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600字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600字范文

读后感/2022-09-06 12:18:29

罗马从公元前7世纪建国到公元4世纪末灭亡,一共经历了1k多年的时间,这在人类历史上应该算是前无古国,后无来者了吧,的确算得上伟大。接下来是带大家一起走近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罗马人的故事》。这本书很详尽的讲了古罗马的历史。虽然我现在还没有看完,但是我发现了古罗马在当时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与他们的习俗非常有关。

我注意到,很多民族在征服了其他国家或者民族之后,做法都出奇的相似。有的国家劫掠一番之后就带着大批的战利品离开了,有的国家还会掠夺一部分人民用作奴隶。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并不能使战争带来的收益最大,他们放弃了一样很大的资源,就是土地。古罗马的人民在各个大小战役中,给予战败国本国的公民权,或者通过缔交“拉丁同盟”的方式来扩张自己的版图。但是我认为,罗马能从一个蕞尔小国,发展为如此庞大的帝国,善于同化别的国家只能说是表面上的原因。究其根本我认为是当时罗马人开放包容的内心。

早在罗马王政时期,罗马人包容的传统就已经被打下了。当开国君主罗慕路丝死后,继任他的就是刚刚被同化入罗马的外邦人—努尔。自此之后,直到王政时代结束,罗马王的位置经常会给并非罗马本土的人。后来罗马王政虽然陨落了,但是罗马人的开放包容保留了下来。一直持续到后来的罗马共和国时期,也就是罗马开始统一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的这一时期了。罗马人不仅给予战败国本国的公民权,而且甚至允许他们持有双重国籍。而且平等对待所有的民族,就连修路,也会为新加入罗马同盟的城邦而继续延长。这些种种举措,不仅使罗马得到罗马联盟的爱戴,更使得西西里岛的叙拉古等城邦直接投靠了罗马联盟,最后才进一步赢得了布匿战争的胜利。

这种思想,也为罗马带来了强大的凝聚力。他们包容所有来投奔的民族,所以所有人都将罗马视为自己的母邦。有着与之共存亡的决心。所以在汉尼拔接连大破罗马军队之后,罗马还会有前仆后继的公民自愿参军。

这包容的思想,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时代以前,我认为这就是罗马可以打败迦太基,日耳曼等众多强国的原因。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作为“读书少经常被人骗”的工科男,我从9年前第一次听到这本书,到3-4年前麦高楼下书店刷饭卡买下一套,再到今天很有仪式感地终于看完了盐野七生这套大部头巨作。

回想断断续续读这套书的经历,着实为亚历山大、汉尼拔、大西庇阿、苏拉、庞培、恺撒、图拉真、哈德良等名将的赫赫战功心潮澎湃,也为其惜败或被暗杀而无限惋惜。描绘战争的场景固然酣畅淋漓,但还是有很多其他零星感受,让我忍不住要记录一下,权当对自己的提醒和勉励:

1、胸怀和正直比才智更重要。罗马帝国扩张期采取的善待和同化败者策略,以及罗马公民守信、责任、务实等品质,都是罗马文明走向辉煌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而帝国的衰亡也正是因为与这些背道而驰。

2、只有权谋并不足以支撑一个政权的稳定,磊落谦逊的治理风格也很重要,所谓“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个人的为人处事何尝不是如此,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真正的自信不会追求阴谋。

3、不容异己的极端信仰,自己思想已无法转变,他人的思想也改变不了,那就只有高举正义大旗,肉体毁灭之。

4、树立权威固然可以提高效率,但必须尊重人性规律——任何组织或个人坐拥权威都会变得刚愎自用——因此权威必然抬升了错误决策的纠正成本,最终的出路就是有识之士或欲取而代之的野心家不惜代价颠覆权威,或者权威在时间长河中自我毁灭。也许,牺牲一些效率,弱化人治力量的制度安排是唯一解,但在正确的时间伟大的群体做出正确的制度安排,这真是个运气事件。

