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文化苦旅》,对其中的“苦”字特别不理解。余秋雨先生虽说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是在旅程中也绝对称不上是“苦”。这么一看,《文化苦旅》倒是改为《文化之旅》也无妨了。可后来再看,发现细细思索起来,这“苦”字是自有其内涵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文化苦旅读后感之宁古塔
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途中,脚下是黑龙江省宁安县,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在那么多的朝廷大案中,很多都以它作为句点。因此,“宁古塔”这三个字成为了全国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就像堕入一个深渊,不可能出来,这三个字也常常潜入梦中,把那么多人吓出一身冷汗。
宁古塔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也许有人会想,为什么宁古塔是“人间地狱”?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是满族的音译,意为“六个”,据说很早以前曾有六人住过。
当时流放是一种长时间的折磨,死了倒也罢了,可怕的是人还活着,精神已经磨灭。种种残忍,都要用心灵消受,而且祸及九族。当事人内疚是毫无疑问的。当时中原各省在东北流放地到了"无省无人"的地方也是确实的,单单是清代东北流人,总数就在一百五十万以上。
这些人,有许多是不小心沾上了文字狱,一夜之间成了犯人,更重要的是有些作弊的考生,他们的家产全部没收,每人狠狠打上四十大板,他们的父母兄弟也随之流放宁古塔,这种暴行,今天想来还让人不寒而栗。
流放的生活是苦的,但是有一部分流浪者却以另一种方式来回报这痛苦的生活,凡是被流浪的功臣多数是世代饱读诗书的清流之家,文化底蕴深厚,他们把文明带到了荒野的流放地。没人命令,也没人恳求,他们纵情史书,开课授徒,在这个野蛮之地让文学之花盛开。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只是源于他们骨子里的那份高贵和那份在苦难中还能保留不变的高贵。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文人通过对宁古塔残酷的渲染,对流放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流放之人的悲悯,对清廷统治者用残酷的刑法的愤慨,表达了对高贵人格的赞美,对被流放者在困难苦难之后创造文明传统文化的敬佩。
余秋雨说过:“毫无疑问,最让人心动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凭着高贵,他们为了文化和文明,义无反顾,不顾功利得失,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靳双荣)
文化苦旅读后感之宁古塔
我对敦煌艺术知之甚少,只是略微知道那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宝藏,有大大小小的精美的佛像和壁画,却不知道道士王圆箓带来那场文化的流失,那场让人心碎的艺术的浩劫。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开场便示悲凉。“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斯坦因仅用一叠银元,就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法国人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数字一次一次的冲击着我的眼球,令人触目惊心,心痛之感一次一次地袭来。如果,我想如果那些经书编写者,那些画家,那些工匠在天有灵的话,一定会放声大哭,哭他们的思想,哭他们的博学,哭他们耗尽的一生,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全部因无知而流失。佛祖在哭,菩萨在哭,他们的地位才值那几个银元?更加可气又可笑的是“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车队已驶远,他还站在路口。”这是何等的愚昧。中国的土地养育为文化做出贡献的人,难道也同样养育了这等愚昧之人?
作者说:“我好恨”。恨王道士的愚昧贪婪,更恨官员的腐败落后。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我的心很痛,为那些本来属于我们的,最终又不属于我们的那些无价宝藏而心痛。
现在,研究人员从国外买来文献的胶片来研究,就像鼠首兔首一样,需花天价相赎,可那本来就是我们的东西啊!眼中有泪,心中流血,早知如此,当初就应当珍惜才对,低价卖出,再天价买回,何苦来哉?!文物的流失让这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变得黯淡无光,停止吧!中秋也好,端午节也好,紧紧地握住吧,别让他们再漂洋过海,另觅新“家”了。
一曲哀哀的敦煌悲歌,一段真真的历史演绎。
文化苦旅读后感之宁古塔
这个人凭借着他对蕴藏了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化精髓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孕育了《文化苦旅》这部令人惊叹不已的著作。
第一次与余秋雨的文章邂逅是在初中学过的一篇课文《信客》,至使至今,我仍不忘《信客》刻画的那个诚信无私·善良厚道的信客形象。他表达出来的文字也是给人一种质朴典雅·精辟而畅达的感觉。
拿起《文化苦旅》,我的心情是沉重而有压力的,“文化苦旅”顾名思义,这一条文化苦旅是艰辛的。一改以前的轻松潇洒,文字多了份苍老和沉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余秋雨说:“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引发人生沧桑感。”倘佯在历史的海洋中,他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思绪中,因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衰得失而或喜或悲。
庐山,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在这里诠释了它的价值意义。
