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600字

悦读网-读书,分享!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600字/2021-06-29 20:58:18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是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教授特以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探索精神,亲身实践,结合许许多多生动的实例著就而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篇1

在教学实践中,当我在营造合作学习的环节时候,总是不尽人意,因为学生总是在课堂上东拉西扯,叽里呱啦地不知道说什么,就是不愿意动脑筋思考讨论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样的讨论没有效果不说,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有时候讨论倒是讨论了,但是由于学生视野狭窄,合作了半天也没有结出什么果子。所以,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营造大家都需要帮助的气氛,投入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上去,我想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反复而热情地慢慢探索,让合作学习真正地的获得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而出现的结晶。

佐藤学教授特别强调创造以学中心的课程,不论是学科学习还是综合学习,都是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的学习作为一个一个的单元来加以组织,都是创造课程。书中用广见小学以“水”为主题的综合学习课程的开展过程为例,说明了“课程”不是事先做好“计划”的而是作为学习经验的积累时候确定的,这一点我认为很了不起。大淀小学的教师大西先生实施的综合学习活动也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他以“寻找大淀最漂亮的地方”为主题,让学生分组在社区边走边观察,然后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最后积极地投入到“羊栖菜”的学习中去,整个活动中,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很愉快,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啊!

佐藤学教授认为,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的学习,在传统的“阶梯型”之外创造“登山型”课程。而这样的综合课程的学习,是没有固定的答案的。学生从现实主义出发进行学习,真正的进行的自主、主体性地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兴趣的指向。但是,在学科学习中,我们的学校还在应试教育文化的支配,是以高效率地学好规定的教科书内容,考出好成绩为目标的。学生没有与对象和经验的联系,脑神经的活动来代替所有的学习过程。为什么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贫乏,没有交流结果,就有答案了。没有“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他们怎么能真正的理会知识和技能?不仅教室里是这样,就是学校也是如此。学校里不仅仅是学生们在相互学习、提高,教育专家、家长和社会人士也是需要参与学校的发展上来的,有活动的、合作的开展设计学习、创造课程的工作、这是大家共同合作的事业啊!所以,开放教室,共同相互学习、相互探究、相互创造、相互表现的共同体就是十分必要的了。我想这样的学校通向未来的,不是成功才怪呢!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很多在平日里那些顺利成章的教育教学策略原来是很不科学的,这些视而不见的问题现在却成了需要改进的问题,不反思、不研究是肯定不行的。我想这场“革命”,目前来讲还是需要的!这次阅读也是对我的一次心灵和行动又一次革命。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篇2

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提到了“润泽”的教室,听上去好像是很容易理解的,不就是教室里的气氛要恰到好处,可要是仔细琢磨,却没那么简单就可以达成的效果。一个润泽的教室,如走进一个周围环绕着柔和的轻音乐,到处摆放着古朴、典雅的家具的咖啡屋,人坐在那里,再火热的心情也会平静下来。沉浸在一个心情舒畅的气氛中,学生和老师都超越了“主体性”神话,可以自由地发展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使课堂教学变为大家主动性的课堂。这时候,课堂上上的对话也会加深每位学生的印象。课堂上的倾听也会如愿地实现。如果老师能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和他们平起平坐,用一个平视的目光来打量学生,那么和他们的沟通也会畅通无阻,这就要求老师要学会倾听,听学生的,听自己的,听课堂的。学生的内心在想什么,老师自己是不是在合理引导学生,课堂的气氛如何等等,都在倾听中得以释然。

在《静悄悄的革命中》,佐藤学先生以一种务实的精神,从老师到学生,到学校行政整个流程都注入了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书中的每个观点都是精华,有些观念不是第一眼看上去就能马上理解,但经过多次琢磨后会发现是你在教学中确实的那些内容。打开自己的课堂,走入别的老师的课堂,和同事之间开展合作,在共同的成长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看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一个教育花园的梦幻世界里,到处都是思想的芳香袅袅升起,醉人心脾。现在说是读完了,那是囫囵吞枣,书中的很多精辟论述只是被舌尖触摸了一下,有一点点的味道,但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味道,还需要细嚼慢咽地细细体会。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篇3

今天,我读了《静悄悄的革命》的第一章,其中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语言一节,我感受很深。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每当我我们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回答的正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会不自觉的舒了一口气,或者会心的微笑一下,而当学生回答的不是我们所需的答案时,总是想法的引导学生回答自己预设的答案来。

对于这种现象,左藤先生说到:在这些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的思考与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与表现是同等重要的。

明晰的思考与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与表现往往在创造的思考与表现更能发挥威力。这就是提醒我们,确定或不确定的答案我们都得重视,尤其是不确定的,包含着创造思维的过程,应该更为重视,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不确定的、模糊的进行反响,课堂的内容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些,学生的思考的威力就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同时,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重要行为,左藤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这个提示也让我意识到形成互相倾听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郑重其事的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

在我们现实中,有时候我们虽然“恩、嗯”地点头,热心听学生的发言,但其实是希望,可以听到学生的发言和我的自己思考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并不是在专心的接纳学生的话语。

我们往往为了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忽视某些学生的发言,以致未能与学生的想法产生共鸣。我们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这样学生之间才能互相倾听,教师的榜样作用吧。

我觉得《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让我们来静静地来听一听孩子的声音吧!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篇4

在读佐藤学先生《静悄悄的革命》中,我不断地比照自身,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

佐藤学先生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喻为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回顾我的课堂,我也似乎在同样的炮制着“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我很享受课堂上“热闹”的氛围,喜爱学生能跟随我的思路“转动”的场面,一旦遇上学生消极的表现则显得有些不耐烦。为了赶教学进度,更多的时候是对那些模糊的发言和“启而不发”的学生采取忽视与回避的态度。的确,比起模糊不清、结结巴巴的表达,哪位老师不喜欢声音响亮、干脆利落的回答,那些沉默少语、表述不清的学生往往是被遗忘的对象。

《静悄悄的革命》教会我在课堂上要学会耐心的等待。我们等待的对象应该是真正的主体——学生。不急不躁,教师以一颗淡定的心等待种子的破土,等待每一朵花的绽放。在我们的眼里,名贵的牡丹与无名的小花应同样绚烂。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沉默,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反问与“刁难”,甚至允许学生的“不会”。

因为,课堂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天地,由稚嫩而成熟,从错误走向完美,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然过程。尊重那些模糊的多义的意见,方能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性的意识,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使每个人的认识达到更加丰富、深刻的程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主人。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篇5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这两段话摘自于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佐藤学教授在这本书中非常强调“倾听”的重要性。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勉强”是不断地以结束为标志来划分、区别学校中学习的进程的,而“学习”却是不断地准备新的开始,如“没有终结的故事”一样。”曾有这么一句话:“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而言,良好的倾听习惯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良好的倾听习惯意味着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我将以佐藤学先生的这句话为精神动力,不断追求新的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让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快乐,一起进步,一起收获。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