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王生涯》是与其他小说不一样的类型,可以被描述为一部历史剧,通过对帝王生活的时间线进行编写。没有苏童其他小说语言那么的晦暗,读起来也更加的轻松。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我的帝王生涯》读后感200字,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的帝王生涯》读后感200字
这是一本基于架空朝代,描写一个帝王从年幼登基到最终浪迹江湖的故事。书很薄,大概一个晚上就能看完。买书的时候我已经准备空手离开书店,却因为翻开了第一页就被故事开头吸了进去而毫不犹豫掏钱买下。
整个故事中出现了很多历史上帝王经历的情节,文字华美又凝练,风格克制又冷峻,给人冷眼旁观的上帝视角,却又在故事的悲剧展开中不时看见自己的身影。看完这本书当晚做了个梦,梦见一只很小的燕子在疾风苦雨中奋力扑腾,最终还是被滔天的洪水吞没。
“现在我突然意识到人在世上注定是一场艰辛的旅行,就像牧童在荒地和坟冢里放牧,只是为了寻找一块隐蔽的不为人知的草地。”
《我的帝王生涯》读后感200字
最近随身带着本小说的目的是防止自己犯困,外加等香锅什么的时候消磨时间,可没成想一碰到手就这么看啊看下去了。
苏童编织故事的能力似乎比韩少功要强很多。韩少功的小说像杨树,干净利落,整个故事一条主线下去;苏童的小说则像榕树,枝繁叶茂,并且正是这枝繁叶茂让人觉得他的每一个细节都很真实。就像大家公认『红楼梦』是曹家的兴衰史,其证据之一就是文中生活细节很多,若不是曹公亲历则很难杜撰出来,如贾母把湘云错认作宝玉,招呼她不要站在灯下,仔细落了灰。我看『帝王』时就是这种感觉。
苏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也让我很不解。总的来说,看到过的人物形象大抵就是两种,一是至善或至恶,就像我党极力渲染自身之光辉;复杂一点再就是善恶的斗争,就像-教的壁画,上帝在右边,撒旦在左边,人在中间不停地摇摆。恶在-,善在诱导,人要么弃恶从善要么变善为恶,总之是内心在挣扎,这种就是现代文阅读里常考的“看似矛盾,实则合情合理”的人物。
『帝王』中的形象总让我觉得恍惚,拿孙信和燕郎来说。孙信是几代功臣,最后成了老疯子,且不说是真疯假疯,他不停地自喃“燮国的灾难就要降临了”,并且这句话也是贯穿故事发展始末的一个线索,应该算是预言性的一个人物,似乎洞察人世纷争;燕郎自小入宫,燮王初次梦遗之后,皇甫夫人将清修阁的宫女悉数换成小太监,燕郎则因为跳格子玩得好而受燮王喜爱,其后一直在燮王端白左右。恰此时作者借孙信之口说“宦官受宠,燮国的灾难就要降临了”,我便以为燕郎也如赵道生一般,是个-佞之人。可随后看来,燕郎也算有情有义了,端白被废后也不离不弃,或者说奴性难改。再然后,在清溪县,却有燕郎抱着-的小女孩玉锁入眠的情节,就算是燕郎说“我只是喜欢她。我只是想抱着她睡觉。”也没办法解释我对这个人物的疑惑,我实在是想不通作者设定每个情节的意图。
苏童在自序中说,『帝王』是他随意搭建的宫廷,是按照自己喜欢的配方勾兑的历史故事。我感觉这个宫廷搭建得很具体很真实,即使是从未正面出场的端轩和端明、各地藩王,也会不时地在侧面出现,特别是文中出现过的刑罚,每一种都是让人痛不欲生,即使是文字也能让人汗毛直竖。可作者就是以这种欣赏的笔触写出来了,刑吏提来十三位废妃被割下的舌头,在燮王眼里竟成为“美味的红卤猪舌”。
【孙信】
『燮国的灾难就要降临了。』
这个疯疯癫癫的老功臣并无过多戏份,大约只是个指向性的人物。孙信最后冻毙在炼丹炉前,似乎是守着先帝,尽了最后一份愚忠。孩童姣好而湿润的面容,两片暗红的嘴唇茫然地张开,让他的预言响彻燮国上空。我突然相信,那只叫声听起来像“亡,亡,亡”的鸟,一定是孙信的化身。
【端白】
想不通这个废君究竟算是好人还是坏人。为君时昏聩暴虐,杀,杀,杀,都给我杀了。他对皇甫夫人嘶吼:『我从来就不想当这个燮王,什么都是你在做决定。要是我连想杀的人都杀不了,我这个燮王究竟算什么。』所以,-只是他寻找自身身份认同感的极端方式。
苏童在塑造这个人物时笔调阴暗,或者说阴森,就像逼着你走一条长廊,你心里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可眼前却什么也看不见。在他的笔下,人生都是痛苦的。
