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美景,读书是饱览美景。足不出户,你可以遍游于千山万水,徜详于长江黄河之间,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春江胜景,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景,更有那鱼水之乐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以下“红楼梦读后感”由小编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参考!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曾经在晚秋苍茫的暮色里对窗看高渺的蔚蓝,母亲唤我喝粥。端了粥坐回窗前,白瓷勺搅一搅,再舀一勺送入口中。那莹白的暖暖香粳米粥呵,就着暮色,染了些廖落。粥喝完换作茶,但我迟迟不忍拧开灯驱逐暮色,一直等到天全黑下。桌上红楼泛黄的纸页配着暖黄的灯光和杯里茶,再加一支紫苑香,宣告夜的来临,宣告夜像一头海兽,舐尽十二里的晚霞。
《红楼梦》让我有种错觉:是不是合上书之后,它还在那里,在另一个时空,安静地演绎世事无常?所以我总会随便翻开一页,看看什么事又发生了。
我又看到了林黛玉。
毫端蕴秀临霜写呵,口角噙香对月吟呵。我也曾在春红半谢时,半卧于杨柳岸,想那照水娇花扶风弱柳,江山无限天上人间。也曾在风雨敲竹时,怔愣于小阁楼,想那翠青银红莺黄柳绿,烟罗软缎萧索修竹,也曾在雨雪纷飞时,吟诗于冰湖畔,想那鹿皮红靴滑缎红袍,陇头白骨帐底鸳鸯。
那个叫做林黛玉的才女,那个独立世间不屑红尘缭乱的女子,她也凄凄惨惨地去了啊。
说甚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也许我所坚守的一切,终究都会归于无常罢。
林黛玉死了,贾宝玉出家了,宁荣二府倒了,清朝亡了。然后是列强,是国民党,是抗战,正如余光中所说,我们是阅历春秋的蟪蛄,我们阅历的,是战国,是军阀,是太阳旗,是弯弯的的镰刀如月。
那如秋水般的盈盈眼波,那廊下的春花秋月小意柔情和那积尘的小轩窗,淹没在世事里了淹没在战火里了,淹没岁月和历史里了。像一阵袅袅的烟来了又散了。如台上的戏子,轻轻缓缓叹一句:“原来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井残垣。”
想千年前,宋朝刚刚起始罢。想一千四百多年前,唐朝刚刚起始罢。想一千八百年前,三国刚刚起始罢。街上是绿罗裙的女郎持红牙板唱柳咏的慢词,而苏东坡出现后,女郎的身边,又多了手执铁板铜琶的关西大汉。在那个摇摇欲坠的舞台上,多少人演过了荡气回肠与柔情似水。早些,“长安驻第八世纪的纽约,皓首的苏武典多少属国”,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百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盛唐便是这般。再早些,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东望夏口,西望武昌,山川相缭,郁湖苍苍”。可如今呢,情人改名玛丽,你无法再送她一首菩萨蛮。年少的学生早已习惯了穿着洋装的小乔,女性的荆轲,浑身铠甲的墨子还有像小孩一样的蔡文姬。过去的盛唐气象,过去的精致文化,过去的刀光剑影,消弭在无人翻阅的泛黄的史书中了罢,消弭在一代又一代一代的更迭中了罢,消弭在越来越多的尔虞我诈中了罢。
世事的更迭怎么就那么快呐?一乎一个王朝起了,一乎又灭了。原本万国来朝,后来怎么就叫人打得落花流水了呐?叫人家打了,后来竟然又站起来了。真是叫人惊叹:生命力好顽强呵。种族是这般,人可就没那么顽强了:本来金银满屋,后来却什么也不剩了;打小穿绫罗戴金钗,后来却流落在烟花之地。宦海浮沉,有人掉了脑袋,有人又上去了。“黄巾之后有董卓的鱼肚白有安禄山的鱼肚白后有赤眉有黄巢有白莲。”
乱哄哄呵,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此际,正此际。在北方骑马射雕的秋日在楚客兰舟扣弦的秋日,在林黛玉贾宝玉吃过了螃蟹喝烧酒的秋日,我潜水于历史的河。
我朝下看,我看见了在长安街上喝酒的李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李白,看见了驻守漠北的兵士独守五十载怎敢忘大唐的兵士,我看见了浅斟低唱的柳永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的柳永,看见了看吴勾拍栏杆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联营的辛弃疾。
我看见了江南啊,春风十里芥麦青青的江南,看见了玉京啊,曾忆繁华万里王家的玉京。我看见了塞北啊,铁马秋风边关冷月的塞北,看见了江河日月啊,新翠照眼亘古不息的江河日月,古往今来将军兵士提刀驻守的江河日月。
我看见了一条长长的路,从先秦到晚清,从刀剑到炮火,从关雎到红楼。我一步步走来,走过咸阳走过易水走过吴江,也走过宋,也走过唐,走过葬花的林黛玉,走过放着四季调的闺房。
