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读后感3000字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3000字范文

读后感/2021-08-26 15:54:27

《西线无战事》以一战中西面战线川为历史背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和同学受到校长坎通列克及其沙文主义的煽动,满怀着狂热的“爱国主义热忱”投人到了这场所谓的“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小编收集了《西线无战事》读后感,欢迎阅读。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一】

十二月的香港有些寒冷,晚上窝在学校图书馆巨大的椅子里读完这本书。智华馆是开了空调的,我裹着厚厚的毛衣,身体却像沉在冰冷的江底。

读之前觉得“西线”这两个字有点浪漫的味道,但实际上全书的文字是压抑且肮脏的。

这是部以第一人称“保罗”视角讲述战争的小说,作者“艾里希·玛丽亚·雷马克”是一名亲身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士兵,在前线负伤回国后写了这本书。“西线”指的是一战中德国入侵比利时与卢森堡后开辟的战区。

书的题目说“无战事”,但全书基本都是战争里的故事,开始时他们在营地休养,后来讲到一次任务中遭遇炮击和毒气,主人公保罗中途不疼不痒回了次家,再回到前线又是无休止的进攻和撤退,穿插着受伤、发现物资、进教会医院修养的故事。

后来,停战的传闻不断发酵,所有德国士兵都知道“我们已经输了”,上前线成了僵硬的执行命令,伤亡骤增。停战后,那批参战的年轻人却再也没法回归正常的生活,“无战事”后是无尽的空虚和迷茫,正如文章里说的,虽然没有残疾,但那代人已经“被战争毁了”。

1/依然活着

本科在学校办演讲比赛,有位选手讲述了自己在国外被抢劫,被用枪指着头的一段经历,他说在那一瞬间他意识到了,“现在有太多的文章、课程教给我们如何生活得更好,以致于我们逐渐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我们还活着。”

战争的魔力在于,它让人深深地意识到后一点,并且会成为人们唯一的诉求。生命在战争面前又脆弱又灿烂,像雾霾中的罂粟花。

一次挖战壕的任务,保罗所在的二连遭到炮击,一个新兵被炮弹碎片击碎了髋骨,他说自己感觉不到下半身的存在。二连队友照理是要把他搬运回去的,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因为有经验的老兵知道,这样的伤无法存活下去,充其量也只能拖几天。现在他在战场上神经麻木,知觉也没有,但再过一小时,他将由于无法忍受的剧痛而成为“发出尖叫的一捆东西”。他能够活下去的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想到这里,一个老兵抬起手给了这个伤员一枪。

同样在这场炮击中,二连还遭遇了毒气。几个人躲在弹坑里,匆匆忙忙带上面具。这样的毒气只要吸上几口,就会让人不断咳嗽几天,直到把肺一片一片地咳出来。这样中毒的人他们在医院见过很多。毒气使得士兵们视线模糊,反复呼吸同一团气体使他们头晕目眩,这种情况下还要认真分辨炮弹的声音躲避轰炸。天亮时炮击停止了,等毒气散去保罗摘下防毒面具的一瞬间,“空气如同冷水一般流进我的身体,我的眼睛凸了出来,面前突然一黑,我便失去了知觉。”

这次炮击出现在书里的第四章,场面描述生动到令人窒息。在这里生命太脆弱了,太容易被剥夺了,剥夺的过程还如此痛苦。人们无暇去问为什么,因为稍微的犹豫便会使死神降临在自己头上。在这里,仰望天空是奢侈的,睡觉是奢侈的,边上厕所边吹风是奢侈的,人们深刻且欣喜地感受到自己的四肢可以灵活移动,关节非常有力,可以大声而急促的呼吸——这些活着的证据,在这里,”活着“是脆弱的奢求,也是难得的美好。

2/野兽

“我们来到一个进入前线的地带,于是马上就变成了一群人形的动物。”

战场上是不能思考的,一切要凭直觉做事,不管是开枪杀人还是掩蔽炮弹。一切都是经验积累下的本能。而要有些经验,还必须要有幸运。作者说他感觉他们像是原始部落,从做事方式到生活方式。不同的是,原始部落是自然而然的原始,士兵则是被迫原始。

