有强大的祖国,才有我们的安居乐业。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并且要努力上进,为了国家更加繁荣而好好学习。

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作文大全(2)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这是年仅12岁的赞恩在法庭上波澜不惊的一句话,他来自叙利亚。

战乱、疾病、暴行,无家可归……这是世人眼中的叙利亚,赞恩降生在这片废墟上,自此随着父母不断逃亡。在黎巴嫩的安定让赞恩喘了口气,但他却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上学、交朋友,不能去到这个城市的别处,甚至见不到阳光。只因为他是“黑户”,是这个社会的“寄生虫”,是病态的世界的牺牲品,赞恩深谙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则,他的双眸里满是不符年纪的成熟与厌恶,这场与世界的仗,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会胜利,但他依旧每天做着自己反感的事,为了生存。他说:“生活是个婊子,我以为我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要我们向地毯一样被踩在脚下。”

他知道萨哈被带走是要去结婚,他拼命嘶吼,拉扯仍无济于事,因为他只是个孩子。萨哈的死令他愤怒,当他拿起刀冲向那男人时,谁又曾想过,他只是个孩子。他在法庭上替萨哈说情时,他的父母却只是一味的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与无能为力,终于他平静的说出:“我希望我的父母不要再生孩子了。”

这个世界抛弃了赞恩,赞恩却对世界留有温柔。

直到最后一刻,他也未曾想过要伤害或抛弃约纳斯一分一毫,他还想着要给维纳斯找一个家,转头的刹那间,赞恩便红了眼眶,在理发店他不再抑制自己的悲伤哭了出来。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看到了镜子里软弱却也无能为力的自己。他的眼泪一定有着灼人的温度,他捧着赤诚真心去与上帝相见,上帝却忽略了他。

他回到家拿自己的证件被父母发现,得到的不是关心,而是谩骂与无情的巴掌。他在监狱里度过的暗无天日的每一天,都不曾忘记痛恨他的父母。垃圾桶里的点心不知是父母的愧疚还是自责,但一定是下一个孩子噩运的开始。他一刻也未曾忘记,父母的责任心已经被叙利亚的炮火震碎在废墟里,支离破碎地附在他们心上。

《何以为家》是一部纪录片,记录社会,记录人心。它与电影的本质区别在于,本片的每个细节都真实到震撼人心。时长100多分钟的纪录片,是阿巴基导演三年的灵感之果,让无数观众用一辈子记住了12岁的赞恩。影片中无数的泪目场景,赞恩与年纪不符的责任心,泰基丝强烈的求生欲,以及赞恩父母对血缘关系的漠视……人类在上帝面前,每日祷告世界美好,在战火与生命面前,却冷漠到拿子女换生活。人类固然贪婪,可他们是父母,是孩子们最亲的人,也如陌生人一般,将责任心丢进了世道里,任其漂流,渐行渐远。

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用心与死神抢赛道,把希望带给别人的男孩赞恩,那个在世道里漂流,却从未丢弃本心的12岁的赞恩。

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作文大全(3)

十二岁的孩子将父母告上法庭,所控诉的是父母给予了自已以生命。电影《何以为家》的故事乍看荒诞至极,但当我真的看完这部电影,却又会被电影中在赤贫环境里生长的孩子,他悲惨的境遇所动容,会因此陷入耐人寻味的深思,这个世界最为弥足珍贵的羁绊是亲情,但并不是每一个能生下孩子的人都有资格成为父母。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电影,在《何以为家》里,生长于黎巴嫩的女性导演娜丁·拉巴基将镜头聚焦于了自已国家的社会最底层,透过她的镜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却又如此真实的国度,在这里从贩卖毒品到儿童买卖是那么的随处可见,从非法移民问题到孩子最为基本的生存都无从得到保障,可以说这部电影中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延伸为一部颇具深度的电影,而娜丁·拉巴基透过这一系列罪恶事件的串联,却将最后的焦点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在电影中作为主人公的男孩赞恩,本该是身处学堂,憧憬未来的年龄,却不得不整日为了生计辛苦奔波,而赞恩的家庭虽然是一个拥有七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但在这个家里,所充斥的也并不是其乐融融的温馨,赞恩的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方式只有非打即骂,漠不关心,在这种原生家庭里长大的赞恩,其实从小就不曾感受过多少亲情,但电影却又透过剧情的展开赋予了他以"爸爸"般的责任,这种残酷中透露的人性至善,是电影最具人文关怀的一笔。

面对赤贫的生活,年幼的赞恩并非没有想过去改变,从帮人做事到在药房骗取处方药,为了能够赚钱补贴家用的钱,才12岁的他愿意去干一切自己能干的事,但就是这样,他仍旧无法摆脱贫穷的宿命,贫穷就犹如一张无形而又有力的巨网,深深的网住了像赞恩这样的社会底层,并使之将贫穷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因为在这样一个没有教育,罪恶横行的社会里,所有关于美好的希望都是不复存在的。如果说在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里家庭的缺失只是个例,那么《何以为家》所呈现的社会现实,则是中东不少家庭最为真实的缩影。

