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萧红的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萧红简介资料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祖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35年在上海出版成名作《生死场》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
著名作品还有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
1919年8月母亲病故。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
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
1924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
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逼婚,辍学在家。经过一年的顽强抗争,父亲被迫妥协。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
1927年冬,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游行,萧红表现得坚定勇敢。
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
1931年10月,萧红从阿城逃到哈尔滨。违心地与王恩甲同居,怀孕临产期近时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1932年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
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
1935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开始用萧红作笔名,蜚声文坛。
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后应李公仆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
1940年去香港。
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年31岁。当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