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韩愈的《答李翊书》,感慨良多。文学史上提到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它体现了韩愈的文学思想,但我觉得,从人生修养的角度来看,这篇宏文也值得后人好好琢磨。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答李翊书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答李翊书读后感范文
《答李翊书》是韩愈创作的一篇书言体论说文,李翊曾向韩愈请教写文章的技巧。读完之后我深感万分,一直以来我不是很会写文章。在此,我可以说我领教了不少,所谓“气盛则言宜”,韩愈把写文章的气势比作水势,只要水势大,任何大小的东西都会漂浮起来,好比语言,气势起来了,语言也自然涌现出来。
第一段开头就赞扬了李翊谦虚的精神,说道仁义之道必归属于李翊。其实活在当代的我们也是一样,不管是请教别人,还是别人来请教自己,都不能太高傲,所谓不耻下问。他还说道“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这句话是我最看重的一句话,做事情不要太急,一件一件慢慢来,积累够了自然就会有成果。更别说写文章,只要我日常中慢慢积累一些知识,在写文章时,必然会涌现自己的才华,韩愈说李翊也是一样,仁义之人写的文章必然和蔼可亲,正是因为李翊在日常中讲究礼道,为人谦虚,那写出的文章必然不会是什么坏文章,所谓见字如人。
第三段中写的内容正是我写文章时所遇到的问题,心里想的用手写出来时,总会忘不掉那些旧词。当给别人看自己所写的文章时候,总会考虑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别人对自己的主张进行修改。韩愈做的最好的就是并没有去改掉自己的主张,坚持自己。我读懂之后,我也决定了自己以后也会去坚持自己的主张,但是在自己的主张不够完善的时候,我也必然会去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去完善。
“处心有道,行己有方”,自己就是自己,自己行事需有一定的规范,不好好规范自己,怎么能写出一篇好文章,自己才是真正的决定者,别人只是决定了他们自己,而要是我们一直被别人所取决,怎么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呢,我从中也算是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我也会一直告诫自己,不要迷失道路,做仁义之人,做“行己有方”之人。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当代青年来说确实是一篇值得学习的文章,我们在生活做事须从根本做起,我们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仁义之人。写文章时,也需要我们在生活积累一些有价值的事物和知识,只有这样,语言才会漂浮起来。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建议大家可多看几遍,对自己以后该怎样去端正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答李翊书读后感范文
以前听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样德与才的辩证关系,如今看了韩愈《答李翊书》,想着这样的关系便颇有感想,由此抒发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是“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这句话的义思是先培养树木的根,而后等待它的果实;先给灯加油,再等它绽放光芒,树根长的茂盛,果实便能预期成熟,灯油充足灯光便明亮了。这让我想起了高中班主任时常提起的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先做好准备,才能期待丰收。我想这也是校训中取“养根而俟实”的缘由了。
二是“无迷其途,无绝其源,吾终身而已矣。”这句话是韩愈告诉李翊自己在求学时追求不迷失道路,不断绝源头,终其一生都这样做。韩愈用一生坚守初心,终有所成。古语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说的也是凡事都有个开始,但能坚持到结局的却很少。因此可知始终坚持初心,犹记源头难度很大,但同时也只有始终坚持,才能学有所成,收获知识。
三是“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韩愈告诉李翊,但自己的文章被别人看后,并不把别人的非议和讥笑当做非议和讥笑,颇有一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味道,然而在生活中,我们是很难做到无视别人的非议与讥笑的,这需要很大勇气。很多人在不满现状时,都会有想要奋力一搏的冲动,但是当受到讥笑与非议时,便又选择半途而废。因此我们应学会“走自己的路”,不因他人的非议而去停住前行的步伐。
除了语句带来的思考与收获,韩愈与李翊的谦卑也非常值得学习。韩愈作为一代宗师并没有宗师的架子,而是对晚辈耐心教导,寄予殷切希望。而李翊本身的文词立义便很高,但提问的态度却非常谦卑和恭敬,引得韩愈直言“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这不禁让人想起明代名师宋濂向尊师求问时“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最终学有所成。谦卑是一种修养与礼节,古往今来都被世人所推崇,而在求学方面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谦卑的人往往更易被人们接纳,也更容易让人推心置腹的传授知识,在平时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也能让人愉悦与欣赏。
