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大学读书心得5篇

悦读网-读书,分享!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大学读书心得5篇

读书心得/2022-04-02 14:24:12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部小说中,米兰·昆德拉围绕着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通过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大学读书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大学读书心得范文(1)

寒假期间读了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它时心境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

书中主要对人公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弗兰茨这四个人物的生活进行描述,有感情,有性,有对时局政治的看法,还有就是那些我尚未理解的存在,轻与重,媚俗等等。人物的心理描述一向体现着这些方面的冲突性,托马斯和特蕾莎在灵与肉之间的纠结,而萨比娜和弗兰茨则是在媚俗中选择,作者在不一样的篇章中表现了不一样的主题,甚至切换了主人公,切换了时空,但每一次切换都是在不断加深对这些方面的理解,反复迭代,直到终了。

想起昆德拉对生命的宣言“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都得以无限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永恒的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生活中总有太多的唏嘘感叹,说不上为哪般?

不仅仅荣耀,事业感情,加之鸡零狗碎,时间一过扬起的尘土便尘封满处,托马斯和特雷莎始终走不出死亡的轮回,萨宾娜始终选择漂泊地把一个个城市甩在背后,弗兰茨或许是毫无意义的死都承担着对生命本意的解释。尽管荒诞离奇,在轮回的高度上来说,却是如此的合情合理,如果说他们,甚至我们,此生的每一件事都在前生有个经历,来生有个重复,托马斯还会选择那个像是从上流漂过来给他的特雷莎吗?还会再驾着那辆汽车走向黄泉吗?弗兰茨也许会安分守己的当好教师,我们呢?不会再有错误的选择,不会再忽视周遭遗失过的完美,生命在设想中一步步的前进,平淡的像一张白纸,这也许就是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获得了永恒,却像耶稣一样,背负着十字架,无法承受。

如果生命的初次安排就已经是生命的本质,那么生命还有什么价值?昆德拉说的好,正是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没有前生也没有来世,生命仅此一次。

托马斯在灵与性中挣扎,最终选择了灵魂。托马斯是一个很花心的人,他渴望女人,并且总把性与爱分开,不和每一个他的情人睡在一张床上,他享受这种充满活力而不用负职责的生活。直到他遇到特蕾莎,这个让他有除了肉体上需求外的需求的女人,他享受与她一同牵手睡觉的时候,喜欢看她睡着的样貌,沉迷于她工作认真的时候,他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想要永远保护她。他对她的爱违背了他制定的原则,是的,他的灵魂归属了她。可是,他却总是坚持与别的女人在肉体上的接触,导致了特蕾莎的离开与背叛。

特蕾莎是一个专一的人,她坠入情网,爱上了托马斯。可是,托马斯的不断背叛却让她心生恐惧,难以承受。她常作噩梦,在梦幻中总是梦到死亡,并且置她于死地的竟是她最爱的托马斯,她因为明白托马斯有许多的女人而痛苦不堪,总是害怕离开她。可是当她真正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自我是这么深爱着他。

托马斯无疑是受到沉重感的诱惑,为他的选择一再付出代价,最终这个布拉格的知名外科医生,不得不在一个偏远的小镇落脚。萨宾娜一再地逃避媚俗的世态,为的只是那份“轻盈”,可这样一种“轻”注定是一生的漂泊不定,这无非是另一种痛苦。正如昆德拉说的是一种不能承受之轻。无论是托马斯的沉重,还是萨宾娜的轻盈都能够说是基于某种形而上价值观的选择。当人们回首往事,重新回味人生十字路口的一次次选择,你以往做出的决定是茫然随意的吗?那中间是不是也有一种东西被你坚持着,难道这些说不清的执着,便是我们今日种种痛苦的根源吗?

生命属于我们仅有一次,时间不会为我们的欢笑或泪水停留。在这样一个瞬时性组构的世界里,一切选择都失去了充足的理由,一切结果都变得十分的合理。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无所谓幸与不幸。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孰轻孰重?我们应当承担起那份职责,家庭职责,社会职责……那样生命才会真切实在。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大学读书心得范文(2)

终于又有时间读点书了,感觉真好,淡淡的日子,淡淡的过,似乎曾经也这样提到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度过了第一部分第16节,终于读到了轻重的启示!细加掂量的决断与命运之声联系在一起;重、必然和价值是三个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试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

我们都觉得,我们生命中的爱情若没有分量、无足轻重,那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总是想象我们的爱情是它应该存在的那种,没有了爱情,我们生命将不再是我们应有的生命。我们都坚信,满腹忧郁、留着吓人的长发的贝多芬本人,是在为我们伟大的爱情演奏“Esmusssein!”

