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计划一项艰巨的任务,每天从书架上找一本书,读完写一篇笔记,可以快速浏览,可以逐字逐句,方式方法不限,只要有收获,落实到文字上即可。
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论多少字,只要开始写,自然启动思考过程。书中的某个观点引发思考,或许你特别赞同,曾经朦胧不清的想法豁然开朗;或许你表示质疑,你想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许同样的观点在其他书里面看过,不同的作者切入的角度不同,多角度观察,理解更全面深入。
作者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在TED做过同类主题的演讲,视频点击量排名相当靠前,可见人们对于意志力和自控的关心程度非常高。
意志力,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注意力、欲望和情绪的能力。
本书作者认为,压力导致意志力损耗过多,注意力无法集中;在道德许可的作用下,意志力的堤坝溃于蚁穴;错把欲望当作幸福,在追逐多巴胺的路上停不下来,在无法满足的方向上寻求满足;习惯于即时满足,意志力困在当下,无法遇见未来的自己;意志力会传染,加入优秀的社群,主动接受裹挟;越刻意越失控,接受意志力的暂时漂移。
1.关于延迟满足
与诱惑保持距离,大脑的自控系统会重新掌控局面。股票买卖就是如此,当你离市场太近,过分关注短时的价格波动,很难保持冷静判断。人们面对起伏的价格,太容易产生幻觉,想象在某个价位买入,又在某个价位卖出。试图从随机波动的走势中发现规律,偶尔的好运气让你更加沉迷其中,完全失去理性思考能力。
置身于噪声之中,必须主动屏蔽一些信息,才能保护稀缺的注意力。
2.关于虚假希望综合症
只是做出了改变的决定,就能让人感觉良好。那一刻,沉浸在对未来的想象中,忽略了实际要付出的行动。短暂的满足感过后,面对具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会发现困难重重。简单尝试之后,多数人放弃努力,在下一次失控前,再次出现改变的想法。
“我要减肥”、“我要开始早起”、“我要开始运动”,诸如此类的口号宣言,也许只是3分钟热度,也许说完就忘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总是想得很好,做得很少;因为在想象中可以获得满足,行动起来却是痛苦的。突然有一天反应过来,再次发表“要改变”的宣言,进入下一个循环。
3.关于未来的自己
你认为未来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是同一个人吗?这个问题貌似明知故问。然而年初制定计划的时候,是不是对未来的自己抱有过高期望。你认为未来的自己会有更多时间、更加自律、更加有能量,不会感到焦虑,承受痛苦的能力更强,理所当然应该把困难留给他。
未来的你是由今天的行动决定,今天的你是过去行动的结果。未来的你不会自动变成理想的样子,需要一点点的改变。
4.不必过分苛求
今日写作以“自控力”为主题,切身感受到意志力屈服于拖延,书看完感觉有很多想法可以书写,真正组织语言的时候,发现无比的痛苦。感觉无比清晰的想法,却无法用文字表达。
借用书中的观点,从三个角度思考:
关注感受。有一点恐慌,有一点沮丧,倒是没有自责,不论过程如何纠结,我知道在截至时间前,一定会完成。
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情况,不要自我批评,不要自我怀疑。自我攻击会打消积极性,自我同情和自我支持让自己获得更多能量。
如果是你的朋友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安慰他,鼓励他?旁观者视角观察,每天一本书强度有点大,可以适当调低难度,或者调整方法。
增强意志力,不是依靠自我加压和自我对抗,而是自我谅解,摆脱自我批评,无压力状态下处理注意力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