总之,盐野七生在书中所包涵的题材非常丰富,从战争到政治再到建筑,甚至专门用一本描写道路和桥梁,良心之作,有机会得连贯着再通读一遍。

罗马人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历时2年,终于看完了这15本书,速度应该算是很慢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期间穿插看了其他的书,又要兼顾学术和玩耍,太不容易了我,不过总算是看完了,这个标题是按照初中?还是小学的时候写读后感来命名的,感觉很low啊。书的封面是这样写着:古罗马,今天的中国最需要懂的国家。的确,罗马人很多特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对所有人的宽容、对法律的敬畏、对基础设施的重视等等等等。我也不知道这个读书笔记该怎么写,毕竟其中包括了罗马1K多年的历史,盐野七生阿姨为写这书用了15年的时间,而我只看了一遍,前面的很多内容也都忘了(那看书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不可能也不能去做一个很详细的叙述,只能对记得的重要的事件和人物进行一个简略的描述,对于一个语文的渣来说,能够坐下来写这东西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不知道王小智阿姨知道了会不会感动得哭?好了,屁话就说到这。

罗马从公元前7世纪建国到公元4世纪末灭亡,一共经历了1k多年的时间,这在人类历史上应该算是前无古国,后无来者了吧,的确算得上伟大。她经历了王政、共和、元首制直到后来成为的国家。其实我觉得罗马帝国不是被哪个国家或者说被蛮族或者说是灭亡的,这些都是原因,我觉得罗马是老死的,她太老了,1k多年,我们常说千年老妖,罗马作为一个国家可以经受这么久的考验,就算他的制度再完美、他的人民再机智,最后总会出毛病的,跟人一样。一时很合适的东西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洗刷,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取代,但是罗马坚持了很久。在第一部的最后这样写着: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技术不如伊特鲁利亚人,经济不如迦太基人,但却为何能一一打败对手,建立并维持庞大的罗马帝国?这的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罗马人认定是罗慕路斯在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罗马王国,而这个罗慕路斯是从特洛伊战争逃出来的一个人(好像是个贵族?还是将军?)的子孙,还说罗慕路斯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差点死于权力斗争,最后一一匹狼救了他,虽然这些东西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而且还是传说,但是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有些历史没有人有正确答案,有些答案不一定正确,不是有人还说历史只是胜利者的历史么。而且巧合的是,西罗帝国或者说是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也叫罗慕路斯,和这个建国的罗慕路斯的名字一模一样,历史有时候真是让人呵呵。罗马建国初期其实是夹在门缝中做人的,在王政时期总共经历了7代国王,好就好在每一代国王的统治时间都比较长,可以很好的实施自己的想法,使刚出生的罗马渐渐在门缝中站起来。这一段时期我最惊奇的就是在第一代国王罗慕路斯建国之后,他并没有独揽大权,而是把国政分成了国王、元老院和市民大会三个机构,而后来共和时代的罗马主要的决策机构只是把国王换成了每年要换届的2个执政官,在罗慕路斯建国的时候他居然可以有这样的想法,真是不得不让人感到震惊,要知道那只是在公元前7世纪,当时的罗马只是很小的一块地方。后来罗马进入了共和时代,这也是元老院的作用充分发挥的时代。

和中国一样,罗马也是个农牧民族,土地对他们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们围绕土地问题也是爆发了很多的危机。直到凯撒的出现之前,土地改革是每一个当权者都不愿意去涉及的问题,因为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流血事件,格拉古兄弟就是因为土地改革壮烈牺牲了。因为他们的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根本利益,而他们的手段又不够高明,他们自身也没有凯撒一样的人格魅力和手段,所以最后没有得到好的结果。而土地改革在现在的中国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凯撒的做法是否值得借鉴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市民权对于罗马人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且拥有罗马市民权也有很多实际的好处,它也是当时罗马人能不能进入领导层的基本身份。代表了一种优越感。罗马的公民权是开放的,有能力的人,不管是医学能力、教书的能力或者是打仗的能力,只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即使是奴隶,也有可能获得罗马公民权,这保证了罗马社会各阶层的流通性,而这是一个社会是否健康的很重要的标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到了帝国末期,卡拉卡拉皇帝把这个公民权发放给了帝国里的每一个人,看似平等对待的做法其实是加速了帝国的灭亡,从此大家都不在稀罕成为一个罗马公民,而且后来职业也成为了必须继承的东西,至此以后一个人以后干什么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了,这太可怕了,并且也影响了税收的正常收入,导致了普通人承受税收的上涨。罗马帝国开国皇帝奥古斯都的税收政策使得帝国里的每一个人所承受的负担都是非常之小的,当然这与奥古斯都的机智是分不开的。所谓轻徭役是善政的标志,的确也是。在帝国末期,大家的生活大不如前了,但是所要提交的税款却比以前多,这导致了很多人丢失了土地沦为奴隶。这也是一个恶行循环。