这里的士兵,指的是在前线的士兵。后方的一套在前线全然无用。文章讲到一个在后方训练新兵的士官被派到前线,遇见了之前自己训练过的几个士兵。他在这里想要继续施加命令和权威,让士兵对他敬礼,为他递水,然而士兵没一个听他的。在这里重要的是打仗和活下去,权威和“长官情谊”早就不存在了。

就是这位士官,在第一次上战场突击时被炮弹的噪音和血腥的场面吓坏了,再不是之前那威严的样子。他甚至躲在弹坑里装作受伤而不想向前冲,放弃了所有的尊严,也忘记了为国捐躯的誓言。当生命受到威胁,求生的本能会高过一切。

但就是这种长期的本能驱使,这代人被战争完全改变了,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也与未经历过战争的所有人产生了隔阂。

作者第一次休假回家,期待中会是轻松美好的,但实际上却是痛苦的煎熬。小镇士官要求他敬礼,前方的战乱使他对这种形式主义充满烦躁。镇上的人不断让他描述战争的样子,探讨战争的形势,宏观的策略,保罗对乡亲们的无知不屑一顾,他脑中只有惨烈的场面和无尽的鲜血,却不知道要怎样和他们解释。保罗看到自己儿时的书架,把书一本本拿起来却怎么也读不进去,下午的阳光照射进来,时间缓慢得像灰尘,所有的一切都平和且无知。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心中的巨大伤疤——回不去了,他此刻已经属于战争,离开了战争,他无所适从。

一次在营地,士兵克罗普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战争结束,你们会去干什么。”他们有的人说,要好好睡几天,要大吃一顿,要去找几个好看的姑娘睡觉。但一切放肆之后,没有人知道下面要怎么做。和平时代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要找工作,要挣钱,要学习,要家长里短。但此刻没有人可以想象出自己工作的日常,所有人都沉默了。

“万一和平真的出现了,我想我应当至少做出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了那样一件事情,你知道,在这里受苦受难也值得。可我就是什么也想不出来。”这时一个农民的儿子说,他可能会继续回去种田。然而答案出现的顷刻,这个问题却显得愚蠢无比。

也许当人们变成野兽,就再难找回最初的人形了吧。

3/灰色幽默

士兵一上战场就变成野兽,因为这是保全性命的唯一方法。一下火线,他们又都变成了爱说笑话的有风趣的人。我读这本书时也常会笑出来,那种充满黑人问号的笑。

书中保罗有个朋友叫加登,很贪吃,他一听到敌人要来进攻的消息,就会飞快地把手里的肥肉青豆汤用汤匙舀下肚去。因为他不知道一小时之后自己会不会还活着。可笑的是关于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他们还认真讨论了很久。士兵卡钦斯基认为不行,因为他说一个人必须把腹部受伤的可能性估计在内,那时候肚子塞饱就要比空着危险得多。毕竟当肠子拖到地上的时候,里面有汤肉会更容易破裂。

还有一个场景我印象很深。炮弹产生的风和碎片会把人吹飞,衣服也会刮掉,于是有一次他们在运输车上经过一个被轰炸过的村子时,看见树上挂了很多的人。还有的人被拍到了墙上炸得稀烂,加登看到后说,“你可以用一柄汤匙把他们从墙上刮下来,葬在一个饭盒里。”

士兵们在没有战争时进行着这些荒诞的对话,还有保罗和卡钦斯基半夜去村里抓鹅,游泳到河对岸找法国的姑娘,在军需库找到两把躺椅想把他们分时租出去换吃的和烟。所有这些让人想笑却丝毫冲破不出全书的阴暗气氛。唯一的一次,是保罗和克罗普受伤后被火车运回后方,在车上遇到了红十字会护士,保罗想要上厕所不方便却又不好意思告诉护士。文中说,“她用一双明亮的眼睛瞅着我,她越是干净和优美,我就越是不能告诉她我需要什么。”唯独这一次,这个姑娘像一束亮光穿过笼罩的阴霾,但很快又被更浓的烟雾遮蔽起来了。

