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篇1
《傅雷家书》编入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的180多封家书,它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不仅仅是家书,更是傅雷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的教育的文字篇本,其中最长的家书达七千多字。这该是有多深沉的爱,才能一封书信长达7000多字啊!傅雷先生一生以严谨著称,但在家书中完全颠覆了往日那个冷峻严肃的傅雷,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慈父的形象。
1955年,当儿子取得巨大的成功,被掌声和鲜花包围时,傅雷写了一封信告诫儿子要懂得控制情绪。他以“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激励儿子要时刻保持谦卑,不惧怕孤独,要勇于攀登艺术的止境,同时他借儿子成功之机给予他更多,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指出一个成熟的人的心理应当是冷静而超然的。
此外,傅雷在家书中一直传达出这样一个信念——坚强。傅雷对孩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放心了!”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是不怕挫折;二是永远保持谦卑之心,也就是胜不骄,败不馁,这也是我们可以学到的。
傅雷作为一个成功的文学翻译家,对于孩子的教育自然是不同寻常的。但孩子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于是用信传达爱意的接力开始了。傅雷在每封家书中都不写白字,这是很重要的。这一点傅雷做的不错,这既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教育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做事要认真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此外,傅雷还在信中教儿子识更多的外文,甚至整篇都用法文或英文书写而成。
另外从《傅雷家书》中你还会发现傅雷是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例如有的信就十分短小,简要地说明用意就好了。傅雷治学严谨在他的绝笔中也可以看出,事物的清单为完成的事一项一项的,一点也不凌乱,一点也不像出自面临死亡的人的手笔。从他的绝笔信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不仅治学严谨,而且富有责任心和强烈的爱国和爱子之情。即使他的晚年受着政治斗争的迫害,他也绝不会怨恨祖国,而是一如既往的教导儿子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文化,他一辈子都坚定的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他虽死犹生。
傅雷这种处事态度影响了儿子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傅雷还很重视“因材施教”,他对儿子从不苛刻。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对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非常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
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那深厚的爱使得他的儿子成长为极其优秀的人。其实,我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伟大。我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
《傅雷家书》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篇2
在现代社会中“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父母对子女的唯一期盼……但往往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有什么合适的方式去教导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在我看完了《傅雷家书》后知道,原来艺术家傅雷早已参透其中的奥妙……
《傅雷家书》其实只是一封封家书。但数百封家书道出了父母对傅聪、傅敏的喜爱与关怀。在信中,傅雷先生从不把自己当做儿子的父亲,而是始终用真心去教育,感化孩子:当傅聪处在失落情况下时,他会安慰他;当傅聪处在灿烂时,他会教育他。在他的眼里,似乎没有什么是难以解决得,才使得傅聪一步一步的踏上成功的阶梯……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厚的情意,一点点,慢慢的渗入到每个人的心中,点点滴滴的问候融化成身体中的一滴滴的鲜血,无法分解开来。有多少孩子渴望家长的关怀,却等来无底的责骂,但有有谁知道,父母的苦心呢?为了教导孩子,父母用尽了生平所有的力量换来的却是子女的叛逆,原因却只有一个就是——没有正确的方法。但傅雷先生却看清了这一切,了解了这一切的一切。
他耐心、语重心长;他细心、无微不至;他深情、浓浓情意……对儿子傅聪的爱,那么真,那么切……让人震撼,让人感动。他的这种爱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地界,通向自己的儿子傅聪,通向了我们现在的家长、学生,也通向了未来……
在我的生活中,父母对我的爱只是一直叫我去写作业,去看书,从来不曾叫我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这让我很厌烦。即使我知道,他们的行为是为了让我茁壮成长,有一个好成绩,好工作。但我始终相信,个人的兴趣也很重要。艺术家傅雷先生是以艺术去教导喜欢艺术的儿子傅聪,才让傅聪得以快乐满意的成长。那无私的爱,奉献的爱,浓浓的爱让我的心震撼了。
傅聪独自一人出门在外,却从不感到孤独。因为在他的身后有一位永远默默支持着他的家庭,那种幸福,那种满足,促使了傅聪的茁壮成长。那么无私的爱,无私的奉献,在全书中都不着一字、一句、一段……但从字缝间总会不经意的流露出来、那么真诚,那么真实……