我走在似水的流年里啊,节令轮转岁月翩然。初秋的暖云纤纤软软,宜题杜牧的七绝绘唐寅的扇面。每个九月的纤凝想来都是这般的罢?所谓“白云千载空悠悠”。夏末的月华皎皎盈盈,当入秦观的幽梦染曹植的南风。每个下弦的素玦想必都是这般的罢?所谓清辉不减河汉路。寒塘浸鹤影呵,冷月葬花魂呵。每个看云看月的人想必看到的都是同一片云同一个月罢?月不老云不老风不老水不老,人却一个接一个一代又一代地老了。
在我弥留之际,我会想什么呐?想诗经里的北国楚辞里的南方?想老人星是否会垂下白髯为我守坟?想今生坚守归于无常灵神亦将灰飞烟灭?还是呢,想好久之前仲春暖煨煨的一团的风吹过我稚嫩的颊和眉,还有孟夏撑着油纸伞穿着木屐走过石板桥的记忆?(就像贾宝玉在少年时代与姐姐妹妹们连诗,与林黛玉看《西厢记》那般的。)
我再抬头看看月亮,月亮有盈有亏,此时正是亏眉。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那么月亮,以多少岁为春多少岁为秋呢?那么遮蔽了月亮的战火,以多少岁为春多少岁为秋呢?
是无常吗?真的是无常吗?还是有什么别的意思呢?
世人的坚守真的会归于无常吗?先人曾经历过的就无需再经历了吗?人类的本能真的只有负面吗?盛唐晚清之于我们,就仅仅是历史吗?我这样问月亮,月亮报以光华。月亮也曾将光华慷慨地分给商鞅,分给嬴政,分给李世民和毛主席吧?也曾分给苏轼,分给陆游,分给爱因斯坦和牛顿吧?
月华如水,淌过叶子流入窗子,淹没了我的头顶。月亮给我给我温柔的淘洗,浮起了我的头发,让我呼吸带着紫苑香味的氧气。我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好像回到了母亲的子宫里,浮在羊水里,温温暖暖。
经过月华的淘洗,我逐渐变得清醒,“如同火山脚下,一块纯白多孔的浮石。”
我的眼睛里闪过了一道流光,原来我就是那条路,从先秦到如今,从刀剑到炮火,从关雎到红楼。“美丽的卵形里诞生了光,诞生了我,亦诞生后稷和海伦”,我就是无常。我的瞳孔里所映射的,是历史和未来。历史上的人们的创造和精神融入我的骨血塑造我的灵魂。我的坚守我的爱我的付出,都将为历史和时间增砖加瓦,让它们的车轮更加浩荡的滚滚向前。每个有所坚守的人都是这样。许多人都说,岁月催人老,时间改变了我们。但在我看来,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包括现在的我们拼凑了历史的和时间,是那许多的人们给予我们的岁月以文明。
这无所谓国籍与人种,无所谓古典与现代,无所谓年龄与个性。就像赫尔曼黑塞所说,这是“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是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这个暑假我在家里读了《红楼梦》、《谁动了我的奶酪》其中我最喜欢《红楼梦》。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巨著,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顶峰。这本书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生动描述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淋漓尽致的反映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伟大杰作。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以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传神地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情重多心的林黛玉,喜欢扎在女孩子堆里,不爱读书的贾宝玉,稳重老练,娴静可爱的薛宝钗,善于算计,媚上欺下的王熙凤。阅读红楼梦对提高我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本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几代人的命运沉浮,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世态人情,值得我们去反复品味,咀嚼一生。书中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图,让我对书中涉及的相关背景知识还有每篇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亲身体验了那个时代绝美的爱情和深刻的社会现实。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带给我们一个悲情故事。其中令我最深刻的人物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林黛玉在大众眼中,林黛玉是一个爱哭、不讲理、心事重并且爱吃醋的人,可是大家都错了。她不仅是个爱笑的人,还经常把其他人逗得笑到肚子疼,而且他亲戚书画样样精通,大观园里就有她的书画。可是她并没有在大庭广众下表演的机会。因为她从小就丧母,贾母怕她没人扶养,就把她接回贾家。可没想到这一接不要紧,造成了这个悲剧。林黛玉来到贾家后全是外姓亲戚,自己在这里无依无靠,才造成了她忧郁的性格和消极的心态,于是她就变得不讲理,以防别人欺负她。而且她在姑姑家还得处处小心,一个不留神就会引来一顿骂。