-后端白在清溪县的客栈练习走索,若无旁人,陪着他的只有他忠实的奴仆燕郎,不熟练地习踏滚木。看到这里蓦地想到『幻城』,乌鸦死后卡索、月神、皇柝在客栈的庭院里施术的那个场景,尽管对郭敬明这个名字的好感度渐渐渐渐流失,『幻城』确实曾经打动过我。
从燮王到走索王到奇怪的僧人,端白终于成为一只自由的鸟。
【燕郎】
『燕郎端着一碗黍米粥,他的脸因痛苦而抽搐起来,我看见他的身体和手突然摇晃着,粥碗砰然打翻在地,老天,现在让我怎么办?燕郎掩面而泣,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只是个阉竖,是个无能的、看人眼色的不男不女的阉竖,陛下在位我尽忠尽力,陛下倒霉我仍然陪伴左右,老天,我还能怎么办呢?』
燕郎一直有很强的自卑感。或者是由于从小便被自己的铁匠父亲去势送入宫中,觉得被遗弃,觉得缺乏安全感。燕郎的逆来顺受是他保护自己的方式,可是当端白要求看他的-,他终于崩溃了。那个伤疤是他的底线。每个人都有底线。
【蕙妃】
品州富贾千金,与端白有着相同的对鸟的崇拜。蕙妃的悲剧是俗套的白狐换太子,这只能用『宫廷』来解释,原因难以从任何一个人身上找寻,尽管这出戏的导演是彭王后。
多少年后成为九姑娘,在-院与端白重逢,蕙妃该是看出了多少东西。随后再离开,在集市售卖曾经互传情愫的诗笺度日。有情之人被时间逼着想明白,情算个什么东西!
然而比起菡妃,国破之际逃进冷宫,被黛娘活生生将成形的婴儿踩出来,蕙妃至少被爱过。
【皇甫夫人】
这个人的心理实在是太阴暗了!当时私改先帝遗诏,让本不想当帝王的端白承袭了王位,是出于便于控制、便于拢权的考虑。可她不仅想控权,还想控制住五个孙子,试图将他们玩弄于股掌。『帝王』应当与『武则天』是同一时期的作品,皇甫夫人的身上明显有才人武照的影子。
她想当神。她想掌控一切。她死前,把端白叫到卧榻之前,掏出真正的遗诏,说:『其实端文才是真正的皇帝,这只是我跟你玩的游戏。』
有些人就是想当神。有些人就是喜欢俯视一切的感觉。有些人就是想象自己凭意念操纵着一切,由此得到-的快感。
《我的帝王生涯》读后感200字
又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又是孤独寂寞的时候,听着伤感的歌,细细地数着过去。蓦然间,感到人生是多么的迷茫,仿佛自己重复了《我的帝王生涯》里主人公多舛的命运。
一个懵懂的王子、一位无知少年,在老太后皇甫夫人权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有生杀大权,却无时不刻生活在恐惧与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然而,在他西巡时发现自己对陌生的走索却有说不出的喜爱,于是在被废黜后与忠仆燕郎走向了卖艺的道路,成了“走索王”,最后因时局动荡而隐于苦竹寺。
一个被压迫的心灵回到了本性的美丽,不禁让人感觉到人生如梦呓,漫漫长路总难找归宿。正如一句诗“意义的欢乐总鲜为人知,它藏得那么深,像事物隐秘的核心。”
有人说“既然活着,总该活得明白点,明白人生的那点事。”于我,人生却不那么简单。曾几何时我爱上了睡觉,爱上了发呆。怅然的年华里,在时间面前什么都变得不在乎了,变得沉默了,少了点愤青,少了点年少轻狂……太多的感叹,太多的遗憾,太多的悔恨,痛苦挣扎,混乱一片。有时候再多的语言也无法企及自己思绪里的荒芜,再多的表情也见证不了自己内心的苍凉。有时候,我们甚至一度迷失了自己,因为迷茫所以错过,因为迷茫所以失去。回首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才发现自己生活的太安逸了。于是慢慢地丧失了追求的动力,丢掉了人生的方向,越来越享受懒惰给我带来的种种假象。
“人在世上注定是一场艰辛的旅行,就像放牧童在荒地和坟冢里放牧,只是为了寻找一块隐蔽的不为人知的草地。”这是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话,端白用一生明白了,明白了人生要的是哪怕微不足道的欢乐。
相信青春的我们都曾迷茫过,或许成长中有太多太多的不解;或许人生真的很简单,只有那么一点事。安静的夜里,思绪也是那么清晰,我终于想通了迷茫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迷茫里跌倒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勇气自己站起来,从头再来!