这本书真实生动的战争场景非常多,很容易让人陷入那种氛围。此外作为一个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感触最深的就是“活着真好”吧。决定战争的可能只是几个高层,执行战争的却是无数普通人,那些士兵之前可能是一位教师,一位邮递员,厨师或者服务员,而这多样性是在一瞬间被摧毁的。肌肉的撕裂,炮弹的轰鸣,骨折,流血,呻吟,在战争面前一切会回归原始,甚至比原始更加残忍。最可怕的是,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将再也无法过上日常生活,他们被战争永远地改变了。正如文章结尾写的:

我十分镇静。让时光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到来吧,它们不会拿走我什么,它们也不能拿走我什么了。我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没有希望,倒可以无所畏惧地面对着它们了。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二】

我在寒假当中,阅读了德国作家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写的一本小说《西线无战事》。它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这本书的书名“西线无战事”是在一战最后两年,人们在德国军方的战报中可以成百次地读到的句子,对此,有人相信,有人怀疑,可是只有少数人知道,在这个句子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悲哀、痛苦和毁灭。

《西线无战事》讲述的仅仅是主人公,二十岁的德国小伙子博伊默尔,以及他的同学和朋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最后两年里的战斗和生活的一些零散的片段。博伊默尔和他的同学当初只是些十八岁的青年,在长期接受老师们灌输的所谓“英雄气概”,“神圣职责”和“祖国”等爱国主义口号后,自愿报名参军,经过短期训练后开赴西线参战。但自从上了战场的那一刻起,这帮热血青年对生活热忱的理想便在残酷的硝烟与弹片的现实面前破灭了。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抵抗不住连天的炮火和壕沟里的野蛮撕杀。他们的眼中只有鲜血、残肢、碎肉、脑浆和毒气。活生生的同学和战友一个个阵亡,战场成了一个个无名士兵的坟墓。他们每天都在生死线之间挣扎着,直到死亡。

虽然战争意味着毁灭与灾难,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战争一直没有停止,人类对和平的呼声也一直没有间断过。近日来,我们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了解到,现在伊拉克境内已经战火连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十几天的战火已经使大批的军人身葬战火,许多平民无辜丧身。战争,给多少伊拉克人,美国人,英国人……的心中留下阴影,给多少伊拉克、美国、英国……家庭带来黑暗。我为这又一场灾难的出现而感到悲哀。几千年来,这个地方曾遭受过多少次战争的毁灭。古时候,这里曾是美丽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无数部族都梦想着占有她。最先踏入这块土地的是苏美尔人,接下来是阿卡德人,阿摩利人,赫楞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古罗马人,土耳其人,直到现在的阿拉伯人。下一个可能就是美国人了。只有强者才才能统治这片土地,弱者就要遭受灭顶之灾!这便是这块土地的历史,一部野蛮征战与文明建设的历史。我们不否认那些些古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当一个古老文明被一个年轻的用武力取代的时候,其代价便是成千上万的男人,妇女和儿童被屠杀,多少的辉煌的建筑,亘古的遗址,精美的艺术品及其他人民劳动成果被毁坏,无数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古人进入这片土地为的是食物,现在美国人进入这块土地为的是石油。但他们的代价都会是一样的——无数人生命的丧失与心灵的摧残。千百年来,人类时时刻刻对和平发出真切的呼唤。战争的恐怖和残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这一切都是人类无泪的悲哀。 在这部小说的最后,就在和平即将到来之前的一个宁静的秋日,博伊默尔已经被战争摧垮,想到自己无法面对将来的生活,轰然倒地。他阵亡了。此时是1918年10月,这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战争就是毁灭的代名词。战争摧毁着一切。记得书上说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共造成5000多万人的死亡,各国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大灾难。战争不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给活着的人——特别是参加战争并在战争中成长的那一代年轻人——的心灵造成无尽的摧残。与军队里的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大多在战前就有了工作,家庭,战后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可是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是仅有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上战场前他们从来没有过职业,他们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接着战争教会他们野蛮无情,教会他们丢弃梦想,让这些年轻人每天在野蛮与良知,现实与梦想,这些极端之间苦苦挣扎,直到最后原本纯洁的心灵被完全摧垮。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三】

打出这个书名时,指尖仿佛感受着心的沉重。

这本书不是一种控诉,不是一份自白。它只是试图讲述那样一代人,他们纵使逃过了枪弹,最终还是被战争毁灭了。

雷马克开始写作他大战结束以来一直酝酿、构思的小说《西线无战事》。完全利用业余的晚上,他仅仅花了六个星期就把小说写成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版本。