再说贾宝玉,他是贾家除了老爷的第二个男丁,只有他可以把“贾”姓传下去,所以大家都对她非常好。尤其是贾母,天天跟个宝贝一样宠着,还请人教他念书,天天出门还有许多人护送,真是“拿在手了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最后,物极必反,贾母为了贾宝玉的前程舍弃了林黛玉,但林黛玉却因相思而终。贾宝玉一看林黛玉死了,自己在尘世间也没有了牵挂,于是就去出家当了和尚。
《红楼梦》这个巨作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呀。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第1——4回介绍了女娲氏炼石补天,弃在清埂峰下,后经空空道人和一憎带走,后投胎到贾府,出生的时候口里含着五彩晶莹的玉,所以名字叫宝玉。是贾政的儿子,还介绍了林家支庶不盛,只有女儿黛玉。
我记得一个小细节,贾政想知道儿子将来的志向,摆了很多东西让他抓,宝玉却抓了脂粉钗环,贾政就说他将来是“酒色之徒耳”,就不高兴了。小孩子喜欢闪闪发光的东西,抓了也不奇怪,但古人的迷信,就断定了他是酒色之徒,不是很不公平吗。
第3回是宝玉和黛玉的初次见面,问及她有没有宝玉,黛玉说没有,宝玉就觉得兄弟姐妹都没有只有自己有的玉肯定不是好东西就摔在底上了,众人立刻劝起戴上。在这里我有写感觉到宝玉的娇气和周遭人对他的溺爱。
后面的则只交代了黛玉跟姐妹去了王夫人那里。
这本书开头以神话故事的方法切入宝玉的由来生动有趣,让宝玉更富有人物色彩。
而宝玉跟黛玉在1——4会只是初次见面就弄出了摔玉的情节“如今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开头已有火花,相信后面会更为精彩。
认识红楼梦,并不是因为知道她是四大名著而特意去追寻。与她相识完全是一次偶然,那是一个无聊的午后。但正是这次邂逅让我深深地爱上她,也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寒假
翻开《红楼梦》,一个任性、高傲的林家大小姐“林黛玉”,一个生活在胭脂粉里的贾家小少爷“贾宝玉”脱颖而出,一个个耐人趣味的小故事展现在我的眼前,无不刻画得活色生香,宛然在目。
林黛玉是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小家庭,况且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形成了一个高傲的性格,母亲与父亲体弱病残,自己不能照顾自己,于是请了一位名叫贾雨村的少爷来当黛玉的家庭教师,有两位陪读的丫鬟,贾雨村的教学自然是有些困难。可是,不久后,黛玉的母亲去世了,让一家人伤痛欲绝。贾雨村非常怜惜黛玉,就与自己的好友介绍了一遍,恰巧,好友的岳母心疼黛玉年幼丧母,无人照顾,就派船来接黛玉去荣国府贾府,让黛玉有个自己的家。
贾府非常豪华,有许多花枝招展的丫鬟坐在门前等候,黛玉的外祖母史老夫人以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自己的 孙子各个调皮可爱,但黛玉曾听说有一个名叫“贾宝玉”的男孩,出生时含着一块美丽的玉,像宝石般的美,于是,大家都成为他“宝玉”。那个“贾宝玉”从女孩堆里长大,张口就是“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感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混臭逼人。”,当时,父母就认定贾宝玉是酒色之徒。只有自己的外祖母还把他当做“宝玉”。
宝玉与黛玉初见时都各自感觉见过,便打闹起来。在林黛玉看来,贾宝玉就像一个没有长大的男孩,常常发脾气,常常又变得温柔,与黛玉一起朗诗写话,在黛玉伤心时,总是说一些风趣的话来哄黛玉开心。大观园试才题对联中,在宝玉苦恼,无法向父亲交一副生动地对联时,黛玉出手相救,写了一副美妙的对联,让宝玉在众人面前 抬得起头来。一次又一次的互帮互助,才建立兄妹二人彼此不分离的情景,嬉戏打闹,喜怒哀乐,在两者间无奇不有。敏感的黛玉与善解人意的宝玉,之间擦出了许多的火花,但终究,它们就像童话的结局和好如初。在黛玉与宝玉间发生了许多难堪的故事,但他们了解、包容对方,才获得最终的甜蜜。我想,这就是情,只有情才能使两人之间美好相处,才能让人快乐生活,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快乐生活,单纯的与每个人相处每一天。
