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战疫》是全国首部全景式反映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纪录电影,大家看完之后是否有收获与感悟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电影《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及收获5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1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注定让人难以遗忘,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肺炎的重灾区是武汉,多少人想逃离这个肺炎之地,而有这么一群人放弃休假时间,放弃与亲人团聚时刻,毅然决然的踏上离乡之旅,与别人背道而行,来到疫情的最前线,他们不为功名利禄,不计生死,不畏辛劳,只为心中的那一份责任与担当,为我们守卫着一方净土。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年三十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但医务人员、官兵等很多逆行者坐上离乡的车,他们有的还来不及跟家里人告别,甚至有的都没见家里人一面踏上抗“疫”征程,他们给我们留下的背影是坚毅,是无悔,是抗“疫”胜利的信念!
八十三岁的钟南山先生,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后,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安全的志,始终未变。他的出现安抚了很多人的心。
除了钟南山先生还有很多医护人员,为了方便穿戴防护服,她们剪下了长头发;重症隔离病房的护士平均年龄只有25岁,最小的刚满20岁,即使因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出了一身汗,闷到不行,累到低血糖,也要坚持为患者治疗;即使他们明白自己可能会被传染,也要用尽自己全力为患者治疗,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病毒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当看到这些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口罩的护士们走出隔离病房摘下口罩的那一刻,脸上被勒出的一道道印痕,手上的一道道疤痕,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心疼!
平安中的我们,与逆行在前线的他们,虽然我们在不同处,但我们的心要团结一致,我们在远方,尽自己所能,可以为他们做到的,尽量去做到,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微薄之力!
敬畏自然,守护生命;众志成城,共抗疫情!致敬所有逆行者!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让我们一起把病毒战胜之后,再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2
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战役中,有那么一群人毅然奔赴抗疫前线,是他们的坚守和付出,筑起了一道守护人民健康的防护线。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新春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大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面前,一群“最美逆行者”没有退缩,逆“风”而行,迎难而上,为抗击疫情,奉献力量,传递温暖。他们义无反顾的“逆行”,是最勇敢的坚守,是最温暖的守护,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和致敬!
最美逆行者,肩负的是责任与担当。责任重于泰山。面对疫情,广大医护工作者,写下请战书,按下鲜红的手印,主动请缨,毅然奔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公安干警、基层干部、运输司机等,义无反顾,奋战在防疫抗灾战场的第一线。他们手挽手、肩并肩,冲锋陷阵,为抗击疫情、稳定局面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都是最美、最帅的“逆行者”。正是这些最美“逆行者”,他们肩负起了责任,扛起身上的重担,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最美逆行者,传递的是信心与力量。疫情面前,人心是大的力量。危险紧要关头,最美“逆行者”迎难而上,挺身而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救助,更是为社会传递着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力量与温情,坚定广大民众的抗疫斗志和决心,树立战胜疫情的坚强信念。在这些闪闪发光的普通人身上,我们看到了爱的伟大、爱的力量,对所有人的一颗大爱之心。正是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实际行动,鼓舞了人们对抗疫情的信心,有了直面危险的勇气和众志成城的毅力。
最美逆行者,守护的是生命与希望。正是这些普通平凡的最美“逆行者”,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守护着人民的安危,守护着城市的平安。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英雄”,病毒肆虐时,医生、护士、警察……他们在默默奋战,守护我们,护佑国家,他们无愧于新时代的英雄。疫情当前,是他们在危险之境中逆风而行,以自己的生命守护着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战胜了恐惧,克服了困难,扛起了胜利希望,让我们温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勇敢逆行的他们,千千万万最美“逆行者”,谱写了一曲感人篇章,一首首赞美诗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最可敬的人,值得被所有人铭记、点赞。在这个不寻常的春节,让我们守望相助,向最可爱的人致敬,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3
4月8日,武汉大城“重启”,又见热干面,又闻街巷笑语声,经历严重疫情考验的人们潸然泪下。战“疫”最后的胜利渐近了,但疫后重塑心理健康的战斗,或许刚刚打响。
为了战胜病魔,两个多月来,医护人员和一线工作者不怕累,病患人员和隔离人员拿出了坚强的斗志,各方真情奉献、守望相助,终于盼到这来之不易的一天。可长时间处于高压之下,身心难免疲惫;经历隔离观察,情绪难免恐慌焦虑;七八十天以家为天下,难免四肢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维护人民大众的生命安全、稳定经济和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应有之义,关注和守护人们的心理健康一样迫在眉睫。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发布的调查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仅是躯体上的伤害,还触发了更多人的心理创伤;疫情之后,要对症下药予以辅导、纾解,尤其是要对曾经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和防护一线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因疫情而丧亲的家庭等人群给予心理帮助。
