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妈妈出身卑微,不受人尊重。直到临死,她的名字,她的经历,都不曾被人知道。但是她却让鲁迅先生铭记于心。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1
阿长原是鲁迅家的一个保姆,可在鲁迅先生的眼中,却不是把她当保姆看待的。鲁迅先生并不是摆出有钱人少爷的身份讲述家里的佣人,而像是讲述一个有意思的.朋友,无半点身份地位的优越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以真诚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他童年时的好伙伴—阿长。
说起阿长,鲁迅便先实在地说自己不喜欢她。因为她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在年幼的鲁迅眼里,这当然是一个不怎么亲切的形象。而且她总喜欢管自己,“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这有些像我们,同样不喜欢打小报告的人。对于她谋害隐鼠,鲁迅频频提起,还有些记仇呢。这么诚挚可爱的话,鲁迅就像一个贪玩调皮的孩子。不喜欢阿长,还有原因“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阿长真是一个有些邋遢的人,难怪鲁迅烦。这么质朴的笔调,鲁迅和阿长真是打打闹闹又亲密的好朋友。
不可否认,阿长身上当然有好的一面,它不仅是鲁迅的朋友,也是他的老师,教给他一些人情世故,为人处事的道理,比如说吉祥话。鲁迅以谦虚的态度说自己的“保姆”对他的教育,这实在是可敬的。另外,阿长也教给鲁迅社会的黑暗,让他对世界有更深的认识。
阿长也是一个可爱的人,她胆小,提起长毛军还会拍着胸脯说“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另外,她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传统遵循者,这在她教鲁迅的“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中可以看出来。
令鲁迅难忘的,还有阿长送给他的山海经,这也说明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超越了主仆之间麻木的关系,他们真真是好朋友。
阿长身上也有可贵的品格,鲁迅也说“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文章最后,鲁迅对他的这位朋友阿长表示了诚挚的敬意。也告诉我们,友谊没有局限,我们要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任何人身上都有珍贵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2
作者在文中先写阿长的名字,然后才把生活中的点滴铺陈开来。阿长啰嗦的管教,阿长可怕的大字型睡姿,阿长麻烦的礼节,阿长关于长毛的恐怖故事,阿长制造的隐鼠事件及阿长送的《山海经》……作者这一片一段的记忆将阿长的形象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让读者在其叙述中感受到这个粗枝大叶的女人对小鲁迅细腻的爱。
长妈妈有些习惯招人烦:唠唠叨叨,“大”字形睡姿,种种古怪礼节……全文并没有介绍阿长怎么怎么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真实实活在现实的阿长。慢慢地,她开始让我又恨又爱。她相信许愿,相信梦想,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她买《山海经》那段了,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这本书的——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她是怎样向别人打听这本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有很多缺点,像个小孩子,但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有一颗到死都善良的心。
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种像“阿长”这样的人,她把自己知道的规矩像教给自己的孩子一样,毫无保留的教给了鲁迅,当鲁迅憎恨她时,她却毫不在意,照样对鲁迅好,甚至在得知鲁迅想要《山海经》时,不惜牺牲过节时间,跑了半个城市给鲁迅买了这部书。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人,却是一个善良、可爱的人,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她的善良、朴实、可爱却让人印象深刻,让人不能忘记。
“阿长”的美好品德让我想到很多人,如:老师把知识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军人把自己的生命用在了保卫祖国,工人一生都在为祖国的建设努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他们的工作并不起眼,没有明星的耀眼光芒,但他们的贡献却是极大的,是不可取代了。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3
阿长对于鲁迅来说,是第一个“送他书的人”。鲁迅的童年生活,长妈妈带给他的快乐无疑是最多的。鲁迅先生能有现在的风趣往事与幽默性格也许就是受这位小时候的“妈妈”的特别影响所形成的。
他并不是一开始便喜欢阿长。长妈妈又生得一副怪模样,又曾失脚踩死过他的小鼠,又加上规矩多,经常约束他,种种“罪行”使鲁迅一开往是极不喜欢的,直到那本《山海经》的出现,迅哥儿便自失了。想起长妈妈这个人来,也不是怎样的令人心生厌恶。迅哥儿是爱那一套书算是爱不释手的。长妈妈说的那些神话故事中的神鬼妖魔都有,插图也是很好看的。直到长妈妈去世,也终究没能晓得她的名字。这个小时候的“妈妈”呀,仍是记挂她的。
阿长与《山海经》是分不开的,到现在还能记得也或许就是《山海经》带给的惊喜快乐的一瞬所记着了吧!想想我的小时候,也似乎出现过这号人物,但也许已记不清了,许是因为没留下些什么可让我去记住的了。我只记得有这样一个人。欣喜地等待着我的出生和降临,可最后却没见得一面便走了,难道是无缘吗?
