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能吃與不能吃的水果
健康問答/135℃/2025-03-03 08:24:32
病情分析、指導意見及優質解答:
如今我國糖尿病患者的人數以超過5000萬,並且還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這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拒絕含糖食品,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餐桌上沒有了水果的影子。那麽,這些人的生活是不是從此隻能在“忌口、忌口、再忌口”的座右銘中過下去了呢?水果本身含有很多其他的優點。比如,它含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很多,這些東西對於人體都很有益。假如我們對水果一概不吃的話,那是不合適的。專家告訴我們,糖份有很多種,有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像麥芽糖、蔗糖等等。它們進入了人體以後,由於人體中有一種可以很快分解它們的消化酶,所以,它們可以直接被人體所吸收,血糖也就很快隨之升高了。還有一種不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糖,像果糖等,它們是一種單糖。由於結構不同,當這類果糖進入人體後,沒有哪種酶可以把它分解。所以,它就不容易被人體吸收,血糖也就不會升高得那麽快了。水果中所含的糖大部分都是果糖,是不容易被人體所吸收的,這對於糖尿病人來說無疑是件好事。專家解釋,用血糖生成指數的概念來看,許多水果的值並不是很高,並不是我們想像的吃水果以後血糖就會升得很高。我們應該打破原來的傳統觀念。以我們每天都要吃的大米飯來說,它的血糖生成指數為88,而蘋果的血糖生成指數隻有36。據專家計算,糖尿病人吃25克米飯所攝入的糖分等於吃200克水果所攝入的糖分。但不同的水果,它的血糖生成指數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偏高,有的就偏低一些。排在第一位的3種水果有:柚子,血糖生成指數為25;鮮桃,血糖生成指數為28;生香蕉,血糖生成指數為30。位居第二位的3種水果有:蘋果,血糖生成指數為36;梨,血糖生成指數為36;柑橘,血糖生成指數為43;排在第三位的3種水果有:熟香蕉,血糖生成指數為52;獼猴桃,血糖生成指數為51;西瓜,血糖生成指數為72。在得了糖尿病,適當的忌口是必要的,但什麽都不吃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隻要您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適當的體育鍛煉,那麽,在科學膳食的前提下,糖尿病人也可以適當吃些水果。 糖尿病人吃水果的技巧 現在很多人患糖尿病後,被不能吃水果所困擾!可以肯定地說,患糖尿病後可以吃水果,但應當掌握吃水果的時機、時間、種類和數量,根據病情科學合理地選用。 吃水果的時機:不是所有的糖尿病者都不能吃水果,隻有病情穩定,空腹血糖控製在7.0毫摩爾/升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製在10毫摩爾/升以下,糖化血紅蛋白在7.5%以下,血糖穩定無明顯波動,不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可以按著自己喜好有選擇地吃些水果。需要說明的是,當血糖控製不理想時,應暫不吃水果,而將黃瓜、西紅柿等蔬菜當水果吃,等病情平穩後再選擇。選擇水果的種類:糖尿病患者選擇水果主要是根據水果中含糖量及澱粉的含量,以及各種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數而定。像西瓜、甜瓜、草莓、櫻桃、蘋果、梨、橘子、柚子、桃子、李子、杏、獼猴桃、菠蘿含糖量較低(低於10%),可以選擇;而香蕉、荔枝、鮮棗、鮮山楂及甘蔗等含糖量較高(10% ——20%),慎重選用;含糖量特別高(超過20%)的新鮮水果,如柿子、鮮桂圓、萊陽梨、哈密瓜、玫瑰香葡萄、冬棗及黃桃等不宜食用。此外,各種果脯以及幹棗、蜜棗、柿餅、葡萄幹、杏幹、及桂圓等幹果含糖量均在50%以上,應禁止食用。吃水果的時間:吃水果的時間最好選用在兩餐之間,饑餓時或者體力活動之後,作為能量和營養素的補充。通常可選用在上午十點、下午三點左右,或者睡前。不提倡餐前或飯後立即吃水果,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致使餐後血糖過高,加重胰腺的負擔。 吃水果的數量:每日進水果的量應該控製在1個食品交換份左右,也就是計算水果所含的熱能,並減去相應熱量的主食。例如,吃200克(4兩)左右的蘋果或400克(8兩)左右的西瓜就需要每日減少主食25克(半兩)。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各種水果對血糖的影響不一樣,最好是患糖尿病本人摸索規律。家有便攜式血糖儀的糖尿病人如果能在吃水果之前,以及吃水果後2小時測一下血糖,對了解自己能吃此種水果,吃得是否過量,是很有幫助的。總之,糖尿病人隻有掌握科學的飲食方法,才能在享受水果美味的同時,又能保證血糖平穩。
(特別聲明: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及藥品推薦,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本站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