本想在网上找出这本书的电子版,可以把影响我心情的片断呈现在这里。但是网络中充斥着全是关于<<西线无战事>>影片的简介。什么是好莱坞的一部早期军事题材片,片长两小时半,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它荣获了1930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也许这个时代视听效果的流传要远远高于平面文字的阅读。也许西线无战事是因有幸能与"好莱坞""奥斯卡"这样的字眼才能被更多的人了解其主体内容。

《西线无战事》可以说是本自传体的小说。作者由于控诉了罪恶的战争,反动势力的极端恐慌。他们攻击作家在对待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上采取反英雄主义态度。在他们看来,这种军事冲突中表现出来的个人英雄主义正是锤炼国家社会主义精神的熊熊烈火,因此,他们不能容忍有人竟敢对这个纳粹神话挑战。1931年,这本小说列入纳粹党的"黑名单",成了典型的被禁的书之一。这世上曾有多少优秀的作品被禁呢?1933年5月10日,纳粹分子开始在柏林焚烧被禁的书,他们一边把禁的书抛向熊熊大火,一边喊着"焚烧格言"。"反对在文学上背叛世界大战中的士兵,为了本着真实精神教育人民,我把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作品扔到大火里!"

好似一派红小兵的举动啊。疯狂的失去理智及分析能力的一群走狗。

雷马克后来说:"我既不是犹太人,在政治上也不左倾。当时的我也跟今天的我一样:是个战斗的和平主义者。"

一本何样的被禁的书?一本仅仅用六个星期完成的著作,为何读起来是那么的沉重?

下面敲击出的片断文字及感想,仅为我也为能读到的朋友勾起一点回忆一点理性的共鸣!!

全连一百五十人撤回时,正好在最后那一天,数量大得吓人的英国重炮和加农炮向我们发起突然袭击,对准我们的阵地一直狂轰猛炸,因此我们遭受了十分惨重的损失,生还的还剩八十几个人。撤离前线,首先希望安稳地睡一大觉;在前线,我们基本上没有睡过什么觉,一连熬了十四天,时间长得我们受不了了。

自从我们来到这儿,早年的生活早已失落掉了,没费我们多少丝毫力气。我们还没有扎下深根,战争就把我们给冲走了。以一种特殊的,忧伤的方式被改造成粗俗的人。

当他去看望受伤的克默里希时,他异常瘦弱,真像是个小孩子。他躺在那儿,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全世界的人都应当打这张床边走过去,说道:"那是弗兰茨。克默里希,十九岁半,他不想死去。就别让他死吧!"

忽然间克默里希开始呻吟起来,喉咙里发出阵阵咯吱咯吱的响声。

我一下子蹦了起来,跌跌撞撞的奔到外面,问道:"医生在哪儿?医生在哪儿?"

我看见一件白色罩衫,便一把把它抓住了。"快来,那是弗兰茨。克默里希快要死了。"

他摆脱纠缠,问一个站在旁边的医院护理员:"那是哪一个?"

他说:"二十六号病床,一条大腿给截掉的。"

他怒吼道:"这我怎么知道啊,今天我已经截掉过五条腿了!"他将我一把推开,对那个医院护理员说:"你去照料一下吧。"便一溜烟跑到手术室去了。

我跟那个护理员一路走着,气得一个劲儿发抖。那个人瞅着我说:"今天早晨从五点钟起,一个手术接着一个手术简直发了疯,我跟你说,光是今天,已经死了十六个你们那位是第十七个。总共或许要有二十个咧———"

我头晕脑胀,突然发现什么也做不了。我再也不想吵骂,那样一点意义也没有,我真想一头栽倒,永远爬不起来。

我们站在克默里希的床边。他已经死了。那张脸仍然湿漉漉的流淌着泪水。眼睛半开着,颜色黄蜡蜡的像是用旧了的角质钮扣。——— "你打算把他的东西给带走吗?"