读完《答李翊书》后,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透彻,但也是受益匪浅。让我知道文章的气势在于文章的内容,明白了坚守初心的态度以及为人应谦卑的道理,这不单单是韩愈对李翊的教诲,也是前人对后人的教诲。
答李翊书读后感范文
近来拜读了唐代文学大家韩愈的作品《答李翊书》,感悟颇深。
韩愈被苏轼评价为“文起八代之衰”,在我看来实至名归。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文章共有五段,第一段介绍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李生有才,但并未恃才放旷,而是谦恭好学,这与韩愈的为学态度是一样的,他在回答李生问题时说自己的才学才只是看见孔子的门墙,并未登堂入室。同样很谦虚。但尽管这样,他还是想和李生谈一谈为学。
文章第二段,首先肯定了李生对于“立言”的看法。《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三不朽。”韩愈又进一步谈到对于立言的追求,是希望超过其他人,还是希望达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韩愈更倾向后一种,所以他进而提到“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想要达到古人的立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要永葆初心,不被势利所诱导,潜心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第三段中,作者结合自己的为学经历,提到立言过程的困难之处,心要存有圣人之志,敢于去除陈旧的言辞,然后能不惧人言,识别古书中的真与假,除去不完善和不正确的,慢慢心有所得。之后仍要继续学习,从反方向诘难,平心静气的探究,直到辞义都纯正。作者再谈到文章的气势与语言的关系。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文章大气磅礴,语言也会显得适宜。
文章第四段又说即使做到以上这样,也不一定就接近成功,即使接近成功,也不一定会为世人所采用。而君子的做法又不一样,君子始终秉持着仁义的原则,能被世人采用,就让它被推行,不被任用,就传给弟子,为后世任用。最后一段,作者再次肯定有志向古人学习的人,也同情他们,因为在他那个时代 向古人学习的太少了,也被当时的人鄙弃。任继愈先生家中有一副对联“为学须入地狱,浩歌冲破云天。”为学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总有无数的学着前赴后继,在这条道路上一路高歌。
《答李翊书》中令我感悟最深的是韩愈所说的为学应不志于势利,不诱于势利。在他们那个时代,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在步入仕途后就渐渐丢弃了学问,转而追权逐利。而坚守品德的人永远在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提升自身修养。这与我们当代的不忘初心不谋而合,太多太多人为盛世繁华所迷,为柴米油盐奔波,在只顾低头捡六便士的时候,不知有几人会抬头看看天空上的月亮。
为学应该是纯粹的,永保激情,永远热爱,愿我们也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这样,不负韶光。
答李翊书读后感范文
最近读韩愈的《答李翊书》,感慨良多。文学史上提到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它体现了韩愈的文学思想,但我觉得,从人生修养的角度来看,这篇宏文也值得后人好好琢磨。
韩愈在这篇写给李翊的信中,高扬儒家崇古思想的旗帜,要求青年儒生能够把学习的目标确定为“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刻苦钻研,不求速成,“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有别于后世一些文人,韩愈的崇古不是泥古,而是法古,所以他在追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时,重点强调了自己在研读古籍时“惟陈言之务去”、致力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的精细工夫。更为可贵的是,他指出自己在学问上已达到很高境界(“浩乎其沛然”)后,仍不废怀疑精神,“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最终得到淳一的道学。治学与修身从孔孟以来就是二而一的问题,治学就是自觉修身,修身就是涵养学问,孟子说“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这个意思。韩愈也说,学问之道“不可以不养”,要活到老学到老,也养到老。“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经过这样一番涵养工夫,就可以成为一位有道君子。孔子说过:“君子不器。”有道君子并不刻意追求闻达,而是“处心有道,行己有方”,达可以兼济天下,造福黎民;穷可以垂诸文章,嘉惠后学。“如是者,其亦足以乐乎?其无足乐乎?”一个人学习古人、专心修身往往要失去一些现实的利益,让别人看来这似乎是很大的损失,(“志乎古必遗乎今”)但是,这个问题从来都不是别人能作出回答的。因为,一位真正的有道君子有自己的追求,所以能自得其乐,要是在乎普通人的价值判断,他又算什么君子呢?因此“如是者,其亦足以乐乎?其无足乐乎?”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答案。
韩愈一生,命途多舛。他幼年失怙,由兄嫂养大成人。虽然好学深思,却屡试不第。后来好不容易获得功名,却又因直言进谏多次被贬。面对命运的不公,他依然钻研道学,不改其乐,最终成为一代大家。这篇《答李翊书》可以说是韩愈的一份人生自白,从中可以窥见他的伟大人格。