我们在寻求整体形势一天一天向好发展的同时,也要不忘每一个历经磨难的个体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从病毒的恐惧中解放,驱散疫情留在心里的阴霾,重获心灵和人生的自由。这对“重启”的武汉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要主动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确诊人员、隔离人员和病人家属。焦虑、抑郁、躁动情绪在疫情中出现、滋长,有其必然性。防范这些次生“病毒”在心里扎根扩散,避免二次伤害和疫情“余震”,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这条战线,因疫情防控工作的常态化,也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同时,心理帮助是高度个体化、具象化的工作,必须拿出热情、温情、真情,让有困惑的人们和职工切实感受到温暖,拾起前进的动能,发现人间有爱、未来有光。
让阳光照进心里,关键是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氛围。武汉还需要持续巩固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远离可怕的过去,坚定信心;需要加快推进复工复产进度,使经济社会动力澎湃活力如旧,稳定人心;更需要塑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让正能量始终充盈,鼓舞民心。
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如今,武汉的“烟火气”渐渐恢复,走在复工复产路上,人们继续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心里必将燃起希望和憧憬,消弭疫情造成的创伤,也必将打赢重塑心理健康的战斗。
《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4
每逢重大挑战与考验,中国人民总能众志成城、共渡难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面对重大风险挑战,中国人民愈发团结一致、风雨同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与强烈归属感,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书写了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文明、培育了伟大精神。中国人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充满热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每一步发展与每一位中国人息息相关,每一名中华儿女都要为国家强盛贡献智慧和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人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只有热爱祖国、为国奉献,才能实现的人生意义与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困难,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困难。在党中央全面部署、统一指挥下,各行各业、各族群众把小我融入国家大我,抱着与国家携手共克时艰的决心,以多种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医护工作者全力救治患者,社区工作者尽职尽责构筑抵御疫情防线,人民警察、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快递小哥等坚守岗位,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辛勤工作。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对一定能战胜疫情的信心,让中国人民在危难面前更紧密团结起来、更积极行动起来,迸发出坚不可摧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当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不会一帆风顺,有惊涛骇浪,也有暗礁险滩。中华民族是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的民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来之不易,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破坏我们的大好局面,必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正因为有共同理想信念的支撑,在国家面临严峻考验之际,中国人民才会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展现出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胆气与豪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古至今,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埋头苦干、拼命实干,在承平时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定盘星。中国共产党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广大党员冲锋在前、英勇奋斗、扎实工作,不折不扣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对民心与士气起到极大振奋与鼓舞作用。最困难的工作、最艰苦的岗位,党员、干部都冲在最前面。各行各业的党员在斗争一线挑重任、作表率,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中国人民始终坚信,只要精神不垮、意志不倒,就没有过不去的沟坎、跨不过的障碍。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亿万人民的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化解危难。
《2020,中国战疫》观后感5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一定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加强党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能不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领导责任,特别是抓落实的职责,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符合条件的省份要适时下调响应级别并实行动态调整。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
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副食品供应。密切关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保持疫情期间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鼓励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有序恢复营业。要统筹做好其他疾病患者医疗救治工作。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对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返贫致贫的,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宏观政策重在逆周期调节,节奏和力度要能够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要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提高政策精准性。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扩大金融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和雄厚的综合实力,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也一定能够保持我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