我点点头。

他接着又说:"我们必须立刻把他搬走,我们需要这张床。外面,他们都还躺在地板上呢。"

这就是一个年轻的生命死去的过程~。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些年轻的大孩子有着天真的一面。受鼓动而参军。幻想着宣战应当是一种民间的节日,买门票,用乐队,仿佛斗牛一样。然后在竞技场上两国的部长将军们,穿着游泳裤,拿着棍棒,最好让他们自己去决个胜负。谁也没死掉,他的国家就算胜利。这种做法要比现在的安排简便多了,更加公道,现在是让不应该打仗的人去拼个死活了。

一战期间,德国在战争中也是个侵略者的面目,如果说是为了保卫祖国不为外侵,那么死也是种捍卫。人的野心何其大呀!!!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四】

我在寒假当中,阅读了德国作家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写的一本小说《西线无战事》。它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 这本书的书名“西线无战事”是在一战最后两年,人们在德国军方的战报中可以成百次地读到的句子,对此,有人相信,有人怀疑,可是只有少数人知道,在这个句子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悲哀、痛苦和毁灭。

《西线无战事》讲述的仅仅是主人公,二十岁的德国小伙子博伊默尔,以及他的同学和朋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最后两年里的战斗和生活的一些零散的片段。博伊默尔和他的同学当初只是些十八岁的青年,在长期接受老师们灌输的所谓“英雄气概”,“神圣职责”和“祖国”等爱国主义口号后,自愿报名参军,经过短期训练后开赴西线参战。但自从上了战场的那一刻起,这帮热血青年对生活热忱的理想便在残酷的硝烟与弹片的现实面前破灭了。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抵抗不住连天的炮火和壕沟里的野蛮撕杀。他们的眼中只有鲜血、残肢,、碎肉、脑浆和毒气。活生生的同学和战友一个个阵亡,战场成了一个个无名士兵的坟墓。他们每天都在生死线之间挣扎着,直到死亡。

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战争就是毁灭的代名词。战争摧毁着一切。记得书上说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共造成5000多万人的死亡,各国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大灾难。战争不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给活着的人——特别是参加战争并在战争中成长的那一代年轻人——的心灵造成无尽的摧残。与军队里的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大多在战前就有了工作,家庭,战后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可是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是仅有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上战场前他们从来没有过职业,他们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

。接着战争教会他们野蛮无情,教会他们丢弃梦想,让这些年轻人每天在野蛮与良知,现实与梦想,这些极端之间苦苦挣扎,直到最后原本纯洁的心灵被完全摧垮。 虽然战争意味着毁灭与灾难,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战争一直没有停止,人类对和平的呼声也一直没有间断过。近日来,我们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了解到,现在伊拉克境内已经战火连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十几天的战火已经使大批的军人身葬战火,许多平民无辜丧身。战争,给多少伊拉克人,美国人,英国人……的心中留下阴影,给多少伊拉克、美国、英国……家庭带来黑暗。我为这又一场灾难的出现而感到悲哀。几千年来,这个地方曾遭受过多少次战争的毁灭。古时候,这里曾是美丽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无数部族都梦想着占有她。最先踏入这块土地的是苏美尔人,接下来是阿卡德人,阿摩利人,赫楞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古罗马人,土耳其人,直到现在的阿拉伯人。下一个可能就是美国人了。只有强者才才能统治这片土地,弱者就要遭受灭顶之灾!这便是这块土地的历史,一部野蛮征战与文明建设的历史。我们不否认那些些古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当一个古老文明被一个年轻的用武力取代的时候,其代价便是成千上万的男人,妇女和儿童被屠杀,多少的辉煌的建筑,亘古的遗址,精美的艺术品及其他人民劳动成果被毁坏,无数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古人进入这片土地为的是食物,现在美国人进入这块土地为的是石油。但他们的代价都会是一样的——无数人生命的丧失与心灵的摧残。千百年来,人类时时刻刻对和平发出真切的呼唤。战争的恐怖和残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这一切都是人类无泪的悲哀。 在这部小说的最后,就在和平即将到来之前的一个宁静的秋日,博伊默尔已经被战争摧垮,想到自己无法面对将来的生活,轰然倒地。他阵亡了。此时是1918年10月,这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读后感【五】