读着这篇文章,我仿佛看见在遥远的古代,一位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在儒家文献里孜孜以求,追寻着人生的意义,在命运的歧路上,渐渐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归依。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在今后的一生中秉持这些深邃的道德,正道直行,把它发扬光大。当他作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同时也把自己放到了绵延中国古代历史数千年的道统里,因此,从他的人生里我们隐约看见了中国古代文明坚强挺拔的脊梁。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这个时代,在这样一个信息交流过分发达、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逐渐分离的时代,我们反而不能接上我们伟大的先人那富有生机的神经。我们也许有太多可以学习的东西,但我想,属于信仰的知识,从来都只有一种。我们自然不必像韩愈那样去皓首穷经,但我们不能不像他所说的那样去寻找一种达到心灵平静的哲学。一次次读着那些因为过度贪婪而迷失了自己的人的忏悔,我常常生出深深的怜悯,很多人说,这些人失去了自我约束能力,我觉得,他们是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在我看来,只有一种学习,那就是人格的学习,任何知识如不能有益于人格的增进,那就不是好的知识,这也正是韩愈在这篇文章里告诉我们的方法。
答李翊书读后感范文
《答李翊书》这篇文章写于中唐时期(公元801年)属于书信体论说文。在中唐时期,当时的士大夫、上层学者耻学于师且文风奢靡低劣,在此时有“文起八代之衰”之称的韩愈兴起古文运动倡导心怀仁义、行仁义之途且写文章应摒弃功利,不可为功利而做文章。同时,这篇文章也是在阐述古文运动的理论。
文章主要论述了为人与为文、立行与立言的关系、道德修养对治学为文的作用。
第一段,作者首先询问李翊写文的目的是否功利。作为前辈,韩愈向李翊阐述了为文不为功利的艰难与漫长,也向我们说明了欲“至于古之立言者”不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也必须学会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其中名句“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系其光”。意为培养树木的根等待它的果实,为等加油而使它发出光芒。这使我对校训的理解更深刻也得以与先贤神交。先生说:“仁慈之人,其言蔼如也”。李翊为其后辈,先生给他回信毫无居高临下之态而是耐心为他提出为人、为学、为文的建议。厚养其根,俟其实这份耐心与毅力也正是我们如今为文所需要的。
第三、四段,韩先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李翊回答了写文章所必备的素养,即有独立思想不人云亦云、明辨是非、治学严谨、有恒心有耐心、走仁义之途。韩先生自己在为学时也遇到过迷茫,但是他不改初心,不改自己的主张,也不因为他人对自己的非难与讥笑而动摇初心。古语云:我手写我心。韩先生在此提出若手写心中所想便可文思如泉涌,这也是告诉着我们写文章只有真情实感写自己内心想表达的内容文章才可能写得好。韩先生对于用真情实感写文章凝炼为“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汨汨然来矣”。
与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神似的是“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都包含着不惧世俗的眼光与非难的哲理也是先贤告诫着我们去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以他人认为的幸福来定义自己,不去做知识霸权的奴隶。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此文、此句中找到共鸣呢?可能书中知己便是此意吧。韩先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可做思想上、学术上的盲从者,“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昭昭然黑白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可体现他倡导明辨古文中的精华与糟粕必须分清黑白,古为今用,当今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相似。
“行仁义之途,游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是让我此文中最有价值的一句话。高尚的道德修养是为文的前程,德是文的内核文是德的载体。这是先生欲告诉后生、后世文人的话。不仅在此文中,在韩语先生《答李秀才书中》: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足以体现先生对德行之重视。有道是道、文促长,先生此文中以养根、心存仁义、行仁义正道、以手写心、抵制诱惑,不为外界所左右来教后生教我们来如何为文。这必当是先生心血所得。
韩先生说:“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先生身体力行,在信的字里行间满是关怀与劝诫,在结尾有感而发“吾诚乐而悲之”,因与李生志同道合而喜但自己较其年长故深谙这条道路中要受到的非难和艰难故为其悲。如《师说》中一般先生对后生有着老师般的柔软与期望,心怀仁义,故先生内心柔软,对后生的真诚相告与关怀的确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