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范文

悦读网-读书,分享!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范文

读后感/2021-05-11 19:12:32

有序产生于有序还是无序?从日常表象观察,人们一般认同前者,可近代的物理学家们却钟爱后一种答案,即无序构成了有序的基础。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一本试图在生物遗传领域建立起两者平衡的读物。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被翻译成无数个版本,包括“人生是由选择决定的?”还是“由你初衷决定的?”通过这个问题你可以快速认识一个人,一个人相信哪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便决定了他。

在当今,哲学被看作无用的科学,科学被看成推动发展的实用学科。昨天人类相信巫术和宗教,今天人类相信科学和经济。无非换着法子在追问同一个问题。因为我们都只相信自己逻辑认识范围内的事物,任何未知对我们而言都是盲区。你没有办法说出任何一个超越你想象的名词。

如果一个创作者不去探讨生命的边界,就像艺术家不关心人生的意义。在我看来,生命的本质是“传递”,而非“拥有”。生命对每一个人的意义不同。

总有人劝我少读书,这好像是国人的通用价值观,无论这个人都么优秀,多么了解我,都会认定读书本身的价值少于社会实践。而我不认为尽可能多的阅读和思考是多余的,就因为他带不来即时的效应,反而我认为这才是活着的唯一价值。所谓的知行合一,关键是你“知”什么?而“行”能否给你的“知”赋能,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薛定谔的《有序,无序和熵》中引用了一句话,“身体不能决定心灵去思考。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去运动,静止,或从事其他活动。”出自于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第三部分,命题2。

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在哪一方面深度思考,对一个人的本质塑造及成长速度是相当关键的,当然这个产出不会仅仅局限在世俗的标准。阅读若能直接变现,那么出版社就不会岌岌可危,而是国家银行和印钞厂就要关门了。世界遵循逻辑,无处不在,但一定不是A到B这样直接而简单的逻辑。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

看过《生命 生命》之后,我有很多话想说

在《生命 生命》的第一自然段里,我看见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不由得打心眼儿里佩服它。为什么我佩服它呢?因为我在电视上、报纸上、电脑上、杂志上等信息发现有许多人根本不爱护自己的生命而连累到其他人,甚至是把自己的生命糟蹋得一塌糊涂的人。

2012年1月29日,美国一名男子达到了一百七十五公斤重,这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况且他才33岁!虽然他总是承认自己一定要马上减肥,结果一日复一日、一周复一周、一月复一月、一年复一年......2年前亲口答应的事,他做到了吗?没有。现在的他,只能躺在床上,还得有专门的人员拉他起来,这也算爱护生命吗?

2011年9月13日,一个18岁的男子在网吧玩电游,号称“游戏界第一”。后来,一位姓唐的人超越了他,男孩越想越生气,越想越生气,直到9月21日,他再也忍不住了,在当天晚上杀了他,又怕被人发现,又杀了他全家。后来,他被捉住了,就连律师也没有办法,判男子死刑。这也算爱护生命吗?

2011年8月21日,一名13岁的六年级男孩在家死亡。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发病死的,警察一看,才发现:男孩是自杀身亡的。男孩为什么会自杀呢?原来,男孩玩一个游戏被人盗号了,大哭了一场,盗号的人又改了程序,让他找不回账号。男孩非常郁闷,得了抑郁症。8月20日下午,趁父母不在的时候,拿出水果刀往咽喉一刺,立即没了心跳。这也算爱护生命吗?

文章里的飞蛾有信心面对阳光,之所以有那种“求生的欲望”,因为它不会放弃生命。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

1944年,着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在都柏林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生命是什么》。作为一名研究生命科学的研究生,我仔细阅读了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

作者薛定谔(E. Schrodinger,1887-1961)是奥地利着名物理学家,1926年提出波动力学并因此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他的研究兴趣转向了生命科学。事实证明,《生命是什么》这本通俗读物为以后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精神上的鼓励和概念上的准备。 尽管我已经对现代生命科学知识有了比较系统地了解,但我还是对书中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佩服得五体投地。书中作者用自己熟悉的统计物理学去思考感兴趣的生命科学问题,充分表明了一位物理学家的高度自信,而这一自信来自20世纪前30年物理学领域所发生的革命性进展。薛定谔把自己富于创见的想象力以一种略带诗意的方式推广到重大生物学问题的解决上。他提出了一个长期以来难以回答的悖论:为什么在趋于最大熵的宇宙中,那些有条不紊的生命系统却能存在并繁殖?他认为不能用经典的物理学定律来解释生命现象,于是他提出了“负熵”的新概念。另外,薛定谔还提出基因应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非周期性晶体”等观点。