我想,如果世上的家长都能以傅雷先生为榜样,那么将会有多少个傅聪啊,换句话说,也只有想傅雷先生这样的艺术家和教育家才懂得了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我想,天下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出色的一面,我们敬爱的父母啊,学习一下傅雷先生吧,我相信我们孩子带来的回报真的会很诱人的啊……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篇3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篇4
还记得,初三时,因为在一次月考的阅读节选了这本书中的一段,读罢觉得意义深远,加之老师又对它进行了一番介绍及推荐,于是便迷恋上这本书,这本充满着父爱的教子书。
再次翻出这本书,是因班级的作业,多了些许的强迫,不过也好,借此机会,重启《傅雷家书》,重新感悟,攀登这座雄峰,所谓“温故而知新”也便如此罢。
《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先生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书,摘编了傅家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印象中,第一次读这本书,大体上都难以读懂,甚至觉得有些反常规,所以,记忆最深刻的,应是最浅显易懂的,所以,初三时,读完这本书,这句话最通俗不过了,也就印象最深刻了。“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这是傅雷老先生对儿子的最细微的从细小的生活细节开始。很多小细节,我也经常会疏忽。从说话,待人到礼仪,风俗都能恰到好处,也是成熟的表现。
现在,读这本书要写读后感,着实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妄加评论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自己之精髓。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像读其它书一样,在旁边记录下所思所悟,相反,只是记录一些读完之后有感触的句子。至于写这篇读后感,我只列举一两句罢了。
“比赛问题固然是重负,但无论如何要做一番思想准备。只要尽量以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心平气和,精神肉体完全放松,只有如此才能希望有好的成绩……倘若能常常想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你一定会精神上放松得多。唯如此才能避免过度的劳顿与疲乏的感觉,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操心!”似乎,这一句有点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进入大学来,忙忙碌碌,每天忧心忡忡,压力山大,到头来,竟不知究竟在干什么,只知道,每天的赛跑不可属于他人,又怎能将得失至于度外,于是乎,操心过头,久了,也就累了。而下面这句话则给我这片渴望甘霖的干渴的大地降了及时雨。“下功夫叫自己心理上松动,保管叫你有好成绩。紧张对什么事都有弊无利。……存着”我尽我心“的观念,一紧张就马上叫自己宽驰,对付你的精神要像对付你的手与指一样,时时刻刻注意放松。”好吧,说实话,看完这句话并不能立马就解决你心中的一切问题,这当然需要慢慢品味,慢慢研读,或许,其中的奥妙才能解开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篇5
八月五日、六日至七日晚一九五四年傅聪赴波兰学习钢琴,出国后他与老爸傅雷就有过许多通信。一个文学艺术翻译家竟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造诣,还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凭这些,傅雷万里之外殷切地注视着聪的每一次心脏的律动,设身处地预想着聪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设计着如何对待。
傅雷家书共收录五四至六六年间傅雷寄傅聪的一百二十五封、寄傅敏的两封附其妻朱梅馥寄傅聪的一封信。儿子出国后不久,傅雷陷入了沉思,便回忆起小时侯对傅聪十分严格的施教,的确是太狠了,他后悔“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而正在爱的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别离”。信中傅雷向儿子道歉:“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再严格的管教也无须跪着磕头似地道歉,教育应该,总的就是与儿子别离后的思念。归根结底还是老爸对儿子的爱。看了这三封信想必儿子更激起了对过去的恶魔如今的天使的他的复杂的感情,有恨却早已被爱所掩盖。从此就一定会刻苦学琴,别辜负了父母的爱和自己的梦。到波兰后,儿子勤奋练琴,水平有大幅地提高。各地的乐团和交响乐队纷纷邀请他参加音乐会。儿子的演奏,老爸聆听得透彻又全面,全面又真实。每次听完儿子的演奏,千言万语就全涌到了笔上。先是傅聪市三的告别会,他评价说:“效果甚好,就是低音部分模糊得很;琴声太扬,象我第一天晚上到小礼堂空屋子里去听的情形”。后是傅聪当年八月的音乐会,他推测说:“主要是先没试琴,一上去听见‘tone’大,已自吓了一跳,‘touch’不平均,又吓了一跳,‘pedal’不好,再吓了一跳。这三个刺激是你二十日上台紧张的最大原因。”傅雷不仅清楚地听准琴声,而且还明确地摸透心理。对儿子的成功缺误尽不含糊不含杂地指在信中。
分析这么认真,不像是有空塞耳机兴口的一翻感憾,总的就是对儿子成才的信赖。归根结底还是老爸对儿子的爱。看了这五封信想必儿子更激起了对艺术的热衷情,执著地追随美。最后次年二月的大赛,傅聪弹了个好的名次。艺术外,傅雷信中还谈及文学、礼仪、人生观等各方面。文学上,他写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象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声势雄壮”;礼仪上,他写道:“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使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道理上,他也写道:“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谈文学,能看穿诗韵和琴的联系;说礼仪,能教好基本的规矩;论道理,能说出起伏的实质,讲什么傅雷都最透最明。虽是远得很,教育始终不改变。
傅雷不愧是当棒了老爸的!这本书通翻最大地觉得父爱给予的帮助和教育,其次才是话题内容。就傅聪言,正因为傅雷长期不略地写信,努力成了这个更有道德有水平的艺术家;就个人而言,我也多同感,常更老爸谈谈又长知识长道德,真的不错。傅雷家书是父子爱的结晶,是不作广告的教育宝典。确实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