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所以我们要多读读幼儿心理学的书籍,去多了解他们。以下是要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读后感,欢迎各位的参考!
篇一
假期里,工作室为每位成员购买了《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并协助孩子来完成。
书中讲述了该如何正确打造出一个适合于儿童阅读的环境的方法。从书中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中国对于课外阅读的实施比国外时间要晚,当然,国外关于阅读的实施方法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参考。近年国家读书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国民养成自主阅读习惯的阅读率很低,所以说,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是需要从小就进行渗透和培养的。
那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里面有提到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如何选择阅读环境、如何选择图书、如何进行阅读指导,甚至包括书籍的摆放等具体问题。接下来,我就几点来说下我读过这本书的感受。
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内心渴望为所有的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条件,让学生在合适的环境里,有着美好的乐读的心境,从而由内而发的主动地去阅读,那么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乐在其中。当然最理想状况,应该是孩子可以随时找到他们想看的书,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可以顺利地拿到想要的书。那么在校时间我们如何给孩子营造温馨宁静的阅读环境呢?学校的阅读氛围在学生的阅读生活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如:每个教室里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图书角,孩子们可以随时去取书去阅读,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图书室就在身边”的感觉。
只有喜爱阅读的孩子,才能享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使阅读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过程。因此,语文教师怎样帮助学生去读书,去选书,如何读整本书就显得很重要。如果要想孩子养成每日阅读的良好习惯,也必须得到有阅读经验的大人在一旁协助,让学生觉得阅读根本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很容易,甚至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作为阅读路上的领路人,作为老师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做学生行为上的榜样,可以在课堂上可以大声为孩子读书,起到示范作用。每天早读陪同孩子们大声朗读以开启每天的学习,或许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慢慢培养起来。来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而在周末时间,孩子在家时,家长们也应该在闲暇时间鼓励孩子去阅读,陪同孩子一起体验阅读的乐趣。
学生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自己喜爱的书。在这个时候老师的态度也需要明确,老师应该避免利用这个时间批改作业本,老师也应该利用这段时间阅读自己想看的书!同时我们鼓励孩子放假在家时,可以去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也可以将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一写,记录下来。于是,我们学校就给孩子们建立了阅读卡,便于学生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情况。同时,也是为了激励学生爱上阅读。
读书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多么渺小无知,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篇二
作为小学教师,了解儿童心理是非常必要的。儿童是人生起点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时期,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撒播智慧种子的播种季节。我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
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
第一,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第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
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通过这次读书,让我想到了我现在教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巨大的差异。而一些所谓的让我们感到头痛的孩子,我现在也能上升到科学的理论的层面来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现在的一切的不良后果,都不是一朝一夕他们自身愿意形成的,他们都是经历了无数的,长期的多方面的影响才铸就了今天的他们。
所以要想帮助这些孩子,我们不能一味的批评教育,让他们改正他们所谓的缺点,而是要真正的索根求源,找到问题的真正的症结所在,再试着慢慢帮助他们克服那一系列的问题。教育的道路虽然漫长而艰苦,但我更加坚定而且明确了方向。下面我谈一下我的感触。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
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习得这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习许多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
总之,《儿童心理学》这本书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儿童一些心理行为偏差,也让我结合班里个别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和教育。这样一本好书,对我们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帮助,我会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经常拜读它,研磨它,用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我的教学之路。
篇三
真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过教育类的著作。在校长的推荐下,我选择了一本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意识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状况,掌握儿童的心理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有多么重要。我多年从事的是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所以我对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十分感兴趣,我便重点学习了这一章节。
在课堂上,低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是最难掌握的。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学龄初期这些孩子的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即:无意注意已经有很好的发展,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具体来说就是:
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
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该分别好好研究如何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这两个方面来提高学习质量,发展儿童智力。首先,如何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
1、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学习兴趣。
2、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
3、应该利用儿童的情绪态度。
4、要积极防止可以分散儿童注意的因素。
另外,大力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是必要的:
1、发展儿童对学习的自觉的责任感,在发展儿童有意注意上具有重大意义。
2、把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是保持和巩固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小孩子的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有限,当他们的有意注意的时间过了的时候就必须要运用直观性强的,有图案的有趣味语言的教材,或者是其他方法来引起儿童的无意注意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这两种注意必须有节奏地交替进行。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来学习困难的课业或者讲解教材的主要部分,在学生紧张的努力学习之后再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完成轻松的环节,这以后还会成功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但是,如果过分偏向哪种注意力就会给教学效果打折扣。如果过分亲睐无意注意,一味地为学生的兴趣,为课堂的热闹,为活动而活动,为满足学生成就感而过分降低学习难度,那么学生的能力肯定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可能会阻碍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的发展。反之,如果过分强调学生有意注意,在教学模式上严谨再严谨,教学程度上难上加难,那么高强的压力会给学生带来逆反的情绪,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一定要掌握好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使用的“度”的问题。
篇四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培养宝宝的阅的习惯也是一样的。妈妈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里面的影响力是最大的,要想成为有协助能力的家长,首先要爱上阅读,不断学习增加阅读经验。
书中第一章节讲述的是阅读循环的历程。从选书到阅读到回应周而复始的循环。
首先,合理选择并建立一批丰富的藏书。要选择图书,需要拥有一批藏书,数量和种类都要丰富,同时也要随手可以拿到并合理的陈列和展示这些书籍。
其次,学会阅读。很多宝宝在阅读中都要经历一些历程。从注意书架上的书到选出自己想要的书到确定要读的书,最终静下心阅读,都在一步步的向前发展。宝宝们在完成每一步时都会有成就感,这时候我们需要肯定他完成的每一个小步骤。营造给宝贝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其体味书中的乐趣并专心阅读,逐渐帮助宝贝们一点点的加长阅读,非常关键。
最后是回应。这指的就是读完一本书的收获和感悟。宝宝们刚开始一般把读书当作消遣或者只是单 纯的想享受睡前时光。这时候需要家长去引导孩子感受书本的乐趣,通过一些讨论让宝宝学去想象并学会思考,领会阅读的境界。
篇五
认识这本书是在学校的阅读分享会上,小旭老师介绍了这本书。这是专为老师、家长、图书馆员写就的儿童阅读指南,并入选影响教师的100本必读书书目。作者是英国广受欢迎的儿童文学家兼阅读活动推广家艾登.钱伯斯。
正是读书交流会大家读书的分享,让我想一睹这本书的精彩!读完这本书,让我有了以下的感受:
没有想到为阅读的选书都要有这么多的准备。首先要有一批有用的藏书,即有我们感兴趣的种类,而且这些书是随时可以拿到手的。这些书如何陈列展示都很关键。当孩子注意到书架上的书,并能在书架上挑出一本她想读的书,最后终于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阅读这本书,就达到了阅读的起点。
没有想到,阅读的回应也很重要。一个人读完一本喜欢的书后,期待能再经历相同的阅读乐趣。这种感觉会去使我们想重读这本书,或想去看看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是相同主题的更多作品。要么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迫不及待地想和人谈论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样可以驱使我们想去看看朋友们的书,想去阅读更多的觉得有趣的书。
更没有想到,讲故事和读故事更有讲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每一位听众。如何选择合适的故事?答案很简单,就是在犯错的过程中去不断地摸索。可以准备一些小故事,让孩子们适应你的风格,暖场后,在进入讲故事的情境之中。在读故事时,我们要善于把图书当做剧本,将文字转化成一幕幕影像,带孩子走进故事。听完故事后就想立刻再看一遍那本书,开启新的阅读循环。
读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多么渺小无知!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相关文章:
1.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读后感
2.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