从今天的生命科学来看,薛定谔的理论有些模糊不清,主观判断较多,甚至存在错误,例如有关量子跃迁和突变的论述,归根到底是因为他所做的从物理学理论到生命科学的推广过于牵强。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尽管生命也是物质,但是生命这一复杂系统具有了许多独特的不同于物质的本质属性。我想这应该是物理学定律不能生搬硬套到生物学的根本原因。但不容质疑的是,正是薛定谔广博的知识基础、敏锐的洞察力和巨大的理论勇气为原本发展缓慢的生命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结合的新天地。 《生命是什么》的出版对当时年轻的物理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中的许多人由此转向了生物学研究,希望从中发现新的物理定律。弗朗西斯.克里克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1953年他和詹姆斯.沃森共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实现了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应该向薛定谔学习他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勤于思考,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另外,要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和广阔的学术视野,才会更好地进行创新,薛定谔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那么21世纪注定会成为生命科学的世纪。现在生命科学领域还没有出现重大的理论突破,我想发展比较成熟的物理学一定会对这一突破的出现有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这部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仍具有现实意义。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

是那飞蛾求生的欲望告诉我?是那瓜苗不屈向上破砖缝的精神告诉我?还是那代表生命的心跳在告诉我?

是的!它们都在用行动无声地告诉我:它们有多么热爱生命!

即使那只飞娥早已知道,自己是逃不出人类掌心的,可它仍不放弃,极力挣扎,鼓动双翅,没有放弃一丝一毫的希望!即使那截瓜苗生活在没有阳光、泥土的砖缝中,都不怕困难,在这么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努力成长,尽管它只活了几天;即使那代表生命的心跳声是如此短暂,可我们依然可以用它来为人民服务!

再查查本文作者杏林子的资料,我感慨万千:杏林子12岁就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部分关节遭到损坏,手不能抬、肩不能举、头不能转、脚不能行。这一切使她的生活行动都困难重重,但凭着她坚强的毅力和数十年来的自修,杏林子被评为第八届“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之一呢!现已有小说、散文、剧本等四十多本了。最震撼人心的是:杏林子做出了要把全部稿费捐献给“残障福利基金会”的决定。

是啊,生命是自己的,我们可以让它有价值,也可以让它黯淡无光。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负责。我们应好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辉煌!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

“好书伴我行”——多么响亮的口号,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读过的好书,它伴随着我走过生命中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其中《生命是什么》这本书更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成长的路途。因为作者把生命是什么写得淋漓尽致,自己的感情深深地融进了字里行间,让我深受触动。

生命是偶然,死是必然。生命很短,在你不知不觉中,时间流逝得多快,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生命中,最最漫长而又短暂的不正是那温暖幸福的时刻吗?

那温暖幸福的时刻——和给予你生命的父母在一起。我们如花朵,有那肥沃的土地养育;我们似地球,有那温暖的太阳照耀。从出生、长大到成人。父母都为我们付出了极多极多。记得有一天,父母对我说:“知识改变人的命运。”那时的我,是一个三岁小毛孩,什么也不懂,但我把这一句话记得牢牢的。二年级的一天,当我要上学时,妈妈对我说:“天冷了,多加一件毛衣吧。”我穿上了妈妈亲手编织的毛衣,迈着轻快的脚步进了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我忽然看见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张挂图。我心想:那不是和父母对我说的一样吗?渐渐地,我明白了,我来自农村,我要好好努力,知识改变我的命运。

从挫折、失败到成功。谁始终站在你的身边?我的父母!挫折时,他们给我鼓励。一句鼓励的话语,令我感动得流泪来。失败时,父母安慰我。记得那次,我考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我心里难受极了。回到了家中,父母关心地问我:“这次成绩怎么样啊?”我面对着妈妈和爸爸,惭愧地说出了我的成绩。然而,他们并没有打我骂我,只是轻轻地对我说:“没关系,这次考差了,还有下次,没有一千次失败,就没有一千次零一次的成功。”啊!是啊,听了这句话,我如同一个摔倒的小弟弟,被两双大手扶起,还温柔地抚摩着我受伤的心灵。成功时,父母在身边为我加油,让我更上一层楼。

父母给了我生命。生命是什么呢?有人说生命是运动。这话说的没错。但我要说生命是一种温暖,这种温暖和好书一样,伴随着我成长。这就是我从《生命是什么》这本书中得到的一点顿悟。

相关文章:

1.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

2.薛定谔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读友吧

3.生命是什么薛定谔读后感

4.生命是什么薛定谔读后感

<上一页下一页>
  • Copyright © 2018-2022 悦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个致力于提升广大文学爱好者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掌握更丰富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