“如此必然的决定依赖的却是这样偶然的爱情。”

我的生命里多了太多的偶然,然而却没有一次让这些偶然成为必然,或许生活已经告诉了我必然的答案,只是我不知道,我无法接受,我不想承认这必然的结果!

如果和你的相遇一切从必然开始,那么过程中能否出现偶然的惊喜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大学读书心得范文(3)

一开始就被图书的书名给吸引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很自然变想起了以前课文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没有鸿鹄之志,也不喜欢轰轰烈烈。我向往平淡、静谧。所以一看到书名,静静的、淡淡的,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内容会成为昆德拉的代表作呢?好吧!我没有看懂,不知道这书到底是要讲什么?

文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且印象很深刻,“特蕾莎是被人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流送他身边的”,到底是托马斯救了特蕾莎还是特蕾莎挽救了托马斯。

《轻》中还谈到了对爱情、人的心理、政治,脑子不够用。无法理解,看不懂。但是这个书呢,就会让你继续看下去,直到看完还要继续看一遍的魔力。还有一段文字有点印象,记得不清。所以从网上摘录了下来,分享一下。

这完全是一种无我的爱:特丽莎不想从卡列宁那里获取什么,从未要求他给予爱的回报。

她从未问过自己那种经常折磨人类情侣的问题:他爱我么?他是不是更爱别人?他比我爱他爱得多么?也许我妈所有的这些关于爱情的`问题,这些度量,测定,试探,以及对爱情的挽救,都有一个附加的效果,就是把爱情削弱。也许我们不能爱的原因,就是我们急切的希望被人爱,就是说,我们总是要求从对象哪里得到什么东西(爱),以此代替了我们对他的无所限制和无所求取,除了他的陪伴。

一个问题就像一把刀,会划破舞台上的景幕,让我们看到藏在后面的东西。事实上,这就是萨宾娜向特丽莎解释的自己画作的准确意义:表面上是明白无误的谎言,底下却透出神秘莫测的真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大学读书心得范文(4)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初看书名就油然而生一种肃穆的感觉,不由得端正了身子,细心翼翼地捧起它来翻阅。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为线索,经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散文化地展现了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富于哲理地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本质,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作者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几个人物的不一样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这是一部哲理小说,与传统的小说不一样,它不再经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经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引起读者形而上的深层思考。

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确定,世人都在为自我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所以,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读它时心境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里的一个情节异常让我感触良多: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机智,第三个最富有,第四个最健康,第五个最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有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细心有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觉得特蕾莎是她的拖油瓶,害得她被迫呆在第九个男人的身边——她一向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过两次离婚的男人。之后,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渐渐失去美貌,变成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就像造物主不会让某一个人拥有一切旁人所羡慕的东西,作者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然而她谁都想要,同时她不明白自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我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终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职责,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研究作者要传达的感情观。然而,我不懂99.感情。我以为,感情是纯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维去思维它,那么感情将不纯正。此刻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感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你所喜欢的一切特质。你必须要清楚自我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个能够满足自我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点,履行自我对对方的职责,这才是感情。作者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职责走过的感情才是真实存在的感情。写到那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我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感情是在异常的时段遇到异常的人。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难读,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读好它我可能得花上几年工夫,可它已经使我开始受益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大学读书心得范文(5)

读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感受很多,故事中的四个男女从自我过去的生活中逃离出来,带着生命里的伤痕,追求所谓的“真实的生活”,但“真实的生活”在哪里?我想“真实的生活”就是他们经历着的。以前的我们都会认为生命是沉重的,但作者却提出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这么一个反命题。那么在我们生命中,何为轻?何为重?

