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疫纪》纪录片开播了。纪录片《中国战疫纪》以新闻纪录片的形式,通过对疫情期间重要节点的梳理,用海外受众熟悉的语态,用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真实记录了武汉的“抗疫”过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中国战疫纪》纪录片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0《中国战疫纪》纪录片观后感
现在的我,不知该以什么样的词来描述此刻的心情,本以为2019巳经足够糟糕,可2020,似乎更糟糕。
一次猝不及防的病毒来袭,让今年春节的我过得很不安生。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新闻。在一条条新闻中,我慢慢懂得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的原因,因为我们有中国的脊梁和中国精神。
钟南山院士今年已经84岁的高龄了。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选择了临危受命。没有丝毫犹豫,就像当年面对肆虐的非典。匆匆出发,奔赴战场,那一张在地铁的照片,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全国人民。今天,看到一个采访,钟南山院士眼含热泪,激动地说:“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度过难关的。”下方的评论更是让我不禁泪目:“我不知道院士您为什么会眼含热泪,我只知道这眼泪重若千金,它是老爷子一个人的,也是十四亿人民的。”是的,您不是孤军奋战,您的背后站着的是十四亿的中华儿女!
在昨日,有媒体报道,武汉多个小区居民在齐唱国歌。一人起头,百人千人纷纷相应,歌声响彻云霄。这是怎样的一种凝聚力,怎样的一种信念,怎样的一种团结与彼此信任!
有人说,中国人民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总是会变得异常团结与不可匹敌。是的,中国人民在面对危机时,是真的会因为难以置信的凝聚与团结而获得巨大的力量,从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我们的中国,我们的中华民族,真正做到了,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020庚子年,很遗憾你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但,我相信,你不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因为,所有的医护人员团结一心,各级政府积极作为,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百姓听从指挥。整个中国,已经是众志成城,团结一心。
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我们,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取得胜利。
再到春暖花开时,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希望着这一天快点到来。
2020《中国战疫纪》纪录片心得体会
“战疫中的大国担当”是对人民的担当。农历正月初一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发出了疫情防控工作新的总动员令;中央与地方各级领导亲临疫情防控第一线督战。这一切都表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发出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千方百计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万众一心打赢疫情防御之战。第一时间,众多领导人亲临武汉深入一线,坐镇指挥,了解情况,慰问病号,解决问题。
“战疫中的大国担当”是对国家的担当。如果把当今世界所有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地方比作战场,那么,中国就是这个战场中的第一线。“中国担当”的直接体现,就是承担起一线战场的担当,内防扩散、外防输出,把绝大部分新型冠状病毒狙杀在中国境内。这个一线战场的担当,体现在中国不遗余力调配医疗资源,推动“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医疗战线超强阵容的“国家队”“地方队”驰援荆楚,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依法采取果断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力争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战疫中的大国担当”是对世界的担当。在当下全球化的交通体系下,各国各地人口频繁流动,接触十分密切,这让病毒扩散速度呈现显著提升态势,对战“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但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公共卫生能力的不断提高,又使我们战胜病毒有了新的条件和基础。
近日,在几场国际性的新闻发布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抗疫工作的高度肯定和充分信任:中国抗击疫情的措施“令人印象深刻”,他坚信中国一定能够消除疫情、取得胜利。
中国战“疫”,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突显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中国战“疫”,不仅是为自己而战,更是为世界而战。
2020《中国战疫纪》纪录片观看心得
看着屏幕上“确诊”的数字日益增多,心里不安又恐惧。今年正月,整个国家似乎被笼罩在灰色的烟雾里,年味又变淡了。
整个正月,听到最多的就是口罩、防护服、消毒液、酒精,自从新冠状病毒爆发以来,这些东西成为了“热销品”。使得“哄抬物价”的情况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不择手段地贩卖“三无口罩”。疫情当前,政府提出了加强管制,尽可能降低了疫情带来的风险。
尽管湖北已经走“马”换“蒋”,但社会管理危机在这次疫情中暴露得体无完肤。有良知者内心受着谴责,谋私利者仍有人在,理想派做着白日梦,恐慌的人抓着陌生人狠斗,冷漠的人事不关己,一场病毒照得人性无所遁形,现实一地鸡毛。想起这些,窗外下了一夜的雨。黑夜来临了,有人会捂住你的眼睛和耳朵。这几天,一直在想,什么样的人才值得敬佩。我发现无论是前线的医护人员,还是主动在家隔离的朋友,又抑或是我没看到的,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就是“在紧急关头勇于站出来承担责任,解决问题”的品质。人一定要有责任感。
“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
”我好想这一切都是一场梦,一觉醒来,没有大火,没有蔓延全国的病毒,异国的他带着女儿在打篮球,窗外人声鼎沸,还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一群人围在桌边吃火锅,朋友们笑着和我干杯,说“新年快乐”。
希望能早日战胜这场病毒,中国加油,湖北加油!
2020《中国战疫纪》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医护人员成为最美逆行者。由于防护需要,他们都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为了让人们记住救治一线的生动面孔,2月21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摄影记者李舸带领摄影团队抵达武汉,奋战40多天,终于在武汉解封前拍摄完成42000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脱下口罩瞬间的肖像照片。
作为一名青年人,更是一名医学生,只有有了过硬的技术,患者才能放心的就诊。过硬的技术来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来源于长期坚守的实践和积累,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和进修。忍得寂寞,甘于贫穷,乐于吃苦,历经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医有所长,技术过硬。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回信中,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给予充分肯定,令作为青年人的我们深受鼓舞。
学医之路是一个漫长的修行之路,我们必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这为我们的学医之路指明了方向,为我们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必将潜心学习专业知识,以仁心仁术回报社会。
2020《中国战疫纪》纪录片观看感想
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挺英雄之傲骨,迎凛冽之寒风,集全国之创力,谋中华之复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终会筑成坚不可摧的长城。
2019年的告别之际,歌舞升平,在繁荣之下,一场战争即将打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却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从武汉,到长江,再如洪水般一发不可收拾地席卷全国。绵延千千万万里的战线,医院里的彻夜灯火通明,无不成为这场战争的见证。但是,你看到了吗?在这里,在那里,在每个地方,到处都有逆行的身影。他们是不是无儿无女,他们是不是穷途末路,他们是不是早已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已经不再害怕致死的病魔。不,都不是。他们只是平凡人,同千千万万的大众一样,但他们又不平凡,他们是战士,是英雄,不畏生死的傲骨。
有些人在死亡面前泰然自若,不是因为他们不害怕,而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到底是什么,支持着他们的精神支柱,是责任,是勇气,是理想,更是信念。他们前仆后继,只为对得起心中那份大爱天下的心。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第一时间赶到抗疫最前线,17年前的那句“把重症患者都转移到我这里来”时至今日都是那么的震慑人心。无数的共产党员舍生忘死,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政府审时度势,计划国家的发展,大到每一个省市,小到每一个家庭,无不发出“武汉加油”的壮语。
是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民族,一个同仇敌忾,团结战斗的民族,一个充满希望,迅速崛起的国度,我大中华的复兴势不可挡。我看到的,一条巨龙,在世界的东方,在太平洋的海畔,正欲腾飞。
中华复兴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但五千年之悠久历史,无数次化解的灾难,足以给我们信心。我们携手,共渡这艰难困苦,然后,去奔跑,去拥抱,那2020年最美的春天。