电影里孩子对父母在法庭上的控诉则使电影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当生育不再是一种责任,而只是源于性的本能,这样的生育是否本生就是一种对生命的亵渎?其实透过赞恩母亲在法庭的辩护,不难发现赞恩的父母并非十恶不赦的歹徒,只能说他们不懂得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肩负不起作为父母对子女应尽的责任,愚昧的固有的认知更只是使他们将孩子当成了商品和工具,这种认知的愚昧与一个动荡畸形的社会现状,二者是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电影由此对社会不公的讽刺,对社会制度不完善的批判也变得更为真实有力。

一个孩子眼中绝望的家与世界,将一幅凋敝混乱的社会百态跃然光影,而这部电影或许无法改变黎巴嫩的现状,但它却足以让每个人审视自己是否是一个或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能否肩负起一个家的责任。

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作文大全(4)

影片开头告诉我,这不是一段发生在和平地区的温暖的故事,而是讲述了一个穷孩子残酷的成长历程。镜头从难民营转向法庭,这个12岁的男孩,赞恩,竟倔强而坚定地说道:“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吃惊之余,我疑惑地想:他的父母做错了什么?

赞恩真的很穷,他没有身份,不能上学,生活没有基本保障,甚至还要做繁重的工作,养家糊口。然而,把他带到世上的父母,却从未却从未真心给予孩子爱,肆意指挥他、打骂他。我相信赞恩心里还存留着孩子最美的品质:善良、勇敢、执着、细腻。他离家出走后,竟然竭心尽力地照顾一个吃奶的婴儿。但是,萨哈被父母亲手送上死路的那一刻,他提起了刀,带着满腔的怨恨,对着肮脏的社会砍了一刀。

回到法庭,赞恩真切地说:“希望他们别生了!”然而,他们的父母仍标榜着自己是爱孩子的,难道爱孩子就是把他生出来然后用来赚钱吗?难道爱孩子就是自己没房子住时,把11岁的女儿卖给房东吗?他们一个又一个地生,却一次又一次地用自私而怯弱的“爱”残忍地断送了孩子美好的童年。如此不负责任的大人,又有什么资格为人父母呢?

我怀着气愤,又想到了自己。

我生活在中国——一个自强、上进的大国。在这个和平的地区,人们都朝着美好的方向不断努力。在这里,“贫困”的字眼在逐渐消退,人人都能享有合法权益,脚下的土地也更加绿意盎然。我也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父母恩爱、上进,更是深爱着我和妹妹。我还生活在一个有爱的学校,老师们寓教于乐,关爱学生;同学们虚心求教,团结友爱,尽情享受知识的馈赠。

在认识赞恩之前,我不知道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竟有一个角落布满着灰色的沉郁。赞思用他小小的身体撞击了我的灵魂,感动之余,我还告诉自己——珍惜拥有。

当赞恩在思索何以为家时,我已经在家的温暖中成长为一个提笔写作的少年,我是幸运的,我是富有的,我需要做的是收集财富,然后投资——关于爱,它是不会亏本的!

何以为家电影观后感作文大全(5)

以前我总抱怨穿的不好看,食物不好吃,当我看完这部电影--《何以为家》时,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12岁的男孩“扎因”,因为战乱随家人逃到国外,过着艰苦的生活。虽然条件很差,但扎因的父母还继续生着孩子,小小的扎因迫不得已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卖果汁赚钱、买菜、送货、带弟弟妹妹……一天,扎因的妹妹被父母抵押给房东的儿子做童养媳,但不久后却意外身亡。扎因十分气愤,拿起刀捅向了房东的儿子……

我未曾想过在观看影片时我会落泪,但这一幕却直戳我的泪点:扎因把小尤纳斯交给那位办假证的人时,我从扎因眼里看到了满满的不舍。可是他也没办法啊!若带着小尤纳斯,他们很有可能都会饿死。把小尤纳斯交给别人,自己既有了钱又可以出去旅游,小尤纳斯也能找到更好的人家,且不是一石三鸟?当扎因走的时候,他无数次的回头望了望小尤纳斯,可谓是一步三回头。当看着小尤纳斯边天真无邪地笑边朝着扎因挥手再见时,眼泪像雨滴似的打了下来。扎因不知道那个人会对小尤纳斯做什么,也许是把器官割下来售卖,也许又转卖给别人,或许……是我们不敢想的结局。

在影片的最后,扎因一脸平静地在拍照片。这时,我的心不由得震了一下,难道扎因没起诉成功?但接下来摄影师的一句话打消了我的念头:“开心点,扎因。这是护照照片,又不是死亡照片。”然后,扎因第一次在影片中露出了笑容。

若扎因的父母对每一个他们生育的孩子都负责,并有一定能力的话,我想扎因他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这该是多么幸福的一家!

我不会再抱怨任何物质上的需求,因为世界上有无数个像扎因一样的孩子,跟他们相比,我是多么的幸福,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同时我也希望,世界上每一位儿童都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