宽容是罗马人的特质,对于战败者、不同信仰者。他们都可以在帝国生活,不会受到任何歧视,只要你不威胁帝国的安全。在书中盐野阿姨甚至说同化战败者或者说宽容是罗马帝国能够长盛不衰的最主要的原因。罗马是一个多神教的国家,他们有几十万?还是多少万?种神,各种各样的神可以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神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保佑或者精神的安慰,而不像后来的一神教那样是用来规范行为、用来忏悔赎罪的,罗马人是现实主义者,他们坚信辛福生活要靠自己的努力,神明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不是那么的重要,他们都是罗马共同体的一员,帝国的安全对于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而他们的皇帝的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保卫帝国的安全。虽然说罗马人允许有自己的信仰,法律也不会干涉,但是他们对于一神教犹太教和后来的其实是非常不安逸的,因为这两个一神教的信徒是把教义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作为罗马共同体的一员,而这是与罗马人的根本信仰所违背的,事实也证明了后来是怎样一步步“腐蚀”掉这个庞大的帝国的。

罗马人非常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浴场、斗兽场、各种各样的广场、罗马大道等等都是要获得人民的欢心必须的东西。罗马帝国的防线也是非常的奇特的。在帝国之内几乎没有什么军队,除了在首都罗马和少数几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有少量的军队之外,他们的军队基本上都部署在帝国的防线上,比如莱茵河防线、多瑙河防线、北非防线哈德良长城一带的防线等等,这个防线政策是凯撒大帝确立,由后来的皇帝逐步完善起来的,他保证了帝国几百年的安全,把蛮族这一对帝国最危险的因素排除在防线之外。帝国太大了,为了消息的灵通、帝国之内交流和调动军队的方便,罗马人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罗马大道,罗马大道就像是遍布人体的血管,他保证了人体的正常运转,甚至到现在一些罗马时期的道路还在使用,真是DZT了。

说到罗马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盖乌斯。尤里乌斯。凯撒。第四部和第五部的封面这样写着:

他征服高卢,踏上英伦,越过卢比孔河;

他在社会重重危机中将个人推向巅峰;

他明知遭暗杀的命运,仍全速推进改革;