一个曾经古文人们寄情疗心的佳景,像一个埋藏着千年秘密的沧桑老人。从“走向三叠泉的漫漫山道上,我产生了大容铸感”到“谁也没有逃开,反都抬起头来仰望,没有感叹,没有议论,默默的站立着,袒示者湿淋淋的生命。”这是它的魅力,瀑布的狂暴·雄伟,甚至是浩浩荡荡的气势,不止冲击了作者,也震撼了我的心魄。他说,文人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浑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
在“道士塔”中,我体会到作者对文物遗失的痛心与愤懑。在“阳关雪”中,作者寻阳关,忆王维,感受历史的凄美与哀伤。在“沙源隐泉”中,我仿佛看到作者站在鸣沙山上,俯瞰月牙泉,眼中满怜惜与惊讶,然后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
苦旅,不是身体上的劳累,而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作者对于文化的思索和追求,以及一种对于逝去的苦涩的回味。他说,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的后的回味,焦灼的会心,冥思的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静下心来,将“文化”含在嘴里细细的咀嚼,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文化苦旅读后感之宁古塔
初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软了下来,用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别人手里的书。《文化苦旅》,随笔性散文,无剧情,无任务,无结局,这种“三无”的书要怎么勾起我的阅读兴趣?于是在它在课桌里躺了两周之久之后,我终于翻开了它的第一页,带我走进了一个比现实美丽的城市。
好像又再次回到了莫高窟,回到了那个暮霭刚刚从地平线升起,弥漫于空中的时候,那个时候莫高窟不是旅游景点,就那么静静的、静静的耸立在当时中国战火纷飞的土地上,等待着是功臣也是罪人的王道士去挖掘它掩盖了几百年的瑰丽的美貌,那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遗产。沉溺于作者从自我角度的描述,其实我是去过那里的,当时并没有太大感触。可以这么说,在这本书之前我还从没有体会到文字有那么大的魅力,并不是华丽的、掉书袋的语句,他让我感到深深地惊配,还有身为中国人不可遏止的愤怒,王道士的那副嘴脸,那种一点点银子就把中国文化,中国遗产出卖的卖国贼!可耻!可耻至极!没有限制性的文字让我展开了很多想象,也给了我很多思考。
对这本书中另一篇令我记忆犹新的文章便是《上海人》。没有介绍上海的景点,没有介绍上海的美食,却从一个很少有人写的角度入手:人。开篇便是写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与上海人的傲慢无礼、井底之蛙。很敬佩他敢于这么写,这本书出版比我出生还要早,但现在这个问题却是越来越严重,在上海两级分化尤为明显。他还写了徐光启,这位地道的“华亭人”,从他的角度写了很多上海的过去,让我这个虽然从小在上海长大但也不算地道上海人的着实长了见识。
《文化苦旅》,苦着寻找了文化,寻找了中国人的根源。
文化苦旅读后感之宁古塔
看了余秋雨的这些散文我感触颇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带给我一次心灵的洗礼,很是震撼,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他的<<废墟>>这篇文章,它里面的话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在极大数的人都认为完整才是美的时代。他却提出了一个可以说是另类的想法——废墟也是一种美,也许嫩绿的叶子象征着希望,可是谁又能否定飘落的秋叶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吗,就不是另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落叶是人们心中“废墟”的代表,可是它却赋予着别样的精彩,难道不是吗?
圆明园曾代表着皇家高贵的身份和无尽的财富,可是现在当我们再回首过去时,看见的又是些什么呢?是一幅残缺破烂不堪的景象,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它曾经拥有过的那些光辉岁月。当有人提出修复圆明园的时候,有些人却站出来否定了,因为即使修复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么样呢?那些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历史就能消失在历史的记录里吗?答案是当然不会了,残缺的圆明园,一个废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种美,另类的一种美,因为这个残缺般的废墟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加牢记了历史惨痛的教训和惨象,废墟是一种美,残酷而真实存在的美。它是不会因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遗弃,相反的,人们只会更加记得它,它将会永远的被人们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个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华丽最优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却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他的文章教会了我许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真切想法,看完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纯朴简单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动,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灵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相关文章:
1.文化苦旅宁古塔读后感500字
2.文化苦旅宁古塔读后感500字-读友吧
3.文化苦旅读后感之宁古塔
4.文化苦旅宁古塔读后感
5.文化苦旅高中读后感800字
6.文化苦旅读后感500字
7.文化苦旅读后感4000字
8.文化苦旅读后感之漂泊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