《西线无战事》本书以一名德国军人的视角描述了参加一战的经过,看到战友的逐一死去,他反思了战争的正义性和他们活着的意义。

这名军人的参战是受班主任鼓吹效忠国家思想的影响,而非是他个人自主的选择。当他投入战争后,发现他的班主任“超出我们的,无非是空洞的言语和巧妙的圆滑。第一次雨点般的炮火就指出了我们所犯的错误,在炮火底下,他们谆谆教导我们的那种世界观土崩瓦解了。他们仍在继续撰写文章,进行演讲,而我们却看到了野战医院和死亡。他们把效忠国家看成是头等大事,而我们却已经知道,死亡的恐惧比以前更加强烈了。然而我们没有成为叛变者,没有成为逃兵也没有成为胆小鬼——所有这些词汇他们信手拈来就随便使用。”“在这里人们才看到,一个人身上到处都可以中弹。……人们无法理解,在这样支离破碎的身子上面居然有人的脸,而生命每天就在那里面延续。然而这仅仅是一个野战医院,也仅仅是一个病区——在德国有成千上万,在法国有成千上万,在俄国也有成千上万。既然这样的事情都是可能的,那么所有已经写出来、做出来和想出来的一切是多么没有意义啊!既然几千年的文化根本无法阻止血流成河,无法阻止成千上万个折磨人的监狱的存在,那么一切必定都是谎言,都是无关紧要的。只有野战医院才显示出什么是战争。”

可惜本书出版后不久又爆发了二战,似乎一战给人类带来的创伤远不能阻止下一次战争的爆发。为什么战争是无法避免的呢?有人认为战争是人类集体非理性的产物,因为如果每一个士兵都理性地不参与战争,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不可能开始的。笔者认为,战争是少数人经过理性分析的产物,再利用集体的非理性去实现他们的利益。如果德国成为一战的胜利者,它将取代英法成为国力最强的欧洲国家,并在全球建立它的殖民地,战争是一场博弈,筹码是百姓的生命。而本书的作者不幸是被征召入伍的一员,他见证了战场的无情和众生的苦难。

《西线无战事》书中有一段讨论我认为挺有意思,“恰登在听到敌人要发动进攻的消息时,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他那碗肥肉豌豆汤用汤匙舀着吃光,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一个小时好后还能否活着。这样做究竟对不对,我们曾讨论了很长时间。卡特认为不好,他说,一个人必须估计到腹部会被枪打伤,遇到这种情况,填饱肚子比空着肚子更加危险。”前者的做法更加快乐,后者的做法更为理性,设想一下,如果你不确定下一秒是否还活着,是否会努力让自己现在尽可能过得好一点呢?如果空着肚子上战场,依然会有被一枪打死的风险,不妨吃好了再上路,免得留下遗憾。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会做什么呢?你会带家人去吃一顿从未吃过的但渴慕已久的火锅,还是冷静地继续加班工作到深夜,彰显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献身精神?两者都有其合理性,因为前者让你珍惜和家人的最后时光,后者让你为社会发挥最大的价值。

或许今朝有酒今朝醉不一定是享乐主义,蜡炬成灰泪始干也不一定是英雄主义,背后的原因只不过是像作者说的那样:“年纪稍大的人,他们和自己往昔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有产业,有妻子、孩子、职业和感兴趣的事,这些是那么牢固,便是战争也破坏不了。我们二十岁的人只有父亲和母亲,有些人还有个姑娘。这也没什么——因为在我们这样的年纪,我们双亲的力量是最弱的,而姑娘们尚未占主导地位。除此之外,我们也没有很多别的东西;无非有些幻想,有些业余爱好,还有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生活尚未越过这一范围。然而这些东西,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也许坎托雷克会说,我们正好站到了生活的门槛上。事实也是这样。我们还没有把根扎牢,战争就像洪水一样把我们冲走了。对于其他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战争不过是一个中断,他们可以超越它进行思维。但是我们却被它逮住,不知道结局会是怎样。”有时候同事会问我,为什么你总是工作到这么晚,是要当劳模吗?其实不然,一如书里讲道:“我们这么做,不是因为我们有幽默感,我们之所以有幽默感,是因为如若不然,我们就会完蛋的。”

相关文章:

1.西线无战事读后感3000字

2.西线无战事读后感3000字-读友吧

3.雷马克:西线无战事【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

4.西线无战事读后感

5.雷马克:西线无战事【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简介】-读友吧

6.西线无战事读后感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4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