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肝內膽管結石,怎樣治療?
健康咨詢描述:
女,56歲,患肝內膽管結石,查體彩超顯示肝右上葉強光團反射10*6mm,後伴聲影,膽管未見擴張。 如何治療?,吃一個多月利膽膠囊,鋁碳酸鎂片,頭孢丙烯分散片,現胃脹有所減輕,但有點痛。,怎樣減輕痛,結石怎樣去除?謝謝
健康問答/846℃/2024-05-18 03:51:29
病情分析、指導意見及優質解答:
問題分析:健康人群在體檢時經常被告知發現有肝內膽管結石,而事實上,很大部分人所謂的“肝內膽管結石”其實可能隻是對身體並無妨礙的肝內鈣化灶。 肝內鈣化灶是指在超聲或CT圖像上肝髒內出現的類似於結石一樣的強回聲光團。一般為單個鈣化灶。右肝多於左肝,以20-50歲年齡段多見。人體肝髒有鈣化灶的情況較多,可能與先天發育、鈣磷代謝紊亂等因素有關;也可能因慢性炎症、肝髒外傷、膿腫等肝病痊愈之後繼發而成。單純的鈣化灶無明顯症狀,一般不會引起疼痛,對身體沒有明顯傷害,也無需治療。 部分醫院的超聲醫師容易把B超下的“強回聲光團”狀的肝內鈣化灶誤認為肝內膽管結石,使求醫者誤以為自己患有肝內膽管結石,有的因此亂用溶石及排石藥,無形增加了病人的經濟和心理負擔。其實,真正的肝膽管結石症或我們俗稱的肝內膽管結石在目前城市人群中並不多見,根據統計其發病率一般是農村高於城市,肝內膽管結石常見症狀是肝區輕微疼痛,重者可引起劇痛,高熱、黃疸等,並在膽管遠端出現擴張,且結石的“光團”大都沿肝內膽管走向分布,這與鈣化灶是完全不同的。所以B超發現肝內有“光團”後,要區別是肝內鈣化灶還是肝內膽管結石,一個重要依據就是看遠端膽管有沒有擴張,而擴張的膽管內最容易形成淤滯性泥沙樣結石。在臨床上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必要時應用核磁共振膽胰管成像(MRCP)等影像學檢查來協助診斷。MRCP能清晰顯示B超難以鑒別的肝內鈣化灶,以及肝內膽管結石的部位、大小、形態及伴隨膽管擴張等病變。
(特別聲明: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及藥品推薦,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本站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