在红楼众女子之中,我最欣赏的便是林黛玉了。许多人认为林黛玉多疑猜忌,心胸狭窄,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钦佩林她的才华横溢,喜欢她的柔情似水,因而对她的死感到悲哀。所有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常常落泪,为悲惨身世、为寄人篱下、为病痛缠身、为与贾宝玉的爱情。无论任何一件小事,都能使她潸然泪下,这也是许多人认为她小家子气的原因。而我认为她落泪,是因为委屈,是因为太在意宝玉了,是她情感的发泄。她的泪,如一弘清泉,诉说着她的不幸,是那样清澈,那样令人荡气回肠。
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女子,就是薛宝钗。黛玉比宝钗来贾府来得早,有先入为主的优势。而且黛玉也是一位聪明漂亮的女孩。但是后到的宝钗卻得人心,使得贾府上下都非常喜欢她。虽说后来宝玉喜欢的是黛玉,但是我们都应该学习一下宝钗的为人处事。
她不计较与丫鬟們的身份悬殊,为人也阔达。记得侑一本書说过若你的态度好,誰又会拒绝一个對你满怀善意笑脸迎人的人呢。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这样的人受欢迎,在21世纪的现在更是如此。
不管在哪里, 不管在什么时代,我相信宝钗的处事方式都是我們值得借鉴的例子。她处事圆滑,待人大方,是当之无愧的大家闺秀。但嫁给宝玉后整日独守空房,孤苦而终。之前我一直对薛宝钗十分反感,认为她惺惺作态,身为千金小姐,却顶着别人的名号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等看完全书,才发现她也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
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我们真应该理解对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但只要人人都会了解对方的苦衷。我猜,再苦的困难也会瞬间变得跟蜜糖似的!
读了《红楼梦》这部名著,我了解了书中的许多人物: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为人圆滑讨人喜欢的薛宝钗、又潇洒又有文采的贾宝玉……,但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刘姥姥。刘姥姥在《红楼梦》中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她既没有高贵的地位,也没有华贵的衣饰,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村老妇人。她说话非常幽默,生活的实实在在,对贾家的奢华生活并不羡慕而是屡次感叹贾家的奢侈浪费,如三十九回写的贾府吃螃蟹,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在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了。”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当你问我最喜欢哪本书,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红楼梦》!”一讲到《红楼梦》,我的脑中就会浮现出贾宝玉,林黛玉等小说人物。
在一次关于人物描写的课文学习中,又讲到《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让我和谭老师对这本书产生了共鸣。没想到谭老师也喜欢这本书,上课的时候,我便仔细听谭老师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性格分析,心里全都被文章迷住了。一下课,我便马上去找谭老师一起了解《红楼梦》更多的含义。
有一次,我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对文中人物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情感产生了疑问,便去找谭老师一同探讨。谭老师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就一见钟情,因为黛玉的疑心病所以在一点点小误会的时候吃醋,在两人的情感中会发生很多矛盾,感情不稳定。而我的观点则认为,在宝玉初会黛玉的时候,因为黛玉的外貌产生了好感,在以后的生活中,因为许多事情而渐渐发现了对方的心意,使感情加深了,不过由于黛玉的小心眼,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在我和谭老师积极的探讨和分析下,最后的结论是:黛玉和宝玉初见时,双方心里都产生了一点好感,在后来生活中的矛盾和一次次的谈心、沟通,使感情又更进一步,但误会也是难免的。
我和谭老师都喜欢看《红楼梦》,又疑问时双方一起讨论,使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更加明白了。能和老师一起看一本书,就能互相学习到更好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