特蕾莎、萨宾娜于托马斯,就像白玫瑰与红玫瑰。一个是纯洁,沉重,令人窒息的感情,一个是轻盈,放纵自由的叛逆。她们代表着托马斯生活的两极,相隔遥远,不可调和,但两极同样美妙。

特蕾莎对托马斯很依靠,她的爱很沉重,是令人窒息的。托马斯也爱她,他们之间的感情无疑是完美的,但也很累人。特蕾莎的童年没有得到过多少母爱,她身处底层,自尊敏感,读书是让她与这个粗俗,灰暗的生活区分开来的东西。在她内心深处,憧憬着一种有教养,温情的生活。冥冥中她在等待,等待一个她渴望中的那种男人来拯救她。这个男人不期而至,就是托马斯。托马斯对特蕾莎的爱是无法解释的,第一次见面时,他就对她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怜爱,那是对一个孤独无助的女孩的怜爱,或许应对这么一个林黛玉式的楚楚可怜的女孩是所有的男人都无法抗拒的吧。但他对感情还没有那种准备,还没准备负起职责。对职责,他一向是害怕的。他不明白自我是因为疯狂,还是感情,对她,他产生了像父亲,兄长般的爱,保护她的柔情。更多的时候,他感到的是自我有罪,要隐瞒,要假装,还得讲和,让她振作,给她安慰,翻来覆去地证明他爱她,还要忍受特蕾莎的嫉妒,怨艾。但不可否认,托马斯之后对特蕾莎的爱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了,分离之后,他停止和别的女人的性爱游戏,不顾一切地回到特蕾莎的身边,随之而来的却是他命运的彻底改变,因为政治迫害,托马斯被辞去公职,不能再当医生,他以往引以为傲的医生的职责和使命都

一去不复返了,失去了一切工作和社会地位,一无有,他的生命开始变得无足轻重。表面上,特蕾莎是弱者,但她的软弱是咄咄逼人的,她“耗费自我一生的精力,滥用女人的软弱来对付托马斯。总是使他就范,直到他不再强大,变成她怀里的一只野兔。”“仿佛她在他脚踝上套上了铁球”。他被特蕾莎的爱捆住了,直到生命结束。对托马斯来说,特蕾莎的爱是他生命中难以承受的重。

萨宾娜和托马斯,本质上是同一种人,他们都渴望自由,逃避束缚,在一齐调情,欢娱,他们在思想上是同等成熟的,相互理解的。七十年代的捷克,处于社会的压制氛围下,托马斯对一切所谓道德和职责的东西,都感到恐惧。他追逐的是自由。和不一样女人的交往成了他自由的一部分,所以他不断地能够与女人交往,却不研究要负责。在他的女友中,仅有萨宾娜最理解他。她常说,“我很喜欢你,因为你是媚俗的对立面。在媚俗的王国里,你会是个恶魔。”萨宾娜的反叛个性和苦难经历决定了她能够理解托马斯的逃避,萨宾娜就仿佛是另一个托马斯,她的一生都在背叛,背叛她严厉的父亲,背叛家庭,背叛令她感觉压抑恐惧的环境。她和托马斯一样,内心向往自由,逃避一切束缚,寻找着真实的自我。不一样的是托马斯找到了特蕾莎,而萨宾娜却选择继续背叛。没有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永远不能体会经受过苦难的人的内心,成熟叛逆的萨宾娜认为她和弗兰茨之间有着一种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萨宾娜选择再次背叛,飘然离去。而萨宾娜在继续漂泊多年之后,才意识到弗兰茨的爱其实才是她幸福的归宿。每当看到暮色苍茫中幸福人家的闪亮的窗户时,她不止一次地感到双眼被泪水打湿。在萨宾娜背叛的人生中,所向往的,其实可是是“两扇

闪亮的窗户后,生活着一个幸福的人家。”然而,一切都已为时太晚。她最终的爱也被自我丢弃。之后,托马斯和特蕾莎在车祸死去,萨宾娜与过去的唯一联系也断了。在生的世界里,值得回忆,证明过自我存在的人和物都渐渐消逝了。她就变得无可比拟的轻了。萨宾娜的杯具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的轻。当亲人、丈夫、感情和祖国一样都没有的时候,没什么可再背叛。又有什么值得留恋呢?此时的她,生命只剩一片虚空。

正如托马斯在失去一切之后对特蕾莎说的那样:任何人都没有使命。当你发现自我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使命的时候,便是一种极大的解脱。

生命,何为轻,何为重?人们都说时间是一把无情的杀猪刀,确实,在无情的时光消逝中,生命如一缕轻烟!缥缈虚无,无所寄托。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2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