他开启了罗马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时代。

他注定不朽,却是时代不能理解的孤独者。

我觉得他是罗马一千多年的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如果说在他之前的亚历山大大帝是牛顿的话,凯撒应该算是爱因斯坦了吧。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我觉得拿破仑都没有凯撒厉害。他是罗马历史上千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军事上、政治上、生活中,反正在人类能触摸到的很多方面,他都表现出了出类拔萃的一面。最让我佩服的是,在自己写十几年后的遗嘱的时候,居然能发现当时只有十七八岁的屋大维可以接手自己的事业,管理偌大的罗马帝国,这不能不说是他天才一面的强有力的表现,而且还为他安排了军事上的帮手,而且那个人和屋大维还是一样的年纪,给屋大维后来称霸可以说是考虑的万无一失,当然屋大维自己的能力也不容小视。因为凯撒被暗杀,年轻的屋大维历经考验,最后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这更体现了凯撒不同常人的地方,难道他是外星人?。即使是屋大维建立的罗马帝国,有些人还是一致认为屋大维只是在延续凯撒的思想罢了,而且要是凯撒来做的话说不定可以做的更好,当然,屋大维在统治帝国方面的才能使毋庸置疑的。屋大维军事才能不足,其他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我发现就是喜欢耍“手段”。凯撒的功绩那自然不必多说,从高卢到现在的英国北部,凯撒可以说是几乎未尝败绩。更叼的是,所有被他打败的部落或者军队都会得到凯撒的宽容,即使有的后来又背叛他,几乎被他打败的人后来都会死心塌地的成为他的粉丝,这是怎样的人格魅力啊!可以说凯撒把罗马人对败者的同化策略运用到了极致,这也是后来他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力量。凯撒深知元老院的寡头体制已经完全不适应新罗马,他深知当时罗马必须要有一个凯撒来集权统治,带领新罗马走上新的发展道路,我感觉个人的权力欲望不是驱使他必须要去越过卢比孔河推翻旧体制的因素,而是他心中的对罗马前途的看法,当时可能很少有人能明白他,也许这就是天才往往孤独的又一个例子吧。他可以以个人的力量来推翻旧体制,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做到的,他的信念就是那么坚定。书中的凯撒几乎就是一个完人。他处理事情的方式好像就是教科书式的一般,就是要像凯撒那么做最后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当然,这可能只是因为受这本书的影响所致。但是,不可否认,凯撒是非常靠近真正的真、善、美的天才。他有以少胜多、绝境逢生的异能,他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他有颗无比宽容的心,他有太多的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的东西。凯撒的一生有过很多情人,年轻的时候借债无数,与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的暧昧关系,这些都是他传奇一生的脚注。布鲁哈克在《对世界历史的考察》这样说到:历史似乎有时都凝结在某一个人身上,然后整个世界都跟随他指引的方向前进。这些伟人将人格上的特性与共性、静止和运动集于一身。国家、宗教、文化乃至社会都体现在他们身上。危急时刻,传统和创新在这个伟人身上融合并达到顶峰。这些伟人的存在,至今仍是世界历史的奇迹。值得一提的是,凯撒有一个非常伟大的妈,作者这样写到:凯撒在母爱中成长,因此他的人格特征之一就是无论身处何种绝境,都绝不会丧失和平的心态。他的乐观来自从不动摇的信心。是来自母亲给与的爱,最先使他拥有了身为男人的自负。因为从小在母爱滋润下成长的人,自然从心底里拥有自信,拥有均衡发展的人。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不问过去,展望未来的积极性格。

我觉得可以这样说,是凯撒把罗马从共和制带向了元首制,并设计了以后几百年罗马帝国的基本的方方面面。这段时间有人说普京是现代的凯撒,可能他们想说的是普京强硬的政治手腕吧,但是凯撒只有一个,凯撒之后,再无凯撒。

他不是国王,他是凯撒!!

凯撒语录:

1.人不管是谁都无法看清现实中的一切,大多数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和想要的现实而已

2.我在亚历山大港,得知了庞培的死讯

3.从我手中重获自由的人,哪怕再次用剑指向我,我也绝无后悔可言。不管面临何种情况,我始终要求终于自己的内心而活,因此我也认为别人也当以此为准则

4.我来 我见 我征服

5.啊,布鲁图,你也在啊?

凯撒之后的屋大维成为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他是凯撒完美的继承者,他开启了几百年的罗马帝国的兴盛,除了打仗,他的确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天才。在戴克里先皇帝(好像是)之前,罗马都不是绝对君主制,什么人当皇帝还是要得到元老院的同意,皇帝不是继承的,皇帝的权力是有限的。直到帝国末期成了东方式的集权制,这可能也与末期帝国千疮百孔,也必须要这样才能抵御蛮族的入侵,维持帝国的苟延馋喘。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后来很多的皇帝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刺杀,大部分都是因为没能得到士兵的认可被杀的,帝国末期一段时间皇帝的更换频率比日本首相的更换的频率还高。不能保护罗马帝国防线的安全是其中非常主要的原因。

罗马虽然经历了从王政到共和制再到元首制最后到绝对君主制,但是其中的每一个制度之间的转变其实都是为了适应当时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要求。对国家来说可能真是这样,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和现状,我觉得没有什么制度是万能的,但是不管什么制度都必须符合历史的潮流,符合发展的需要,要是一个健康的制度。兴盛一时的罗马帝国后来千疮百孔,受尽了蛮族入侵的屈辱,最后被分裂瓦解,可能这是历史的声音,就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样,就像太极图所展现的一样,盛极必衰。没有谁能阻止历史的车轮前进,即使是痛苦的,但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历史可以给我们提供方向,指引我们前进,有人说历史是一个轮子,有可能真是这样子,这个轮子终将走向何方,我反正不知道。在同一个车轮上的我们看着的确是不一样的风景,找寻着自己的方向。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2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