亲爱的朋友无论你是幸运或不幸的,请抛开所有的一切,告诉自己无论什么我都不畏惧;因为我有梦,因为我还可以从头再来!因为在我的人生中没有失败;只有成功的快慢而已。
《我的帝王生涯》读后感200字
买了本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先不说内容,就是看看这题目就是我所喜欢的,看了内容之后更是荡气回肠。
书中一开始就多次出现了“燮国的灾难快要来临了。”之类的话,暗示了燮国最终会被毁灭,这像是一根线把整个小说串连了起来,又让小说有了悬念。它是通过疯子啊信和僧人觉空的言语表达出来。
在县念方面还有就是主人公燮王皇位的合法性问题,可以从杨夫人在登基那天的事件,还有端文的刺杀等等,从中可以窥探出疑点,最终在皇莆夫人临时前给出了答案,是皇莆夫人篡改了遗诏,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年幼的懦弱的燮王,而不是长子端王。这不禁让人想到慈禧跟光绪,只不过慈禧没有篡改诏书,而是一手决定的。这种情节设置让故事更加地曲折。
其实我认为小说在心理描写方面是成功的,它深刻地描绘出主人公燮王的心理变化,通过做恶梦,白鬼等表现了主人公燮王的恐惧的心理,特别是在后半部分贬为庶民之后心情是复杂的。有自责也有悲伤。如看到民众高呼他为燮王时,他就觉得他们愚昧,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还对帝王看得这么神圣,却不知道被压迫和-。不知道他成为走索王到达京城时,看到自己国家被攻陷,燮王宫被烧毁,作为曾经的帝王的皇室血统的人,他心情是怎么样的,应该是难以表达的很沉重和荒凉吧,看到这里时我也被深深地震动了。这也有历史背景的,跟未代皇帝溥仪不是很像吗,不知道当他听到自己的祖宗皇陵被孙殿英炸了会是怎么样的感想,是不是也和燮王一样呢。也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燮王也是幸运的,他本来不想当燮王,他不喜欢宫中被-的生活,喜欢民间的自由多彩的生活,他-退位(端王放他逃走)让也让他脱离了那根绳索,也使他能活了下来。
小说有内部斗争,也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有后宫争斗、农民起义、端王的反叛和彭王的进攻。可以看出主人公性格懦弱,比如放走了农民军首领,西巡的失误,对端王的态度等等。使情节颇为曲折。苏童似乎很擅长描写女人,对后宫妃子之间的事表现得活灵活现。
小说在逻辑上是合理的,天灾导致了民不聊生,朝廷又不减免税收,导致了农民起义,才让端王去-,而一旦-成功,他的威望和权势必定会大为增强,最终联合西昭王反叛。而反叛成功,一山不容二虎,又必定会对付西昭王(这情节是通过主人公在客栈喝酒人口中透露出来的)。而通过联姻和彭王公主联姻,暂时缓解了边境的威胁,而一旦燮王下台,关系破裂,导致了彭王的进攻就合情合理了。再通过国内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状况再加上频繁的战争(如女儿才八个铜钱),灭亡是迟早的事。最后写到的《论语》和僧人觉空和苦竹寺,首尾呼应,主明了主题---“有时我觉得这本圣贤之书包容了世间万物,有却觉得一无所获”,这当然要读者自己去领悟了。
《我的帝王生涯》读后感200字
故事很短,讲述了一个从12岁开始当皇帝的燮王的帝王生活,通过他的视角将其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从开始对于成为帝王的厌恶,到贪婪得意,再到最后的落魄失意时对往事的回守。和尚觉空预言,最后送给燮王的《论语》,他在宫中就一直没有去读。一直沉迷于物质和美色中,忘记黎民百姓,国家大事。从其厌恶后宫嫔妃每夜发出的叫声,将她们舌头割掉,这一幕已经暗示了最后帝王的结局。他还喜欢玩蛐蛐和向往鸟儿的自由,表示他对帝王之事毫不感兴趣。而且这也是主题的一面,对自由的向往。他与其兄弟的争权,也被祖母告知其兄弟端文才是真正的继承人,很显然他不会让位,于是想把其兄弟杀死,最后也是成为劲敌。
一个小太监燕郎对他的忠诚,一直是持续到生命最后一刻。但最后燕郎在皇帝被取缔之后,带着钱财想回家光宗耀祖,置办家产时,却遭遇了强盗,被夺走了全部钱财,这是多么可悲,又是多么讽刺!小太监燕郎的一生也就被生活无情的抛弃。
接着燮王向往走索艺人的生活,希望着自己成为新的一代走索艺人,得到那种飞一般的感觉,但等到了京城却已经如梦初醒,彭国人要将燮国毁灭,成为[]他的国土,他组建的戏班子人员也被杀害,很讽刺又很可笑的是他竟然还活着!更有甚者,他的所有兄弟都被杀死,而且端文成为最短命的一个帝王,所以我就觉得这也暗含了他又是多么幸运,可以逃过一劫。就是所谓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最后来到了其师父觉空的归属地,安心度过岁月,他身边带着俩件宝贝,一是《论语》,二是绳索。在这他开始白天走绳索,晚上读论语,过上了相似师父觉空的生活,文章最后说:有时觉得《论语》一书包含世间万物,有时觉得一无所获。
这部作品的争议还是很大的,有人特别喜欢,有人则厌恶。那么来谈谈你的感受吧,后期我会继续来写些苏童小说的读后感,毕竟他的作品对于我来讲,还是很有吸引力,喜欢在他虚构的世界里,作为一个旁观者来静静地看待里面的人物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