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脾虛的症狀有哪些?
健康咨詢描述:
我家寶寶最近身上和臉上起了好多的紅色小疙瘩,可能是覺得癢吧,自己老用手去抓,還不停的哭鬧,最近也一直沒怎麽大便,平時吃的還挺多的,自從有點類似便秘症狀後,胃口就變差了,小肚子老是鼓鼓的,帶他去看了中醫,說孩子脾虛。
健康問答/262℃/2024-08-20 07:52:48
病情分析、指導意見及優質解答:
中醫認為脾為小兒之本,很多疾病源於脾胃,如腹瀉、便秘、咳嗽、濕疹、感冒、微量元素缺乏、營養不良等等,因此養胃健脾成為父母們的重要任務。並會出現自汗盜汗,夜啼,厭食,頭發稀疏缺少光澤,麵色蒼白,或萎黃,大便不凋(或幹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溫,或手心熱,經常感冒,咳嗽等症狀。舌質淡,苔薄或有剝脫苔,脈細無力。化驗檢查可有貧血,免疫球蛋白低下,微量元素缺乏。 意見建議: 對於脾虛易感兒,中醫多主張積極治療其本,即健脾補氣固本,以減少或杜絕呼吸道再感染的發生。常用的方法有健脾益氣、扶正固表、益氣養陰。由於脾虛易感兒常表現為一組綜合症狀,因此治療也要采取綜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最重要的是家長們要學一些科學育兒知識,並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增強體質。注意鍛煉身體。如遊泳、滑冰、球類、跑步等運動,可酌情安排。避免接觸感染。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場所去,室內不要吸煙,保持空氣流通。可用溫鹽水漱口。可采用食療方法,增強脾胃功能。如:山藥胡蘿卜粥:山藥去皮切片,放胡蘿卜,與白米同煮,早晚服食;還可以根據情況加蓮子、大棗、薏苡仁、黃芪等。
(特別聲明: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及藥品推薦,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本站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