我的“长妈妈”,我现在还记得你。你的墓碑前,仍有我放的一束紫色勿忘我。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4
阿长,一个并不华丽却温暖的名字,她只有这个名字,我不知道她还拥有什么,哦,还有那颗淳朴、善良的心。
——题记
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回忆。她不识文字,又有些迷信愚昧,连真实的姓名都不为人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长”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变得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拥有伟大的神力”了!
读了这篇文章,知道了阿长的什么样后,我很失望,在我印象中,阿长这个名字,应该是一个很温柔的、纤瘦的形象,可是,却偏偏是一个胖而矮,唠唠叨叨的老妈妈。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形象,才让我感到这篇文章是真实的。
长妈妈有些习惯招人烦:唠唠叨叨,“大”字形睡姿,种种古怪礼节……全文并没有介绍阿长怎么怎么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真真实实活在现实的阿长。慢慢地,她开始让我又恨又爱。她相信许愿,相信梦想,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她买《山海经》那段了,作者没有写这样一个不识字的人是怎么买这本书的——识字的人都很难买到的书的,谁又知道她走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她竟然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她是怎样向别人打听这本书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有很多缺点,像个小孩子,但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有一颗到死都善良的心。
我们应该学阿长的善良和热心,更应该学习鲁迅先生,要有一双善于发展的眼睛。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心得5
“而那过去的,将会成为亲切的怀念”——普希金
无论单片回忆好也罢,坏也罢,都是中年鲁迅用来安慰自己的心灵。当我领略了这一点时,便以另一种眼光来看待此文了。
长妈妈,即阿长,儿时鲁迅的保姆。“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一个人,居然连个名字都没有。其地位之低。可想而知。鲁迅也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声絮说什么事——”这么一个嚼舌妇谁又能接受呢?睡觉时,居然还成“大”字状,逼得小鲁迅无处可睡。而长妈妈,接到批评后再接再厉,不思悔改。一个如此粗俗的人,又有谁能忍受?“但她懂得许多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文中,长妈妈粗俗,但又懂得如此之多的规矩并传给鲁迅。这些也许在今天看来十分可笑,但背景是在旧封建社会,作为一个长辈,长妈妈也只有将这些她一生所知的规矩教给鲁迅。这是对鲁迅的爱。在元旦的福橘事件中,长妈妈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地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神佛身上。
但在鲁迅祝福长妈妈之后,长妈妈也祝福鲁迅。也就是说长妈妈在期盼自己得到幸福的同时,也希望他人得到幸福。可见其心地之善良。
在长妈妈给“我”讲长毛故事时,说自己有能力让大炮放不出来,甚至炸膛。虽说这是可笑的,愚昧的,但还是能够体验出中急切地想被肯定,被确认自己存在的感觉。
那时,鲁迅却想得到绘图的(山海经)。由于当时鲁迅在大家眼里是个“不重要”失,所以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得到满足。然而长妈妈却留意并记住了。但在文中,长妈妈连这本书的名字都叫错了,能买到实在不容易。体现了长妈妈对鲁迅的关心照顾。
“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